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7.定情

目录:笑傲江湖之云潜华山| 作者:EW开文| 类别:散文诗词

    华阴外,官道边。

    一少年,十六七;

    白衫衣,青萍剑;

    一杆玉箫,一缕遥望……

    当张从云的目光沿着官道向西延展,直到那抹骑于黑马上的娇俏背影,顺着转角的蜿蜒,慢慢的淡出视线……他才终于带着恋恋不舍,收回了目光。

    他叹一口气,不禁把玩了一下手中的玉箫。耳边,又不由想起她临别时的话:“……清池,若得余暇,当持此箫上峨嵋探我……屏儿,日日……盼你到来。”

    一句“盼你到来”,带着少女的羞涩与勇敢;即婉约,又直白……当这句话,从洛薇口中道出时,即便是以张从云两世为人的沉稳,也不禁面红耳赤。竟愣愣得回不过神,以至忘了答她……

    “啪。”

    张从云懊恼的拍一下脑袋,暗骂一声:呆子!

    但这声骂,却又让他想起洛薇逃开时,俏丽绯红、欲语还休、半嗔半喜的神情,以及那声同样的,却让他听得心也酥却的……“呆子”。

    于是,他不自觉的回味着……最后,不由得痴了。

    ――――――――

    说起来,自张从云受伤后,便一直是洛薇在旁照顾。峨嵋诸女及张御风夫妇都明白她想报恩的心意,也都默认的由她去了。

    于是,在尹秋竹带领峨嵋诸女谢过张从云仗义出手后,一行人便趁着年关未至,急急返回四川,只留下了洛薇一人。

    而张府上下对于洛薇,其实都颇有好感。毕竟这样一位倾世佳人,不避嫌忌的照顾一位青年男子。虽然有很明显的报恩意味,但在礼教之防甚严的大明朝,依旧是一件颇惹人闲话的事。

    因此,洛薇获得张府众人的好感,也就自热而然了。

    即便是原本对她颇有不满的秦凤儿,也在见她诚心持意之下,不再冷言相待。虽然仍旧不爱和她说话,但对她的一应起居安排,却是下足了功夫。

    唯一感到不自在的,却是张从云。

    说实话,两世为人的他除了襁褓之年外,还真是没有被人如此照顾过。更不要说照顾他的还是一位绝世美女。

    且就他自己认为,当初的挺身相救,其实纯粹出于下意识。全没存着什么让人报恩、甚至让人以身相许的念头。

    尤其他那次抱住洛薇的时候,还狠狠的一把抓在人家那里……虽然两人事后都只做不知的闭口不谈。但从洛薇初时的扭捏中,张从云还是轻易的看出了她的羞涩。因此心底,也着实存了不少歉疚。

    不过,两人的不适与羞涩,倒也在愈渐熟络后慢慢得放下了。且二人毕竟年纪相仿,更兼郎才女貌,又是一般的允文允武。于是,偶尔弄乐舞剑、听曲写书,日日耳鬓厮磨……竟真的彼此间有了情愫。

    直到临别时,两人一个送马、一个赠箫。更兼洛薇最后的那句“盼你到来”……二人的关系,才终于捅破了那层窗纸。以致那匹高昌骏马和玉屏箫,竟等若成了他们彼此间的定情之物。

    ――――――――

    另一边,正当张从云正回味着与洛薇相处的一幕幕甜蜜时,却忽听一声掌风从他耳后传来。

    张从云一怔,细听下却不禁笑骂道:“大师兄,你好没面皮!”

    当下也不回头,就边笑边将右手玉箫插入腰间,左手持剑倒背;一转身、一伸掌,右手恰巧与来人对个正着!

    当他看清来人时,可不正是被其料中的令狐冲。

    令狐冲见张从云应对的从容,也笑着回了一句:“还道你心念佳人,魂不守舍呢。”边说着,也不停手。又嗖得抽出长剑道,“来来来,数日未曾较量,待为兄来称量称量你的进度。”

    话未说完,手中长剑却已递出一招“苍松迎客”。

    “嘿嘿,小弟的紫霞神功可是未曾功行圆满,大师兄可别怪我收不住手。若是把你打成重伤,小弟却要吃罪不起。”张从云也毫不示弱的回了一句,手中亦自不停。一招“截剑式”使出,两人立时拆起招来。

    虽然令狐冲的修为,原本比之张从云略胜一筹。但后者经过数月前的那场生死搏斗,竟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领悟了混元罡最后一重心法的要旨,臻入了功法描述中“意与气合,气随意转;内外通达,无拘无碍”的妙境。

    因此随着这层突破,不仅外功得以大成,连带着内功也有了不小的精进。于是二人在修为上,便扯了个直。

    尤其在元宵返山后,岳不群还当众将华山镇派绝学――紫霞神功,传于二人。二人修为自是更进一步!

    于是,系出同门、功力相若、彼此又对华山诸般剑法尽数了然。两人这番切磋,自是精彩纷呈。

    因为深知对手每一招、每一式的优点和破绽,两人几乎从开始时,就未将任何一招尽数使全。无不在招式未老之际,便早早变招换式。

    两人一来一往,忽高忽地。不到片刻,已然拆了几十招。

    斗至酣处,只见张从云剑尖一摆,堪堪笔直朝令狐冲右肋刺去一剑。但这一剑,却生生于半途时剑身一弯……随即突兀而诡异的改变线路,竟朝令狐冲中府刺去。

    令狐冲斜身急逼,却是虽快不乱,甚至口中犹有闲暇的赞了一句:“铁线剑式,来得好!”说罢,却止退为进,手中剑法一变!那长剑,霎时便快了数分。伴着剑影流转,耳边似还传来希希之声。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师兄的希夷剑,已颇具几分剑法中‘清净无为、虚寂玄妙’的韵味。小弟佩服。”不过张从云嘴上说着佩服,但手底却无半分示弱。

    面对令狐冲的挺身强攻,只后退一步,手中长剑不离周身三尺,剑光吞吐,却含而不漏。此正是养吾剑中的一记名招,“彬彬有礼”。

    “哈哈哈,小七当真是读书人。除了师父之外,华山也就只有你用这养吾剑,才能显出绍德大儒的迢迢气度。若由为兄使来,却是宛若撒泼耍赖了。”

    张从云听他称赞,只是微微一笑,却不对答。

    由于有过一番对于经史子集、诗书六艺的精读,华山诸般剑法中,自是养吾剑最对张从云的脾胃。就于剑招精义上的领悟而论,便是岳不群,也要道一句“吾不及也”。而用张从云的话来说:养吾剑,才是一门真正的、读书人的剑法。

    事实上,随着使用者胸怀中积累的浩然之气增多,往往于剑招中发挥的威力也会越强。因此这门堪称儒家经典的君子剑法,虽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未遇其人而声明不显。但直到遇上秀才出身的岳不群后,才终于威震江湖。而到了现在的张从云手上,竟更有了几分青出于蓝的意思。

    但见张从云嘴角带笑,神情儒雅、举止逍遥。“彬彬有礼”之后,又是一招“韬迹隐智”,却已暗含了蓄势反击的意思。

    令狐冲见状一凛。对于这位几乎看着长大的小师弟,他是一向知之甚深的。同时,自也晓得由其之手施展出的养吾剑法大非寻常。

    虽然两人多有切磋,偶尔你胜我负、我输你赢,也是常有之事。但若被对方雷霆一击,就立时落败,那便太过难看了。

    一向颇不服输的令狐冲,当即也收起几分方才的随意,端起十足的认真来。

    张从云见了,这才点一点头道:“大师兄,小心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笑傲江湖之云潜华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笑傲江湖之云潜华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