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二指先生 正文 三生石(下)

正文 三生石(下)

目录:二指先生| 作者:笼中虎| 类别:玄幻奇幻

    一

    “你看,这不真有三生石吗?”妙祥长老顿了一顿,接着又讲起来。优易小说

    圆泽禅师和李源的故事流传得很广,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还留下来一块大石头,据说就是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称为“三生石”。

    丫头忙问:“西湖的三生石是神话故事里的那块吗?”

    长老笑了笑。没说是与不是,继续沉浸在他的讲述中。

    “三生石”一直是中国极有名的石头,女娲补天的故事赋予了它灵性,后来发展成中国人对生前与后世的信念,不但许多朋友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下他们的誓言,“缘订三生”的俗话就是这样来的。

    长老提示道,这个故事很可能是真实的,但不管它是不是真实,至少是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永恒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透过了这种“轮回”与“转世”的观念,中国人建立了深刻的伦理、生命、哲学,乃至于整个宇宙的理念,而这正是我佛教的一种入世观照和慧解。

    其实,轮回与转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佛教里认为有生就有死,有**就有轮回,有因缘就有果报,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永生永世成为爱侣也是可能的。

    当然,一再的做仇敌也是可能的……但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就永处缠缚,不得解脱,唯有放下一切才能超出轮回的束缚。优易小说

    长老说:《出曜经》里有一首谒,很能点出生死轮回的本质:

    伐树不尽根,虽伐犹复生;

    伐爱不尽本,数数复生苦。

    犹如自造箭,还自伤其身;

    内箭亦如是,爱箭伤众生。

    在这里,爱当作欲解,没有善恶之分,被仇恨的箭所射固然受伤,被爱情的箭射中也是痛苦的,一再的箭就带来不断的伤,生生世世地转下去。

    另外,在《圆觉经》里有两段讲轮回,讲得更透彻: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犹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可见,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表示云消失了,是因为云离开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示没有月亮,而是它运行到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的船一开动,两岸的风景就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就这样了。优易小说人的一生就像行船,出发、靠岸,船(本性)是不变的,但岸(身体)在变,风景(经历)就随之不同了。

    二

    妙祥长老谈过轮回,还要给我们再说一个故事,看见丫头坐立不安,让我端些斋饭和她一同吃,长老也边吃边讲。

    故事讲的是和苏东坡齐名的大诗人黄山谷的亲身经历。

    黄山谷中了进士以后,被朝廷任命为黄州的知府,就任时才二十六岁。

    有一天他午睡的时候做梦,梦见自己走出府衙到一个乡村里去,他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婆,站在家门外的香案前,香案上供着一碗芹菜面,口中还叫着一个人的名字。黄山谷走向前去,看到那碗面热气腾腾好象很好吃,不自觉端起来吃,吃完了回到衙门。

    一觉睡醒,嘴里还留着芹菜的香味,梦境十分清晰,但黄山谷认为是做梦,并不以为意。

    到了第二天午睡,又梦到一样的情景,醒来嘴里又有芹菜的香味,因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起身走出衙门,循着梦中的道路走去,一直走到老太婆的家门外,敲门进去,正是梦里见到的老妇,就问她有没有摆面在门外,喊人吃面的事。

    老太婆回答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辰,因为她生前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门外喊她吃面,我每年都是这样喊她。”

    “您女儿死去多久了?”

    “已经二十六年了。”

    黄山谷心想自己正好二十六岁,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于是再问她女儿生前的情形,家里还有什么人。

    老太婆说:“我只有一个女儿,她以前喜欢读书,念佛吃素,非常孝顺,但是不肯嫁人,到二十六岁时生病死了,死的时候对我说她还要回来看我。”

    “她的闺房在哪里,我可以看看吗?”黄山谷问道。

    老太婆指着一间房间说:“就是这一间,你自己进去看,我给你倒茶去。”

    山谷走进房中,只见房里除了桌椅,靠墙有一个锁着的大柜。

    山谷问:“里面是些什么?”

    “全是我女儿的书。”

    “可以开吗?”

    “钥匙不知道她放在哪里,所以一直打不开。”

    山谷想了一下,记起放钥匙的地方,便告诉老太婆找出来打开书柜,发现许多文稿。他细看之下,发现他每次试卷写的文章竟然全在里面,而且一字不差。

    黄山谷这时才完全明白他已回到前生的老家,老太婆便是他前生的母亲,老家只剩下她孤独一人。于是黄山谷跪拜在地上,说明自己是她女儿转世,认她为母,然后回到府衙带人来迎接老母,奉养终身。

    后来,黄山谷在府衙后园植竹一丛,建亭一间,命名为“滴翠轩”,亭中有黄山谷的石碑刻像,他自题像赞曰:

    似僧有发,似俗脱尘;

    作梦中梦,悟身外身。

    为他自己的转世写下了感想,后来明朝的诗人袁枚读到这个故事曾写下“书到今生读已迟”的名句,意思是说像黄山谷这样的优易小说家,诗书画三绝的人,并不是今生才开始读书的,前世已经读了很多书了。

    站在自己的三生石上,黄山谷体会了转世的道理,晚年参禅吃素,曾写过一首戒杀诗: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元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

    莫教阎老断,自揣看何如?

    “故事说完了,很玄是吗?”长老问我,却也不让我回答,依旧不住下的讲。

    也不是那么玄的,有时候我们走在一条巷子里,突然看见有一家特别的熟悉;有时候我们遇见一个陌生人,却有说不出的亲切;有时候做了一个遥远的梦,梦境清晰如见;有时候一首诗、一个古人,感觉上竟像相识很久的知己;甚至有时候偏爱一种颜色、一种花香、一种声音,却完全说不出理由……

    人生,不就是这样偶然的吗?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三生石上,思索是怎样的前生和来世?

    丫头自和我上得山来,竟然没讲几句话,不像她的性格,现在呆呆坐在一边,思考着什么重大问题,连我起身要走她都没反应。

    难道是丫头在冥思苦想她的三生石吗?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二指先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二指先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