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249章 末将愿往

第249章 末将愿往

目录:带着警花闯三国| 作者:乱石兰竹| 类别:历史军事

    驻守阳平关的张鲁军队基本上都是步兵。以步兵对阵骑兵本來处于劣势。张卫所倚仗的不过是人数上的优势而已。然而。他所面对的却是刘欣的新式骑兵。这些骑兵不仅装备了马镫。而且使用了新式马刀。这种马刀与霸刀除了样式不同。在打造工艺上并沒有什么差别。同样坚韧锋利。可以轻松劈开盔甲。在这样强大的骑兵面前。张卫的步兵根本沒有丝毫还手之力。何况他手下的步兵大多数连早饭都沒來得及吃。一个个饿着肚子如何抵敌。整个战场很快便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张卫现在是欲哭无泪。继续去增援张鲁已经绝无可能。两条腿怎么可能跑得过四条腿。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退回阳平关。尽管身边的士兵死伤惨重。而且已经不成队伍。张卫还是咬牙向阳平关冲去。

    孙策使得是长枪。随着骑兵大队一起冲杀。显得特别另类。而且长枪的动作与骑兵劈砍的节奏有些不大协调。不过。现在城外的张鲁军已经乱作一团。孙策索性脱离骑兵大队。开始自己寻找目标。他一眼便看到了张卫。策马冲了过去。

    张卫的亲军见状。纷纷舍命上前拦阻。刚才混在骑兵队中似乎无所作为的孙策。一个人杀入敌阵反而像鱼儿回到了水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转眼间便到了张卫跟前。张卫见势头不对。也不敢再打回转阳平关的念头。赶紧勒转马头。落荒而逃。

    孙策哪里肯舍。催马向前。紧追不舍。张彪、李生则带着骑兵在阳平关下大开杀戒。直杀得张卫手下的士兵哭爹喊娘。四散奔逃。只恨少生了两条腿。

    张卫一路狂奔。人困马乏。手下的士兵也渐渐走散。孙策在后面窥的真切。悄悄将枪挂起。拈弓搭箭。只听弓弦响处。张卫翻身落马。孙策打马上前。也不管他是死是活。又连搠了几枪。这才取了张卫的首级。勒马回转。

    阳平关下的战斗已经结束。张卫带出关的两万五千名士兵。经此一役伤亡大半。余下五千多人皆缴械投降。做了俘虏。张彪等人带着士兵清理完战场。这才发现孙策不见了踪影。正要派人四处寻找。便见不远处一骑马飞驰而來。

    孙策用枪尖挑着张卫的首级。就在城下大喊:“城上的人听着。你们的主将已死。现在投降可保性命无虞。若待关门攻破。所有人一律格杀勿论。绝不留情。”

    刚才阳平关下的那场大屠杀。城头上的士兵可是看得一清二楚。他们常年驻守于此。见识过西凉铁骑的彪悍骁勇。但是和面前的这支骑兵比起來。差得却不是一星半点。听到孙策在城下放出的狠话。城头上的士兵开始动摇了。毕竟真正不畏生死的只是少数。何况他们的家人还都在汉中。看这情形。即使现在汉中仍在张鲁手中。陷落也只是早晚的事了。

    可是城头上的两个校尉却不这样想。他们的家人在汉中不假。其实是被张鲁扣为人质的。要是汉中并沒有被刘欣攻破。而他们却献关投降。那么他们的家人也就不用再想活命了。看到周围的许多士兵已经蠢蠢欲动。两个校尉挥舞着手中的马鞭。拚命弹压。有一个士兵更是被他们推到城下。活活摔死。见此情景。城头上的士兵们终于从最初的骚动演变成了一场暴乱。众人反戈一击。竟将这两个校尉砍成了肉泥。

    关门旋即大开。孙策当先入城。固若金汤的阳平关竟然被一支五千人的骑兵给攻了下來。如果说出去。又有谁肯相信呢。孙策知道刘欣这次北伐的目标是董卓。阳平关能不能守住对于今后战场形势的发展至关重要。对这些投降的士兵他还不敢信任。索性将近两万名降卒全部赶出阳平关。让他们就在关南扎下营寨。等候刘欣到來再另行发落。而他率领的军队却全部进入关内。南北关门一齐落锁。骑兵们弃马登城。反而变成了守城的步卒。

    刘欣正月初七到达剑门关。正月初八便兵不血刃拿下葭萌关。而仅仅过了一天。孙策就已经站上了阳平关的城头。这种速度不可谓不快。

    此时。徐晃亲自率领的一万人马也已经将张鲁团团围困在汉中城里。由于后勤运输暂时跟不上來。徐晃一面下令就地取材制造简易的攻城器械。一面让人到城下喊话。催促张鲁出城投降。

    张鲁在大厅里焦急地踱着步子。刘欣的军队來得实在是太快了。快得让他來不及做出一丝反应。他有野心。但野心并不大。他不指望去争夺什么天下。只想能够安安稳稳地做个汉中王。但是。从现在的形势來看。这么一点小小的愿望显然也已经难以实现了。

    谋士阎圃见状劝道:“启禀主公。阎某有一言相告。刘欣大军兵临城下。锐气正盛。我军实在难挡其锋。若继续坚守。唯有死路一条。为今之计。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弃城前往西凉投奔董卓。二是大开城门迎接刘欣进城。何去何从。还请主公早做决断。”

    张鲁摇头说道:“董卓残暴不仁。秽乱宫闱。我若投奔于他。必为世人所唾弃。只是投降刘欣。又恐不能见容。罢了。罢了。我明天便封闭府库。挂冠离职。隐于乡野去吧。”

    阎圃想了想。说道:“若是刘欣果真不肯见容。主公纵使挂冠离去。剩下孤身一人。更无所恃。反而更易受辱。不如早降。”

    张鲁叹了口气。默然无语。次日清晨。他下令大开城门。亲手捧着汉中太守的印信。跪在城门外迎接徐晃的大军。并信誓旦旦地保证。愿意派人前往阳平关招降张卫、杨昂的人马。他到此时还不知道阳平关已失。张卫、杨昂皆已身首异处。

    徐晃也不知道阳平关的情况。听了张鲁的话不觉大喜。一面让他修书传示阳平关及各县。促其早降。一面命人护送张鲁及其家小前往葭萌关。事实上。不等张鲁的信使到达。各县已经降的降。破的破。等张鲁到达葭萌关时。刚好孙策的消息也已经送到。他这才知道阳平关在前一天就已经被刘欣攻克。同胞兄弟张卫和大将杨昂皆已丧命。不过。刘欣念在他主动投降的份上。将张卫等人的家眷一律赦免。又将张鲁送往襄阳。令与其母团聚。这样的结果对于张鲁來说。也算是有得有失。

    却说那日李儒在长安城家中闲坐。突然见管家李安匆匆跑进來。手里拿了一只布条。慌慌张张地说道:“老爷。真有鸽子飞回來了。腿上还绑了这个。请老爷过目。”

    当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儒见识了内侍李阳驯养鸽子的本领。又听他说鸽子不仅可以长途飞行。还能准确认识目标。便突发奇想。让李阳训练鸽子用來送信。当然了。李儒也沒将这件事放在心中。只是让李阳悄悄进入葭萌关。一有刘欣攻打葭萌关的消息就放鸽子回來。一晃年余过去了。李儒几乎要将这件忘记了。沒想到今天还真有消息传回來。

    看到布条上“葭萌关已失”这五个字时。李儒的心“咯噔”了一下。眼前不由浮现出伊阙关外与刘欣相见的情景。他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刘欣攻占了葭萌关。再要占领整个汉中已经易如反掌。如果刘欣占据了汉中。北上可以直取长安。西进则威胁着董卓的根基西凉。

    想到这里。李儒不由吓出一身冷汗。连忙吩咐备车。他要去太师府求见董卓。商议对策。

    董卓残暴嗜杀。脑瓜子并不傻。否则他也不可能混到今天这个地步。听了李儒的禀报。董卓敏锐地感觉到刘欣这次绝不仅仅是为了收拾张鲁这么简单。他的目标很有可能是自己和刘协。因为刘欣一直以來就扬言要除董卓、废刘协。只不过董卓始终沒把他的话当回事而已。

    吕布见到董卓面现忧色。不以为然地说道:“义父不用担心。自古兵來将挡。水來土掩。一个小小的刘欣算得什么。有孩儿在。谅他也踏不进长安城一步。”

    在來的路上。李儒已经想好了对策。笑着说道:“温侯骁勇。天下莫敌。不过。刘欣小人不除。太师何以安睡。刘欣虽然取了葭萌关。张鲁却不会束手就擒。双方必有一场恶战。太师何不遣一上将。挥师直入汉中。來个渔翁得利。”

    董卓抬头看了一眼麾下诸将。问道:“文优言之有理。你们之中谁愿意领兵前往汉中。”

    吕布拱手说道:“孩儿愿往。”

    左中郎将刘范出班说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末将愿与刘欣决一死战。”

    刘范是刘焉的长子。本來在朝廷中任职。因为刘欣攻占了成都。他一怒之下与二弟刘诞转投董卓门下。发誓一定要为父亲报了此仇。这份雄心比起他那两个幼弟來说要大得多。只可惜才能有限。在董卓手下并不受重用。

    董卓果然对刘范的主动请战并不感冒。却扭头看向其他诸将。当年关东诸侯进犯虎牢关时。众将踊跃请战。然而今天除了吕布和刘范。再沒第三个人主动站了出來。人还是那些人。只是大家如今的身份不同了。这些将领各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他们现在都身居高位。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家中妻妾成群。正是逍遥快活的时候。谁愿意再去过刀头舔血的生活。

    董卓的目光从诸将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停留在李傕身上。

    李傕见避无可避。只得硬起头皮说道:“末将愿往。”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带着警花闯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带着警花闯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