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260章 闷得慌

第260章 闷得慌

目录:带着警花闯三国| 作者:乱石兰竹| 类别:历史军事

    还沒等紫燕想好该怎样回答貂婵的话。她的身后已经响起了一阵轻盈的脚步声。貂婵的脸上现出惊喜之色。朝她身后深深道了个万福:“奴婢见过夫人。”

    这次來的真是马芸。她看了一眼貂婵。玩味似的说道:“起來吧。你又不是我家的奴婢。勿需多礼。”

    貂婵见自己的哀兵之计被马芸识破。不觉脸上一红。只得站起身來。讷讷地问道:“夫人。您怎么來了。”

    马芸的脸上看出不出任何变化。一边朝里走。一边淡淡地说道:“今天是元宵佳节。我來看看你。怎么样。在这里过得还好吗。”

    貂婵紧跟在马芸身后。用细如蚊蝇的声音说道:“多谢夫人关心。奴婢挺好的。”

    马芸突然回过头來。紧紧盯着貂婵看了半天。方才笑着说道:“貂婵。我比你痴长了几岁。就叫你一声妹妹吧。你嘴上说得轻松。可是你的眼睛却骗不了我。是不是觉得被关在这里有点委屈了。”

    貂婵的鼻子好似沒來由的一酸。落下几滴清泪。哽咽道:“有姐姐这句话。妹妹什么委屈都受得了。”

    马芸沒想到她才这么一说。貂婵马上就改了口。这份察言观色的本事还真是不一般。不由收起笑容。正色说道:“我做你的姐姐也不辱沒了你。可是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却怎么也比不上你那位义父王允吧。”

    貂婵倒沒有料到马芸才几句话的功夫就绕到了王允身上。这件事可是她的心病。却怎么也避不过去。

    马芸见她脸现尴尬之色。却不为所动。继续说道:“妹妹啊。你只看到我们这一家表面上风光无限。却不知道我们家也有我们家的难处啊。我们家在襄阳并沒有什么根基。几位姐妹还有孩子们。都是系于老爷一身。要是老爷有个三长两短。你有沒有想过到时候。我们孤儿寡母的。又将何去何从呢。如果真有那一天。只怕天下之大却沒有我们的立锥之地。所以你也要理解老爷的难处。他也是万不得已才将你关在这处小院里。”

    貂婵还真的沒有想过这么多。她考虑的只是王允交代给她的任务。而且王允当初也并沒有要求她害了刘欣的性命。现在想想。事情还真是马芸说的那样。如果刘欣死了。这一大家子的下场恐怕会比普通百姓还要凄惨。她不由得抬头看了马芸一眼。喃喃地说道:“姐姐。我。我真的沒有想过要害老爷。”

    马芸幽幽地叹息一声。说道:“貂婵妹妹。老爷身上系着的不只是我们一家。还有荆州和益州的千家万户。在老爷的治理之下。这些地方政通人和。百姓们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要是沒有了老爷。天知道这里又会变成个什么样子。你就安心地住在这个小院里。不要胡思乱想的。等老爷回來。我会和他说一声。还你自由。到时候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沒有人会拦着你。这两年來。你沒有出府门一步。也难怪你不知道外面的事情。等以后出去走走。你就明白了。”

    貂婵听了马芸的承诺。不觉又惊又喜。刚想谢过马芸。却听她对紫燕、艳云说道:“你们两个这些日子照顾好她。等老爷回來我让他一并赦免了你们的罪过。今天我带了些汤圆來。一会你们分着吃了。好好过个节吧。”

    紫燕和艳云住在这个小院里这些天。已经感觉日子比过去舒服多了。心情也开朗了。脸色也红润了。现在又听说可以赦免她们的罪过。更是喜出望外。竟然沒有听清马芸给她们带來了什么。倒是貂婵已经从刚才马芸说的那番话里回过神來。诧异地问道:“姐姐。汤圆是什么。我怎么从來沒有听说过。”

    马芸不觉感慨。貂婵这小嘴甜的。姐姐、姐姐的不离口。难怪她在历史上能够迷得董卓和吕布神魂颠倒。不由笑着说道:“你沒听说过的东西还多着呢。一会你尝尝就知道。这个汤圆很好吃的。上元节这一天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就和中秋节吃月饼是一个意思。可惜。老爷为了天下苍生。出征在外。今年的上元节他是吃不到汤圆了。”

    东汉末年的人们还不会制作汤圆。就像月饼一样。汤圆也是刘欣、马芸想起來加工的食品。只不过刘欣在外行军打仗。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汤圆这样的小吃当然只好暂时放到一边了。

    不过。同样在外面。张辽却有口福。因为春节前。刘欣就设法让商队给他捎去了一些糯米粉和桂花、红枣、赤豆之类的馅料。汤圆的制作并不复杂。张辽手下的火头军们也是会做的。而且每年上元节这天都会做一大锅汤圆分给士兵们食用。几年下來。汤圆已经成了上元节这一天。军营中的保留食品。尤其对于这些背井离乡來到徐州的士兵们來说。能够在上元节吃到汤圆。意义格外不同。所以在今天上午。整个军营里就忙碌开了。不用当值的士兵也都來到伙房。帮着火头军们打起了下手。

    第一批汤圆刚刚做好。张辽已经迫不及待地装了一大包。亲自送到了糜竺府上。他倒不是刻意去讨好这位未來的舅大哥。而是确实感到糜竺品德高尚。是个值得深交的人。至于陶谦。张辽对他倒沒有什么感觉。虽然在徐州这两年也听说他年轻的时候狂放不羁。在军政方面都颇有才干。但现在看來。大概是因为年纪渐长。已经像一个垂垂老矣的官僚。再也看不出半分豪情斗志。

    随着交往的日益深入。糜竺对于张辽的忠义也是十分欣赏。听说他來了。慌忙丢下手中的书简。迎了上前。拱手说道:“文远贤弟。今天本是上元佳节。正欲差人相请。不想你却已经來了。”

    张辽笑道:“子仲兄。今日过來。正因为是上元佳节。特地带了些襄阳美食。请兄长共同品尝。”

    糜芳得到消息。正匆匆从后面走了出來。连声说道:“张大哥又带了什么好吃的过來。襄阳那里莫非是人间天堂不成。怎么总有些新奇物事。”

    张辽不以为然地说道:“那都是因为我投了一位好主公。我家主公你们是沒见过。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次的带來的汤圆还有上回的月饼。都是他做出來的食品。不仅如此。襄纸、白瓷也都是在主公的授意下才开发出來的。只不过这些东西都是研究院的机密。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也无从得知。不过。这汤圆确实香甜可口。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糜芳这两年在张辽的指点之下。武艺日益精进。听了张辽的话。对于襄阳不觉更是神往。于是抱拳说道:“张大哥。不知道我能不能到刘大人麾下任事。”

    糜竺瞪了他一眼。说道:“怎么能让文远为难呢。这样的话。以后休要提起。”

    其实。他并非担心让张辽为难。而是怕陶谦知道了心里不高兴。毕竟自己还在陶谦手下做事。整个家业也在徐州。如果让陶谦知道自己的弟弟转投了刘欣。谁知道会什么出什么事端來。

    张辽并不傻。如何能够不明白糜竺心里想得什么。慌忙岔开话題说道:“怎么不见小妹。她是最爱吃甜食的。我想汤圆肯定对她的胃口。”

    糜竺笑着说道:“文远贤弟。贞儿她已经行过及笄之礼。以后不方便见外人了。你们俩纵有婚约。也要等到成亲那日才能相见。不过。今天既然你來了。我们就商量一下。选个吉日。将贞儿嫁过门去如何。”

    张辽迟疑道:“不瞒子仲兄。我家主公常说。董卓乱政弄权。致天下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未定。何以家为。”

    其实。张辽还有个想法。刘欣亲率大军北伐董卓。自己却在徐州忙着娶妻成家。如何对得起刘欣的信任。当然了。刘欣出兵北伐的事还是一件机密。他不可能告诉糜竺。

    正如马芸所料。刘欣今年这个上元节可过得不那么安逸。北宫伯玉和刘豹已经被击退了。眼前这处血流成河的战场还得抓紧时间打扫。遗弃在战场上的大量箭矢。无论弩箭还是羽箭。都要尽量收集起來进行分拣。能够继续使用的要分发给士兵。那些沒有损坏的石弹、瓦罐弹、扎马钉也要尽可能地回收。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省财力。减轻运输的压力。还可以避免一些秘密落入敌人的手里。

    这一场恶战。汉军步兵也付出了巨大伤亡。阵亡者超过八千人。伤者也达一万有余。这些伤亡大多数都是由箭伤造成的。另外就是战马撞击所造成的伤害。真正受到刀伤的却微乎其微。游牧骑兵的弓箭确实犀利。汉军士兵的盔甲防御性能相当好。仍然挡不住游牧骑兵的利箭。幸亏他们贴身都穿了丝绸的衣服。只要沒有射中要害的。都沒有大碍。将养一段时间就能恢复战斗力。但是。遭到战马撞击的士兵就沒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大多骨断筋折。还有不少人的内脏都被震破了。即使不死也很能可能落下残疾。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死在战场上的士兵大多都正值青壮年。他们都是家庭的支柱。在其他诸侯手下。一个士兵倒下。往往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噩运的开始。但是。刘欣手的这些士兵并不畏惧。刘欣制定的政策。可以让他们的家眷沒有后顾之忧。就算他们丢了性命。官府也会照顾好他们的家人。不仅有优厚的抚恤金。还可以减免数年的税赋。

    但是看到这样的场景。刘欣自己却是十分痛心。这些年轻的生命就因为他的一声令下。从此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妻儿们团聚。想到这里。他不禁觉得自己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正在这里。却听张飞在那里大呼小叫道:“奶奶的。真叫人心里闷得慌。”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带着警花闯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带着警花闯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