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李时珍 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十四章 前门下时珍打假遇险 京城里乐善戏说为官(6)

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十四章 前门下时珍打假遇险 京城里乐善戏说为官(6)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十四章 前门下时珍打假遇险 京城里乐善戏说为官(6)

    李时珍听傻了眼,他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些官场的拍术。他感叹这些官场之人的可气、可悲和可怜,也庆幸自己终归没有走上做官之路。他呷了口茶慢慢品来,自语道,这茶喝到这会儿刚喝出味儿来。接着他又笑着说道,俗话说,顺情说好话,耿直万人嫌;好汉长嘴上,好马长腿上。人这东西更是浅薄无知,那用嘴一说你就顺心快乐了?那皇上每日都听到这些好话、这些奉承,日日就顺心就快乐?那**底下的江山就会永不动摇?想那些被拍的官爷们分明都是糊涂虫也。

    马乐善说,糊涂虫怎么了,那才是做官的本领。凡事有几分糊涂之心才是高明的。朝廷的那些官爷们谁不清楚,下官顺情说好话都是为了哄你骗你、取悦于你,为了他自己步步高升,这是明摆着的事。哪个当官的看不出来?虽然都看出来了,但还是让这些甜言蜜语说昏了头,世上谁不爱听好言好语呢?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李时珍与马乐善一别多年,他望着眼前这张曾经熟悉的脸,忽然感到竟有几分陌生了。

    晌午到了,马乐善在家设宴招待李时珍。酒席之间,李时珍和马乐善提起来那些往事,说起了娄知府、吴巡抚,说起了楚王府和楚王爷。马乐善说,时光似箭,一晃都二十年了。李时珍说,算起来还要多的。嘉靖十年我中秀才,之后又三次乡试无功而返,之后又读书十年,再到楚王府,都像在眼前一般。马大人也是如此,想当初也是在嘉靖十年与我相识,这还要感谢那位侯师爷呢。马乐善说,还提那师爷,那年他回家探亲后再也没有回来,到家后患上伤寒,没过几个月就死了。李时珍说,若没有那侯老爷子,我也到不了那府衙大牢。马乐善说,哪里有什么府衙大牢,那还不是我当时年轻气盛,吓唬吓唬你!不打不相识嘛。日后怎么着,你我还不是成了忘年之交。

    马乐善问娄中阁怎样了,李时珍说还好,这娄知府在蕲州待了不少年了,把个蕲州治理得土归土、田归田的,井井有条,就是至今还没有升迁。马乐善说,听说近日要调他到外省,还是任知府,正四品。他这人算得是位清廉之官,却总是被朝廷丢在脑后,就是不善结交官场的缘故,有些可惜了。说到这里,马乐善眼睛一亮,问李时珍是否知晓娄知府的个人私事。李时珍摇头。马乐善说,告诉你也无妨,你说不定还能帮他呢!说着,就用手指了指自己脐下三寸的那一处,笑着说,他这个地方不行,总是软绵绵的,没有强硬的时候。李时珍似信非信地说,那是可以治的嘛。马乐善说,是可治啊,可他这人好面子,就是不肯和外人说,多少年了,一个人在心里闷着,就是做官做得有些孤单,少了许多为官的色彩和男人的乐趣。

    李时珍问起娄知府的家室,马乐善说,家室是有的,夫人也不错,就是谁也不想谁。做知府可以把家室带到这里,但他娄中阁就是不带,每年把自己的俸禄送到家中而已。说到此时,马乐善却又换了一种口吻道,娄中阁也是很出色的官,大凡哪府有男**事甚多,就把他调了去,调了去也就把那里治理好了。就是到蕲州后多年没有调呢!

    二人正说到兴致之处,下官来报,已从顺天府打听到那几个骗子和无赖的消息。说那干人一到顺天府,没有一个时辰,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一招了。据顺天府文案说,这几个骗子都是武昌人氏,给一个叫宁三爷的人当差的,他们来京城是为了追一个叫孙家传的医生,说是为了争抢一个烟花女子的事。李时珍听后心里一怔,问哪个孙家传?那下官说,听说那孙家传祖上曾做过御医,也是祖传行医之人。马乐善问,那日后如何呢?下官说,他们追到京城,四处打听,打听到那孙家传逃进了太医院里,谁还追得着。马乐善问李时珍可识得此人?李时珍说岂止是识得,此人就和他在一个太医院里,是他的老相识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李时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李时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