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 第289章砾平里血战之钢铁营长曹玉海

第289章砾平里血战之钢铁营长曹玉海

目录: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 作者:周雨滨| 类别:历史军事

    第289章砾平里血战之钢铁营长曹玉海

    1951年2月14日,6点。

    横城附近的枪炮声停息了。

    第40军第118师,33岁的邓岳师长,在周小兵的协助下,立大功了。

    此战,他率部用刺刀杀死了530名美军,注意,是杀死,不是杀伤。而且,作为主攻,他消灭的韩军最多。

    邓岳立马升为第40军副军长,后来升为第38军的军长。

    第39军第117师,34岁的张竭诚师长在周小兵的协助下,也立大功了。

    在鹤谷里,第117师一战俘虏美军800人,歼敌3350人,都创造了朝鲜战争最高纪录,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张竭诚立马升为第39军副军长,后来升为39军军长。

    与周小兵共同战斗的第351团政委彭仲韬,也升任117师政治部主任。

    这可比副军长光荣多了!

    邓岳、彭仲韬、张竭诚都很感激周小兵。

    当兵的人,都迷信福将……

    从此,“福将”周小兵的传说就在战士们中间流传开来……

    横城反击战全面结束。

    此战,志愿军完胜。

    共歼敌12000人,其中歼灭美军约1000人。俘虏南韩士兵7800人,美军810人。

    这是志愿军俘获南朝鲜军数量最多的一次。

    砾平里,损失巨大的第126师撒出了战斗……

    美军第2步兵师第23团长弗里曼上校发现,有无数没穿军装,没拿枪的中国人,进入了砾平里。

    “老头子,开枪吗?”一个参谋问道。

    “不!这是东北民工支前担架队,他们是来抢救伤员的!还有,准备反击!”弗里曼上校发挥绅士精神,没有让士兵开枪。

    法国营的营长蒙克拉尔中校也发挥骑士精神,下令士兵不准开枪……

    东北民工支前担架队,开始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翻找着受伤的志愿军士兵。

    找到了,默默往担架上放……

    关东,俗称东北。

    在中国这只雄鸡的鸡头部位,包括辽宁、吉林、黑龙。

    这些英勇的民工,从遥远的黑龙江、辽宁、吉林走到这苦寒的朝鲜,送来志愿军战士必需的给养、弹药。

    直到默默牺牲……

    朝鲜战场牺牲的18万志愿军数字,是不包括这些做出了极大贡献的东北支前民工、担架队的。

    事实上,他们伤亡也在15万以上……

    1951年2月14日,6点30,天亮了。

    白天是美军的天下。

    正当我在东线的注岩里,准备与我们师夺取这个村子时。

    志愿军东线作战进入了白热化,西线的第38军“梁大牙”也快顶不住了……

    李奇微决定拼了,全面反击。

    东线,调集100架飞机轰炸原州以北。

    调集36架飞机轰炸砾平里。

    西线。

    西线第38军军长“梁大牙”,13日晚上对水原的反击,十分成功,让美军伤亡了近800人。

    当然,第38军也倒下了1113名壮士,受伤近二千人。

    李奇微十分恐惧,也十分担心“梁大牙”再来一次。

    李奇微西线对付“梁大牙”的部队,原为第9军穆尔少将,其部队为第24步兵师、骑兵第1师、韩军第1师、英军第27旅。

    李奇微手**有七个美军师,即陆战一师,骑兵第1师、第2步兵师、第3步兵师、第7步兵师、第24步兵师、第25步兵师。

    虽有7个师,但西线、东线一分,就不多了!

    李奇微第一次感到兵力不够用了!

    他决定,将第9军的韩军第1师与第1军的第25步兵师互换。

    用骑兵第1师二个团、第3步兵师、第25步兵师、第24步兵师四个美军主力师,再加上希腊营、菲律宾营,集中兵力70000人,干掉西线的志愿军脊梁,第38军的“梁大牙”。

    第24步兵师,是美军原驻扎在日本的主力,其第21团1营的士兵是第一批到达朝鲜战场的美军士兵。

    李奇微想,只要干掉了“梁大牙”,西线的志愿军第50军绝逃不了,志愿军西线必将全面崩溃!

    为了干掉“梁大牙”,李奇微打电话给远东空军第5航空联队、轰炸机指挥部、空运指挥部,要求调集飞机200架,轰炸南汉江阵地。

    又要求远东海军第7舰队,从7艘航空母舰起飞36架舰载机,加入轰炸。

    又要求日本远东空军总部,出动b29战略轰炸机21架,也加入轰炸南汉江阵地之列。

    这些号称“空中堡垒”的轰炸机,从日本到朝鲜,要花3个小时。一来一去就要6个小时。

    李奇微又调集坦克200辆,大炮100门,准备全力轰击“梁大牙”。

    顿时,一支支敌军部队向38军的南汉江防御阵地扑去。

    天上飞机遮住了天空,地下坦克、大炮密密麻麻。

    第38军的“梁大牙”,最严峻的考验到了!

    顶得住,万事大吉。

    顶不住,“梁大牙”没了,志愿军西线自然也没了,东线也必将崩溃……

    “梁大牙”知道美军要报复,他立即召开作战会议。

    “妈拉巴子!不少阵地经常是全部壮烈牺牲,一个不剩。好多连队只有50人左右,子弹极为缺少,手榴弹也没了!”一个手下骂道。

    “我们已坚守了16天。战士们的干粮袋早空了,饿得吃树皮、草根,怎么打仗?”一个手下也怒道。

    “***,是不是彭总整我们四野,我们军都快打没了、打光了?林总在这可不会这么打?”一个手下拍桌子大叫道。

    “住嘴!”“梁大牙”终于发火了……

    他心里不苦吗?

    他的士兵伤亡惨重他不知道吗?

    可是,若第38军撒退,汉城必不保。

    而且,东线的四个军14万战友怎么办?

    “无论困难多大,也要守住阵地!如果我军的阻击线垮了,不要说东线的反击,整个战线都要崩溃!上级的任务必须完成,没有二话!”“梁大牙”红着眼说道……

    他注视着军用地图。

    上面是一大片蓝色,代表着准备打第38军的美军4个师12个团又二个营70000人的进攻路线。

    “梁大牙”不由头皮发麻。

    敌人进攻的,是水原至骊州间八十公里的正面。

    进攻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从水原出发,沿铁路攻汉城。

    一条是从利川与骊州出发,沿着两条公路,进攻汉江以南的京安里。

    “报告,敌骑兵一师一个团5000人,向京安里杀过来了!”一个参谋说道。

    京安里,高耸入云,位于利川到汉城的公路上,是38军防线的总制高点。

    京安里阵地像一把尖刀,楔入敌阵地数十里,把汉江东西两岸的敌人劈开,汉江至此作南北行。

    可以说,京安里的安危,直接关系到三十八军防御阵地的稳定,关系着整个朝鲜战局的进展,意义特别重大!

    “来人,令“钢铁营长”曹玉海率铁军上京安里!”梁兴初痛苦的说道。

    这***打的什么仗呀!

    竟然要用第38军最能打的钢铁营长,与敌人换命!

    曹玉海,第114师第342团第1营营长。

    他在第二次战役中,率1营战功惊人。

    战后,1营获得了“铁军”的荣誉称号,他本人获得了“钢铁营长”的称号!

    曹玉海是谁?

    曹玉海,山东省莒南县涝坡乡东店头村人。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全面爆发,并随即升级为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这一天,已复员的曹玉海,正在武汉市当监狱长,准备与一个漂亮的女护士结婚。

    他自小就是一个苦命人,最亲的是她的嫂子。

    6岁时,其父亲被地主打死,母亲病死。

    同年,爷爷被日本鬼子杀死。

    4兄弟与奶奶过日子。

    曹玉海渴望母爱。

    直到嫂子王月花嫁到他们家,他才感觉到了母爱……

    曹玉海没有与女护士结婚,又回到了老部队,又当上了营长……

    “报告军长,我来了,请分派任务!”已战斗了七天七夜的曹玉海跑来了,并敬礼道。

    “今天,是我38军生死存亡之际。京安里以北,三五0点三高地,除了你,没人守得住!”梁兴初说道。

    曹玉海看出了军长的不舍!

    “军长,放心……如果我牺牲了,跟我嫂子王月花说一声。还有,给我那位……回封信……”曹玉海流泪了……

    梁兴初接过,打开:“玉海,我亲爱的:一想到你要离开我,我的心就像撕裂了……”

    梁兴初慎重的敬了一个军礼……

    梁兴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二个承诺中。

    跟曹玉海嫂子王月花说一声这个承诺!

    他用了50年,找遍了全中国,到2000年才做到了……

    那时,曹玉海的嫂子王月花已经87岁了……

    曹玉海敬了最后一个军礼,走了……

    注岩里,我与我们116师的三位团长正在开会!

    “你小子,忘了你了。现在你可是韩总的爱将,快快说出你的妙计!”团长李刚说道。

    “我们有三个团,敌人只有二个连。强攻伤亡大,划不来,还浪费时间。我建议,以346、348团用重火力各赶跑一个连,则有百分百的把握。只要我们三面包围,网开一面。敌人见我们人多,必然往骊州逃跑。而我和第347团守在公路桥边,展开一个大口袋阵,瓮中捉鳖也!”我说道。

    “好!果然是好计!”三位团长一齐拍手。

    确实,军情紧急,时间刻不容缓!

    我们又是一个师的,都是一家人。

    虽然师长不在,我们还是很快开始行动……

    第346团,第348团向敌人展开进攻……

    我和李刚团长率2500人向公路桥绕去……

    到了公路桥,团长指挥三个营成半月型,围在公路桥前。

    “团长,弄个工兵教我爆破。上次在鹤谷里,我炸桥,炸了两次才倒塌!”我说道。

    “好,来人……”团长叫来了工兵营长。

    我和工兵营长,扛了50公斤炸药向公路桥下走去。

    (感谢“中国破碎银河系送了一张评价票”,感谢“夜色青青”送了一张月票,感谢“菜青虫”派派送了一张月票。感谢投推荐票的朋友。注,闲话不计入正文,不计费!)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