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蕙质春兰 正文 地三十一章 早慧

正文 地三十一章 早慧

目录:蕙质春兰| 作者:蕙心| 类别:武侠仙侠

    陈远恒点点头又说:"我还想到一件事情."白氏也披衣起身,问道:"什么事情?"陈远恒说:"我想了一下这半年发生的事情,我发现我们的孵化场,我们的酒楼,成衣铺子,豆油坊,甚至我这个的贷款计划都是在文蕙提议下才有的.可见,我们的女儿是个早慧的."

    听到这,白氏的脸上笑开了,像一朵绽放的牡丹花:"那当然了,蕙儿很聪慧,学东西很快,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远不及她."陈远恒又说:"其实,我今年的税收可不好.虽然有了这个贷款计划,但是要到明年才能见效,今年因为谷价低,反而比去年更难收.我很担心要是税收及不上去年,会影响我的考绩.我和几个师爷幕僚商议了许久,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我想问问蕙儿的意见."

    白氏吃了一惊:"老爷,蕙儿虽然聪慧,但是她可是才六岁啊,又是个女孩子,怎么能知道这些事情呢.那旋年办差的幕僚师爷们都没有办法,她一个女孩子知道什么?"陈远恒说:"其实,我就是想试试.反正不过是白问一声,怕什么?"白氏说:"好吧,老爷这么想了,明天就叫蕙儿来问一下,现在却很晚了,老爷还是快睡吧."陈远恒笑了,忙答应着睡下.

    第二天,陈远恒特意没有去衙门,而是在白氏的上房把问题问了陈文蕙.陈文蕙很惊讶父亲会问自己这些,毕竟自己现在只是个六岁的孩子.但是又一想,父亲这一定是没有办法了,初为官的父亲一定太想干好自己的工作了,所以才病急乱投医的.

    想到这里,陈文蕙又有些心疼父亲.就说:"父亲,我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先容我想想."陈远恒却不急,慢慢喝着茶等着.陈文蕙心想,市场规律,经济杠杆作用下出现这种情况是必然的.古人不明白,却也知道谷贱伤农.那怎么解决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出现多出来的买家,发现粮食新的用途.这样才能解决多余粮食问题,价格才会回升.可是怎么解决呢.

    陈文蕙端起茶喝了一口,看了一眼茶杯,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父亲,我有个小办法,只能解决一点问题."陈远恒说:"哦,蕙儿这么快就想好了,快快说,什么办法."

    陈文蕙说:"我听吟红姐姐说我们酒楼用的酒水都是我们府里自己酿的,是吗?"一旁的白氏忙说:"是啊,我们酒楼是用的我们府里的方子改的,比起一般市面上卖的酒要醇厚很多.这个方子据说是前朝传下来的.我们的酒楼里每天都供不应求啊,陈庆和我抱怨几回了."

    说完,白氏恍然大悟:"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酿酒啊.酿酒的一个主料就是米了,现在粮价这么低,我应该大量买进,这样酒水的成本就更低了,还能保障酒水的供应."

    陈远恒失笑:"原来法子就在我们家里啊,可是我们一家能吃进多少呢."陈文蕙说:"我倒是觉得我们家可以趁机赚一笔.其实那些大粮商也在趁低吸纳,但是他们不敢太多,因为存粮是个大问题,首先粮食占地方,要很大粮仓才行,其次是粮食容易坏,不能久放.还有,现在大家都不知道明年粮食会不会价格提升.毕竟靠天吃饭,这个说不准的."

    这番话让陈远恒吃了一惊.原来小女儿看问题这么透彻.陈文蕙接着说:"可是我们不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把粮食制成酒,酒这个东西是越陈越香,越陈越贵,存的时间越长越好.而且我们自己有酒楼,销售上就不成问题."

    白氏听的两眼放光:"对啊,蕙儿说的太对了,酒很好储存,我们府里有专门储存酒的方法,不过是挖个地窖,都不费什么的.而且因为老爷的贷款计划,现在银钱有一半都流向我们的孵化场了,这可是七八万两银子呢.我们可以先用这个银子来大量的收购粮食酿酒.至于孵化场每月要的成本就容易了,可以每个月拿酒楼和成衣铺子的利润补过去就行了.这样都能周转开了,老爷的税收也容易了."

    陈远恒说:"嗯,这个法子好,而且我们一家就完成了.就是需要大量的人手,我们家现在哪里还有这个人手收购粮食呢?还有我们收购粮食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要是收的都是那些大粮商的粮食就没有意思了.怎么样做到收购的都是脓的余粮呢."白氏一听这个问题就不懂了,很自然的看向陈文蕙.陈文蕙说:"这个别人做不到,父亲你却能轻易做到."

    陈远恒奇怪了:"为什么我能做到呢?"陈文蕙说:"因为父亲手下有属官,税官,衙役,里正,村正这些人都是帮着收税的.现在百姓们手里只有粮食,没有银钱,所以父亲的税收完不成.要是父亲和他们说,让他们都上交粮食代替银钱,然后将收上来的粮食一总的给我们,这样税也完成了,也帮助百姓了,我们也不用人手自己辛苦收粮了.我们只是安心接受,然后酿酒,付钱就行了."

    陈远恒听了大喜:"真是,哎,给蕙儿这个一点破真是容易了.我这就去前衙和他们商量去做."说完就赶紧换官服.白氏和青霜忙伺候他换官服.陈文蕙赶紧说:"父亲,可要记得收粮的时候,不能按照现在的粮价收,要高于现在的粮价,按平常年景就可以了.这样我们也不亏,还能帮助.[,!]百姓."

    陈远恒立刻明白了:"蕙儿提醒的对,这样更有利于我的官声.""啊?"陈文蕙愣住了,这个她倒是没想到.可见她还是不习惯这个社会的官本位思想.不过也算歪打正着,看来自己以后要多在这方面注意.

    陈远恒快步走去衙门,着急幕僚和属官们,把这个方法一讲.当然不会说,为了自己家里酒楼的生意,而是说自己的夫人因为看到今年百姓们丰收了反而过的更不好了,决定拿出自己的嫁妆来帮助百姓,大批量的收购粮食,而且按照高于市场价格收购.这个方法一说,立刻奉承潮涌而来,都在赞县令夫人仁义慈悲.接着就开始商量具体的做法.

    现在离完税日期很近了,这些属官们也很着急,现在有县令夫人出钱帮大家度过难关,都赶紧下去收粮食,生怕县令夫人改主意.因此这个计划推行的很快,几天功夫就收上来大批量的粮食.白氏特地把李环从田庄里调了来,帮助酒楼的陈庆收粮食,同时,招了许多短工,在城西买了一片地,挖酒窖,造酒厂,立刻用粮食酿酒.

    银子就让王义和从该给养殖场的银子里面出,半个月左右就收上来五万两银子的粮食,其实税收也只是差三万两银子的缺口.因为百姓们一看这个粮价比市场价格高,都纷纷把手里的存粮拿出来卖,除了交税用的,还换够自己一家用的银钱,因此本来因为谷价低快要卖儿卖女过日子的百姓,现在不但能交上税,还有剩余.

    手里有钱的百姓们就开始买各种生活必需品,比如说一家大小的衣服几年都没有买了,现在手里有钱了自然赶紧买,有些百姓因为没有钱,很久都没有买油,买盐了,现在也买了,诸如此类的,陈远恒突然发现,这两个月的商业税收多了起来,奇怪之下就派幕僚去察.幕僚们调查发现,百姓手里有了余钱买的东西多,自然商家们的生意就好一些,交纳的税就多一些.当幕僚把情况说出来的时候,陈远恒的表情很古怪.

    陈远恒在晚间没有人的时候,和白氏说:"上次蕙儿说的钱投放到市场上就会越滚越多,我很不以为然,因为东西就这么多,怎么会增加呢.现在真的是这样."随后把幕僚调查的情况和白氏说了.白氏也很惊讶:"这个道理我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蕙儿小小年纪会知道呢?"

    陈远恒严肃的说:"古时就有许多早慧的人,这些人大多是前世就是大贤,转生之后必然早慧,这样的人都会青史留名的.没有想到,我们的蕙儿就是这样的早慧之人.只是可惜了,要是个男孩子就好了,那样,我们陈家一定能随之崛起.像这样是个女孩子的,除非进到宫里,成为一代贤妃贤后才能发挥才能,在普通人家,有什么用呢?其实,要说蕙儿小小年纪就清理不俗,长大后必定像夫人一样,是个美人,再说是我们陈家之女,进宫还是没有问题的."

    白氏本来每次听到陈远恒夸她美貌都很高兴,这次却高兴不起来.白氏脸都苍白了,毅然说:"老爷,这一生能嫁给你是我的福气,我自从来到陈家后,从没有违逆过老爷,现在,我第一次不赞同老爷的想法,我就是死,也不能让女儿入宫."

    感谢大家的推荐票,谢谢,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蕙质春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蕙质春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