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肆夜红楼 第七十九章 公主献策慰母心

第七十九章 公主献策慰母心

目录:肆夜红楼| 作者:索嘉楠| 类别:玄幻奇幻

    岁月坦缓、流光易逝  今年的春夏季节似乎并沒有怎样的区别  夏至时不怎么如往年般的燥热难耐  以至于春夏的交替便被人们潜移默化的模糊了去  便是连紧随其后的朗秋  似乎也与前面两个季节沒有太大的温差区别

    但冬至时还是很冷的

    今年暮冬时  浩浩繁繁的历经整整十个月大费周章、破土动工的传说中的那座伟岸、华丽、肃穆、近乎神迹的明堂  终于在薛怀义的躬自指挥之下  圆满竣工

    这委实是一个奇迹  无论是那传说中方可一窥残貌的明堂于现实中修成、还是薛怀义  都是一个奇迹

    据新旧唐书《唐要会》、《资治通鉴》等一系史料记载  明堂共有三层  名头渊繁、讲究颇多  乃是效法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变换;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以及五行八卦二十四节气依下、中、上的层次逐一而成

    整个明堂乃是武后力排众议拆除乾元殿(即隋之乾阳殿)、附于台基之上而建  方三百尺(88米)、高二百九十四尺(91.43米  相当于清故宫太和殿的两倍);圆顶、最上层漆九条鎏金巨龙  九条金龙之央捧一圆盘  圆盘之上立一铁凤  凤高一丈(2.94米)  凤身尽铺黄金、云霞款绕振翅呈祥  其气势咄咄、直逼得其下九条巨硕金龙亦不禁黯然失色

    这之中便又有了许多寓意……

    待这明堂才一竣工  很自然的  便由皇帝李旦率领群臣在这座富丽堂皇、神迹天成的明堂之中拜见武后  泱泱历史长河之中  书中常有提及、但始终都于现实难觅的“天子坐明堂”之盛景  终于在唐武后初期现世  只是这泱泱明堂里高坐着接受群臣礼拜朝贺的并非天子  而是天子之母、圣母神皇

    武后强悍如此  却终是无人胆敢对其有无资格坐镇明堂而稍示质疑、提出异议

    在这之余  武后下旨改革文字  将各部文字做了校对与统一  且将当年由“日月丽天”之象而衍生出的“曌”字列入新造文字当中  寓意自己有若日月一般立于瑶台之巅、彩云之间  普照山河大地、万里长空

    这同时  唐国各地不断有针对圣母神皇的祥瑞层出不穷  武后皆欣然领受、顺水推舟

    而督造明堂有功的男宠薛怀义更得了武后的心  但这薛怀义所带给武后的惊喜还远不止这些  就在明堂圆满竣工沒有多久  薛怀义又精心的为武后铺陈了一个惊喜

    他在明堂之北、微偏西的隋大业殿处  又建高五层的“天堂”  他心知武后喜佛喜禅  这天堂便是专程为贮巨大佛像之用

    那佛像之大  虽史书终留遗憾、未有记载  但我们后世之人也不难从细节之处透过历史的尘埃加以想像、加以忖度;单看一个微妙的细节  有史书所记  那尊佛像仅仅一根无名指里便可容纳数十人之多  可想而知佛像、以及天堂与之相辉相映之时那一派宏伟壮阔之象

    这天堂共修五层  才修到第三层时那高度便已盖过明堂而去

    不难想象这样一副场景  入夜之后的盛世神都灯火璀璨、星月齐晖  那长街肆夜之间走动、过往的人群有意无意的抬首去看  无论身在神都哪一个角落  都一定会看到那距离自己或远或近的太初宫中一尊硕大的巨佛高高伫立云海星河  神色悲悯、体态安详  以智上之态普渡臣民、护佑众生……

    那该是怎样一副慰籍人心、便连虚空间一道灵魂都忍不住顶礼膜拜、颤粟生敬之天人合一之大和睦殊胜之景

    儒裙百褶  艳红底子滚金边的颜色充斥了眼帘、带起一种无形的气场  高绾的云鬓簪了玉色的绢花、又匠心独运的留出几缕细碎的流苏  太平神色和顺、姿颜狡黠  抬了柔荑拈了嵌彩的茶壶为武后亲自满了一盏清茶

    那雕花的小格子窗间有淡淡的阳光斜斜筛入  周围的一切便都被染上了一层细灰的剪影  氛围却却显得软款而安好

    “母亲  ”太平勾唇浅笑  抬手将茶盏恭敬的递到了武后的面前  “母亲  请用茶  ”羽睫纤纤、声息甜糯  “这是湖南安化那边儿特有的茶种  经由蒸煮、发酵等诸多工序遂才得成  有着美容、养颜、安神等不一而足的许多功效  胜过茶中极品的陈年普洱呢  女儿为给母亲寻这个  可是废了一大通的心力  ”最后这一句话略显撒娇

    眼前分明是一幅母慈子孝、其乐融融的画面  看不出丝毫阴霾异样來

    距离薛绍那档子事儿不过几月有余  太平却仿佛已经将那一段如烟往事忘的一干二净了  她的心情似乎很不错  自打那次肆意闯宫、被母亲冷面冷目的使她碰了钉子之后  她便好像改变了许多  自那后丝毫不再提及关于薛绍的任何事情

    原來人的心境真的可以因为某些事态的刺激、某种境地的不同而发生本质的改变  有些时候就连太平自己都在怀疑  这个乱乱纷纷、由诸多假象并着业力堆叠出的娑婆尘世之间  是否真的存在过一个唤作“薛绍”的有血有肉的人呢

    有的吧  不对不对  为什么这个人带给她的感觉从來就沒有真实过……

    沒有吧  好像也不对  因为自己确实同那个人有过那样一场盛大的婚礼、有过那么一个唤作“薛绍”的自己的第一任丈夫

    想來也真是可笑  原來她与薛绍之间这一段婚姻的内在  其实如干枯的稻草一样轻浮的经不起推敲;所记忆深刻、证明那个人似乎存在过的  居然是一场做尽风光体面的婚礼……

    那到底是有还是沒有过的呢

    算了  人总不能过多深陷在记忆的洪荒里不断较劲儿、反复认真  那般的苦心苦意半点儿也不会为自己带來切实的利益  还是放眼前路、一路向前來的比较好

    对于女儿这日夜趋于的成熟  武后会心不语  她敛了一下眉目  在接过女儿递來的茶盏、凑于唇边细品的同时  任由女儿这样自顾自的念叨  并未置得一词  她近來心里正烦  委实沒有心绪花在对茶的研究上

    “母亲  ”太平体贴的唤了一声  武后眉目间噙着的一缕清愁她已尽数入眼  心里也有了几分猜度  她把身子往武后这边移过一些  “母亲  可是在为民间那档子事烦恼呢  ”善睐的眸子浮了涟漪水润  语声泠泠  虽是问句却不起波澜  可见这个疑问并不是眼下才忽然想到的

    武后侧目看了太平一眼  轻轻点了点头

    太平说的不错  她确实正在为那一档子事儿烦心……

    且看时今格局  纵然各地所谓“祥瑞”之事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可谓紧跟风气  但即便这样  这之中所传达出的信息也未必对武后完全有力  还是存在着许多负面的阴霾

    自古以來便对人文思想有极大影响力的儒家学说  其实是竭力反对女人干政的  儒家学说有道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意为“母鸡司其公鸡之责打鸣、乃家门不幸矣  ”

    那么站在儒家这样一个角度继续由小及大的引申其意  便是:女人执政  泱泱一国定要灭亡

    武后一开始并沒有过多想到这一层  她只运用儒家学说里那“天人感应”一说  欲向世人证明自己当权乃是天意若此  是天欲授皇位于女子;可也正是在这同时  更是主动投了一个把柄去给人抓  会让人由种种女性当权的神迹指向、以儒家对女人当权必要亡国的解析來反对武后弄权  并指出那种种所谓的祥瑞其实并非祥瑞、乃是苍天对于灾祸的一种示警

    如此一番辛苦忙碌  到了头却让武后隐隐有一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悲凉感……纵然她对于种种不利的说辞、反对的声浪面儿上看起來招架的游刃有余  但心里如何能不烦心

    见武后对自己颔了颔首  太平心中一定  垂了盈盈妙目  将目光转向盏中茶  抬手拈着果木勺、兀自搅动起茶面儿上浮着的一层沫子:“却也不是个什么事儿  ”她就这样颇为悠闲的信口道了一句  再启口时又与前言不是很搭  “清茶似禅  若有一日品茶品出其中的大奥义  便是佛的境界了吧  ”落声后甫一抬目、轻扯温弧  对着母亲会心一笑  也不多话

    母亲会懂

    一些话点到为止  从來都是智者之所以为智的大关键

    有风“哗啦”一下撞开了雕花的窗子  这同时武后心头一震  倏然顿生一种茅塞骤开的后知后觉

    她解过了女儿的意思  太平方才那话从茶到禅再到佛……却原來这心头之事的解决之法便在于此  太平是在告诉她  既然在儒家经典里寻不到女子当权的一个说法支撑  那便从佛家典籍去着手下工夫

    这个道理如此简单  自己怎么就沒能早些时候想到  武后抚了一下额角  不觉展颜一笑  遂命人赏赐太平公主明珠千斛

    这时天光离合  为太平这张神色弥深的面目镀了一层浅浅的金波:“谢母后恩典  ”她曼声颔首、唇际弧度尚好  “儿臣告退  ”适时的曲身盈盈居前一拜  得允后离开

    彼息一瞬  当太平敛裙冶步、迈入进深过道的那么一刻  依稀见她殷红唇畔是浮着一丝笑的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肆夜红楼》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肆夜红楼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