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官风宝气 正文 【132】 要把握机会

正文 【132】 要把握机会

目录:官风宝气| 作者:愚夫无涯| 类别:都市言情

    看到报纸上的新闻,王嘉纬不由发了一会儿呆,心道谢紫珊果然是妖孽,居然能把高层的做分析得一清二楚,自己还真是主动地送上门去当了一回开路先锋。

    不过王嘉纬却是一点不后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期盼任何的回报,更没有为国为民的心思——也没有资格为这国这民分忧。正因为心中没有期望,所以也就没有失望,自然也就没有怨天尤人地抱怨苍天无眼。

    荣易自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便迅速地入驻了大王镇,成立了项目指挥部,并且在几天之内就签订了土地转让协议——秦安县乃至秦都市的职能部门都非常配合,无论是城建还是规划等部门都没有狮子大开口。

    之所以顺利,倒不是这些大老爷们学会了为人民服务,而是现在正在风头上,而且王嘉纬手中的笔也是非常可怕,自然是公事公办,没有任何刁难。

    王嘉纬对此是颇为意外,没有想到进展的如此顺利,甚至在心中对职能部门能够迅速转变作风感慨不已——这时候还没有意识到是那些人其实也是怕了自己手中的笔。

    荣易对此同样非常意外,对于如何跟职能部门打交道,自是非常有经验,原本都做好了挨刀的准备,却没有想到只是几顿饭局,就搞定了一切,不过在饭局中却是听到不少有用的消息,“荣总,时间方便的话,给咱们介绍认识下王主任,我们实在是佩服他呢。”

    “荣总,着实佩服你的眼光,别看大王工业园才刚成立,但将来发展的前景可能是仅次于高新区和经开区的园区,而且大小王都不是一般人。小王恐怕更是通天的人物。”

    “荣总,以后有需要的地方,尽管吩咐,别见外,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老荣。以后多联系……”

    对于这些话,荣易是越听越吃惊。如果对方只是随便随便说说。很大可能是套话,但在对方办过事儿以后,才这样说,那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显然是希望传达一种善意,是明确地向王嘉纬表达善意。这是为什么?

    荣易身在商场,对于官场潜规则的感悟就差了不少,还不能真正明白这些人为什么如此热情,便跟王嘉纬说起一些细节。王嘉纬淡淡一笑道,“荣老板,你就放心做好项目,有空的时候多看看党报,加强一下政治嗅觉。免得以后犯了错误。”

    听到王嘉纬的话,荣易愣了一下,暗道党报都是给政府官员看的。索然无味的玩意儿有啥好看,正想开句玩笑,却发现王嘉纬并不是开玩笑,心中不由一凛,或许玄机就在这里,道,“嘉纬先生说的是,我回去就安排订阅各级党报,一定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王嘉纬闻言笑而不语,慢悠悠滴摇晃着手中的玻璃茶杯,看着一片片如同雀舌般的茶叶,心中暗想虽然这篇文章没有捞到好处,但还真有了意外收获——高层背景这回算是坐实了,这样的机会又该如何利用之?也许可以顺势推动宋代作坊遗址群工业博物馆的事儿?

    “荣老板,对遗址群的项目发展前景如何看?”王嘉纬突然话题一转,说起了遗址群的事儿。

    “只要是嘉纬先生主持的项目,我都有兴趣,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吃得下。”荣易哈哈一笑道,心中却是在想,之前自己想把遗址群给圈进来,作为一项人文景观的想法被拒绝了,这时候提出来又是什么意思?

    “荣老板,一个人吃可没味道,好东西要分享啊。”王嘉纬哈哈一笑道,“这个项目的风险很大,我心中也没谱,至于能不能批复下来,可没有多大把握,还是多点合作风险共担吧,管委会也将参与进来。”

    “好,一切就等嘉纬先生的安排,绝不会临阵逃脱。”荣易爽快地应了下来,心中却是很清楚王嘉纬不会无的放矢,不由有些期待王嘉纬将如何运作这个项目,但却并没有表现出来。

    王嘉纬虽然给荣易通了气儿,但却并没有透露具体如何运作这个项目,待到荣易离开后,王嘉纬又提笔写了一篇5000字的《文化古迹是先祖留给我们的财富》。

    不过这篇文章写好之后,王嘉纬并没有急于交给宁静安排发表——王嘉纬在等,等到整顿工业园的反对之声平息之后,否则就可能被堙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对荣易传回来的消息分析,王嘉纬便决定重新调整对遗址群的规划,原本只是做一个区域性的遗址博物馆,但此时王嘉纬却是想做一个遗址公园广场,包括休闲、酒店、会展、购物、旅游、遗迹于一体的综合体。

    高新区在将来必然向南延伸,一直延伸到大王镇,如果没有大王新新工业园给斩断向南延伸的可能,大王镇将来也可能是高新区的一部分。

    因此,大王镇的地理位置绝对不算差,就算是将来发展成一个局部的中心也未尝不可能。所以,王嘉纬大胆地计划将会展业引入大王工业园,只有具备更加全面的配套,才有可能吸引更大的投资商,否则的话,一切都只是空谈。

    心中有了决定,王嘉纬又开始琢磨起来,除了工业园的日常事务之外都在构思遗址群的规划方案——工业园的日常事务其实不多,主要任务就是招商和征地,而王嘉纬跟附近村民的关系相当融洽,倒是有相当多的时间用于对遗址群的构思。

    而整顿工业园的风声自从政府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并确定为当下的主要经济提升策略之后,憎恶王嘉纬的声音反倒是弱了下去,至于是不是真的不憎恶王嘉纬已经不重要了,各方都在努力找门路保住自己的饭碗——整顿已经是大势所趋,反对无疑是以卵击石。

    但王嘉纬的大名去却是深深地烙印在关天省各级干部的心中,甚至不少人人看来,王嘉纬就是个大恶魔。

    不过这些暂时都不会对王嘉纬产生负面影响,从某种程度而言,反倒是成全了王嘉纬的名声——省政府对于工业园区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首先关停了一批已经处于频死状态的小型产业园,同时对发展的好并且有特色的园区从政策到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还给了那些发展的不好不坏的园区留了一年的发展时间,可谓是又打又拉。

    “老王,你的运气还真是好,原本以为你们六村堡印刷包装产业园会被裁撤,却没有想到竟然获得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太幸运了。”

    “我告诉你,我们这不是幸运,王嘉纬的文章你看了没有,我们这园区就是充分发挥了特色,跟其他的园区形成了定位区隔,从而有着蓬勃的发展动力。”

    “吴主任,恭喜你啊,三元工业园不但没有被裁撤,而且正式升格为县级工业园,真是大好事儿啊。”

    “我们三元工业园可是西北最著名的小磨香油生产基地,正如省报上的文章所说,这就是地方特色,别人无可代替,可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算不得幸运了。”

    “……”

    省政府的政策可谓是雷厉风行,很多工业园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而得到好处的产业园区,自然是喜笑颜开,甚至发自内心地感谢王嘉纬给了自己的新的发展机会。

    而且省报的报道组,也展开了对全省各地的优势工业园在省报上展开了系列报道,每天都予以专版专题报道,轰轰烈烈的氛围给人无比的激情,仿佛关天省的经济也在大步发展。

    而在这一片议论声中,无偿地当了一回先锋的王嘉纬却是沉寂了下来,写好的稿子没有发,已经定案的遗址群开发方案也没有上报审批立项,而大王工业园也没有在这波风声中大肆宣传,以往一贯走在前面的王嘉纬始终没有任何动作。

    事实上,王嘉纬最近很忙,一方面是公开直选的考试已经结束,县委组织部已经公示了初试通过的名单。当看到录用的比例为2比1后,各方都在托关系,而多数人都不由自主地找到王嘉纬门下。

    面对这种情况,王嘉纬知道如果完全避而不见,可不是最佳的选择——拒绝所有人的请托,将来势必被孤立,潜规则这玩意儿可是很难改变。身在这个大泥潭中,如果想要洁身自好两袖清风,终究一事无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保守底线最后终能达成目标的才是真英雄。

    几天下来,包括中午时间,王嘉纬都在赴约。然而,就在这一波跑动中,王嘉纬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拖关系带话到了自己这里。但却敏锐地发现报考主管规划方向副主任的刘金东却是没有来跟自己托关系。

    想起这个事儿,王嘉纬不由奇怪起来,竟然真有这样的人?立即翻出刘金东的资料,赫然发现刘金东竟然是秦都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士,目前是县政府规划局的一名主任科员,5年前以主任科员的身份引进,至今没有获得升职的机会。

    看到这里,王嘉纬不由对这个刘金东感兴趣起来,便通知丁文强安排刘金东作为第一个面试人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官风宝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官风宝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