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侯门纪事 正文 第七百五十八章,袁柳貌似要退亲?

正文 第七百五十八章,袁柳貌似要退亲?

目录:侯门纪事| 作者:淼仔| 类别:都市言情

    天近五月正是热的时候,客厅门板尽下,宽阔敞亮一眼看到廊下。见炉子抬来,案几也抬来,菜和水也过来。长公主不明白问菜难道在这里做?常大人笑回原来袁家的家宴上说孩子做菜,常家的人不相信。老太太看出来如此安排,让大家看得到好孩子亲手而为。

    闻言,老国公夫妻和陈留郡王为好孩子正名:“确实她会做。在山西的时候怕好久不做菜手生,加寿她们轮流做菜,这事情不假。”常大人知道自己又犯古板。几十年养成的文人孤介梗直,到都御史任上竭力修正也还是勉强。凡事又仗自己书看的多先入为主,把孙女儿看轻。

    他一面说是,一面迷糊。按说自己这性子,在过往见识中难以发达。如今执掌都察院,仅在左都御史之下。家宴上来权贵。没投机没用手腕,这日子怎生修来?

    盏茶时分过后,文章老侯的话给他答案。借着说好孩子小小年纪会做名菜,文章老侯自然而然夸到他最敬佩的袁训身上。拇指不自觉的翘着放不下,嘴里稀罕连声:“忠毅侯是真能耐,能定行程,名山大川半点不漏。能作诗词堪比大家。能打强盗众人压得住。让孩子们学做菜算什么,小事情一桩。”

    常大人恍然大悟。他想的不再是自己依靠袁家有今天,也没有在心里颠覆这话。新的观点出来。忠毅侯就是凭真本事的人,所以他看得到自己真本事。几十年见识到自己不能再升,但不代表内心不想再升。那曾经过的酸楚决堤似出来,引动热泪直到盈眶。原来不全是裙带,还有知遇之恩。

    “这也是老国公您教导的好,忠毅侯自己常说幼年在您膝下长大呢。”文章老侯又来奉承老国公。

    老国公呵呵笑着说不敢当,是太后和皇上教导的好才是。常大人心中更加明了。原来过往他认为官越高内幕越多,纯属自己乱想。只看眼前吧,镇南王和气得体,长公主谦虚待人。这不都是贵人吗?愈发认定袁训是自家的贵人,常大人忽然开窍,跟在文章老侯后面给老国公也一堆的好话。

    常夫人带着儿子媳妇可就纳闷到吃惊,还以为贵人上门常大人失态。细听仍有章法,常大人还是常大人,只是话风变了更不能理解。好在菜很快上来,大家品菜之余,话先转到好孩子身上。

    自家姐妹们羡慕她的锅,不太大,在手里灵活的转动。一锅能出两盘子菜。同样的菜她要烧不止一回。各房奶奶们羡慕她小小年纪会的东西多。

    对婆婆常夫人道:“好孩子以后到婆家站得稳,这一手菜谁不稀罕。”听出来有让好孩子指点姐妹的意思,常夫人对玉珠看去,打算看她神色回答。

    玉珠日子一天比一天顺当,生下两个孩子自己个儿不养,尽数丢给祖母和妹妹,成天看书写字心情舒畅。这样心境大多愿意做成人。玉珠就在好孩子结束时唤她,当众道:“你的菜好,可愿意教姐妹们?”

    好孩子还没说话,刚入席的元皓奇怪:“为什么要教?好孩子又不是容易学来的。”

    好孩子听上去是好话,扮个微笑刚出来。元皓下面道:“她烧坏好些菜才学会的。”

    原来是这样的不容易,大家忍俊不禁。

    好孩子忍无可忍,先到长公主和镇南王桌前行礼:“请王爷王妃莫怪,我定要回他几句。”

    长公主含笑:“回吧回吧,让我看看什么是拌嘴三差人。”元皓又指小红:“这是皮匠,母亲。”小红出去行礼,好孩子已回来,叉起腰身,对着胖队长还击:“我何曾烧坏菜?刚才你说我不会切菜。是呢,刀工要功夫,我路上玩呢,难道少陪你玩了吗?没功夫练。所以请二表姐和书慧姐姐来。我自家知道,怎么倒要你说?吃你的菜便是,又多话!”

    元皓眨巴眨巴眼睛,这也是个无拌嘴不欢乐的,以前没生气,现在也不必。先挟菜吃,扬言:“等我吃完了就和你理论。”

    “我等着你!”

    “你输了怎么办?”元皓晃脑袋。

    玉珠让女儿说话吓一大跳,悄声和掌珠打趣她:“这么凶,我看婆家不好找了。”听女儿话更加多。玉珠使眼色:“怎么跟小王爷说话?”元皓却不要她管:“这是我们队里的事情,归胖队长一个人管!”韩正经也道:“姨妈别理,让他们吵。昨天送念表姐只吵了一架没过瘾。”

    长公主扑哧一乐,大家随着都看着他们这桌笑。小十也来卖弄:“哎呀呀就是这样!坐船进京来,你们路上可没少吵。”

    老国公夫人也无奈了:“王爷王妃在这里呢,做客呢,”元皓把她的截住,对小十瞪眼睛:“你没吵吗?你不肯给我们钱,我还记得呢。”

    “可我到底分你了,你说进京给我,你的呢!”

    元皓骨嘟嘴儿:“你没往我家做客,是了,我要问你们,作什么先往好孩子家里来!就会做几个菜,显摆!”

    老国公对老国公夫人摆手:“有趣,不要管。”老国公夫人摇一摇头,心里还是,随手就送回自己身上。

    红着眼睛他想这个人当然是太子!只能是他。因为十一殿下对付的就是太子。太子府中他试过插不下去手,内宅里除去宫中赏赐的四个美人以外,余下尽是皇后留下当年的旧人。不是一个也收买不得,是猜忌推动到极致时,才能在太子府中做手脚不是?过早打草惊太子反而不美。

    他曾想过加寿过生日,太子府中人手不足,往往宗人府里抽调下人。但听闻加寿明年大婚,大婚前最后一个生日在自家过。最近的热闹就是齐王大婚,他府中需要抽调人手。而齐王同为皇子,又是皇长子,不用说也是安王殿下铲除的目标。未必杀了他,却一定要拉下他在皇上面前的好感。

    两位殿下,一太子,一齐王,都有出巡在外的经历。不借此造谣,安王就是心想事成,也会有人说他脚跟不稳,他没有见过外省风光。安王到此怀疑齐王的还是齐王妃和太子妃是表姐妹,齐王妃曾在袁家抚养过。他以皇子之心窥测太子之位,不会去想太子和齐王兴许真成一对兄弟。

    杂役总是齐王府中,但让太子利用不无可能。抚抚滚烫的额头,安王阴森森一笑,叫人进来吩咐他:“备桌好席面,找个说话的地方,送请帖去太子府上。”

    ……

    绣楼上花香不断进来,天气晴朗,让人心更快。加寿在自家里她的闺房中心情愉快。

    太后让她生日以后再去太子府中管家,甚至割爱让她直到大婚以前住在家中。太后戏言:“如今有了加喜,不要你了。”想到这话加寿总涌生敬意。在加寿看来太后养大自己丢手,小六也大了,心思再用在养大加喜身上。

    她还曾教导加寿:“该歇着就歇着,不然这宫里的人还不把你累到。”加寿乐得享受生日前真正的闺中女儿日子。但她也不是什么也不管,太子府中的管事往家里来讨她示下,听她的话办事情。

    加喜等房间里玩耍,龙书慧因祖父母到来,公婆给她假期,让她抱着孩子时常回家,刚会爬的容姐儿也在这里。干净的楼板上不时嘻嘻稚声出来,再就留下的是容姐儿可能要提前扎牙的一大滴口水。

    又一个管事进来时,因没有想到,让这里的热闹吓一大跳。从姑娘们中寻条路小心翼翼到加寿面前,看得加寿有了窃笑。

    “什么事儿?”停下和龙书慧看的花样子,加寿嫣然问她。

    管事的欲言又止,对龙书慧看看。

    龙书慧会意,太子府上的话她不听最好:“我去看看九婶做什么。”打算抱容姐儿走,容姐儿看四个年长的姐姐玩聚精会神,动一下就无赖的脸儿哇哇的大哭。

    加寿忙让放下她,横竖她也听不懂,更不会学话:“多喜她们都在这里,她怎么舍得走?”

    瑞庆长公主的孩子可能与母亲有关,先天的对加寿喜爱。多喜听到姐姐提自己的名字,欢乐的亮出小豁牙:“多喜陪姐姐,”软软的小嗓音带出来一片,加喜争先恐后:“加喜陪。”增喜添喜也说过。容姐儿啊啊两声。还没有离开的龙书慧和加寿大笑:“可怜才几个月就急着想说话。”容姐儿捧场的又大叫几声,对着加喜爬去,拿她手里的大布偶。

    布偶实在是太多了,有哥哥姐姐路上买的,有生日那天现做的。本朝头一批的水果布偶也出现在多喜四个身边。哥哥姐姐吃过许多好果子,想着多喜几个没吃过怎么办?凡能动针线的动手做出来,香蕉、芒果……堆成小山。

    容姐儿要,加喜给了她。又拖过一个大西瓜的布偶抱着让姐妹们看:“多喜欢,增喜欢,添喜欢,看我……”

    龙书慧恬然一笑,想女儿不是不学话不听话,而是不碍事,下楼去见宝珠。

    管事的得已回话,凑近小声:“太子让回姑娘,安王殿下他……”这是加寿往太子府上管事用顺手的人,她也还是张不开口似的。

    加寿微笑:“你直说,太子哥哥要什么?”

    “不是殿下要,”管事的颦眉头为难,饶是小姑娘三岁能听懂什么,也回身又看一眼她们,才艰难说出来:“安王府里姬妾有嫌疑,安王殿下找太子殿下打听事情。请到花月楼,”

    加寿闪一下眼睫,她已懂得这应该是风月场所。

    “有一个雏儿……”管事的停下来露出后悔失言。

    “你说。”加寿心平气和。

    “安王送给殿下,一共四个,殿下让我回寿姑娘怎么安置。”管事的垂手垂头。

    加寿没有让她等待,即刻道:“让人查身世可清白,查明以前安置在外宅的下人房里。本该按二等丫头的例先待着,但既是安王殿下所赠,按一等丫头的例对她们。再让人给安王殿下回话,等身世清白,就送到内宅。”

    管事的放下心,下楼来一面走一面肚子里夸寿姑娘。到底是太后带出来的,何曾惊慌半点儿。看看,还让人给安王殿下回个话。真真是个贤惠人儿,也从来得体。

    加寿在楼上挑眉想了半盏茶时分,自进家后管事的川流不息的来,母亲所以没事事过来照看。去对她说说吗?这心思出来就压下去。加寿认为自己应该相信太子,他收下人必有原因。

    寿姐儿有底气不是?她眼前浮现出海外的古记,海外的衣裳。回京后太后住在家里那两天,屏退人,姐妹们换上外国的衣裳,大蓬的裙子给太后看,把太后笑上好几天。

    那露手臂露胸前的,自然是穿在外衣的外面。

    元皓、韩正经、小六苏似玉戴上假发,也引得太上皇痛快大笑。一瓶子香粉因此全让元皓独占,走几步就要求扑一回,弄得满身香气又是夏天,引来好些蜂和蝶。

    母亲的话深印脑海,寿姐儿你不能为的时候,全家走了也罢。如果加寿没有游玩三年过,长在闺中的人会担忧出门不易。但她在外面玩的奇岛异地太多,海上风浪也经过。认为外国不过也春夏秋冬罢了,没见过的有新鲜,一定是好玩的。

    这样想不见得即刻捕风捉影就和太子生分就动身,但增添底气,想起事情来无拘束之感,凡事也不容易钻牛角尖。寿姐儿有家里人坐镇呢,一直陪伴呢。加寿轻松愉快地了无心事,继续来看多喜五个人玩耍。

    “多喜欢多喜欢,你要老虎吗?”加喜抱着布老虎。

    容姐儿咧着小嘴儿,口水似她的踪迹一路爬来。

    多喜抽出布偶山上的梅花鹿,对加喜推去:“加喜欢,给你鹿。”

    增喜添喜讨好大姐,各抱着大龙虾送来:“给大姐姐。”容姐儿眼睛一亮,一路口水又跟了来。

    “战哥来了。”二丫回话。加寿没来由一笑,战哥也是她的家人,虽然还没有成亲。加寿忽然想如果她真的要去外国,战哥也会跟去的。因为,加福会去,战哥怎么能离开?

    心里开着玩笑,萧战上来就见到大姐貌似诡异的笑容。身上一寒,萧战在房里左瞅右瞪,又往窗外看楼下花枝,自言自语:“没中邪呀?”再看布偶有了答案:“全是正经闹的,龙虾张牙舞爪的,做来了把讨嫌大姐吓成讨嫌呆子。看我扔了吧。”

    加寿哈地一声转转眼珠子:“你才呆子!战哥,加福不在这里,你又来做什么?”

    “我来多喜和加喜。”萧战手快,一手抄起一个,对着多喜黑脸嘿嘿,对着加喜嘿嘿黑脸:“要什么不要,表哥带上街买好不好?”

    “好好好,”多喜加喜变成大喜。增喜添喜也往他腿下走,小脸儿莹莹似花大放。

    加寿撇嘴鄙夷:“哄加福的招数又拿出来了,陈年的难道没变味儿?”

    萧战哪里能吃亏呢,坏笑一地:“馊了的给你,好的留下。”寻求两个妹妹附合:“多喜说对不对,加喜说对不对?”

    多喜加喜说好以后,加寿笑盈盈:“哎呀,他竟然说大姐不好,怎么办?”多喜加喜小脑袋瓜子可就转不过来,犹豫着想不好怎么说。

    加寿取笑萧战:“对付云若那一手儿,可别用在我身上,我防着你呢。”

    萧战继续坏笑:“我这是随意说话没出手,要我出手,你防不胜防。”

    加寿扮个鬼脸儿:“小心你把妹妹们教的没规矩,爹爹呀,可就不疼你了。”仰面对房着好。

    但见袁训进来怒气满面,把见驾的礼仪不知去了哪里。太上皇太后打起精神:“你怎么了?”

    袁训跪下:“回太后,加喜这亲事算了!”

    太上皇太后小六苏似玉互相看看,太上皇问太后:“我听错了吗?他说十年之约不要了?”

    太后看小六,指望他耳朵好。小六正看苏似玉:“我听错了吗?爹爹居然不要柳爹爹了?”

    “不要了!”袁训面如锅底。

    “哈哈,”太上皇头一个乐:“有古记听,快快,你起来赐座,慢慢的说。哪里说的不细致我不答应你。”

    太后也道:“是啊是啊,我们得听听这话。”

    袁训坐下气似更盛:“他说要纳妾!”

    “噗!”太后茶水喷到地上,太上皇把她也取笑:“看我,我知道有大事出来,我等会儿再喝。”心痒难熬催促袁训:“柳至说的,柳云若说的,哈哈哈哈,这就是你等上十年的亲事……”

    太过张狂,太后瞅着他提醒:“你这是也答应不纳妾不成?皇帝可刚给太子送去人,也给了安王。不过听说安王离不开女人似的,当天就……”

    太上皇一瞥小六苏似玉,太后闭上嘴。

    不由太上皇不看笑话,这事情办的。为了十年约,兵部尚书撤下去一回。柳至变成捕快一回。哦哦,还往昭狱去过。惊天动地般,就为不纳妾不要了?

    “哈哈哈哈……快说快说。”

    袁训好像有点儿回魂,意识到他在宫里。这种依赖长辈的模样让太后心花怒放,怒放完心花后太后也有看笑话的心情。暗想刚看柳云若有哄加喜的心思,刚顺眼,你却说不要亲事了。这亲事能如大风刮,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不成。太后也想听个明白。

    小六苏似玉支起小耳朵,以他们对长辈们的乖巧来说,爹爹既定亲事,就在他们心里生根。忽然要拔难舍难分,也道:“爹爹,是云若哥哥不乖吗?我们打他去。”

    太后大笑:“他懂什么,只能是他的爹吧。”

    袁训阴沉着脸:“嗯!”

    “不老实我打你!我这是哪里,不是你家。让你回话,你嗯嗯啊啊的在谁面前!”

    袁训这才说出来:“是柳至,”气不打一处来:“他特地约我吃酒,我还以为说说云若怎么哄加喜,结果他对我说,”

    “说什么?”太上皇太后小六苏似玉瞪大眼睛。

    “说他们家没有不纳妾的规矩,说我管住自家就行了,说云若大了,房里先放两个。”袁训吞吞吐吐。

    太上皇太后大笑出声:“该,这就是你看好的亲事,”太后更加调侃:“这就是你定的好亲事,笑坏人。”

    小六苏似玉呼一口气,劝袁训道:“幸好幸好不是云若哥哥,爹爹别生气,我们这就见柳爹爹,让他不要这样做。”对各自的奶妈道:“拉车来,我们去柳家。”

    “有你们什么事,”太后乐不可支,瞄一眼侄子面色不豫,就越发的觉得好笑。

    梁山老王恰巧这时候到来。他自从回京,孙子要陪加喜,老王也不是尽陪家人。成天来陪太上皇太后说游记,成了最近太后宫中解闷的人。

    因头天约好,太监径直带他进来。一看除去袁训面色不好,太上皇太后笑逐颜开,老王也就高兴了:“我也乐乐,像有开心事情。”眼神儿不怀好意地在袁训面上扫着,随时准备落井下石模样。

    “我告诉你。”太后说了一遍,殿中也就添上老王的笑声,直到袁训狠狠瞪他。

    老王是有事来,遇上这好时机哪能不用:“要说我家战哥不是吹的,他对加福人人眼见。太后,老臣我有不情之请。”

    “说来我听听。”

    “战哥这孩子跟加福竟然是上辈子缘分不成?从加福回京就同吃同玩耍,太后知道的,使尽手段呆在岳父家里,呆在加福身边。”

    太后眉开眼笑对袁训示意:“听听,这才是好女婿呢。”太上皇小声提醒:“你把太子扫进去。”太后还他:“你刚才还把皇帝也扫进去。”两个人一起不说,梁山老王继续说。

    “大倌儿也天天想着,因没有见过加福几面,不瞒太后他还有担心。但山西一见加福能文能武,大倌儿喜欢的不行,在山西就和我商议,说这样好的孙媳妇,战哥生得又不好,又是太后心爱的人,赶紧娶了吧,不然大倌儿一天也不放心,他仗要是打不好,可怎么办?”

    太后张张嘴,梁山老王知道她要说什么,抢先道:“我说这可不行!”太后安下心,又看袁训笑话:“你看,这才是好女婿的长辈!”

    梁山老王前来决计不是说不娶加福的,接下来道:“可大倌儿他不答应啊,他出兵在外,我也得放在心上。回来日思夜想有了一个主意,如今请太后听听,看可使得。”

    太后再夸萧战,也不愿意加福这么早嫁人。但是怕梁山老王说出什么,如血海战功这些自己不好直接反驳,委婉先道:“王爷可太着急了,加福还小呢。”再满面堆笑面对老臣:“你的主意是怎么样?”

    “老臣想请太后恩准,先成亲后圆房。家里的房子为加福早几年就准备好,加福养猫的房子有,加福练功的房子有,加福看书的房子也有。加福到了家里啊,跟四岁以后由老臣陪着念书一样,想归宁就归宁。太后您看可好?”梁山老王故意添上一句在后面:“我家加福可是不纳妾的。”

    太上皇指住他:“你呀,你这是影射,皇帝刚赏下人。”把这落他身上的猜疑送出去。梁山老王忙掩口:“老臣我糊涂了,老臣我说的只是自家。”

    袁训拍案而起架势:“不行!”

    ……

    梁山老王进宫以前想过好些天,他的儿子写信骂小倌儿的时候,左一封右一封也没少写给他的爹。痛悔当年他和老子置气,置气原因是他的娘留他成过亲再走。梁山王抱定不从军不成亲。老王妃不依他,一拖到十几岁从军。

    信中王爷把自己连声骂,说以前种种错,全错在晚从军。过年过节时难怪打架从不赢,这是祖宗记恨上自己。不能让战哥也犯错,请老爹赶紧把他送来。如果战哥不答应,麻翻捆上打成包袱送来也罢。

    梁山老王大为解气,和妻子这段旧公案算他大胜。把信给妻子看,老王妃取笑父子想到天边上,忠毅侯才不会答应你的!这是老王妃抛下的话。

    老王见天儿哄太上皇太后开心,打算行使他折中的主意。先成亲不圆房。虽不是现在就打发战哥儿走,至少加福先到手。加福变成萧袁加福,总比袁加福要少看她爹脸色。

    而媳妇进门,哪天圆房可就婆家当家作主居上。老王都打算把加福萧战带去别院避暑或者避寒,书信往来不便的地方,谎称小儿女已圆房,让袁训干瞪眼去,到时他不答应也不行。

    他想的不错,本来呢单独和太后说,暗暗商议,说动太后以后,由太后出面说服袁训,也算是个算计。但今天遇上袁训在,又遇上柳至说纳妾,老王爷一时性起以为大占上风说出来。气得袁训跳起八丈高。

    句句揭开老王心思。

    “你休想!什么成亲不圆房。一旦成亲是你家的人,我还能说上话吗!我还能护女儿吗!以战哥对加福的喜爱,偷偷摸摸圆了房,弄不好你还要提这主意!我怎么管得着!先斩后奏这事情,少对我来!”袁训冷笑满面。

    太后回过神,从老王嘴里说的花团锦簇中醒来,眼神儿都斜了:“战哥是百般的好,我承认,但忠毅侯的话有道理。你们家打仗智计百出,别用在亲事上。加福她还小呢!”

    梁山老王恨恨对袁训道:“你对上我能干的很,有能耐对柳家去啊,你这十年亲事不要了吧?不要也笑死人了!”

    太后方向又转了,对袁训冷淡:“就是!十年亲事你守的不错。真丢人!”

    袁训一蹦出去:“我找他去!”梁山老王实在瞧不起,对太上皇太后打包票:“这亲事是不会散的,您信老臣说话,最多打上几架。真真吃柿子捡软的捏,就会拿捏老臣我。”

    太上皇打趣他:“你可不是软柿子。”梁山老王叹气:“那也得让他欺负,谁叫加福太好,太后太后,咱们再商议商议?忠毅侯不见没有人打扰。”

    太后让逗笑:“你还没有死心呢。”

    和梁山老王商议一回,太后也不答应。萧战是很好,正因为太喜欢加福,太后也不敢保证说不圆房而房圆了。梁山老王没有得到满意答案,得到满耳朵太后的安抚。

    他走后,太后不是只看表面的人,问太上皇道:“你怎么看这事情?”太上皇微笑:“且看看再说。”十分的好奇,两位老人让打听忠毅侯往柳家去,准备取乐再剖析。

    ……

    皇帝开怀大笑:“哈哈哈……”足有一刻钟。这就是表弟守的十年亲事?和太上皇太后一样,皇帝幸灾乐祸,大快已心。

    也吩咐出去:“看看下面还有什么热闹可看?”但一个人呆着的时候,皇帝面无表情喃喃:“一个比一个厉害!”

    ……

    今天是卫公子成亲,柳云若说过来,大摇大摆过来吃喜宴。卫家的人欢迎他,哪怕卫戒的叔伯、伯母、婶娘看出来卫戒的不自然,也抱着嫉妒的心乐意招待。

    小柳公子泰然自若看不出什么,只看卫戒人人猜测颇多。卫戒一面洞房一面提防柳云若,忽然听说他告辞走了反而愣住。

    柳云若快马加鞭,同着一个寻他的兄弟回到家中。在路上听的只言片语远不如亲眼看到严重。

    想来母亲有话,客厅上人不多。但外面围着水泄不通,听到消息的人都在这里。

    一声云若回来了,柳垣走过来。他面色严肃如临生死,郑重道:“云若,事情你得想透彻!你父亲今天去见忠毅侯,说你就要十二岁,打算在你生日上放两个人在你房中。”

    柳云若一样如遭雷击:“我不知道!”生日?是哪天柳云若现在也想不起来。

    柳垣把他带离众人:“我分析过这事,估计是皇上赐殿下们人,你父亲声援太子罢了。说起来忠毅侯自家做事我们管不到,但别人家里他一样管不到。”

    柳云若脱口:“那加喜怎么办?”

    柳垣握紧他肩膀:“所以我把我能想到的全告诉你,你爹说你纳妾,极有可能为太子殿下留条退路。而今天说出,也有可能是担心太子再一次不纳皇上给的人,对太子暗示或支援。你的亲事可以全兄弟情意,但你、我,这世上所有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忠心。没有忠心,兄弟情意夫妻情意一切都不存在。咱们不能依靠一心一意当饭吃。现在忠毅侯要退亲,看你的了,这亲不能退,不然笑话大了。也不能随便答应忠毅侯,我柳家不出趋炎附势之徒。没有别人吃草我们也跟着的。我们吃草,别人吃肉,跟也不跟也由着自身。”

    柳云若晕晕乎乎听完,让柳垣推到客厅下面。心里转动的既不能答应袁叔父,也不能让他把亲退了。抬眼一看,他再次变脸。

    这一幕是他记忆在心里,他永远不想再看见的。

    …。

    这里有桌子拍,袁训拍桌子打板凳:“退亲退亲,这是退亲文书,签名按手印!”

    柳至同他一起拍:“你休想!”

    宝珠也在这里,柳夫人无奈,宝珠却得竭力忍住笑。当年定亲事何曾有过定亲文书?倒是有定礼……。

    “定礼在山西呢,等取来就扔给你!”袁训气冲牛斗。宝珠又要笑,当年不知道是柳家的定礼,已经用了七七八八。送的衣料是女儿们早穿旧。

    柳至火冒三丈,用力一捶,稀啦哗啦,上好的八仙桌子散了架,上面的茶碗等滚落到地上。袁训和他同时跳到厅中,两座火山就要爆发似的撞到一起。

    柳夫人一声呻吟,真的晕过去。宝珠正好照料她。不是没有夫妻情意,是夫妻太有情意,宝珠只想看热闹,让侯爷一个人去收拾吧。

    这场景对柳云若的冲击太大,当年忠毅侯进京后,亮明身份是太后的侄子,当年还是第二年气势汹汹打到柳家门上,在一个两岁或是三岁的孩子面前。

    不管是两岁还是三岁柳云若都有可能忘记,因为记事的年纪大多在四到五岁。喜欢抬杠的人问问你自己记得几岁的事情就知道。但随后两年皇后落难,柳家的人对袁家总有怨言。

    事情起因是加寿一遇刺,忠毅侯没有任何凭据就到柳家门外大打出手。如果是南安老侯可能说这对难兄难弟又开始了,小袁的举动足以抵消太后对柳丞相的余怒。但糊涂人也许认为柳家好欺负,就应该踩。

    柳云若成长到记事,到记事后那几年里,对袁家的话他没有少听。由不记事的潜在烙印到记事后记到脑海,形成柳云若一段抹不去的记忆。袁家太欺负人了!

    后来萧战为讨烧饼还去柳家闹过,好似柳家随意出入一般。柳云若认为他的爹窝囊不是没有原因,而猝不及防让他定加喜,别说他另有想法,换成对他抱怨最多的人,这事情轮到头上一样有意见。

    日子对执瑜执璞等来说,相对轻松悠游。对柳云若来说,他小小的心灵里煎熬许多。

    亲事挑明的时候,他难道不知道权势富贵扑面而来。他难道不存在改变心思需要时间?

    一面拧着一面让父母亲押着去看加喜。总算他变过心思,以为一片大好。他曾经深恨过欺人太甚的袁叔父又到家中,眼看和自己的父亲又要大打出手。

    脑袋嗡地一下,柳云若只知道自己再也不想看到那一幕,不想让自己的父亲受到连累。太后还在呢?世家公子真的什么都不考虑,只把情意挂在眼睛前面,那会不会是败家子?

    没有犹豫的冲上去到两人身边,张开手臂挡在父亲面前,对袁训大叫:“别打架!”

    袁训对他倒还客气,伸手拨他:“你走开,这是我和你父亲的事情。”

    柳云若哭了:“我不纳妾,行不行,不纳妾,行了吧!”转身对父亲怒目:“我没答应,为什么往外面说!我的事情我自己管,我—不—纳—妾!”

    瞪过父亲,又瞪袁训。

    袁训和柳至面面相觑,一时还真的打不起来。柳垣在外面深吸一口气,云若却是这样的选择。柳垣不得不把话对柳云若说明白,他不希望暗示或误导柳云若下错误决定。但柳云若真的这样说了,柳垣倒不会爬到屋顶上抗议。出自当事人,别人抗议无用。

    “扑哧”,忙着救助柳夫人的宝珠乐了,把柳夫人交给丫头,柔声道:“到我这里来。”

    柳云若看看两个大人还不敢放心走开。宝珠不勉强他,笑道:“把你吓倒了不是?我们也出来这会儿,该回去了。”对袁训含笑:“该告辞了。”

    袁训对柳至还是怒容:“事情由他起的,我还没和他说完。”

    “下回说吧,都在京里不急这一天两天。”宝珠把袁训劝走。柳云若送到门外,看着袁训上马,在他马下仰起小脸儿:“您放心吧,我说过的话算数,我不纳妾!”

    对着这泪痕未干的脸儿,袁训忽然很心疼他。温和地道:“那好,你记得时时来看加喜,加喜爱吃西街第二间铺子的糖。”

    “我去买,给加喜送去。”这一刻,柳云若从没有的在乎这门亲事,在乎由亲事而维持出来的安宁。(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侯门纪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侯门纪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