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目录:元亨利禛(红楼)| 作者:任意风烟| 类别:都市言情

    贾珠去年就取得了秀才功名,对此,贾代善还算满意。还算二字,只因贾珠他没取得案首。

    说来贾代善是挺骄傲的一个人,自己的能耐不错,更希望自家子孙出息。而贾珠的科举,其实贾代善的心思是复杂的。贾珠现在也就十六岁。有道是十六少进士,六十老童生。有的人,考了一辈子,都还考不上一个秀才呢!说来贾珠以十五稚龄得中秀才功名,也是不错的了。只是,做家长的,哪有不希望自己子孙能耐?

    贾代善得知贾珠中了秀才,当然希望他能得到更好的名次。

    只是,有道是树大招风。贾代善对于贾珠在科举方面,还是很忌讳的。既希望他能耐,三元及第,可是,同样希望他掩藏锋芒和菱角,仕途平稳些。

    伤仲永可不仅仅是读不成而伤。少年意气,年少莽撞等等原因,同样可以折了一个人的前程。是以,贾代善从这个方面来说,反而又希望贾珠在年轻的时候,仕途上受些挫折,这样人才会成熟才会稳重,才能经一事长一智。

    在贾代善看来,他现在还勉强能支撑几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下,所以,他希望贾家能有一两个顶梁柱,能把家给顶起来,不至于他一倒下,贾家就完了。

    而仅仅是读能耐的,哪里就能仕途平稳了?

    唉,老人家想得多看得远,人本来就明智,眼界绝对是高的。

    “王先生,我家珠儿今秋下场,真的可以吗?”贾代善对着贾珠的先生犹豫的说道。

    “贾侯爷,贾珠学习刻苦,天资也很好,人还勤奋。这么些年下来,该掌握的,都掌握得差不多了。如果下场,中个举人是绝对没问题的。他性子沉稳,虽说本届主考官为人极尽,喜欢锋芒尽露的学子,可贾珠这般平稳的,也挑不出错。所以,下场还是可以的。”贾代善口中的王先生,是他决定好好培养自家孙子的时候,千挑万选出来的。

    这王先生可是中过进士的人,学问绝对是一等一的好。只是,当初年少气盛,考虑不周,为官的时候,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被人联合起来罢黜了。

    之后不是没有机会从启,只是,经历了那么多,忽然发现,自己的性子真不适合官场,他太过正直,太过较真了。对于官场上很多事情都看不惯。总觉得,自己要是继续为官,只怕最后还是被罢黜的份儿。他自己的性子自己明白,不是圆滑的人,也做不来长袖善舞的事。

    于是改弦易辙,当起了先生。

    “前两年王某带贾珠出门游学,大清国不少地方都走过,贾珠也是个吃得了苦的,就是去了困难的大西北,极其不适应那边的天气,也从未曾叫过苦。最近他的文章,破题破得越发中肯了。所以,各方面情况来说,挺不错的了。再有,贾珠他就来年春闱,就算中不了三鼎甲,中个二甲进士应该问题不大。而二甲的,大多会入翰林院深造。贾珠进去呆上几年,再继续磨一磨性子,就差不多了。”王先生对自己的弟子倒是很满意,教了几年,各方面情况也都了解。再有,虽然是公侯子弟,可从来不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款儿。对他也极其尊重。所以,也倾尽全力教导与他。

    “既如此,老头子我也就放心了。这些年幸苦先生了,接下来的日子,还得继续劳烦先生才是。”贾代善不是科举出生,淡对于科举出身的人,还是很尊重的。

    “不敢,此乃某分内的事。”王先生倒是从来不会在贾代善跟前摆款。没必要,人家是一介侯爷,自己就是想摆,也摆不起不是?

    不过,这侯爷,可比那当爹的尽职多了,贾珠的爹爹政老爷,似乎都不怎么过问贾珠的学业呢!听说……经常倒是跟一帮清清谈。

    这人,他却是瞧不起的,都说清谈误国,一个有儿有女的成年人,平时啥也不敢,就跟一帮子人清谈,成什么出息?

    可……据他所见,这政老爷,只怕侯爷这当爹的都放弃了。要不怎么老盯着孙子辈,儿子辈的,都不去管了呢?

    “先生切莫过谦,老头子都明白的。”贾代善爽朗一笑。多少年了,他的心总算放下了一些,这些年珠哥儿学问很是不错,这个他十分清楚。而琏哥儿,虽说学问不怎么样,该知道还是知道,只是,走不了科举这条路。如果要进入仕途,捐个官也是可以的,琏哥儿比珠哥儿滑头很多,与人交际方面十分擅长,很有长袖善舞的派头。也不是人能轻易算计了去的。

    二人一起倒是相得益彰。

    只是琏哥儿,如果不走科举的路子,通过祖荫进入仕途,只怕会让人看不上眼,走得,也不会太远。

    唉,两个哥儿要是能成了一个,只怕会更好些……

    贾代善不无遗憾的想着。

    八月九日,贾珠贾琏兄弟一同下场,连考三场,九天下来。常德接到两个哥儿的时候,二人几乎有些头重脚轻站不稳。脸色黄黄的,身上的衣服也是皱巴巴的。看着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嗯,还臭乎乎的呢!

    好在,精神头还在,贾珠多年来的武艺,还真不是白学的。而贾琏,虽说未曾学过,可他的身子从来都很好,这是贾珠所不能比的。

    二人被常德弄上马车,倒头就睡得不省人事。

    回府,还是常德让小厮们抬进屋子的。

    老太太瞧着又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王夫人也暗自饮泣,倒是贾琏,母亲不在了,邢夫人又是继母,而贾赦又是个屁事都不管的。

    哭他的,还真只有贾母连带的那一下和自己的几个通房了。

    贾珠多年来练出来了,也就睡了一天一夜就精神十足。而贾琏,倒睡了个三天三夜。只把贾母吓得请了太医看了又看。

    知道是劳累过度后,人却没醒来,所以怎么都不放心。

    直到第四天半夜,贾琏饿醒过来,找人弄东西吃,而那两个通房一激动,哭得个昏天黑地,闹得满府皆知。事情才终于环转过去。

    桂子飞香的季节,赖大撇开小厮亲自狂奔回来报喜:

    “中了中了,老太爷老太太,大爷和二爷都中了!”马不停蹄的,连气都不喘上一口,一连说了遍。他话音还未曾落下,外边听听哐哐的报喜人就来了。

    “恭喜贾侯爷,贵府的贾珠中了第三,贾琏中了二百七十八,可都是榜上有名呢!侯府人家果真是不一样,哥儿们一个个都是文曲星下凡,这不,下场两个就中了两个,真真可喜可贺啊……”报喜的人那叫一个好话连篇,都不带重复的。

    贾代善终于放开了心,笑容满面,果真跟王先生说的一般,珠哥儿必是能中的。只是没想到,琏哥儿也中了。虽说都快挂了尾,差点儿就名落孙山,可到底还是中了。

    “好好!常德,替本侯爷送送二位差爷,二位差爷跑这么一趟,幸苦了。”贾代善话音一落,常德手里就多了两个荷包,荷包轻飘飘的,可越是这样赏钱越多不是?报喜的人笑得越发和善了。真没亏了他们辛苦挣来这一趟。要知道,报喜也是有差别的。寒门子弟给的赏钱少不说,以后也很难有多出息。没财没势的,仕途走得远那是千载难逢的运气,更多的,都是远远打发了做个县令什么的,如果没什么能耐不太会专营,只怕就这样倒头了。

    而世家子弟就不一样。本来嘛,就是他们不参加科举,都能进入仕途,而且,这仕途一定会挺平顺。人家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可都是这些呢!

    是以他们才会抢着来办这差事。以后府上的哥儿发达了,他们也能得了眼缘,回头遇上麻烦,找人也有个由头不是?

    不得不说,各人都有一本帐,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的响呢!

    “主子主子,大爷他中了,中了!”抱琴难得的失了大丫头体统,一路飞奔进二门,回贾元春这里跟她报喜。

    “你悠着点儿,这般作态成何体统?嬷嬷瞧见了,只怕又要罚你了。”贾元春到没有太过高兴。里这贾珠都是中了的,现在的贾珠,还能不中?意料之中的事。

    “奴婢该死!”抱琴一听,小脸一白。贾元春这里的丫头们,说来是府里最苛刻的。倒不是说贾元春回打杀人,而是她这里有宫里出来的嬷嬷,这些个嬷嬷可不管你三七二十一,只要半点儿不符合规矩,有是一同体罚。体罚得还让人没话儿说,不得不接受人家嬷嬷的“好意”。所以,听贾元春这么一说,抱琴本能的害怕起来。

    说来,今儿还真是她自己猖狂了。

    “好了,今儿府里有喜事,嬷嬷也不在这儿,起来吧,以后沉稳些就是。”贾元春笑着说道。唉,以后她也会如抱琴这般,被各式“主子”好心体罚吧?

    好在,现在贾代善还在,贾珠应该不会早逝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元亨利禛(红楼)》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元亨利禛(红楼)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