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新夏颂 第五十二章 持锄忙秋实(上)

第五十二章 持锄忙秋实(上)

目录:新夏颂| 作者:秀才二十七| 类别:历史军事

    在马士家路也再一次要求江野派人跟着他一起回澳门,好让彼此能够友好和谐的履行合约上的内容时,江野才发现自己没人可派。也是直到现在,江野才发现,原来自己这里,能够真正派出去顶上大用的人才,少至少有。在纠结了半天之后,没办法了,只能让张喜财的管家在跑一趟了,但是看着张管家也是老大一把年纪了,可能之前活的半辈子都没有跟了江野,这差不多将近一年的日子活得累,没办法的江野也只能从亲卫队里面好好的挑选出几个人来,另外捎带着魏冉。江野的打算是把这一次当作魏冉的结业考核,要是这次出去,真能够实实在在的完成好与马士家路也的交接,拿到江野交代的东西,那江野也不介意直接派一些更重要的工作给他。

    等张管家一行人出海而去以后,江野对这一条线,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耐性的等待,但等待的同时,必然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就比如那些农地里待收的土豆。

    因为**月份的持续降雨,农地里的土壤早就已经湿透,要是还不趁着现在这些天的干热天气,把土豆刨出来,那可就得全部烂在地里了,之前没有见过土豆种植的大家伙自然是不知道这一点的。再说了,大家也是听了江野的话,平时也就随便挖了两个回去,或煮,或烧的随便吃两个,江野倒是知道这土豆种植的各种习性,也是老早就希望这老天能给个面子,放晴几天。也好把土豆干干生生的刨回仓库里面,要是在雨天刨了土豆。那还不如直接让它们烂在地里呢!因为雨天刨出来的更容易烂。

    江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基本劳力了,整整三大块的农地。不到两天就全部收完,众人也依照江野的吩咐,先把土豆集中在腾出来的仓库里,等待土豆表面自然风干。对于土豆的安排,要是按照人均去分配的话,现在将近一千多人,那一人大概也就能够分到十来二十斤,还不够一家子人吃上几天的。何况,这天土豆里面并不是说全部都是用来吃的。那还得留够明年开春的种子,其间还的扣除因为虫蚁老鼠等的消耗,也实在是没有多少!

    最后江野宣布,土豆就全部放在仓库,现有家庭的,有孩子在学堂读书的,家中有孕妇要生产的,每家可领五斤回去,其他人如果想吃。那就得等以后吴家嫂子的食堂了。因为之前一直是吴家嫂子带着一帮的妇人侍弄的农地,江野把最后留够种子,剩下的全部都放在了厨房,给吴家嫂子去支配挪用。

    看着江野收完土豆。昊博文和他那个徐朋友也来向江野告别,也是因为那本记录沉船的抄本,江野答应了昊博文。以后凡是捞上来的古物,都可以先通知昊博文。让他们有优先选择的权利,至于说是要江野的那个海贸公司的股份。却是被江野一口回绝了。

    虽说一次拍卖赚回了无数的无本银子,但毕竟手还是太多,郑芷兰一份,倒是没给多少,因为之前有,三枚开元通宝直接就免费给了她,她带来的那些朋友也就只是对那几样金银首饰感兴趣,都没给江野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利润,所以郑芷兰的一份在抵了三枚古钱币后,在扣除了尚未支付的首饰银子,郑芷兰一份最后分到了三万又四千两银子。至于郑双龙怎么把银子送到自家婆娘手里,怎么圆个慌话,又或者是实话实说,为什么只得这么些分润,那却不是江野能够考虑的了。

    江野在拿回自己的一份后,并没有能够在手里拿上多长时间,早就被等在一边的张喜财一把全部拿了过去,理由还很是充分,这么一大家子的人,上千张嘴,那不都得吃饭的嘛!江野自然也是无话可说,看来自己还得是多想想来钱的路子了,之前的烤烟那条路赚钱是赚钱,那要等到明年先种下烟苗,然后还得等到六七月份,烟苗开始抽大叶,然后才是摘叶,烘烤,而后又得从云南运回鸿基,然后才能制成成品烟,然后才能见着收益回来的银子。

    然而,事情不如意的还有更多,就在江野带着大家伙来了鸿基以后,在遥远的四川,也有一个人带着一帮子人去了云南,去了曲靖府,那个人叫李定国,当然,这个时候的李定国还是张献忠的干儿子,名字也叫张定国。就是因为李定国的入主云南,最终成就了李熊带过去的那支护卫队的赫赫凶名,一边是帮着安石峰夺回土司之位,联合了一地少民豪强的护卫队,一边是穷凶极恶,为了活命不惜死战的凶兵悍将,两边相互攻伐,死结无数。李熊最终是保住了江野的烟草发财大计,但也跟李定国结下了死仇,直到崇祯十九年,也就是大顺二年,张献忠抗清战死,李定国也成了一方诸侯以后,在江野的亲自劝说下,两人的关系才稍微有些缓解,这是后话。

    对于现在的江野,来钱的地方,一个是张老头管着的布庄和酒楼,在李熊去了云南以后,张莠总算是沉下心来,也跟着张喜财学了些管事理人的本事,倒也把一个酒楼管理的像模像样,每个月也能够交上来一些银子利润;张老头的布庄,因为一直以来都是为自家人做事,到还往里贴了不少钱。在一个就是和郑双龙一起搞的赌坊,这来钱快是快,现在每个月也能有好几万两的收入,但毕竟那么些嘴在这里候着,也实在是经不起花销细算。再有一个就是现在的海龙贸易的拍卖,但这也是一个季节性的,下一次有银子赚,还得等江野把那本沉船记事辑要看通透了,出海回来才算。

    法子江野倒是也有两个,一个是酒,这鸿基一地,甚至说是整个安南一地,最多的酿酒谷物就是大米,酒的味道也就那么孤零零的几个,在江野想来,如果能够搞到高粱,用高粱酿酒,那必定能够在鸿基拥有一席之地,说不定还能够有更强势的发展。然而,这也就是想想而已,离着安南最近的高粱远在四川,更远的得到长江以北,一来是运回来的运费高昂,说不定赚回来的银子还不够来回路上的花销呢!在一个,现在这种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卖与你不是。但是用米的话,江野不确定,自己到底争不争得过鸿基本地这些,已经在稻米酿酒路上浸淫了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酿酒大家。

    烟路太长,酒路不通,江野的思绪又回到了烟上,其实还有一种烟,可以四时而种,四时而收,特别是在鸿基这种四时不变的气候下。它有很多个名字,芙蓉花,断肠草,是唐时候的著名诗人李白对它的称呼,在千百年后,它却有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罂粟。

    罂粟花其实一直都是作为观赏花卉种植的,这个江野却不知道,江野知道的是罂粟可药用,对治疗咳嗽感冒有奇效,江野还知道,只要把成熟的烟包割裂,取下上面的浓浆,就可以熬制最基本的毒品,江野还知道,这罂粟花包是最好的味道调制品,只要去有牛肉馆的地方,必然可以发现它的踪迹,江野还知道,就在几百年后,靠着它,一个所谓的天朝上国被轰碎至渣,还担上了病夫的虐称。

    江野很是没有节操的想到,要是自己现在就把这个东西搞出来,那还担心什么有钱没钱的问题,但是要拿去祸害谁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事情。(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新夏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新夏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