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二十八章 事情有变

第二十八章 事情有变

目录:回到清朝当大官| 作者:南宫草堂| 类别:历史军事

    皇上走后,太子和荣亲王也尾随其后,皇上让二位皇子不参与这件事情,目的就是不想让他们卷进去,而二位皇子也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他们直接跟皇上去了,没有对这件事做什么指示。

    这样一来,可高兴坏了董连平和李序然了,现在终于可以见到杨尚书了,而且,杨尚书还是这个案子的主审,下一步的查办也是由他来主导。

    再看看王天远,有气无力的站起来,朝杨尚书走过来说道:“杨尚书,给你添麻烦了,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下官一定全力配合”。

    刑部尚书是一品大员,管着全国的司法和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部长兼司法部部长,同时还兼着最高法院院长和最高检察院检查长的职能。更何况,他又是这个案件的主管,王天远自然要客气一点。

    “王大人客气了,我怎么敢吩咐你呢?不过配合倒是真的,倒是说不定真要麻烦王大人啊”,杨尚书说道。他这样说的目的很明确:毕竟,现在王天远还是南江省的巡抚嘛。

    说完,王天远又和几位朝廷大员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这时,杨尚书对吏部侍郎和户部侍郎说,让他们先去准备准备,一会要去布政使司,自己要先去见见那个刺客,同时令南江省的按察使和布政使陪同,顺便了解一下情况。

    杨尚书这样安排是想提前和李序然、董连平通通气,现在有了机会见面。但还不得不防着点,所以他还是借口审问刺客,然后让他们二个陪同,这里是行宫,不会太引人注意。同时,他们两个是除了巡抚之外最大的官,让他们陪同也在情理之中。

    而他先安排的去布政使司,也是为了遮人耳目,毕竟,他和李序然的关系大家都知道,而董连平则相对隐蔽的多,同时,他知道,税赋和刑狱都是治王天远的牌,同样重要。

    于是,李序然和董连平一起来到了杨尚书的房里,他们两个知道,真正的任务要来了。

    过了一会杨尚书进来了,刚进门就对李序然说,我问过了,那些证人就在北街一个不起眼的客栈里,你快派你的人去保护起来,客栈的名字叫朋运客栈。

    其实,刚才,李序然就想到这一点了,根据董连平的提示,和那个刺客刚才说的随时可以提审这些证人,由此推断,这些人应该就在南江省的某个客栈里,离行宫肯定不远。

    于是,李序然走出房间,立刻命自己随身带的亲信给一驰和尘远传信,让他们派人保护那个刺客刚才说的证人。

    这时,房子里只剩下他们三个人,杨尚书在椅子上坐着,李序然和董连平站在一边。

    这时,杨尚书说道:“咱们就开门见山,你们都看了我给你们的信了,序然你不要怨我,我也是为了安全起见,才没有告诉你董连平的事情,现在你们在一起共事也有段时间了,我就不多说了”。

    这时,李序然急忙说道:“恩师言重了,学生自然知道你的用心良苦,我和董大人一见如故,现在已经是至交了,恩师有什么吩咐就尽管说吧”。

    这时,杨尚书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慢慢的说道:“王天远本是太子的心腹,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公开这层关系。太子为了这步棋花了很多心血,在几年前的黑虎山案子中,王天远终于派上了用场,他第一时间把南江原先的按察使也就是你的前任给推出去,同时为这件事情扫清了很多障碍,那个按察使一死,很多事情就没有下文了”。

    杨尚书继续说道:“现在朝中几个皇子明争暗斗的很厉害,好多人都对太子虎视眈眈,都想除之而后快,荣亲王一直没有和太子发生正面冲突,但其他皇子早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了。所以这次皇上来南江省,其他皇子都出奇一致的举荐荣亲王随驾,为的就是拿王天远开刀,间接整太子。天下没有没有不透风的墙,太子和王天远的事情那些皇子也知道一些,所以他们肯定通过各种方法让皇上知道了一些,上次黑虎山的事情皇上就给太子留了面子,这次让太子随驾,也是想亲眼看看这位太子的处事能力,但荣亲王是不会给他机会了”。

    这时,李序然完全明白了:皇上年事已高,皇子之间的争斗已进入白热化了,这次王天远的事情其实是荣亲王和太子的事,而他们这些人,包括自己的恩师杨尚书在内,都只不过是他们的棋子而已。看样子,这次荣亲王是早有准备,定要痛下杀手了。

    谁实话,李序然感到很害怕,尽管他知道,要是事成之后,荣亲王赢了,那么,他们这些人就可以更上一层楼、飞黄腾达了,但说实话,李序然宁愿不要这个飞黄腾达,也不想参与这件事。

    但他已经没有办法了,现在只能这样走下去,这个问题他想了很多次了,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孤注一掷。

    说完“内幕”之后,杨尚书问道:“王天远手下的那几个贪官,你们臬司衙门审的怎么样了”。

    “放心吧,都办好了”,李序然说道。

    杨尚书变换了个姿势,问董连平:“税赋的事情怎么样了?”。

    董连平忙回答:“账册和税银的数目我仔细盘算过了,按理说,他王天远应该有亏空啊,可是,那天那么多人都看见了,库银里满满的,下官很奇怪,还请尚书大人明示”。

    杨尚书道:“这个我也注意到了,我也一直纳闷,原本要细查一下,可突然发生了刺客的事情,就给耽搁了,不过,你们放心我已经有了安排。这样吧,一会去了你的布政使司再说吧,皇上这次重点是查刺客的事情,也没有规定具体的破案期限,我们办差不一定要有什么结果,只要把南江省的水给搅浑了就行了,到时让他王天远去收拾残局”。

    杨尚书的话让李序然和董连平大吃一惊,他说的已经有了安排是什么意思?还有就是把南江省的水给搅浑了,这些朝廷大员一走,那还不得由他和董连平收拾这残局吗?他们可是南江的官员啊?

    杨尚书似乎看到了他们的疑虑,于是他说道:“放心吧,荣亲王自有安排,你们放心便是”。

    这时,吏部和户部的侍郎也来了,他们该去布政使司了。

    杨尚书等大员在董连平的带领下来到了布政使司,董连平毕恭毕敬的把南江省近几年的账册和一些明细拿出来,有户部的官员在,这些人查账是很内行的,一会就看出了一些眉目。

    可董连平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知道库银现在满满的,查账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李序然自然知道这个结果,不过他此刻倒是对杨尚书的“已经有了安排”这句话很感兴趣。但愿,杨尚书能有个奇迹发生。

    就在这时,李序然看到尘远急急忙忙的进来了,并给他挥手,示意他过来。

    李序然随他来到一个角落,尘远急忙的说道:“大哥,不好了出事了”。

    “什么事?快说”,李序然忙问道。

    尘远急促的说道:“就是关那几个官员的地方,今天早上我们去看还好好的,也就没太注意,中午吃饭的时候也都在,可下午的时候,突然听见咱们臬司衙门口一阵骚动,我和二哥急忙去看,原来是几个人打架闹事,处理完后,我们回到府里。结果,结果,看到地上躺着几个人,鲜血直流,后来才知道,除了那个年轻的陇南县知县高一远逃走了之外,其他的人包括通州府知府刘预石、锦州府知府范鸣龙、南江盐道尹制节,都人给被杀了”。

    随着尘远说话的节奏,李序然的心跳不由的加快,脑子也在快速的飞转:这些官员是秘密关押的,外人怎么知道呢?衙门口闹事的是偶然还是蓄谋已久的?那个知县逃到哪里去了呢?

    李序然生气的说道:“不是有人专门看守着吗?你到底是怎么搞的?现在布政使司这边查的不顺利,原本以为我们按察使司可以完成任务,这下可怎么办呢?”

    尘远说道:“大哥,你听我说,守在门口的人一个都没动,我觉得这件事情很蹊跷,今天府里有点乱,先是我派人去朋运客栈保护那几个证人,把他们安顿好后,我就回来了,我感觉府里有内奸,不然,怎么会有人知道关押这些官员的地方?而且,那几个守卫都被迷烟给迷倒了”。

    李序然知道,这件事情一定有什么背后的秘密,他现在没办法急着下结论,先稳住再说吧。

    于是,他让尘远先回去,同时告诉尘远,府里所有的人都要被盘查一遍,今晚谁也不准走。

    尘远立刻领命。

    李序然心里想着,这件事情来的太突然,而且确实如尘远刚才所说的,这里面太蹊跷了。事情发生在臬司衙门,弄不好是要出大事的,他的乌纱帽不保,甚至连命也保不住了。

    看来,一定是王天远在自己的府里安了眼线,当然,身为巡抚,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什么难事,这王天远真不简单哪。

    这时,杨尚书喊着李序然让他过来,李序然应了一声,心里在想:一会就要去按察使司了,这可怎么办啊?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回到清朝当大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回到清朝当大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