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二指先生 正文 算命先生——毕小南(三)

正文 算命先生——毕小南(三)

目录:二指先生| 作者:笼中虎| 类别:玄幻奇幻

    二子一下车,冲着毕小南竖起大拇指,说:“厉害,晚半步,人就没了。”

    老板娘拿出一笼包子,直接撂在小南的桌子上,说:“吃吧,嫂子请你的。”

    小南冲老板娘笑了笑,说:“我也不再客气了,说了一早上的话,还真是感到饿了。”

    说着抓起包子就往嘴里塞。

    小南吃着饭,在看热闹的人群当中,有一个六七十岁的老者,背着手问小南:“小先生,向你请教个问题,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有一年夏天,无聊时听别人叨叨,讲的好想是什么“推背图”,“奇门遁甲”的什么的。其中有一个老头说:“《推背图》很准的,还讲了一句话:‘马吃立草,人学鬼叫’,我到现在也理解不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能给我讲讲吗?”

    小南把手里的包子放下,擦了擦嘴说:“大爷,这句话是讲的闹蝗灾,第一句话的‘马’,指的是蚂蚱;‘立草’指的是一切植物,连草都被吃光了你想还会有庄稼吗?那人呢?人只好拿着衣服乱挥,学鬼叫,吓唬蝗虫。”

    就这两句话,我听后,极为震惊。

    说完,小南又抓起包子吃开了。

    老者也和二子哥一样,冲正在吃包子的小南竖起大拇指。

    我觉得他是有意考小南的,看来没考住。

    果不其然,老板娘给小南端来一碗水时,冲着老者说:“曹大爷,您不也研究易经八卦之类的东西吗?你和这位小先生切措一下呗。”

    这位曹大爷摆摆手说:

    在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关于这方面的传说,不但是老百姓爱听,我也爱听。

    有一个关于奇门遁甲的故事,因为很感人,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记得。这也是我开始喜欢奇门遁甲的一个原因,今天,见识了这位小南先生的真才实学,这会儿他也不忙,我把这故事说来大伙听听,全当热闹,同时也普及普及奇门遁甲,它很多方面的知识的确晦涩难懂。

    曹大爷开始讲起来,他说:”那是在国民革命之初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将军,在比较混乱的战争年代,不得不和母亲分开,多年后,这位将军已是战功赫赫,等到自己回到家乡时,连自己母亲的坟墓都不知道在那个具体位置,只有一片集体坟,分不清那个坟头是母亲的。”

    “为此他寻问了当时的乡亲,都说知道的人也都不在了,你走后,军阀混乱,大部分人都死了,能有人出面给埋葬了,就算不错了,你母亲,知道的那些人,不是老故,就是早死了,乡亲们对不起你啊!”

    “自此后,那老将军夜夜因此事而失眠,时时想起被迫分散时的情景,年岁孤小,只见了母亲最后一面,伤心数日,难以饮食。”

    “后来,听说有一位奇人,精通奇门遁地之术,便亲自出马去请。那人告之他,你需在某日、某时,在那集体墓地里,按某个方向走多少步,要边走边叫着母亲的名字,那个坟会突然地陷落,你不必害怕,那就是你母亲的坟。”

    “那将军依照此法,一步一步数着,一口一个娘的名字喊着,最后走到一座坟前,将军刚跪下,那坟即缓缓抖动,不一会,果然下沉,塌陷下去,露出一堆白骨。”

    “将军将白骨收敛,再让那奇人勘探风水,选了一处墓穴,亲手葬下母亲,完成心愿。”

    小南见曹大爷讲完,对大家伙说:“其实这不是故事,有好些人告诉我,这是真人真事,并无虚假,这个奇人是位二指先生。但无法考证是真是假,这种事在二指先生的生平经历当中,很多。”

    小南接着说:“我给大家讲一个我听来的故事,就当打发时间。”

    “在山东平度,有一交戈庄,传说有位叫交六的人会奇门遁甲,但开始他的日子并不富裕,他使用剪刀,剪了很多小纸人,经过念咒祭拜,小纸人都有了一定的功能,有一天夜间,交六命令小纸人去偷高粱杆,正在运行,结果天下了一场雨,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好几里的高粱杆,落在路上一捆一捆的,在地上乱丢着,直到交六的家门口,而且高粱杆上都有一个小纸人,由于下雨,小纸人被淋湿了。”

    “后来,交六仗着会奇术,想造反,他剪了成千上万的小纸人,每个小纸人手中都有刀枪剑戟的兵器,小纸人要四十九天才能练成,到四十六天上,家里的小纸人便依依呀呀地喊打喊杀,交六有一嫂子,胆小怕事,怕祸泱及九族,便报了官,于是官府衙役便来捉拿交六,交六顾不上小纸人,自己钻到一宁子罐去,躲了起来,官府用水浇杀了小纸人,但却不能把交六从宁子罐里缉拿出交六来。

    因宁子罐口太小,这是宁子罐的特点,口小的连人的一只手也放不进去。”

    “但对着宁子罐喊交六,宁子罐里的交六会答应,于是衙役们把宁子罐抬到大堂上,审问交六,问交六为什么钻到罐子里坛了?

    交六答是为了不让你们抓到他,于是衙役们打碎罐子,但打碎罐子之后,宁子罐里面并没有交六,不过,其中有一片碎片,衙役只要喊交六,它就回答,后来,知府下令把这片碎片碾成碎末,但当抓起一把碎末来,喊交六,其碎末就会答应。

    后来,没人知道他怎么死的?他也再没有造反,有一座墓碑曾记录这件事,后来说它有蛊惑人心之嫌,被推倒。”

    最后,小南说:“交六的故事,真假自己想吧!”

    在场的人都唏嘘不已,称奇门遁甲的神奇,议论纷纷。

    你一言,我一语,小饭馆门前人来人往,有了毕小南的既神秘又风趣的各种经历、故事,显得好不热闹,时间过得也快,不知不觉己到中午。

    爷爷点了四个小菜,要来了一壶即墨老酒,与二子哥没挪地方,还是紧挨着小南的卦摊,俩人你让我,我让你,喝起酒来。

    我问爷爷:“我们现在是在哪里?这是什么地方?”

    爷爷说:这地方是济南府,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我们所在的地方叫天桥。

    济南素有“泉城”美誉,全市遍布着大大小小七百多处天然涌泉,有著名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等四大泉群。众泉汇流到景色秀丽的大明湖,构成了济南独特的泉水景观。

    来到济南,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奇的泉的世界。

    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

    风流的乾隆皇帝,被趵突泉的美丽所感染,御笔亲封“天下第一泉”。

    如若有机会游历趵突泉,未到泉边,那趵突喷涌的声音就会响彻耳畔。泉池中央三股吊桶粗的泉水喷涌而出,高约半米,水势强劲,声如洪雷,蔚为壮观。金色的鲤鱼悠然自得地穿行其间。

    爷爷讲的绘生给色。

    济南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世人感叹出:“济南名士多”、“济南潇洒似江南”等佳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

    在旧时侯,许多江湖艺人在天桥“撂地”。

    所谓“撂地”,就是在地上画个白圈儿,作为演出场子,行话叫“画锅”。锅是做饭用的,画了个锅,有了个场子,艺人就有碗饭吃了。

    天桥市场的杂耍表演是一大特色,不但项目繁多,而且技艺高超,拉弓、举刀、舞叉、爬竿、耍中幡、车技、硬气功,老一代的民间技艺,汇聚与此,应有尽有。

    艺术形式包括说、拉、弹、唱、武术、杂技、写字绘画等,艺术风格与造诣,只有雅俗之分,而无高下而论,异彩分呈,各逞英雄,他们个个出类拔萃,艺术精湛高超,差不多可以说是在他们的行业中,在当时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天桥就是他们施展技艺的地方,也是他们出卖血汗赖以生存的地方,他们繁荣了天桥市场,天桥市场也造就、养活了几代民间艺人。

    没有这些民间艺人,也就没有天桥社会的底层文化的发展历史。

    “好!说的好!”突然间身后传来喝彩声,回头一看,是那位曹大爷,他对爷爷说,“您老人家贵姓?我从小长在这天桥,您说的太对了,也说得太好了,没有这些民间艺人,也就没有天桥社会的底层文化的发展历史。”

    爷爷说:“在下免贵姓姚,您客气,我只是一知半解,见笑了。”

    曹大爷往前近了一步,说:“姚爷,天桥在俺们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的中心城区,这天桥,横跨津浦、胶济两条铁路线,连接市区南北,气势雄伟,是泉城济南的一大景观,天桥由此而得名。”

    “天桥,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晚商古墓群、春秋名医扁鹊墓、唐朝开国名将秦琼故居、元代大散曲家张养浩墓、济南著名景观“齐烟九点”中的凤凰山、标山、北马鞍山、黄抬山、粟山、药山、鹊山,以及由二十四处泉池组成的五龙潭公园、依森林秀蔚的金牛山而建的济南动物园等,皆在本区内。”

    “泉水、柳树、荷花等具有明显泉城特征的城市精致的景观,融入其中,使天桥呈现出非同一般的别样精彩。”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二指先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二指先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