起点小说网 靖国策 第一二二章 明争暗战(二)

第一二二章 明争暗战(二)

目录:靖国策| 作者:温毅阳| 类别:历史军事

    皇甫易偷瞄了一眼闭目养神的福王皇甫赫,见他半卧着一动不动,看样子似乎是睡着了,不过这些很有可能是假象,那两只耳朵不会只是摆设,想到这里冲着叶正途喝道:“朕再问你,轩辕昭可是你私下收的弟子?”

    此语一出,叶正途心中一凛,颇为震惊,不过旋即就反应过来了,这一定又是甄世淮的杰作,不然他私下收徒之事皇上怎么可能知道?

    看这架式,这次御前会议他们应该是有备而来了,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任何退路了。

    叶正途想到这里沉声道:“不错,轩辕昭正是微臣的关门弟子。”

    皇甫易冷笑一声道:“甄世淮是事功宗门人,轩辕昭又是你的关门弟子,门人告弟子谋反,你身为他们的宗主和座师,依你之见,二人孰是孰非?此案又该如何处置?”

    你自己的矛戳你自己的盾,是矛利呢?还是盾坚呢?皇甫易这一招可真够狠的,他故意不提皇甫桑,而是用甄世淮和轩辕昭两头堵叶正途,让他腹背受敌进退失据。

    不过叶正途毕竟是叶正途,他可没那么容易缴械投降,只听他毫不迟疑振振有词地答道:“回禀圣上,无论孰是孰非,微臣都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宁江府接二连三发生了数起惊天大案,不能听信他们任何一方的一面之词,微臣恭请皇上恩准,立刻遣派钦差大臣前往宁江府详勘此案!”

    他的话音刚落,一直正襟危坐冷眼旁观的韩贵胄忙接着话茬道:“嗯,叶大人所言极是,此案关涉重大,草草了事,恐难以服众,微臣以为朝廷应当在案发地置院推勘,尽快审结此案,以免宁江府人心惶惶酿成大乱!”

    众所周知,韩贵胄与叶正途志同道合,他们是一根绳上栓起来的蚂蚱,自然得在关键时候帮腔说话了。

    韩贵胄所说的置院推勘,其实就是成立临时审判机构制勘院。

    依照本朝惯例,凡是地方州县发生重大案件,朝廷都要差遣清强官员前往案发地置院推勘,像宁江府这样的大案,当然得慎重处置,不仅要任命推勘官置院推勘,还得派朝中重臣过去监勘,以确保推勘审理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皇甫易听了之后连连点头道:“韩爱卿所言正合朕意,宁江府大案断然不能草率了事,一府通判轩辕昭夜袭九侯堡,究竟居心何在?一定要推勘出来事实真相,不能冤枉了好人,当然更不能放过坏人,众位爱卿,大家议一议吧,为确保持正公允,制勘院派什么人去比较合适啊?”

    他说完之后用征询的目光挨个扫视御座前的众人,最后目光落到福王皇甫赫身上的时候,见对方头部微微动了一下,似乎对这个议题比较感兴趣。

    显而易见,遣派什么人去宁江府审案,意义重大,直接关系着他儿子皇甫桑的身家性命,这件事都不上心,那还有什么事值得他上心的?

    一直低头沉默不语的朱季夫,闻听此言突然抬头道:“依循本朝惯例,制勘院由三法司共同组成,大理寺主审,刑部覆审,御史台监审,其推勘官均由三法司官员临时充任,因此微臣举荐新任尚书省左司郎中史远道担任推勘官。”

    一个月前史远道刚刚由从六品吏部郎中,升迁为正六品尚书省左司郎中,别看都是郎中,此郎中和彼郎中颇为不同。刑部隶属于尚书省,左司郎中属于尚书省长官之列,而刑部郎中仅只是它下面的部门长官而已。

    朱季夫推荐尚书省长官代替刑部普通官员充任推勘官,表面上看很明显是高资低配,实际上谁不知道史远道是他的关门弟子,打的什么如意算盘,明眼人一看便知。

    皇甫易点了点头,毫不迟疑的说出两个字:准奏。

    制勘院的推勘官仅有三个名额,朱季夫率先把自己的得意门徒史远道安插了进去,目前只剩下两个名额了,叶正途是御史中丞,御史台这边的人选自然得由他定了。

    叶正途稍微思忖了一下,于是不慌不忙道:“朱相国已经举荐了刑部复核的官员,御史台监督审判的官员,微臣举荐侍御史孟安达,恭请皇上恩准。”

    侍御史孟安达是事功宗门人,他是叶正途比较信赖的几个人之一,此人经常陪王伴驾,见天在皇上眼前晃悠,皇甫易对他颇为熟悉,一听叶正途推荐的人是他,正准备脱口而出准奏两个字,就在这时,福王皇甫赫缓缓睁开双目,轻轻干咳了一下,嘴里含浑不清地问道:“孟安达是何许人也?”

    皇甫易听福王突然开口发问,赶紧站起身恭敬道:“皇叔,孟安达是御史台的侍御史。”

    福王瞥了他一眼又慢悠悠的重复了一遍道:“皇上,老臣问的是,他是何许人?”

    这回“何许人”三个字咬得很重,皇甫易这才恍然大悟,敢情福王说的是哪一宗门之人,于是赶紧扭头问道:“叶爱卿,这孟安达是天道宗的门人,还是你事功宗的门人?”

    叶正途一听这兴师问罪的语气,瞬间就意识到事情不妙,可是这事却胡弄不过去,只得颔首答道:“孟安达是事功宗门人。”

    他的话音刚落,皇甫易气不打一处来,突然脸色一变大声喝斥道:“叶正途!甄世淮和轩辕昭都是你事功宗的人,如今把宁江府搞成这个熊样子,现在你又举荐门人孟安达做推勘官,还嫌事功宗裹的乱少吗?”

    皇甫易声色俱厉直呼其名,竟然连师生情分都不顾了,由此可见当真是急了眼。

    叶正途见皇上突然冲他大发雷霆之怒,但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他心知肚明,全都是福王那老家伙在暗中使压造成的恶果,看来这次御前会议明显是不容他说话了,于是从绣墩上站起来躬身一礼道:“微臣举荐不当,请皇上责罚。”

    闹成这种不愉快的局面,总得给皇上一个台阶下吧,叶正途只好先行请罪。

    皇甫易发火归发火,哪有什么理由真治叶正途的罪?于是气鼓鼓地坐回龙塌上,拍着御座扶手嚷嚷道:“御史台除了侍御史孟安达,就没有别的人选了吗?”

    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法司各出一名官员充任推勘官,朝廷的老规矩不能变,御史台肯定要差遣一名御史监督此案的审判过程,他刚才那话的意思,其实是在问,难道御史台的御史都是事功宗的门人吗?

    侍立在他身边的内侍关礼,当即心领神会,赶紧俯耳过来压低声音道:“官家,刚刚补录为监察御史的京畿知县卫之胥,他就是天道宗的人。这个人在御史台正好负责监察两淮官员情事,应当是最合适的人选。”

    海东青事件之后,叶正途将卫之胥从地方调入朝廷,由仁和知县升迁为监察御史,以嘉奖其配合之功,不过卫之胥名义上还是天道宗的门人,像关礼这样的局外人当然不知底细了。

    皇甫易一听这就对了嘛,事功宗的人不能用,天道宗的人还是可以用的,宁江府位于两淮之地,卫之胥是负责两淮的监察御史,正好名正言顺,于是故作姿态,语气缓和道:“叶爱卿,其实朕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孟安达、轩辕昭和甄世淮,他们三个都是事功宗的人,恐怕到时候很难一碗水端平。这样吧,御史台负责监察两淮官员的御史是谁?就由他充任推勘官一职吧。”

    他故意不说出卫之胥的名字,显然是为了以示公允,其实这是脱了裤子放屁,在座的几个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叶正途一听心中窃喜,卫之胥是他埋在天道宗的一枚暗桩,此人如果能充任推勘官,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赶紧痛痛快快地回答道:“回禀圣上,新任两淮监察御史乃是卫之胥,微臣谨遵圣命。”

    朱季夫听到“卫之胥”三个字,脸色刷的一下变得阴沉起来,史远道早就告诉了他此人与叶正途暗中勾结之事,只是碍于脸面不能公开清理门户,如今关礼向皇上推荐天道宗的人,看上去是在帮天道宗的忙,实际上是在帮倒忙,朱季夫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正如甄世淮是事功宗的叛徒一样,他也不敢当廷指认卫之胥为叛徒,那样的话不是当着皇上的面自己煽自己大耳刮子吗?

    福王皇甫赫当然不知道卫之胥是何许人也,不过他心里很清楚,一定不是事功宗的人,不然皇上对他交待不过去,因此放下心来继续假寐。朱季夫一直朝他这边瞄,但是福王已经重新闭目养神,两人不能心领神会,是以只能干着急,任由此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刑部和御史台的人选都已经确定下来了,目前只剩大理寺一席虚位以待,其实负责审勘推理工作的主要是大理寺,其它两法司都是复核监督而已,由于位置特殊,因此这个人选不能随便找个普通官员充任,必得是大理寺长官才有资格,否则根本不能服众,按照常规惯例,大理寺正卿不可能出京推勘,一般都是由大理寺少卿充任,这个几乎没有什么好争议的,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现任大理寺少卿是姚淮源。姚淮源与轩辕昭有过数面之识,不过轩辕昭对他的印象并不太好,总觉得这个人身上似乎暗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可惜当时却一直没功夫对其进行深挖细究。这一次由姚淮源担任制勘主审官,不知道轩辕昭会不会有好的结果。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靖国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靖国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