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官风宝气 正文 【120】 宋代作坊群遗址(三更求订阅)

正文 【120】 宋代作坊群遗址(三更求订阅)

目录:官风宝气| 作者:愚夫无涯| 类别:都市言情

    秦都市是十数朝的古都,有人开玩笑随便往地下刨一䦆头,就有可能挖出千百年前的古物。玩笑虽然夸张,但也充分地说明了秦都市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况且秦都市的地下的确是经常发现遗迹。

    让王嘉纬意外的是,就在选定的一期工程范围内,靠近公路的地方,居然隐藏着一个宋代遗迹——可能是一个规模很大的作坊,考古队也是偶然之下发现,所以通知秦安县对此地予以保护。

    原本不知道具体情况时还多少有点担忧,但现在已经确定是宋代作坊,在王嘉纬眼中顿时就变成了天大的利好,不过对于那些只知道追求眼前利益的官僚而言,依然还是个麻烦事儿。

    一想到这可能是宋代大规模作坊的遗址,王嘉纬眼前仿若看到了闪闪金光,那都是巨大的财富,不过心中也庆幸不已,幸好是由自己来处理,否则的话,极有可能被挖掉。

    “天助我也!”王嘉纬的确是非常兴奋,这地方连古代的作坊都选在这里,岂不是说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建设工厂的最佳选择——风水好,古人选址从来都是需要认真参详风水,这对于现代人来说一样重要,尤其是开办工厂的商家。

    当然,这个优势却不能公开地在正式场合表述为风水,只能作为私下交流的说辞。但是,王嘉纬想到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如何通过这个遗迹将大王新型工业园的名声唱响全国。

    兴奋了一会儿,王嘉纬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要想打好这张历史牌。得下大功夫进行全方位的包装策划,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可不是靠着兴奋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冷静下来之后,王嘉纬首先考虑到的就是资金问题——要想造势,就必须要有相对应的资金支持。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想。

    虽然荣易马上就要投资6亿元的标准厂房,征地面积将达千亩,但是相应的‘七通一平’工程也是不小的投资。何况还需要向农户补偿征地款,算下来资金还是非常的紧张,可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开发这个遗址。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当了家才知道问题重重。或许这也是很多人坐在聚宝盆里饿死的缘故吧,想到这里王嘉纬不由乐了,昨天还在讽刺别人,可今天自己就要遭遇这个困境,这报应来的还真是快。

    王嘉纬计划把这个遗址建成一个纵贯古今的博物馆,从而让大王新型工业园脱颖而出,而这不仅是中国从古至今工业发展历程的综合展示,也是一个人文景观旅游项目。但只是粗略地估算了一下投资预算。便发现要实现这个宏伟的想法需要的投资巨大,根本不是眼下的工业园可以承担,就算得到王长田的支持。县财政也无力承担这个投资。

    而且作为免费开放的博物馆,除了展览、会议之外可是没有更多的收入。想要取得银行贷款的支援,即使是政府项目也难以获得批准。

    在王嘉纬的计划中,这个博物馆本来就是一个吸引人注意力的两点,只是让更多的客商落户大王镇,所以想找到投资商来投资也是非常地困难。

    即使只是做成一个小规模的宋代手工业遗址博物馆,需要的资金量也不低,毕竟要做就做出特色,而不是搞成钢铁水泥的现代建筑。

    “想要单纯地发展工业,的确不容易,毕竟工业用地的价格很低,但若规划出一部分住宅用地呢?那样的话,或许可以通过工业遗址博物馆带动商业发展,从而吸引房地产的投资?”转动着手中的笔,王嘉纬自语道,但说完又觉着很荒诞,就算以长远的眼光来看,秦都市要想延伸到大王,恐怕也需要十年以上,再说现如今秦都市的高档商品房的价格也不过2000块一平米,何况大王镇?

    王嘉纬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上任面临的最大难题竟然是资金问题,不过王嘉纬并没有气馁,办法一定会有,只是需要让渡利益,比如跟秦都市高新区合作;比如在工业园二期乃至三期的建设中,给荣易提供相应的土地。但是王嘉纬并没有急于做决定,这是公益项目,最好能由政府出面投资,从而带动工业园的发展,从而引领周边的繁荣才是硬道理,没有理由将这个可能影响大王镇,乃至秦安县和高新区的项目搞成盈利前景不明显的私人投资项目。

    但此时如果寻求政府投资,就必须有更加巨大的项目作为支援,眼下哪里能这么顺利地找到更大的项目?

    突然,王嘉纬响起了盛世昌说过胜达集团最近有投资10亿美元,建造大型电子产业生产基地的计划,如果能把这个项目给拉过来,工业博物馆的项目岂不是很容易就能获得市委乃至省委的支持么?

    “擦,魔障了,这项目恐怕比从政府要到资金支援难多了,这不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嘛,能把这项目拉过来,又何须工业博物馆来造势?”王嘉纬拍了拍脑袋,暗道自己还是不够成熟,之前把很多问题考虑的太过于简单,而又见猎心喜地想小牛拉大车,这样势必会遭遇挫折。

    做事情必须一步一步来,遗址的事情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开发,眼下紧要的是跟荣易商量将标准厂房的用地向后退200米,为下一步的遗址开发留出足够的空间。

    再想了想,发现眼下最急切的还是需要跟王栋梁商量筹建办公室的人事问题,县委常委会上只讨论了王栋梁担任党工委书记,王嘉纬担任主任,刘力伟担任副主任,至于其他的人员一概没有讨论,虽然王栋梁表示了让步,但必要的沟通却是必不可少,毕竟党指挥枪,应有的尊重不能废。

    “王书记,荣氏投资集团已经初步决定投资一期工程,预期投资金额在6亿元,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年内应该能够动工。”寒暄过后,王嘉纬正式地跟王栋梁说起了招商的进展,并没有一开始就说起人事问题。

    王栋梁虽然知道王嘉纬一直在跑投资,却没有想到竟然已经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不由大吃一惊,“什么,6亿元?”

    王嘉纬没有想到王栋梁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虽然自己跟荣易的关系已经算是莫逆,但终究还是没有签合约,“嗯,是6亿元的投资意向,但是现在遇到一个问题,考古队发现的遗址正好在荣氏集团看中的地块。”

    “我刚才也在看文物部门发过来的资料,的确很棘手,嘉纬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没有?”王栋梁闻言顿时冷静了下来,6亿元只是投资意向,距离签约其实还是有一大段路要走。

    “嗯,这个遗址的发现,对于工业园是一个重大利好,因而必须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所以我的想法是让荣氏集团退后200米。”王嘉纬道,关于这个问题,王嘉纬已经经过深思熟虑,倒是没有束手无策。

    “退后200米倒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只是投资商可能会有意见,你有没有把握说服投资商?”王栋梁的第一反应就是待到考古结束后将这个遗址搬迁,但听王嘉纬却是要说服客户放弃征用遗址的土地,不由有些好奇地问道。

    “我试试看吧,把握却是一点没有。”经过刚才的思考后,王嘉纬决定谦虚一点,没有把话说死,但却敏锐地意识王栋梁并没有发现遗址的价值,“考古队初步估计这是宋代作坊群遗址,规模不小,而我们工业园区正好是全面发展工业,所以这个遗址,我建议针对遗址大力推广,从而让大王新型工业园具备历史的底蕴,让客商觉着这是一个生产制造的风水宝地。”

    王栋梁闻言愣了一下,不由赞叹道,“嘉纬,你想的还真是周到,据说港岛、宝岛以及南方的企业家相当重视风水,这个宋代的作坊遗址不就证明了咱们工业园的风水好吗,太好了。”

    “其实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具体怎么操作还没有最终敲定,关键是咱们工业园很穷啊,要是能获得一笔资金支援的话,完全可以在咱们工业园的门口建立一个工业博物馆,树立大王新型工业园所在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生产制造产业的重镇的形象。”王嘉纬叹了一口气道,“不过鉴于资金情况,只能暂时小规模地开发成为一个宋代作坊群遗址。”

    听到王嘉纬的话,王栋梁心中再次吃惊,暗道王嘉纬的脑袋难道就跟别人不一样,怎么总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而且每每都能产生奇效,“嘉纬,你还真是考虑的周到,你纠结的资金问题,咱们一起努力跑跑吧。”

    王栋梁虽然没有想到要发挥这个遗址的价值,但在王嘉纬的提醒下很快也就反应过来了,具备这种历史资源的工业园恐怕为数不多,而这就是工业园独特的优势,这要是搞成了,副处指日可待啊。

    “有了领导的支持,我相信咱们大王新型工业园一定能够快速发展,并且成为最具工业传统的生产制造基地。”王嘉纬呵呵一笑,话锋一转道,“王书记,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对我们而言,太缺少人才了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官风宝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官风宝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