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481章 解决之道

第481章 解决之道

目录:带着警花闯三国| 作者:乱石兰竹| 类别:历史军事

    糜竺笑道:“子义。你想错了。二位先生淡泊名利。即使主公委以要职。估计他们也会百般推辞。哪里会后悔呢。”

    昨天晚上的那一顿酒宴。拉近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距离。糜竺对太史慈的称呼也亲近起來。不过。对于太史慈认为张昭、张紘会因此而后悔。他还是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这两位张先生就曾经先后回绝过陶谦的延请。可见他们并不在乎能不能获得一官半职。

    刘欣也笑了起來。说道:“他们后不后悔刘某不能确定。不过。刘某想來。他们这样做并非淡泊名利。只是有些自持身份。子仲若是不信。等到明年春天。刘某亲自登门相请。他们一定会答应出仕來助刘某一臂之力。”

    “哈哈。哈哈”太史慈前仰后合。发出一阵放肆的大笑。

    甘宁不悦道:“子义。你难道不相信主公的话吗。”

    昨天晚宴以后。甘宁与太史慈借着酒兴较量了一番。结果平分秋色。不过。两人的关系却好了起來。但是。好归好。甘宁却容不得人对刘欣有半点怀疑。在他看來。刘欣的判断从來就沒有错过。既然刘欣说了。张昭、张紘终会出仕。那么他们就肯定会出仕。又有什么可笑的。

    刘欣对自己的判断也是深信不疑。历史上孙策派人相请张昭、张紘。他们起初也沒有答应。后來孙策亲自登门。还不都是欣然领命。如今。刘欣的身份、地位和实力。比起历史上的孙策來强上不知道多少倍了。他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刘欣降尊纡贵的亲自邀请呢。所以。在刘欣听來。太史慈的大笑并非对他的怀疑。而是已经认同了他的话。

    果然。太史慈挥了挥手。说道:“兴霸。你胡说什么呢。我怎么敢怀疑主公的判断。至于那两个古板的家伙肯不肯出來当官。我哪管他。我说他们会后悔。是因为他们错过了一顿好饭。等到了吴郡。我一定要告诉他们。我吃了些什么菜肴。保管他们谗得直流口水。哈哈……”

    众人这才明白太史慈说的是怎么回事。不觉连连点头。一致认为太史慈这番话说得十分有理。

    昨天晚上那顿酒宴确实是他们生平以來吃过的最好的酒宴。而且这样的酒宴。就算你有再多的钱。也沒地方吃去。

    晚宴上的各种菜肴都是他们从來沒有吃过的。只因为这些菜只有州牧府的人才会做。至于如何做这些菜。一些关键的技艺至今沒有外传。因此。除了州牧府。在其他地方是不可能吃到这样酒宴的。

    刘欣手下虽然人才济济。但是迄今为止。有幸品尝过州牧府手艺的。除了他那六个结义兄弟以外。也只有沮授、田丰、蔡邕等寥寥数人。加起來绝对不会超过十五个人。昨天应邀参加晚宴的一共也只有十个人。除了糜竺等六个外。还有张郃、张辽、高顺、张任四人。他们是第三、第四军团的正副军团长。更为难得的是。昨天酒宴上的所有菜肴。都是刘欣亲自下厨烹饪出來的。

    都说君子远庖厨。只是刘欣从來沒有将自己当成一个谦谦君子。因此他也不会介意亲自下厨。这些年以來。州牧府里已经培养出了一批技艺高超的厨娘。就连朱倩现在也很少亲自下厨了。按道理是不需要刘欣动手的。不过。在刘欣看來。糜竺他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一百多万徐州百姓顺利地接过长江。并且初步安置妥当。这样的功劳怎么封赏都不为过。他亲自下厨弄几样小菜。又有什么了不起呢。

    但是在糜竺、甘宁他们看來。这份荣耀却是用任何封赏都换不到的。因此听了太史慈的话。一个个深表赞同。

    刘欣听太史慈这样一说。自然明白其中的缘由。哈哈笑道:“照子义这样一说。他们确实应当后悔了。像昨晩那样的酒宴。恐怕他们是很难再有机会吃到了。”

    “哈哈。哈哈……”众人都爆发出一阵大笑。也不知道是在笑张昭、张紘错过了一顿好饭。还是笑他们沒有眼光。放着这么好的主公却不知道追随。

    送别了糜竺等人。刘欣并沒有急着回转州牧府。而是缓步走上了襄阳街头。襄阳的大街上依然像往常一样繁华。南來北往的客商川流不息。大大小小的商铺宾客盈门。

    看到这样的情景。刘欣并沒有感到丝毫兴奋。相反。他的眉头却越拧越紧。因为一年以后。他的整个权力中心将要逐步迁往长安。到时候。襄阳城还能够继续保持今天的繁荣吗。

    刘欣的担心不是沒有道理的。虽然沒有任何人明说。但是襄阳现在的地位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大汉王朝的首都。而刘欣非常清楚。就算后世一次小小的乡镇合并。都会让原先的一个集镇退化成破落的村庄。何况这是一次迁都呢。

    但是。刘欣却不得不这样做。上千年的见识告诉他。当中国大地发生分裂的时候。总会出现北强南弱或者西强东弱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军马。因为今后相当长的年代里。骑兵都是最强大的兵种。常常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谁拥有更多的军马。谁就占据了先机。别的暂且不论。单凭能够更方便地获得战马这一项。刘欣就必须将权力中心迁到长安去。

    事实上。除了更容易获取战马以外。刘欣选择长安作为权力中心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长安周边有四座雄关拱卫。易守难攻。未战已经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再比如董卓修建的郿邬城。刘欣并沒有像历史上的吕布那样一烧了之。而是将其加以改建。完全可以作为新的研发中心和庞大的军事基地。

    也就是说。当权力中心迁往长安以后。襄阳除了仍然是州城以外。主要功能将集中在民用方面。目前的襄阳在民用物品方面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尤其襄纸和白瓷更是当地的两大拳头产品。

    但是。在研究了大汉疆域图以后。刘欣已经决定明年春天开始。就要将白瓷的生产基地逐步转移到豫章去了。因为刘欣知道。后世的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那里的条件更能够生产出优质的青白瓷。而根据他的记忆推断。景德镇应该就在今天豫章郡的鄱阳县位置。如今豫章已经在他的治下。他沒有理由不将白瓷生产搬迁过去。

    至于襄纸。暂时还不会进行搬迁。但是等他将來拿下九江郡的时候。那里也难免要建立起新的纸厂。终会对襄纸造成一定的冲击。

    从内心來说。刘欣不希望看到这座承载了他实现宏图霸业希望的城市沒落下去。但是他又不能为了照顾一座城市而放弃全局。这也正是刘欣的为难之处。

    刘欣边走边想。突然看到前方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也如他一样。一边走一边在思考着什么。刘欣停下脚步。仔细一瞧。认出來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曾经处心积虑想要置他于死地的王允。只是许多日子不见。王允仿佛变得更老了。满脸的皱纹。头发也越來越白了。

    王允也看到了刘欣。连忙让过一旁。拱手说道:“草民王允见过刘大人。”

    刘欣一愣。他记得自己早就答应过貂婵。让王允去襄阳书院任职。他怎么还以草民自称。难道是王允拒绝了自己的好意。不过。王允既然能够主动和自己打招呼。说明他对自己的感观已经有所改变。应该不会拒绝出來做事吧。

    突然刘欣记了起來。貂婵好像说过。她一直沒有去见王允。而是希望刘欣能够陪她一起去。刘欣也已经答应了。只是最近担心徐州难民的事情。竟将这件事忘到了脑后。

    王允见到刘欣满脸惊异。却一言不发。羞愧地说道:“刘大人。这些日子。草民在襄阳看了许多。也听了许多。终于明白自己过去是真的错了。如果草民过去做了什么对不起大人的事情。还请大人海涵。”

    刘欣知道。像王允这样一个固执的人。如果不是真的有所感悟。是不会轻易低头的。不禁露出了笑容。说道:“王大人说哪里话。刘某岂是小肚鸡肠的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今后休再提起。前几天。刘某就想陪貂婵姑娘一起去探望王大人。只是事务繁忙。一直未曾得空。倒要请王大人见谅才是。”

    王允听刘欣提到貂婵。不觉潸然泪下。哽咽道:“都是草民糊涂。恐怕小女现在也不愿意再认我这个义父了。”

    刘欣哈哈笑道:“王大人。你多想了。貂婵姑娘还是很敬重你这个义父的。她之所以一直沒有去探望你。都是想等刘某同去。她还替你求了一份职司。到时候由她亲口告诉你吧。”

    王允吃惊道:“大人说的可是真的。你还愿意起用王某这个罪人。”

    刘欣之所以答应给王允安排职司。并不仅仅是为了收拢人心。也不是因为貂婵的请求。而是他知道。王允与曹操、刘备、袁绍等人不同。他沒有自立的野心。之所以反对刘欣。只不过是因为他心目中的皇室正统是刘协而已。

    不过。从王允今天的表现來看。刘欣知道王允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不由正色说道:“这汉室江山终是我刘家所有。王大人是忠于汉室的。这一点刘某非常清楚。又怎么会放弃王大人这样的忠臣而不用呢。刘欣今天正有一事左右为难。不意巧遇王大人。倒让刘某想到了一条解决之道。”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带着警花闯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带着警花闯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