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明末强梁 正文 第四百九十八章 销路

正文 第四百九十八章 销路

目录:明末强梁| 作者:沐紫月| 类别:历史军事

    许梁听了王启年的话,不由得眼中精光一闪。道:“既然平头百姓难以推广,那咱们的目标便要放在那些小康之家,商贾,官吏们身上,这些人家道殷实,一般来说不会在乎买炉子和铁锅的那点小钱。是以,在销售初期,咱们的销售目标,便是这些人。”

    冯素琴听得两眼放光,抚掌笑道:“相公分析得极有道理,那咱们便把销售目标对准这些人,先送一批炉子过去试点销售。”

    许梁微笑着看着冯素琴,不置可否。

    冯素琴见了,疑惑地问道:“怎么,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心道,我可是顺着相公你的意思往下说的。

    许梁摇头道:“素琴,按你做法,虽然这样做比启年的要好一些,短期内也难以达到挣钱的目的。”他再次指了指身上的官服,道:“其实有一条捷径。你们都忘了我许梁的身份。我是陕西的参政,是朝庭命官。蜂窝煤的推广,先在官府公门中试点最合适不过。平凉府是我许梁的老家,只要我给陆一发和黄道周下道命令,平凉府辖区内的所有官邸后厨都必须使用这种蜂窝煤燃料,相信陆一发和黄道周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我的命令。同样原,汉中府和巩昌府的各级官邸,虽然我在三边总督杨鹤和布政使钱永泰面前不受待见,但我相信只要给汉中和巩昌的两位知府大人递句话,官衙后厨改用蜂窝煤这样的小事,他们不会驳了我的面子。”

    屋内诸人听了,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态。的确,用许梁官场上的身份,以官方的名义下令官府先用蜂窝煤,这种效果便能立马见效。

    许梁再一指冯素琴,道:“还有,咱们梁记在陕西有上百家商铺,通天下物流在陕西也有分店,加上平凉府内的几处军屯基地,平凉府内各城的军营,以我的威望,这些单位全部使用蜂窝煤,想必不是难事。”

    冯素琴听了,受到了启发,雀跃着叫道:“相公,我还挂着平凉商会会长的名头,我可以给商会的成员们协商,请他们帮忙推广蜂窝煤。”

    许梁赞许地道:“不错。这样一来,咱们生产的蜂窝煤,短期内便能找开销路。而且这等在上层社会使用的东西,很快便能带动到中下层,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梁记的蜂窝煤,便会供不应求。”

    一番话,说得众人欢欣鼓舞。王启年见自己想了一夜的法子到最后却被证明是毫无用处的,不由得有些沮丧。

    许梁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道:“不过。启年的法子倒也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路。官方和商人们的市场要打开,但普通百姓人家的市场也不能轻易放弃。启年提的送炉子试点的法子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只不过方法得改一改。”

    王启年一听这意思。好像自己提的方案也不是一无是处,不由得神情又高兴了些。盯着许梁问道:“主公,你打算怎么改法”

    许梁眼光向上,似乎是回忆了什么,徐徐说道:“对普通百姓人家来说,炉子要送,但不是白送。我想这样,在各地散出布告,就说梁记为了大力推广蜂窝炉,凡是购买一百块蜂窝煤。免费送一个煤炉,购买满一万块蜂窝煤,免费送一口特定的铁锅。这样一来,听起来他们只需要付买煤的钱,而省下了炉子和锅的钱,相信有购买欲的人会多很多。”

    王启年听了,心悦诚服地道:“主公的法子,当真是精妙,比下官的强上百倍了。”

    许梁笑道。“启年你也不必自谦。以你的才华,只要往后多接触些商场上的东西,相信再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想法会更精妙的。”

    王启年便讪讪而笑。这时。铁头迟疑着说道:“少爷,按你的说法,只要买一百块蜂窝煤便能免费得到一个煤炉子。咱们后厨的炉子我也看过了,那可是铁炉子一百块煤的买下来也才两百文钱。可光那只铁炉子,造价只怕就要好几两银子。这,这送不起啊”

    其他人听了,都陷入了沉思中,冯素琴皱紧了秀气的眉毛,道:“是呀,相公,这样算起来,倒真送不得。”

    其他人也明白了,很简单的道理,花两百文钱便能买一百块煤,同时还免费获得一座铁炉子,然而铁炉子的造价就达到二三两银子,那么,某人一次买一百块,得个铁炉子,再去买一百块煤,再得一个铁炉子,反复下去,就这么一来一回过过手,便能发笔横财。

    许梁哈哈大笑,看着铁头道:“难得阿铁你也能想到这一点。不错,若按你说的法子赠送炉子,那咱们家就是有座金山银山,用不了几天,也要被败光了。买煤送炉子这种优惠,自然是要做好登记的,而且规定每户人家只有第一次满一百块才会送炉子,再往后,便不再送了。同样,满一万块煤送铁锅的优惠也要这么规定。”

    铁头红着脸挠挠头,又问了个问题:“可是,即便这样做,如果有些人就是冲着那赠送的铁炉子去的,买了煤,得了炉子之后,根本就不烧蜂窝煤,而纯粹是为了骗取那价值几两银子的铁炉子怎么办”

    许梁好笑地看了铁头一眼,表情淡然地坐到椅子上,道:“阿铁,谁说咱们要赠送铁炉子了烧蜂窝煤的炉子就不能是别的材料吗比如说陶炉”

    “呃”众人听了,都惊叫一声。其实自铁头指出买煤送炉子存在问题之后,冯素琴等人一直便潜意识地认为,送的炉子必然是和许府后厨寻只正在使用的铁炉子一样的。如今许梁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冯素琴等人才知道原来许梁早有打算。

    屋子内沉默一阵之后,王启年忽然惊呼起来:“啊,下官知道了,主公坚持要将蔡掌柜的陶器厂一并买下,原来就是为了生产炉子。”

    许梁赞道:“恩,儒子可教”

    几天后,定军山上最大的一处煤矿广场上,聚集了近三百多矿工。

    三百多人从各

    自的家中忽然接到通知,准时来到这家一个月就停产关闭的煤矿前。众矿工接到的通知上说,蔡家煤矿已经换了新主人,今天便是新老板与大家伙见面的日子,而且,他们还被告知,这位新老板很有可能要当场补发被拖欠的一个月工钱。

    对于换不换老板,众矿工没有兴趣,反正煤矿也不是我的,它关停或是开工运转,跟我也没关系。但能领到工钱就不一样了,虽然只能领一个月,但那也是血汗钱哪。

    众矿工抱着这种想法,接到通知便急忙忙地赶到定军山煤矿上。

    空出来的广场一端已经架设起了一座高约一米的平台,上面摆了一把椅子,此刻那把倚子上居然端坐着名漂亮得不像话的年轻女子,女子沉稳地目光一言不发地打量着众矿工。

    三百多名矿工中的绝大多数人这一辈子也没这么近距离地见过这么美丽的女子,那种清新脱俗,从容不迫的气质仿佛带给了众人极大的压力。在女子亮丽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目光注视下,众矿工规规矩矩地站到一起,连大气都不敢出。当然,也有那少部分人,畏畏缩缩地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这女子,随即在接触到女子左右两排青衣卫警告的目光之后,纷纷低下了头。

    当然,这女子便是煤矿的新老板,呃,老板娘,许府大夫人冯素琴。

    广场一角,一间木屋内,许梁和楼仙儿,罗百贯,王启年,铁头等人散坐着,早已完成由老板到员工的角色过渡期的蔡冒好奇地看着广场上,转而问许梁道:“大人,大夫人这是在做什么”

    许梁撇了他一眼,悠悠地道:“你问我我怎么知道没准素琴正在对着那些矿工释放她的霸王之气吧”

    “呃”蔡掌柜尴尬不已。

    “咦,冯姐姐开始训话了”楼仙儿眼尖,看见了广场上的动静,便说道。

    许梁等人便将目光转向广场中间。

    平台上,冯素琴此刻已然从坐椅上站了起来,看着三百多名矿工,声音清脆地,语气干练地道:“诸位煤矿的矿工们,你们没有猜错,我们梁记已经从蔡员外手中接手了这家煤矿。今天把你们召集起来,便是要向你们宣布一些事情”

    那这冯素琴在向矿工们宣布事情,许梁仔细听了一阵,他眼力极佳,将众矿工的神色变化尽数看在眼里,再听一会,便知道煤矿交接过程基本上是圆满结束了。

    冯素琴向三百多位矿工宣布的事情,是许梁早就拟定好的。那便是尽可能的保留下原来在蔡家煤矿工作的老矿工。至于条件,许梁给的很诱人:那些矿工,一旦同意留下来继续工作,那算正式属于梁记的员工,工钱参照梁记的普通员工拨付,而且针对煤矿的特殊性,矿工们的工钱由保底和提成两部分组成,这样一来,即便是煤矿不开工,只要这些矿工还属于梁记的工,便可以按时领一份保底工钱,不至于饿死。而对于蔡冒以前长常拖欠的工钱问题,由梁记先发放一个月的工钱,其他的拖欠的部分,待矿工在梁记工作满三年之后,一并发放。

    对于梁记给出的优厚条件,众矿工惊喜不已,最后的结果,除了十几名矿工离开之外,其他的矿工都决定继续留下来,顺利地与梁记签下了用工合同。未完待续。。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强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强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