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宝钗的幸福生活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始提入京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始提入京

目录:宝钗的幸福生活| 作者:杜鹃枝上| 类别:都市言情

    送走四太太等人之后,薛太太浑身不舒服,摇摇欲坠的,整个人如同一根绷紧到极点的绳子,瞬间便断了。

    “太太,可有哪里不舒服?”首先发现薛太太不对劲的是站在她身边的文贞,“来人,快去请大夫?”

    “不用了,我没事。”薛太太靠在文贞身上,神情疲惫不堪的,“我过去躺一会,派人去前院看看,如果客人散了,让大爷过来一趟。”

    文贞见薛太太一副大受打击的样子,忙扶她到里边躺着,口里劝道:“现在才申时正,大爷那边估计没那么快就散了。”

    言下之意是说前院不会受到影响的,闭口不提小燕的事情。

    薛太太叹了口气,心情好了些许,“但愿吧!”

    好好的一个宴会到最后却成了这样子,真是晦气。那个小燕……哎,不想了,真后悔当初没有听钗儿的话把她扫地出去。

    此时的外院跟内院刚好相反,一片欢声笑语,觥筹交错,丝毫没有受到内院事情的影响。

    或许在男人的眼里,这只是一点小事,一点不值得挂心甚至是不值得提起的事情。这或许就是男人和女儿的区别吧。

    “文起兄,恭喜恭喜。没想到你这小子平日不显山不露水的,今日却一鸣惊人呀。”一个白净的少年拍了拍薛蟠的肩膀,挤眉弄眼地说道,言语神情怎么看都不像是在恭喜薛蟠中举。

    薛蟠回过头,见是平时的一位玩伴,金陵卫家的二公子,本来是挺高兴的,但一听到这话。看到这表情,明白小燕的事情已经被他知道了。顿时头痛了起来,苦笑道:“允之兄,你就别挖苦我了。今天那婢子砸了家母的赏花宴,我还不知道怎么母亲交代呢。”

    卫允之了悟地点点头,“是挺难交代的,我上次砸了祖母的一个花瓶,她就整整恼了我七八天,依我看你这次惨咯。”

    薛蟠看他一脸幸灾乐祸的样子,气不过有心想损他两句。但……

    “文起兄和允之兄在说什么呢?也说来给我们听听。”来人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如果忽略脸上阴霾的神情,倒是一表人才。

    薛蟠听到这话,心里有点不快。但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只得笑道:“区区小事,不敢打搅到王公子看戏的雅兴。”

    “两位新出炉的举人老爷谈论的事情,又怎么会是小事呢?”王公子眼里闪过一丝愤恨和嫉妒。“难道两位是嫌弃我,认为我不资格听吗?”

    今天是薛家宴客,薛蟠不好反驳他,但不代表别人也要买他的账。

    卫允之本与他不睦,这会见他如此不识相,也火了。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啧啧地笑道:“王公子你真有自知之明,但也不必讲出来呀。哎。说来你也不容易,这么多年了连个举人都考不上,可惜、可怜、可笑……”

    王公子是金陵应天府尹王大人的旁支侄子,仗着王家的势一直自命不凡,乡试考了十来年都考不过,本这已经是他心里的一大痛处了,现在被卫允之这样大咧咧地当众说了出来,顿时变了脸色。

    “你说什么?有种再说一次。”

    卫允之哂然一笑,“小爷我为什么不敢说,再说一千次小爷也敢说。你能拿我怎么样?”哼,王家是不错,但他们卫家也不差,他堂堂卫家的嫡房嫡子还怕王家的旁支不成?

    王公子虽是旁支的,但别人看着应天府尹的份上,大多他几分面子,对他也多有奉承,哪里受过这种奚落,顿时大怒起来。

    薛蟠见两人越说越不像话,如果是在平时他才懒得理会,但现在是站在薛家的地方,忙笑道:“两位兄长,今天是我薛蟠做东,谈这些多没趣呀,来来,我们喝酒,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卫允之也想到了这点,笑道:“今日就给文起兄一个面子,喝酒喝酒。”说着挑衅地瞥了王公子一眼,眼里的不屑就差没有明晃晃地说出来了。

    “你……”王公子气得虽然恨不得殴打卫允之一顿,但看到薛蟠充满警告的双眼,紧紧地握住拳头,半响后才挤出了几个字,“今天看着文起兄的份上,暂且不提,往后……”

    王公子话里的威胁警告,卫允之丝毫不放在心上,嘲讽地勾了勾嘴角,对薛蟠说道:“我看到刘家的五公子了,我们过去打个招呼吧。”

    薛蟠也不想再跟王公子呆在一起,点点头跟着卫允之走了。

    “我打算过几天上京,你去吗?”卫允之低声问道。

    薛蟠想都没想就摇了摇头,显然早就想过了这个问题,“不了,现在已经是九月了,我打算留在金陵过年,等明年开春再上京参加春闺。”

    卫允之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不是有舅舅和姨夫在京城吗?今年就在他们家过年,顺便让他们帮你引见一些京城的大儒,多去拜访拜访,对你明年的春闺是大有好处的。”

    这些道理薛蟠也懂,但心里放心不下薛太太和宝钗。

    “谢谢允之兄的提点。”不管去不去京城,薛蟠都领了卫允之的提点之情,“只是我家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如果我去了京城,就剩下母亲和妹妹两个人,这年过得太冷清了。我放心不下。”

    卫允之暗自点点头,薛蟠虽然呆了点,但就冲这份孝顺,是值得结交之人,也不枉费他一番口舌。

    “文起兄如此纯孝,是件好事,但你们薛家是个大户人家,你不在了还有你的叔伯呢,伯母过年又岂会冷清?再说了,伯母也不一定愿意你为了在家过年,把会试耽误了。”

    薛蟠思索了片刻,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正色地说道:“多谢允之兄,刚刚是我想左了。”

    卫允之见薛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事情的轻重缓急想清楚了,心里也替他高兴,笑道:“谢就不用了,听说你家里藏有不少的好酒,回头送我两罐,正好我京城的一个伯父好酒。”

    因为韩夫子好酒,薛蟠特意收集了不少的好酒,这会见卫允之讨要,倒也大方,满不在意地笑道:“这有什么打紧的,我明天让小厮送到你府上就是了。就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启程了?”

    卫允之大喜,忙谢道:“我原本打算过几天就走,但我家老太太不许,说着这月的二十六是好日子,让我那天启程。文起兄先跟伯母商量下,要不我们一起走?”

    薛蟠见卫允之真心实意地邀请,心里也热乎起来,“如此甚好,路上也有个照应,我一会就跟我家太太商量去。”

    卫允之笑道:“好,那我就等文起兄的好消息了。”笑了一会又问道:“你打算拜在那位大儒名下?”

    参加春闺的举子一般都会拜师,说白了就是选择站队,选择政党的派系,这不仅仅是为了指点学问,更是为了在以后的仕途上相互帮衬。

    这对还没踏入仕途的举子来说,拜师是一个得到前辈提携的机会,对老政党而言,收徒是为了扩展羽翼,为以后投资。

    这也算件好事,但如果一着不慎,拜错了师傅,投错了派系,也很有可能是一个灭顶之灾。

    薛蟠沉吟了半响,苦笑地摇摇头,“我以为是明年再进京,这些还没想好。”

    卫允之虽然有个伯父在京,但只是个小小的官吏,根本不能跟王家、贾家相比,本来还想通过薛蟠打听一下内幕的消息,这会见薛蟠这样说,也不好再深问,打哈哈地带过去了。

    薛蟠因为存了心事,一直有点心不在焉的,其他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房里闹出这等事情,以为他怕薛太太责罚而忐忑不安的,关系好的心里暗暗同情他,关系不好的,暗暗嘲讽着。

    “蟠哥儿放心,二婶是最和善不过的了,你回头认个错就好了,没事的。”薛蚓也以为薛蟠怕薛太太责罚,忙安慰道。

    薛蟠楞了楞,才失笑道:“我不是担心这个。”

    薛蚓却不相信,以为薛蟠是死鸭子嘴硬,“我一会跟你去给二婶请安,我有一段时间没有来请安了。”

    薛蚓的父亲与薛蟠的父亲是同祖的堂兄弟,两家关系很好,薛蚓每逢过年过节都来向薛太太请安,这会过去倒也不唐突。

    薛蟠本想拒绝,但想到薛蚓也是一片好心,到底不忍拂了他的好意。

    薛蚺笑道:“蚓哥哥,蟠哥哥没事的。听说你上次买了个好笔砚,我过去瞧瞧可否?”

    薛蚓一愣,这薛蚺跟他不是很熟,怎么会提出这样的事情来?认真想了一下,才明白过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二婶肯定要问蟠哥儿的,而且这也不是很光彩的事情,自己在场岂不是打了蟠哥儿的脸面吗?于是感激地笑道:“行,一会你去我家。”

    又朝薛蟠笑道:“不是我不仗义,只是……”

    薛蟠还怕薛蚓在一边不好提进京的事情呢,这会见他这样说,心里哪有不愿意的道理,忙笑道:“不碍事,哥哥就陪蚺弟去吧。”

    虽然薛蟠恨不得众人立时散了,好回去跟薛太太商量上京的事情,但终究不敢赶人,直到夜幕降临,众人喝得差不多了,才慢慢地告辞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宝钗的幸福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宝钗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