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410章 告密?

第410章 告密?

目录:带着警花闯三国| 作者:乱石兰竹| 类别:历史军事

    刘欣这句话一说。荀彧顿时哑口无言。

    荀谌看到气氛尴尬。慌忙说道:“刘大人。文若。咱们今天來是参观医学院和书院的。为曹大人治病的事容日后再慢慢商议不迟。或许曹大人答应來襄阳也说不定。”

    眼看着张机被自己说服了。而华佗还有些不甘心。刘欣不禁后悔将他们带到医学院來。于是不想让他们再在此处多做停留。便冷冷地说道:“二位先生。刘某也是很忙的。若是你们还想参观书院的话。现在就请随刘某前去。否则。就请你们各自回去吧。”

    荀彧、荀谌兄弟二人都是满腹才学之士。尤其荀彧。少年时期就已经才名远播。因此与医学院比起來。荀彧对于书院更感兴趣一些。当下拱手说道:“既然如此。那刘大人所言之事。待荀某禀明主公以后再作决断。到时候少不得还要麻烦二位神医。”

    荀彧边说边看向华佗、张机。只见他们二人已经忙着替排在后面的病人诊治了。哪里还顾得上再和他搭话。

    书院与医学院虽然只是一墙之隔。走起來却要兜一个大圈子。盖因医学院是开放式的。只要不携带武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而书院则不同了。除了书院的先生和学生。外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

    当然了。如果有刘欣领着自然就畅通无阻了。荀彧、荀谌跟在刘欣的身后刚进书院沒多久。就见蔡邕迎了出來。

    刘欣连声说道:“伯喈先生。你的老朋友來看你了。”

    蔡邕仔细一看。惊喜道:“原來是文若啊。听说你在濮阳辅佐曹操。怎么有空來到这里。”

    当年在洛阳城中。曹操、荀彧还有卫仲道都算得上青年才俊。甚处蔡邕赏识。因此蔡邕与他们都是半师半友的关系。后來更是将女儿许给了卫仲道。

    荀彧看到蔡邕也是大吃一惊。在蔡邕的脸上已经找不出当年他在洛阳穷困潦倒时的一点痕迹。如今满面红光、意气风发。不由赞道:“多年不见。想不到先生越活越年轻了。”

    蔡邕哈哈笑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老夫还想再活五百年啦。”

    刘欣看到他们谈得高兴。趁机说道:“伯喈。你带着文若他们参观参观书院。刘某府里还有点事。就不相陪了。”

    蔡邕应诺道:“请主公放心。文若是老朽的旧识了。老朽一定会好好招待他们的。”

    荀谌却一心惦记着襄阳城防和水军。慌忙说道:“刘大人答应过我们的……”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放心吧。下午刘某会派专人陪你们去的。”

    荀彧拱手送走了刘欣。这才回头对着蔡邕问道:“刚才未及细问。不知道先生有何喜讯。”

    蔡邕捋了捋颌下长须。微笑着说道:“咱们蔡家有后了。你说老夫能不高兴吗。老夫还想让这身子骨再强壮一些。好看着他一天天长大。”

    荀彧当年与蔡邕來往甚密。知道他虽然有一个才华出众、丝毫不输于男子的女儿。但是却将沒有生出儿子引为终身憾事。就连给刘宏的奏表中也曾经提过自己膝下无儿的话。如今听他这样一说。荀彧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期期艾艾地说道:“想不到先生老当益壮。居然……”

    蔡邕大笑起來。打断荀彧的话说道:“文若啊。你想到哪里去了。老夫说的是我的外孙。也就是琰儿的长子。不过。主公已经让他随了母姓。总算让蔡的香火可以延续下去了。”

    荀彧恍然大悟。不禁低头沉思起來。这个刘欣行事还真是出人意表。天底下又有几个人愿意让自己的儿子随了母姓。就算再爱自己的妻子。他也自忖做不到这一点。

    蔡邕看着荀彧惊愕的表情。颔首道:“文若。想不到吧。说实话。当初老夫也是大吃一惊。好长时间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不过。老夫现在除了开心还是开心。哈哈哈哈。不说这些了。我带你好好看看这座书院。这里可倾注了老夫许多心血啊……”

    刘欣本來是想陪着荀彧、荀谌兄弟俩好好在这襄阳城里逛一逛的。因为给曹操治疗头风的事坏了兴致。抛下他们两个独自回府。走到半道上。刘欣又觉得这样安排有些不妥。不由停住了脚步。突见一辆马车从他身边缓缓驶过。只听马车里“啊”的一声惊呼。在他身前停下。

    车帘轻挑。沮授从车上跳了下來。快步來到刘欣面前说道:“属下正欲前去拜见主公。沒想到居然在这里遇见了。”

    刘欣问道:“公与急匆匆來寻刘某。莫非有什么要紧事。”

    沮授从怀里掏出一张小纸片。双手呈到刘欣面前。说道:“主公。徐州來信了。糜竺一家想要迁居襄阳。”

    刘欣将那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片从头至尾看了两遍。深吟道:“公与。此事需要从长计议。还是去府里慢慢说吧。”

    一路行來。刘欣的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待沮授坐定。刘欣说道:“公与。你怎么看。”

    沮授拱手说道:“回主公。张、高二位将军所提议的。以送亲为名掩护糜家迁往襄阳。此计固然不错。却也只能瞒得一时。待到糜家在襄阳落户已定。陶谦必然震怒。到时候只怕我大汉精兵在徐州就难以立足了。”

    刘欣点点头。说道:“刘某也是这样想的。要想让第四军团继续驻扎徐州。糜家就不能迁。”

    沮授欠身说道:“属下明白了。这就去草拟回信。”

    “不。”刘欣挥了挥手。坚定地说道。“不仅糜家要迁到襄阳來。第四军团也要全部撤回來。”

    沮授一愣。迟疑道:“主公不是说过。刘备此人不可小窥。需要留一支军马地徐州监视他的动向。若是将第四军团撤回來。他如果有所动作。谁又能够制得住他。”

    刘欣当然知道留一支人马在徐州有多重要。但是他不能只为自己考虑。

    糜家的根基在徐州。却要抛家舍业迁往襄阳。显见他们的处境已经有些困难了。否则谁又肯背井离乡。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大家族。而糜家从此以后就是张辽的亲人了。刘欣不能不为张辽想一想。还有一个原因也促使刘欣下定这个决心。那就是刚刚在医学院。小姑娘张洁提到她哥哥时那股黯然的眼神。张清一去两年多。也该让他回家了。

    当初张辽带着五千人马前往徐州。所用的名义就是护送张清前去为陶谦治病。现在陶谦的身体已经渐渐康复。张清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而只要张清一走。就沒有什么理由再将这么多人马驻扎在徐州了。

    “公与。你來看。”刘欣突然站起身來。朝着后面一指。

    他的身后挂着那幅大汉疆域图。这幅疆域图虽然只挂在这里两天时间。刘欣已经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每看一遍。他的心情就激动一次。原來大汉的疆土如此之广。按照他的记忆。河内、平壤这些城市所处的地域原來都在大汉的管辖之下。而他手下这些文官武将。谁又不抱着一份开疆拓土的心思。他已经暗下决心。要在他的手上建立起一个亘古未有的庞大帝国。

    “这里是四战之地。如果我猜得不错。袁曹之间的争斗很快就要波及到这里。而在这里留下一支孤军太冒险了。”刘欣手指的方向正是徐州。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根据张清传回來的消息。如果不是医治及时。陶谦的寿数也就在这一两年。不过。他现在再活上个三年五载已经不成问題。以刘备的假仁假义。只要陶谦活着。他就不会接受陶谦的让位。而我的打算是。少则两年。多则三载。便要发动一场大决战。扫平这些割据的诸侯。一统大汉江山。”

    沮授沉默片刻。说道:“主公言之有理。如此一來。几年之内。刘备终究难成大器。而等到主公再次兴兵的时候。他已经无力回天了。属下这就回信。将主公的意思转告他们。”

    “恩。至于具体如何运作。就看他二人如何随机应变了。”刘欣点点头。笑道。“刘备这厮望眼欲穿也休想等來陶谦的死讯。恐怕正在那里干着急呢。哈哈……”

    小沛城中。刘备一边听着关羽、简雍数说着在糜府遇到的情形。一边抬起手中的玺印。那张洁白的襄纸上留下八个鲜红的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刘备将那张襄纸举起來。迎着窗外的阳光。笑着说道:“传说这八个字是秦相李斯所刻。你们瞧。果然不同凡响。”

    简雍见到刘备还有闲心把玩这方玺印。不由焦急起來。说道:“主公。陶谦的身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糜家的钱粮又指望不上了。这可如何是好。”

    关羽懊恼地说道:“大哥。当初就应该接过徐州牧的大印。那是陶谦自己让的。我们又沒有强要他。总好过如今寄人篱下。”

    “二弟。为兄又何尝不想接过那方金灿灿的大印。”刘备摇了摇头。说道。“徐州户口百万。士民殷富。而咱们一无根基。二无钱粮兵马。这里的官吏百姓又有几个愿意真心接纳咱们。凡事欲速则不达。民心不附。到头还是一场空。”

    关羽叹息道:“如今小沛的百姓倒是盛赞大哥的仁德。可是这样的弹丸之地又济得什么事。”

    刘备笑着说道:“二弟勿忧。刚才你们说糜家与那张辽的亲事去年就定下來了。咱们却一点风声都沒有听到。为兄想來。陶使君恐怕也蒙在鼓里呢。”

    简雍眼睛一亮。说道:“主公的意思是。咱们可以向陶谦告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带着警花闯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带着警花闯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