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三国之吕氏天下 第二八六章 人才遍地

第二八六章 人才遍地

目录:三国之吕氏天下| 作者:大花你好吗| 类别:历史军事

    ()    并州军中,原本就有军卒四万多人,然后进入益州,又是不断的招降纳叛,投降的军卒却有八万大军。

    如此多的军卒,自然不可能都是善战的老兵,其中很多人都是刘璋新近招募的百姓,根本没有多少的战斗力。

    对于这些兵马,吕义自然不可能全部养着,必须要裁汰老弱,进行必要的整饬,才能始终让并州军保持强大的战斗力,至于其余的人,则是要复原为民,从事生产。

    所以,封官许诺,安抚世家的同时,吕义立刻以益州牧的名义,对巴蜀地区所有的军卒,进行了一次大整顿。

    其中最先整顿的,就是益州的老弱士卒,规定各军必须把年纪在四十以上的人,全副复员为百姓。

    但是考虑到其中或许有人立过功劳,在贾诩等人的建议下,吕义又是宣布,凡是有军功而复员者,一律赐予良田,金银。

    个别表现突出者,可以充任各郡县衙役之中,负责维护治安。绕是如此,当吕义的撤兵令一出,益州的降卒,就是有着两万老弱直接被复原为民,或者返回家乡,或者摇身一变,成为郡县的衙役。

    这些衙役,也就是成为了郡守县令唯一能够调动的人手,平rì维持治安,一旦发现者贼寇,则是上报军镇,由各总兵官镇压。

    忙完了这一切,吕义又是剔除了一些年纪实在幼小,或者体质偏弱,不愿意为兵的人,降兵的队伍,又是缩减了一万多人。

    如此一来,益州的降卒,总算是保持在五万人的规模。然后,他就是把这五万人打乱。交给高顺臧霸等军中的练兵能手,进行各种训练。然后根据优劣,补充进各个军种之中。

    至于跟随吕义起兵并州军,吕义也是做了极大变动,首先是把三千重甲骑兵。交给了张辽,命张辽统带。专门负责冲锋陷阵。

    又是从并州老卒与西凉旧部中选择身手敏捷之人,组建三千轻骑,交给赵云统领,负责追击与袭扰。

    随后,吕义又是扩充了高顺的陷阵营,在全益州的兵马之中,选拔了最jīng锐的将士,充入陷阵营中,使得陷阵士的规模终于扩充到了三千人。

    吕义本来还想继续扩充,但是整个益州的兵马,几乎都是被他挑选了一遍,很多将军的部下,悍勇的几乎都被挑光了,就是他再想扩充,也是没有兵员了,除非他愿意让异族加入陷阵营中。

    但那是不可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陷阵营,将会是他手中最强的部队,如同禁军,吕义可不希望里面混杂许多异族,那样太不保险了。

    所以虽然攻占了巴蜀,益州许多蛮夷都是派来使者表示归降,其中不乏勇猛之人,吕义却硬生生的忍住了这样的诱惑,只是在成都专门设立一个宣慰司。

    宣慰司的职责,就是安抚益州的蛮夷,同时传达自己对于各地蛮夷的命令,平rì兼顾处理蛮夷纠纷,收纳蛮夷进献的贡品。看起来是个闲职,其实却是权力颇大,地位更是敏感无比。、

    尤其是吕义还打算组建益州的特sè兵种,无当飞军。这无疑宣慰司的位置显得更加的重要了。

    只是宣慰司如此重要,对于宣慰司马的人选,吕义却是感觉极为头痛,他的手下不乏打大才,可是轮到真正愿意跟蛮夷打叫道,还具有丰富为政经验的,更要平等对待蛮夷等人,却是一个也找不出来。

    毕竟蛮夷虽然勇猛,到底文化落后,素来为中原士人所轻视,就是大才如贾诩刘晔,虽然没有表现出来,骨子里还是带着一股清高的。

    最重要的是,贾诩等人都是大才,长于军略,吕义也不可能让他们来处理一个小小宣慰司。

    就是为了这个宣慰司的人选,吕义头痛了好几天,颇有些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感觉,就是与甄宓三女欢好,也有些提不起jīng神。

    这一天,吕义照例是要去黄月英房里歇息的,却是始终盘算着宣慰司的人选,吃吃无法作出决定。

    黄月英见吕义有些魂不守舍,起身命侍女给撤去帷帐,并不急于安歇,而是柔声问道:“夫君,可是军中有事?”

    “是啊!”

    吕义点了点头,心想黄月英好歹也是才女,于是就是抱住黄月英,让她坐在自己大腿上,把自己的烦恼说了出来。

    “宣慰司乃是要职,位卑而任重!原本王平是个好人选,但他是我手下大将,让王平困在宣慰司上,太委屈他了,只是其余人等,我却再找不出合适的了!”

    “难道贾军师他们都是没有建议吗?”黄月英歪着脑袋,漂亮的大眼睛灵动无,清澈如一汪泉水,偏偏青涩中,又是带着丝丝成熟的风韵。

    吕义知道,这是自己辛勤浇灌的结果,只是现在他却是没有心情与黄月英亲热,只是双手的揽住黄月英的纤腰,摇头道:“文和等人如今正在处理军务,整整八万人进行整编,全部要他们盯着,已经不止一次向我抱怨人手不够了,我岂能在给他们肩上加担子?”

    “夫君说的也对!”黄月英点点头,嘴角忽然弯起一个好看的弧度笑道:“夫君的宣慰司只是处理用与外族的事物吗?若是如此,妾身倒是有一个人选哦!”

    “你也有人选?且说来听听?”吕义眼睛一亮,虽然如今自己的部下都是忙于整顿益州的军务,但家中不是还有一个才女吗?

    对于黄月英的才能,吕义还是很肯定的,绝对是胸有锦绣,若是男儿身,必定名动天下,他那个便宜岳父黄承彦,就不知一次感叹过。

    吕义对于黄月英的话,自然很是重视,当即就是问道。

    “夫君可是听过董和此人?”黄月英见吕义露出倾听的神sè,也是很高兴,竖起一根葱白玉指,微笑着说道。

    董和?

    吕义稍微一愣,随即就是想起,攻破成都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文武都是与刘璋一起逃走了,其中董和,就是因为恰好数月前染了重病,辞掉了官职,赋闲在家,

    并州军攻破成都的时候,董和没能逃走,与其他官员一起,投降了过来。只是当时的吕义,一心关注逃往南中的刘璋,随后又是忙着大封功臣,接着就进行练兵,

    对于这些投降的官员,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处理,一直都散养在各自的府邸,打算等到稳定了益州,再是量才委任。

    所以对于这些投降的官员,吕义也只是大概的翻了翻花名册,随即就是抛到了脑后,只是吕义又有些疑惑,看向黄月英道:“月英,你怎么知道董和此人的?”

    黄月英闻言,忍不住白了吕义一眼,掐着吕义的手臂道:“坏夫君,就知道偷吃!董叔父曾经游学荆州,与我父亲乃是莫逆之交!算起来,你也该叫他一声叔父的!”

    痛脚被黄月英抓住,吕义还能说什么,只能尴尬一笑,算是掩饰过去,心中也对董和留了心,到底能够与黄承彦相交莫逆的,肯定又两把刷子。

    等一等,董和?董和!

    忽然,吕义想到了什么,脸上有些兴奋的问黄月英道:“月英,那董和之子,可是叫董允的?”

    “是啊!董叔父之子,却是叫做董允!”黄月英有些不解的看着吕义,。聪明如她,立刻发现,吕义对董允的兴趣,比对董和还要大!

    “竟然真的是董允,再加上费家的费祎,哈哈哈……益州果然是块福地啊!”吕义高兴差点跳起来,费祎董允,那可是未来的蜀汉名臣啊。与诸葛亮蒋琬一起,号称蜀汉四相。

    虽然现在年纪尚少,但将来成长起来,此两人绝对是大才!

    越想越是兴奋,如果说之前他对董和感兴趣,是看在黄月英的推荐上的话,那么现在,吕义则是完全有拉拢董和的必要了。

    只有把费家与董家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那么未来,费祎董允还不是自己的囊中物,想到这里,兴奋的吕义更是不顾黄月英的惊呼,抱着她在原地转了一个圆圈。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吕义就是派孙观带着礼物,去请董允前来州牧府,虽然吕义很想亲自过去,看看未来的蜀汉四相到底是何等人物,到底如今身份不同,每天更有无数军务要处理。

    果然,当吕义一跨进议事厅的时候,就是发现贾诩等五个心腹谋臣,都是早已经等候在那里,法正张松更是两眼通红,作为蜀地最为熟悉的人,他们任务无疑比其余三人还要繁重,每天都是必须翻阅大量的各地军报,然后理出头绪。

    吕义也不轻松,当手下的谋臣们清理出军报之后,他还要一一看过,然后与众人商讨,最后作出决定,下发给各地进行施行。

    平rì还好,如今益州各地都是在整备军马,无疑是最忙碌的时候,大家都不轻松,吕义也不例外。于主位坐定之后,就是埋头案牍,与众人小声的商议起来。

    一条条事关无数人生死的命令,就是在这间小小的隔间发了出去。一直是忙碌到了中午,吕义才是得空,也招手让大家停下,朗声笑道:“诸位军师,且暂时停下手中的事情,我yù设立宣慰司,专门负责处理蛮夷事物。你们认为怎样?”

    贾诩闻言眉头一皱,苦笑道:“主公,yù速则不达,宣慰司固然很好,只是我们目前还在忙着练兵,文武都是繁忙,根本腾不出人手来处理此事啊!”

    “不然!宣慰司职小权大!也是关乎益州稳定的大事,主公的想法正好。虽然我们腾不出人手,可益州之地,决不缺乏贤才!”法正却是摇了摇头,对吕义的想打大加赞赏,更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吕义一看,顿时微微一笑,“孝直说有贤才,必定是心中有了何意的人选,不妨说出来,大家参考参考!”

    法正也不矫情,闻言点头道:“益州董和,素有才名,其名蛮夷也是久闻,早些年,更曾游历南中,犍为等蛮夷聚集之地,极得蛮夷敬重,主公要寻人安抚蛮夷,何不用此人?”

    “董和却乃我益州大才也!”张松闻言也是点头。

    “哈哈哈…..两位军师之言,与我不谋而合也!实不相瞒,我已经命人去寻董和了,想必也该到了!”

    吕义心中有些惊喜,连法正与张松都是亲口夸赞,看来这董和真的是非常人,赶忙又是派人去催问了一遍。

    没过多久,一个满脸儒雅,规行矩步的中年文士,就是来到议事厅中,看到上首吕义,赶忙是拱手道:“在下董和,见过州牧大人!”

    “呵呵,董先生免礼!黄公屡次说起阁下,孝直永年同声称赞,本将早就想一睹先生风采了!”

    吕义亲自起身,朝着董和一拱手,又是命人赐坐,然后就是分别介绍贾诩等人与董和认识。

    如今的贾诩等人,皆是名震益州,为当世大才,更是手握重权,寻常人官员见到,大气都是不敢喘,董和却是言谈自若,从容非常的与五人寒暄。

    这不禁又让吕义高看了一眼,趁着大家都是熟络了一些,又是问了一些处理蛮夷的意见,董和都是对答如流。

    吕义又是试探了董和对于蛮夷的态度,董和也是客观公正,并没有丝毫的轻视的意思,反而称赞蛮夷体类刚猛,若是招募,定为一大助力。

    自此,吕义终于是肯定,这董和是却是作为宣慰司的最好人选,趁着中午时分,留下董和一同用饭,然后举起酒觞,朝着董和笑道:“董先生适才一番对于处理蛮夷的高论,实乃令本将大开眼界!本将不才,已经设立宣慰司,专门处理一切异族事物,却少一人主持,不知道先生可愿为我分忧?”

    董和微微一愣,虽然来之前已经有了准备,知道自己会被征辟,但他没有想到会是如此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快董和就是反应过来,慌忙也是举起酒杯,大声道:

    “既然吕将军吩咐,老夫岂敢不尽力!只是老夫一人,恐怕力有未逮,老夫现向将军推荐一人,若有此人相助,定能和睦蛮夷,又能震慑有异心者!”

    “谁?”

    吕义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急忙问道。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吕氏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吕氏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