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唐梦红楼 第一百零一章 遣唐使

第一百零一章 遣唐使

目录:大唐梦红楼| 作者:绯月泣血|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一百零一章遣唐使

    若只是言语生硬,独孤策也分辨不出这人是从哪里来的,毕竟如今长安称得起是世界中心,各国商贾云集此地,中原话说的不流利,也属于正常。

    但是那句“八格牙路”要是都听不明白的话,他前世也当真是白受了那么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了。

    还没等独孤策有所反应,就听到楼下噼里啪啦的一通乱响,还有人发出的哀嚎声。

    独孤策当即就要起身,长孙冲忙拦道:“些许小事,何劳兄长亲自过去,来人,下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长孙冲出门自然是带着贴身小厮的,那人应了一声下楼,不多时就跑了上来:“大爷,是几个酒客和东瀛使臣因为几个胡姬起了冲突,听人说那几个胡姬本来是酒客先叫了,可那些个东瀛使臣来了,偏要强夺,这才闹起来。”

    东瀛使臣!

    独孤策闻言,不禁皱眉,这说的岂不就是遣唐使。

    所谓遣唐使,说的就是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大唐派出的使团。

    可独孤策若是记得没错的话,日本第一次向大唐派出遣唐使应当是在贞观四年,如今怎的提前一年就到了。

    史书上记载,日本向大唐派遣使团,前后多达十几次,最后一次在大唐开成五年,后来到了干宁元年又准备派遣,已经任命,可由于菅原道真谏阻,遂从此正式停止遣唐使。

    从贞观四年到干宁元年,前后二百六十余年间,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抵达长安的日本使臣,两次是送唐使臣回国,一次迎遣唐使归日本,正式的遣唐使就有十二次。

    使团成员除约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

    随行的还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

    初期使团二百余人,乘船两艘,以后增为四艘,人数增至五百余人,但其中只有少数主要成员被允许进入长安。

    其实在遣唐使之前,日本就曾多次向中原王朝派出使团,公元四世纪中叶,大和朝廷大体上统一了日本列岛,此后,日本国王曾多次向中国南朝政权遣使朝贡,并请求授予封号。

    后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动乱,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当时日本正是圣德太子摄政,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为了直接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先后向中国派出了四次遣隋使,这也是中国和日本作为两个统一国家正式交往的开始,也是日本统治者采取主动积极态度,派遣大型文化使团,直接吸收中国先进文明的开端,遣隋使可以说是后来遣唐使的先驱。

    再后来,大唐灭隋,建都长安,大唐帝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达,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声威远扬,对日本和亚洲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

    而日本通过四次遣隋使,朝野上下对中国文化更加仰慕向往,出现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的热潮。

    公元623年,遣隋留学僧惠齐、惠日等人在留学中国多年后回国,同天皇报告大唐帝国是法律制度最完备的国家.建议派使节赴唐学习。

    为了实现更加直接有效地学习大唐先进制度和文化的目的,日本政府决定组织大型遣唐使团、派遣优秀人物为使臣,并携带留学生、留学僧去中国。

    遣唐使的目的就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大唐文化,因而很重视使团人员的选拔,特别是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官员。

    如高向玄理﹑吉备真备都曾长期在中国留学,不少成员是文章博士,山上忆良﹑小野篁﹑菅原道真更是有名的文学之士。

    还曾有两家父子先后被任命为使臣,也是由于具有教养和经验,利于向唐朝学习。

    随行的留学生,如阿倍仲麻吕曾与大诗人李白﹑王维结下深厚友谊,归航受阻,留唐官至秘书监。

    入唐的医师﹑乐师﹑画师﹐和各行业的工匠,也都在自己行业中具有根柢,从大唐获益良多。

    遣唐使大量输入中国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中国文化风靡日本上层社会,渗透到思想﹑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后世之人评价日本遣唐使,认为遣唐使制度为中日两国的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可是在独孤策眼中,那所谓的贡献纯属放屁。

    日本遣使而来,当真是虚心求教?

    倘若当真是虚心求教,丰中华为天朝上国,何以先后惹恼了隋朝两代天子。

    前隋之时,日本就曾遣使朝贡,可却未携国书,文帝不知倭国为何,遂遣官问其风俗,使臣答曰:倭王以天为兄,以地为弟,日出前务政,出了太阳就统统交给弟弟去办了。

    文帝谕旨:“狗屁不通,好好教教他们!”

    七年后,倭王又遣小野妹子再使隋,国书上竟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云云。

    炀帝勃然大怒,批示鸿胪寺:如此无礼,别理他!

    就这么把倭使给晾了足足一年。

    后炀帝让家臣裴世清送小野妹子回去,也就是给倭国派了个“家教”,以遂先帝遗愿。

    对于前隋文帝、炀帝为什么都不待见倭使,其实理由很简单,隋帝贵为天子,也只不过是天的儿子,而倭王竟然大言不惭,以天地为兄弟,倒成了叔叔辈了?

    第二次遣隋倒是把自己也降为“天子”了,可自古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天子受天之命,统制华夏,四海至尊,可是容狄蛮夷倭分一勺羹。

    发展到遣唐使,日本总算是学了一个乖,为了能顺利学到中原先进的文化知识,百工技艺,倒是老实了很多。

    而大唐对待遣唐使的态度自然也好了很多,自古天子都渴望万邦来朝的盛世景象,日本遣使朝贡,就是皇帝也喜不自胜。

    使团在大唐受到盛情接待,有关州府得到使团抵达的报告后,马上要迎进馆舍,安排食宿,一面飞奏朝廷。

    地方政府则派专差护送获准进京的使团主要成员去长安,路途一切费用,均由大唐政府负担。

    遣唐使抵长安后,有唐廷内使引马出迎,奉酒肉慰劳,随后上马由内使导入京城,住进四方馆,再由监使负责接待。

    按着遣唐使呈上贡物,大唐皇帝下诏嘉奖,接见日本使臣,并在内殿赐宴,还给使臣授爵赏赐。

    遣唐使臣在长安和内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可以随意到处参观访问和买书购物,充分领略大唐风土人情。

    归国前照例有饯别仪式,设宴畅饮,赠赐礼物,珍重惜别,大唐政府除优待使臣外,还给日本朝廷赠送大量礼物,表现了泱泱大国的所谓风度,最后遣唐使一行由内使监送至沿海,满载而归。

    看似一派和谐景象,但是,在这种友好交往的表象下,中日双方的间谍与反间谍战一直是暗潮汹涌。

    这些充作遣唐使中间的某些日本人,他们还另有使命,说穿了就是日本朝廷派出的、披着合法外衣的间谍,他们不仅对大唐的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感兴趣,还对大唐各道驻防军的人数、装备和战斗力更感兴趣,他们游历各地,考察各路官军、民情,积极刺探大唐军事秘密。

    其中,历史上第二批遣唐使中的秀村俊树、小野次郎等人,就绘制了完备的大唐东北边防山川要塞图,这引起了大唐官方的高度警觉,事后大唐官员没收了这张图纸,并把他们驱逐出境。

    众所周知,大唐的刑事侦查技术在世界上都属一流,公元653年,面对日本人越演越烈的情报活动,大唐政府由大理寺正式设立“倭正营”,相当于反间谍情报和行动部门,调集各路治狱专家和刑侦高手,对在大唐所有日本人进行秘密侦查,对其犯罪事实进行调查取证,以反制日本。

    据历史记载,当时日本人在长安、洛阳、杭州和广州都有几个秘密据点,表面上是中日商贸交往的会馆,暗地里却从事刺探大唐军事情报的活动。

    “倭正营”很快就掌握了他们的动向,使他们处在大唐官方的秘密监控之下,一旦掌握了其犯罪证据,就相机抓捕。

    公元663年前后,中日军队在朝鲜半岛爆发了白江口大战,双方的间谍与反间谍较量更加趋于白热化。

    当时,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都想统一半岛,但又都无力消灭对方,于是便向东西邻国寻求援助。

    高句丽在秦汉时代曾隶属于汉朝的辽东地方政府,大唐有意将它收复,所以它靠拢日本,以抗衡大唐帝国。

    新罗则因与日本结怨,故和大唐王朝亲近。

    百济与日本的关系较为密切,加之公元653年百济、日本通好以后,朝鲜半岛就形成了以高句丽、百济、日本为一方,新罗、唐帝国为另一方的政治局势。

    公元655年,新罗王金春秋称高句丽、百济联兵侵入,乞求大唐出兵援助,唐高宗李治在遣使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先后派程名振、苏定方、薛仁贵等将领率兵出击高句丽,企图牵制其兵力,以减轻对新罗的压力。

    然而,大唐此举未能奏效,支援高句丽的百济也向新罗发起进攻,到了公元660年,新罗王再次向大唐告急,乞求大唐出兵救援。

    此时,在大唐境内的日本间谍也接到日本政府的两项任务,一是迅速查清大唐有无出兵朝鲜半岛的意图,二是大唐如果出兵,何时出兵?统帅是谁?有多少人马?

    日本间谍在长安设立的“东瀛会馆”,表面从事黄金、木材和云母的生意,实际就是在大唐境内的最大特务据点,特务头子井上英男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已经和长安令黄松、长安禁卫军的副将李意厚成了莫逆之交,通过经济活动成为了利益共同体,他们之间经常聚会,无话不谈,上至朝廷动态,皇帝脾气;下到市井民情,茶米油盐,这些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日本,成为日本决策的有力依据。

    井上英男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拜见李意厚,送上黄金、日本珠宝等贵重礼品,问询唐是否出兵半岛事宜,当时李意厚确实不知,他答应井上英男,帮忙打听。

    就在李意厚要进宫前夜,大理寺“倭正营”官员朱东阳等人手持尚方宝剑,把李意厚秘密拘押审讯,得知井上阴谋后,火速经过情报会商,确定了传递假情报的计策一一大唐不打算出兵半岛。

    大理寺最高首长冯国安,第一时间把侦查结果和相关对策上报高宗皇帝李治,随后,按照事先部署,李意厚不敢怠慢,向井上传递了假情报,即大唐不出兵,日本朝廷得报,竟然信以为真,也没有作出兵准备。

    于是,唐高宗派遣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率领水陆大军10万余人,以突然动作,从成山渡海攻击百济,百济军屯守熊津口进行抵抗,但在唐军南北夹击之下,很快溃败。

    接着,唐军与新罗联兵向百济都城进军。不到七日,就灭亡了百济。

    大唐随后在百济故地设置熊津等五个都督府,划归大唐版图,日本全国震惊。

    为此,井上英男受到了日本当局的严斥,令他和重要人员马上回国,日本间谍集团知道事情败露,“东瀛会馆”不久关闭,此后一直处于瘫痪状态。

    唐军灭了百济之后,原百济王残余势力向日本乞求援师,为了保住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同时也为了缓和国内的政治危机,日本的齐明天皇很快就做出了出兵援助百济的决定。

    公元661年,日本天皇命阿昙比罗夫、阿倍比罗夫、秦田来津分率前军、后军和别动队,先后调动四万大军,援助百济。

    公元663年,唐将刘仁轨率七千唐军与五千新罗联军,与四万日军与五千百济联军,在白江口展开会战。

    此役,数万倭兵被大唐全数歼灭,《旧唐书?刘仁轨传》史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历史证明,日本对于大陆的野心一直都存在,哪怕是在大唐国力远胜于日本的当下,日本人便已经燃起了对大陆的幻想。

    这样的狼子野心,可惜满朝文武,当今天子都没有一个人能看得见,对待借着朝贡名义,行窃取之事的日本人还待之若上宾。

    如今独孤策既然来了,就绝对不允许中华数千年文明积淀下的精华,再被东瀛丑类据为己有。

    一想到中华的冶炼技术日后会被倭奴正大光明的学走,等到近代,那些倭奴又拿着从唐刀演变而成的倭刀,杀害中华百姓,独孤策便愤恨不已。

    “堂堂天子脚下,岂容三岛倭奴放肆!”

    独孤策说着便起身朝着楼下走去,长孙冲见了,拦挡不及,也只能跟着一道下去了。

    到了楼下,独孤策一眼就瞧见了几个身材矮小,衣着远去于中原人的丑物在对着两个公子哥模样的青年拳打脚踢。

    “放肆!”独孤策见状暴怒,两步上前,抬起一脚,正中其中一个倭奴的前胸,只一脚就将人踹飞了出去。

    其余几个见同伴被打,先是一惊,等回过神来,哇哇乱叫着朝独孤策就扑了过来。

    长孙冲见状大惊:“兄长小心!”

    独孤策冷哼一声,闪身躲过对方打过来的一拳,顺手擒住了那人的手腕,另一只手握拳,由下而上,用尽全力一击,只听“咔嚓”一声,那个倭奴的胳膊应声而断。

    啊~~~~~~~~~

    倭奴惨叫一声,抱着胳膊连连后退,嘴里还在不干不净的骂着。

    独孤策平生最恨的就是倭奴,今日既然撞见了,这等卑贱之人还敢在大唐地界肆意妄为,出手之时也用尽了全力。

    他本就武艺高强,重生之后,身体机能又被无限改造,对付几个倭奴还不是手到擒来,见状也不避让,直接迎了上去,三拳两脚的就把那几个倭奴打倒在地。

    一旁的长孙冲看着也不由得惊呆了,好半晌才上前,拉着独孤策的胳膊,道:“兄长!你~~~~你可是闯了大祸了!”

    独孤策冷声道:“倭奴无礼,我出手教训一番,又闯的什么祸!”

    长孙冲苦笑道:“前日我听我父亲说过,这些倭人是前来长安进贡朝拜的,不几日,天子就要在太极殿亲自召见,今日被兄长打了,来日又如何能面君!”

    独孤策闻言,也直到长孙冲在担心什么,天子虽然是一代明君,可也改不了好大喜功的脾气,同样也幻想着万国来朝的景象,倭人遣使朝贡,正好用来装典门面,如今被他痛打了一顿,怕是李世民那边都不能答应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梦红楼》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梦红楼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