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不死贱男 057话: 扶不起的阿斗

057话: 扶不起的阿斗

目录:不死贱男| 作者:雲| 类别:散文诗词

    刘备获得益州后,孙权要求刘备归还荆州,而刘备希望取下凉州之后再归还。孙权就派吕蒙袭取长沙等三郡,刘备也率军东下支持关羽,双方对峙于湘江。

    鲁肃去世后吕蒙继任其位,他认为不应再依靠刘备抵御曹操,他与孙权、陆逊等策划夺取荆州。刘备占领汉中并自封汉中王后,因为吕蒙的麻痹战术,荆州守将关羽忽视江东守军,于是率领主力军队北上进攻曹操。

    关羽于樊城之战围曹仁于樊城、俘于禁、斩庞德,使曹操有意迁离许都,而后曹操听从司马懿建议拉拢孙权对付关羽。曹孙联盟之后,吕蒙袭击江陵等地,招降武陵、公安与零陵等地区,最后于麦城擒杀关羽,孙刘联盟正式破裂。关羽被击溃后,刘备的上庸守将孟达投降曹魏,刘备的势力完全退出荆州。

    曹操去世,嗣子曹丕继魏王位后,同年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给他,国号魏,迁都洛阳,史称曹魏,至此东汉正式灭亡,进入三国时期。来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以汉室宗亲身份继续使用国号汉,史称蜀汉,随后以报关羽之仇为由东征孙权。而孙权则因此向曹魏称臣,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

    孙权派出接替吕蒙的陆逊迎战刘备率领的蜀军,蜀军惨败于夷陵、猇亭,史称夷陵之战,不久刘备病死于白帝城。孙权宣布自立年号,不再尊用曹魏的年号。刘禅继任帝位,军政大权由诸葛亮掌握。

    曹丕则与孙权翻脸,兵分三路南下,为孙权所阻而退。诸葛亮于同年向孙权联系后,双方再度结盟,从此三国局势再度成为吴蜀同盟对抗曹魏,未再发生变化。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或东吴。

    谈到三国里的人物,大家说得最多就是曹操、司马懿、魏延、鲁肃,但有一个被形容成阿斗的刘禅,被塑造成又胖又傻的弱智形象,讽刺他的名言名词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这些都将刘禅刻画成了一个懦弱无为、愚昧忘本的人物。

    人说虎父无犬子,刘禅作为一代枭雄刘备的儿子,真的有那么差劲吗?刘禅实在是做了冤大头,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扶不起的阿斗和乐不思蜀又是怎么来的?

    扶不起的阿斗是说,阿斗为人不思进取,只会整天玩乐,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名臣辅助和教导也无济于事,最终导致江山落入他人手中,那么蜀汉江山落入他人之手,能将责任都推到阿斗刘禅身上吗?蜀国的灭亡那是大势所趋,而且整个三国时期,蜀国的国力本来就是最弱的,就算是刘备、诸葛亮都没死,也不可能改变这种结局,所以将责任归咎阿斗,实在是有点冤枉。

    刘禅虽然比不上刘备的枭雄名号,但也不是一个完全懦弱无能的人,刘禅称帝在位四十一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动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行的,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但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做了二十九年的皇帝。

    不仅如此,在北伐的问题上,刘禅的头脑也非常清楚,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才刚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急欲北征,恐怕劳神心思。”

    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管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局。

    至于乐不思蜀讲的是刘禅投降后,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席间的蜀中乐曲和歌舞,使得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流泪,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国?”

    刘禅答道:“此间乐,乐不思蜀。”

    他的旧臣郄正闻此言,趁机对他说:“陛下,下次司马昭如果再问同样一件事,你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国了。”

    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把郄正教他的学了一遍,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郄正说的?”

    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

    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从此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及家眷大臣也安安稳稳在洛阳终老。

    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须窥伺被他所取笑的人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了时机;然后像窥伺着眼前每一只鸟雀的野鹰一样,每个机会都不放松,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

    刘禅从小到大,经历过无数次大灾大难,给别人做过书童和义子的经历也使得刘禅学会了察言观色和隐忍,他知道有所不为才能够有所为。

    刘禅就是这样的一个聪明人,他将大音无声这一境界演绎到极至的同时,也使他最终避开了杀身之祸,有人说乐不思蜀可以说是表现出了刘禅最聪明的一个地方,装傻只是为了保全族人和自己的性命,所以说刘禅不是真傻而是假傻,只是他生不逢时而已。

    诸葛亮对射君称赞刘禅,射君又将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听到诸葛亮都说自己儿子聪明,非常高兴,在自己的遗诏中这样放心的说道:“连诸葛亮都说我儿子聪明,自己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刘备能在乱世立脚,靠的就是识人,诸葛亮是一位敢于谏言的人,所以刘禅并不是平头百姓眼里的昏庸之辈,更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些可能都是后世文人在统治者的误导下一种不小心的抹黑。

    他生存在竞争残酷无比的三国末年,要是真的傻傻的,那江山是如何稳固的?司马懿不满曹爽,就设计把他杀害,而作为曹爽的铁杆魏国猛将夏侯霸生怕被算账,于是潜逃入蜀,此时刘禅亲自出迎,由于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为老将黄忠所杀,刘禅为了稳住这位将才的心,对夏侯霸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

    可见刘禅是头脑清楚、知人善用的人,他继承了他父亲,动之以情的拉拢人才的本领,在诸葛亮摄政期间,他很清楚自己身份,诸葛亮在蜀国有着很大影响,要是跟诸

    葛亮起冲突,受损失的是自己的江山社稷。

    所以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选择了与诸葛亮同舟共济,后来诸葛亮去世,他立即废除丞相制,分权制衡,把蜀国的大事小事都收拢在自己手中,能够如此果断的完成对政权的控制,而兵不血刃的皇帝,何为世人所说的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刘备病故,刘禅继位,史称刘后主,领导蜀国四十一年。在刘禅漫长的政治生涯中,贵人不断,先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后有蒋琬、费袆、姜维等人辅佐,从罗贯中到市井街头,刘禅的形象始终是碌碌无为的的庸主一个,更有甚者称之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

    刘备临终前嘱咐刘禅:“你与丞相共事,事他为父亲。”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事孔明如父亲,委以诸事,不加干涉,基本上都是就按丞相说的办吧,即使自己心中对诸葛亮穷兵黩武的一味北伐有成见,也都憋在心里不说,充分领会并严格执行了刘备的教导以及对长辈的尊重,更主要的是团结了内部领导班子,没闹内讧,保持了领导集团的稳定,最终得实惠的还是平民百姓。

    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立马废除了丞相制度,命蒋琬主管行政,命费袆主管军事,将原本集权于诸葛亮的权力一分为二,让两人相互制衡。蒋琬去世后,刘禅干脆自摄国政。

    刘禅生活腐化时,学者周谯和老臣董允上书劝柬,刘禅最多也就是无可奈何,而不是一怒之下大开杀戒。后主刘禅可能是中国历代帝王里,对大臣动刀最少的一个了,这点非常难得。还有个宦官黄皓,相比之下,也没闹出什么大动静。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能继续领导蜀国二十九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就单凭能让皇权维持这么长时间而又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一点看,刘禅并非如史评那么的昏庸。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不死贱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不死贱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