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十一章 较量

第十一章 较量

目录:回到清朝当大官| 作者:南宫草堂| 类别:历史军事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尚书大人等一行都到院子里集合,他们身后站着一些侍卫,不过大部分是这些大员带来保护自己的。

    由于不想太招摇,所以就没有多带兵,这样一来,调兵的任务就落在了江都知府身上了。或许这也就是李序然在这次办案中起的最大的作用了,因此,他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根据尚书大人的命令,李序然立刻调来了知府衙门的亲兵,由于此次是办案,而不是平叛,所以没有惊动当地的军队。

    同时,兵部也没有派人,皇上这样安排自有他的理由:要是让军队的人卷入这件事,那就更复杂了,同时,他们这次只是对付二百来个流匪,用不着大动干戈。

    所以这个重任几乎全落在了江都府身上了,调好兵后,李序然让尘远带队,同时,他依旧留一驰在府衙,并给他留了一些身手相当不错的亲兵——他不能把家底全给压上。

    于是,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开出了知府衙门,他们尽量安静的前行,不想弄出更大的动静,尘远带少许人牵头,后面是这些高官及他们的侍卫,最后面是大队人马。这些人就这样,有条不紊的前进,夜色给他们添加了几分安全,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当他们到了黑虎山的时候,天也亮了。这时大家才发现黑虎山也没那么可怕,他们这不都是好好的吗?

    不过,这些官兵当中大部分是本地人,他们对这个可怕的传说还是心有余悸,但这次朝廷的一品大员也亲自来了,而随行的也有不少要员,这才使他们宽心了很多。

    但是,这些官兵哪里知道,这些朝廷大员亲自来这里,是有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当然,这些也不是他们这些普通官兵应该考虑的。

    到了山寨门口,他们都停下来了。李序然明白:该自己上场了,这些一二品大员是不会贸然进这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山寨的。他们亲自来,也是怕搜出银子后被其他人独吞而已。

    于是,李序然说道:“尚书大人,各位大人,你们在这里稍待片刻,让下官进去探个究竟再给各位大人禀报”,他刚准备要走,尚书大人示意他等等,这时走来几个人,都是尚书带来的,他们要和知府一起去,说是要去保护李序然的。

    这时,其他几个部的侍郎也叫了各自的几个人,叫他们也去,同样说是要保护李序然,还说什么这些人都是高手,可以祝知府大人一臂之力。

    李序然一边推辞,一边想:这哪里是保护我?分明是监视我。我一个四品小官,又抢不了你们的功劳,监视就监视吧,于是,他推辞了几句,就把这些人都带上了。

    这时,杨尚书说道:“序然是我学生,作为他的师父,叫我的几个人去保护他也是应该嘛,诸位大人就不要派人了吧?他们还要保护诸位大人呢”。

    杨尚书在公开场合说出他和李序然的关系,是意在向其他大人说明,李序然只会听他的。

    但其他人也不是吃素的。

    吏部侍郎说话了:“杨大人,本官走的时候,七贝勒千万叮嘱要本官好好办差,为朝廷效力,同时要好好对待当地的官员。

    现在本官派人去保护李大人前去办案,一方面是在保护李大人,一方面也是在办案啊,不然七贝勒问起来,本官不知如何回答?你说呢?”

    显然,他们的矛盾慢慢公开化了,侍郎和尚书仅仅差一个官阶,何况四部互不隶属,因此这些侍郎对他这个尚书大人也全不是唯命是从。

    杨尚书见状没有再说话,因为,他知道,要是继续下去,其他两个部的侍郎也会说同样类型的话。可是,无论怎么说,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们只是他们背后势力的执行者。

    黑虎山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官兵,自然有人向他们大当家的报信了。这时,他也带了一队人马来到了山寨门口,和官兵形成对峙。

    这时黑虎山大当家的说话了:“在下是山寨大当家的,不知诸位大人一大早登山有何贵干?”他的言语里似乎没有多少惊讶,一个小小的山寨的大当家的面对这么多的官兵,能如此坦然的面对,到底是因为他们久经沙场,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李序然看了看杨尚书,说到:“大当家的明知故问,有人反映你们这里藏着一批来历不明的银子,那都是朝廷国库的银子,今天诸位大人都在,我们要奉命搜山”。

    那个大当家的说道:“这位大人,朝廷有章法,凡是要讲个证据,你怎么就证明我们山寨藏了银子了?”

    “放肆”,李序然厉声说道,顺便拿出刑部的公文,并说道:“刑部的公文搜不了你这个小小的山寨?难道要皇上下旨踏平你这个山寨吗?”

    李序然底气这样足,一方面是因为他感觉这个当家的太藐视官府了,相信其他的要员也是这样的想法,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体内的内力,刚才在知府衙门已经试过了。

    大当家的这才慌了,忙跪下说道:“小人刚才一时糊涂,冒犯了大人,还望大人大人不见小人过,诸位大人,请!”。

    李序然手一挥,尘远带人立刻进了山门,他自己带着诸位大人的保镖也跟着进去了。

    顿时,山寨上下鸡飞狗跳,人声鼎沸。院子里、房间里、柴堆里,甚至茅房里,四处都是官兵,倒是热闹的很。

    但是,大家忙了一上午,什么也没搜到,这让李序然很失望,他立刻派人去报告杨尚书等大人,但没等派出去的人禀报,那些大员已经来到了山寨的院子里,因为他们知道,现在安全了。

    看着这样的结果,杨尚书愤怒的说道:“继续搜,把箱子都给砸了,还有水井底下也下去搜”。

    吏部侍郎补充道:“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挖出来,而且,这里的人一个也不准走”。看来,他比尚书大人更着急。

    于是,只听见砸箱子、柜子甚至水缸的声音,同时,大批官兵开始在院子里找工具,真的在院子里、水井旁开始挖起来了。

    可是,依旧,没有任何结果,可怜的官兵,除了中午在山寨里胡乱的吃了一口外,一直忙到晚上,有的人手上起了泡甚至出了血。

    杨尚书等看到,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只好下令今天就到这里,同时让李序然再从知府衙门调一批兵,来和搜山的官兵换防,昼夜不停的包围——黑虎山,任何人不得离开山寨一步。

    那个大当家的很悠闲,一点也不着急,这让包括李序然在内的诸位大人都很意外,到底是这山里根本就没有银子?还是他们没有搜到?

    李序然已经仔细看了这个山的地形,除了上山的这条路,再没有其他的路可以通往这里,而且地形也很复杂,李序然甚至想到,他们是不是把银子埋在了山附近的什么地方了?

    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这样的想法,孙子兵法说过,躲在深夜黑暗的角落里偷偷的杀人,这本来就不是谋者应该做的,既然是太子的门人,不会这样的愚蠢。

    再说了,几百万两银子得要装多少箱子呢?总不会来一箱埋一箱,来了新箱子就挖开土放好,要的时候再挖出来,这似乎太滑稽了,万一,下雨冲出来怎么办?还有就是这么大的动静,挖土的人会不会说出去?

    可是,按察使亲口供认,银子就是和黑虎山有关,而且皇上既然派他们来,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可是,现在的问题是,银子到底去了哪里?

    相信带着这些疑问的不止李序然一个人,于是,大家满怀心事的下山了。

    吃完晚饭后,杨尚书依旧把李序然叫到他的书房,这次这位尚书大人似乎没有了昨天的神采奕奕,看来,有时,适当的碰钉子可以让有些人更能看清自己,也能看清形势。

    他们说了一些关于今天搜山遇到的疑问,但谁也没有更好的对策,其实,他们两个现在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杨尚书现在很担心找不到银子,因为这是他新官上任的第一个案子,同时也是皇上亲自下旨的。要是办砸了,向皇上没法交代。

    同时,向三皇子也无法交代,他现在是急得团团转,而李序然则相反,不管是按察使还是太子,这些人都比他大,自然,这些事情和他无关,他没有把凶手掉包,也没有参与贪墨修建了河道的银子。

    另外,要是搜不到银子,正好说明和他管辖的江都府无关,这样岂不是更好?

    但李序然不能这样想,说实话,就是搜到了,和他也没多少关系,顶多说他监管不严。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应该感谢今天什么也没搜到,即使明天搜到了,他也可以这样辩解:“朝廷这么多大员来,带这么多人搜了一天也没搜到,我一个知府怎么能在平时的监管中察觉到呢?”。

    这就是官场,这就是官场的复杂之处,这就是官场的思维。曾有人说天下最聪明的不是科学家、文学家,而是政治家,只有政治家才可以管其他的“家”。

    但是,他不能只考虑他自己,还要救他的恩师。

    于是,他说道:“恩师,学生现在担心的不是找不到银子,是找到银子后,我们该怎么办?”

    李序然不能再往下说,毕竟这个人是他的师父。

    但,显然,杨尚书根本听不进去,在他的心目中,李序然既是他的学生,也是和他孩子年龄差不多的晚辈。

    而且,他已经铁了心:这次除了银子,一定还要找到来往的书信,甚至其他的线索,用三皇子的话说,就是一定要把置太子于死地。

    李序然见状,也没继续往下说,他只能按自己的思路去准备了。

    第二天,他们依旧带人搜山,但结果依旧和昨天一样。

    就在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知府衙门时,一驰过来禀报:“太太和梦盈小姐病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序然彻底绝望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回到清朝当大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回到清朝当大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