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二指先生 正文 姚公子

正文 姚公子

目录:二指先生| 作者:笼中虎| 类别:玄幻奇幻

    一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门上贴的门对子——春联,全都出自爷爷之手,每年他要端坐在书桌旁从小年一直写到年三十凌晨才能把全村的春联写完。优易小说太爷爷写春联不用翻书,一家一联,户户新符,绝不重复,而我们家大门上则是几十年不变的“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爷爷的字,是乾隆体,苍劲有力,泼洒恣意,一笔一画都透着王者之气。

    镇上,乃至十里八乡,对爷爷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即敬重又敬仰。

    上回说道大悲寺在新社会没有遭到破除,有爷爷的一份功劳,这要追溯到爷爷刚入此道时,曾经点化一个姚公子到大悲寺,躲过一劫,现在官至将军,现如今我们翻身当主人的穷苦百姓,怎么能忘记革命先烈用生命打下的天下,互将有功的大悲寺,也像敬仰将军一样,受到百姓的爱戴和保护。

    清末年间,姚公子的父亲是爷爷所在地县衙的知府,坊间有段传奇故事讲的是“姚县令审石头”,从而看出为官清廉,是为民做主的清官。这位县令很有学问,写得一手好字。据说他是徒步到县上赴任的。随身除了少量行李衣物外,全是书籍和字帖什么的。

    当时县南门里有家卖粥的小市民,每天五更头,两口子抬着粥缸子、碗架去摆摊儿卖粥。刚巧这天,被一块大石头绊倒,摔烂了粥缸子和卖粥用的碗。小本营生,这一下,去了半个家当,两口子就坐在地上哭起来。

    这天早晨,县令姚姚老爷出了公馆,准备到南门外城河涯逛游逛游,正好碰上卖粥的两口子在痛哭。优易小说他看了看泼得满地的粥和碎缸,又问了问卖粥的家境,就对卖粥的两口子说:“这样办吧,你俩把这块石头抬到衙门里去,老爷我要审问这块石头,叫他赔你的粥缸子。”

    卖粥的心里话:俺这就够倒霉的啦,您这位大老爷还开个什么玩笑?!可不抬不行啊,县太爷的命令,谁敢不听!没法,两口子就顺起扁担,用抬粥缸子的架,抬起那块石头,朝县衙门走去。

    人们见卖粥的两口子抬着块石头,跟在县太爷后面,朝衙门里去,都感到很稀奇,有的说:“八成大老爷要审石头,这一叽咕,一街两巷的人都跟着去看稀罕,呼啦一下子就挤满了大堂前的院子。

    县太爷命令衙役,看守好衙门口,只许进,不许出。然后,他就站在大堂前开了腔:“乡亲们,今天本县令遇上这块石头绊了人,砸破了缸。害得卖粥的两口子哭哭啼啼。本打算审审这块顽石,估计它不会开口。可它毕竟引来了众乡亲,这算它将功补过吧。没说的,请大伙凑个份子,最少一文钱,多者不限,算是大伙周济卖粥的夫妇吧。”

    听了县太爷这番活,看热闹的人,纷纷掏钱捐献,功夫不大,就凑了足足有二十多吊铜钱。县大爷让看热闹的人走了以后,自己又拿来五两散碎银子,连同二十多吊铜钱,一起交给了卖粥的。说:“这足够你的粥和粥缸子钱啦,回家去吧。”卖粥的千恩万谢回了家。

    从那,姚县令为民分忧的小事,一直传到今天。

    二

    姚县令有一公子,年少时出国留洋,满腹经纶的回到国内,秘密参加了革命党,救国救民的思想也深深感化了归隐下来的老县太爷,只是无时无刻不担心儿子的生命安危。优易小说

    一年,儿子回故乡探望重病缠身的老县太爷,可是由于汉奸的出卖,日本人将老县太爷全家抓起来,当时谁不认识姚公子,公子自小在镇上求学,只是留洋数载,相貌堂堂,风度翩翩,镇上个个敬重姚老县太爷,对出人头地的少爷也无比推崇,时常作为教育子女的典范。

    汉奸翻译姚二麻子得到的消息是老县太爷的革命党儿子回来了,便邀功求赏的带着日本人来搜查拿人。爷爷观天象异常,掐指算个不停,眉头紧绷,起身拿上他的法器奔向姚宅,到达姚宅时,日本人和伪军已将院子团团围住,院子里宅子里的人都被纠集在一起,骑着高头大马的日本小队长在姚二麻子的陪同下正要往院子里进。

    姚二麻子抬头看见我爷爷,忙喊道:"姚爷,您这是?"爷爷对麻子说:“老二,咱们镇要降临大灾难了。”

    此言一出,吓得姚二麻子浑身哆嗦,他深知姚爷法力,再说,以姚爷的威望,绝不可能开玩笑的。忙问姚爷是何灾难?

    我爷爷说:“刚才江边旺娃渡过一船人来,那船人得了霍乱,咱这小镇要遭殃的是,那船上下来一个探亲的男孩,是这姚老先生的娃,如若再留此人,咱这阳青镇会彻底亡于霍乱。”

    当听完爷爷讲完后,姚二麻子扯着小队长的胳膊往院子外边拉,一番语无伦次的翻译后,小队长忙将所有的人本军人撤出院子,只留下伪军,小队长吩咐叫过姚老先生出来,问:你儿子呢?”姚老先生回答说:“不孝子回到家刚刚不久,不知何故,忽的上吐下泻,神志不清,现在躺在床上,一家人不知如何是好。”

    小队长让姚老先生派家丁将公子抬到院子里,才发现真的是口吐白沫,四肢僵硬,并且满身红斑。

    小队长哪敢靠前,只是用手帕捂住嘴,远远的观察,但是依旧有怀疑,他叫过来两个日本兵,让他俩赶去码头,到旺娃的船上,去查看究竟。

    半个时辰后,两个日本兵回到姚宅,向小队长回报。小队长听完回报后,忙喊过姚二麻子,一番叽叽咕咕,姚二麻子转身拜求姚爷,转述日本小队长问这事该如何处理?

    爷爷说:“事已至此,为了不让瘟疫在镇上传播,将公子抬到船上,赶毁尸灭迹,如果在拖延,后果不堪设想。”

    小队长看来也知道瘟疫的巨大威力,连连点头,可是由谁来抬人上船,并将感染瘟疫的船只焚烧掉呢?

    最后问题又交给了爷爷。

    三

    爷爷抬手指着姚宅南巷头往这而来的一群僧人,说交给他们处理。

    带头的正是大悲寺的妙祥方丈,他正带领一帮弟子跋山涉水来到此处化缘。

    姚二麻子喊过妙祥等僧人说:“这人快不行了,你们抬上他,到码头上去,放到旺娃的船上,你们驾着船,离开此地,埋了或是烧了,都依着你们自己,再有就是,你们不许再回来了。”

    妙祥方丈只是道了一声“阿弥陀佛”,别的没再说什么,吩咐弟子照做,抬人就往码头走。爷爷始终没说话。

    后来,流传的故事是:妙祥法师等人抬着姚公子来到码头,根本不见旺娃的渔船,姚公子连连要水喝,妙祥喂它水后,姚公子竟然做了起来,并且停止了咳喘,妙祥方丈忙雇了条小船,载着姚公子连夜赶回大悲寺,姚公子在庙里经过妙祥方丈的精心调养,毫无病恙。不久便下山回延安,奔赴革命去了。

    后来,将军回乡接家眷赴京,到我家看过爷爷,又到大悲寺谢过妙祥长老,并且为庙里留下一幅墨宝:

    灵光照下解疑云,

    漂越三界破红尘。

    笑对横眉施德泽,

    与人为善满怀春。

    关于此事,我问询过爷爷,爷爷凝思不答,他对我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不教我他的技能,说我于此无缘法。教也白搭,他所作所为,并不避讳我,看得明白就看,看不明白,拉倒!难得的是,他老人家一味地让我学文化,鼓励我走出去。现在想来,他是真具有大智慧的人。

    带着这个问题请教妙祥长老,长老称是我佛慈悲,当时看到日本人在围着,知道国人要遭涂炭,无论躺在地下的那个人是谁?得的什么病?他都会去救。

    从妙祥长老的口中我证实了江边确实没有停靠旺娃的船,抬走姚公子走的时候,爷爷始终未向长老说过话、示过意,似乎一切都在爷爷的掌控之中。

    突然,妙祥长老若有所思的说道:“旺娃,哪一个旺娃?我记得他不是被政府处决了吗?”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二指先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二指先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