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泼皮福晋 第三十七章 沉冤昭雪

第三十七章 沉冤昭雪

目录:重生之泼皮福晋| 作者:简歌| 类别:其他类型

    入春以来,康亲王的病情有了好转,连太医也说只要过了冬天就有痊愈的可能。安王福晋赫舍里氏和康亲王的福晋董鄂氏交好,所以此番漱玉借口出宫探望康亲王,也并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这是漱玉嫁人后第二次出宫,第一次是和胤禩一起去安王府回门。董鄂氏收到递上来的帖子,在高兴之余也有一丝惊讶,毕竟两家虽然走得颇近,但这是漱玉头一回单独拜访。

    康王府还是之前的气派,不过仔细看下人的脸色就会发觉,还是有些愁云惨淡。漱玉由嬷嬷领入了宽敞的花厅子,董鄂氏正坐在红木椅上,一看见她就笑盈盈地招手:“快过来让舅母看一看,你这孩子我从小看到大,没料到那么快就成了家。”

    安亲王是康熙的堂伯,康亲王是康熙的堂兄,所以算辈分来说,漱玉是该称呼董鄂氏为舅母。漱玉快步走上前,停在她身前福了福身,莞尔一笑:“漱玉不请自来,又是这么久没来看舅舅和舅母,您老不会生气吧?

    “哪儿会生什么气?你能来看舅舅和舅母就是有心的好孩子。”董鄂氏的长女出嫁,膝下也不比安王府那样子息繁盛,所以更是亲热地拉住她的手,眼光上下不住地打量:“不愧是成了婚的人,好似长大了不少。”顿了顿,又压低了声音问,“贝勒爷对你可还好?”

    俏脸微红,漱玉顺势坐到了婢女搬来的矮凳上,笑道:“让舅母操心了,我和八爷一切都好。舅舅最近的身体如何?在宫里听太医院的消息,说是稳定了许多。”

    提到康亲王的病情,董鄂氏免不了还是一声轻叹:“你舅舅他,最近是好了一点。只不过,哎,你不知道他发作起来,都能咳得将雪白的帕子染得发红,叫我怎能放心?”

    漱玉知道康亲王是大限将近,虽觉哀伤但还是要安慰董鄂氏:“舅母且放宽心,舅舅吉人自有天相。我这次从宫里来,恰好云南那里进贡了些普洱茶和药材,据说有清润止咳的功效,让下人用水煎了早晚各服一次,看一看效果如何。”

    董鄂氏让婢女收下,执着手帕抹了抹泛红在眼角,强笑着岔开了话题:“漱玉回去看过你郭罗妈妈了吗?自从你出嫁以后,她来过这里好几次,话里话外都是替你担心。”

    “回门去过一次,”漱玉点了点头,“这辈子怕是只有过得好,才能报答郭罗妈妈的一片苦心,也能对得起郭罗玛法和我阿妈额娘的在天之灵。”

    “好孩子,安亲王在世时果真没有白疼你。”董鄂氏刚说完,婢女们就来禀报说是康亲王午睡醒了,请八贝勒福晋到内室叙话,两人也就一块儿起身去了。

    康亲王此刻在房间内,半靠在铺着鹿皮褥子的软榻上,精神看上去还好,只不过双颊深深陷落下去,显得颧骨突出得明显。他见到漱玉,脸上添了一丝笑意,语音轻柔地说:“原来是漱儿来了。瞧你舅舅不中用的,都不能下床了。”

    爱新觉罗.杰当年是何等英雄气概,如今却被病痛折磨得这般憔悴,漱玉心中不禁有点触景伤情,想到了早已故去的安亲王,眼睫微垂:“舅舅迟早会痊愈的,万万别再说些泄气的话。须知养病的人最忌讳这些,舅舅该放宽点心。”

    康亲王淡然一笑,转而就询问起他始终挂念的朝堂,正中了漱玉的下怀:“最近朝廷上可有什么大事发生?前几日皇上遣了太医过来,我还听说八贝勒如今在户部管事,这倒是很磨练人的地方。”

    漱玉的脸色却是一变,连往日那双极具神采的眼眸也顿时黯然,令康亲王一看就知道出了什么变故:“这些话原也是不该对舅舅说的。不过,戴梓大人天妒英才,平白无故遭逢这番劫难,实在让人不忍。”

    康亲王闻言先是愣了愣,立马又追问道:“文开怎么了?”

    文开是戴梓的字,漱玉一听就知道有戏,看来康亲王还是念了几分旧情的,不由越发添油加醋地说:“因被歹人诬陷有不臣之心,戴大人如今深陷囫囵,听闻圣上甚至动了杀念。舅舅,您是最清楚不过的,戴大人怎会与东洋人勾结?”

    康亲王一面听一面紧拧着双眉,等漱玉说完随即开口:“文开天赋异禀,是制造火器和机关的天才。只是,他性格耿直得罪了不少官场中人。哎,圣上素来英明,这次怎会……不该,不该啊。”

    “杰在说什么不该?”沉稳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紧接着是明黄的衣角慢慢飘出。

    漱玉暗道不好,可还是反应极快地跪在了地上,低下了头让任何人看不清表情:“漱玉见过圣上,祝圣上万福金安。”

    黄绸的龙靴在她的眼前停下,漱玉听到了一声还算和煦的低笑:“呵,原来老八的媳妇也在,是专程过来看你舅父的?”

    尽管康熙的语气柔和,但漱玉还是不敢大意,因为她比谁都清楚这个公公的反复和多疑。略微调整了下呼吸,嘴角勾起一丝恰到好处的微笑,抬起头回话:“之前回门就听郭罗妈妈说舅舅身子不爽,正好昨日陪太后娘娘叙话,她老人家也十分惦记舅父和舅母,所以就遣了媳妇出宫来探望。”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所以康熙只看了她一眼,点点头没有再说话,心中另有一番思量。

    郭络罗氏一直与太子妃石氏性格迥异,初时以为是养于安亲王府的娇蛮作祟,因而没有石氏的和顺婉约。可自从选秀以来的点滴奏报入耳,足可见其心智远超同龄人,手段凌厉但不过分张扬,与老八的内敛圆融互为补助。

    若是身为男子,定是另一个能匡扶盛世的杰。但身为女子,这般的性子倒一时让康熙帝说不上好坏。按理说,他一直不喜欢女人太过聪慧伶俐,偏生这郭络罗氏出嫁后便竟日陪伴后宫女眷,更谈不上任何出格之举,似乎又是孝顺低调的品行……所以,康熙帝才一直看不透这个儿媳。

    康熙帝怎会知道,这辈子的漱玉谨小慎微,早已在这方面留了心眼,为的就是不让这位千古一帝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更不会让他察觉到自己也关心朝堂的动向。

    康熙帝走到康亲王的病榻前,后者挣扎着要起身行礼被制止,康亲王和福晋口中忙不迭地问安,康熙也只是略微颔首却没有开口的意思,让屋子里的气氛寂静得有点诡异。

    最后,还是漱玉瞧出了他的心思,转而机灵地朝董鄂氏笑起来:“舅母,漱儿上回在您这里吃的绿豆糕香甜软糯,不如您带我去小厨房吧,让那个厨子教我怎么做,也好让我回宫做了孝敬太后娘娘。”

    董鄂氏心领神会,自然就带着漱玉走出了屋子,留下了这对世间身份最高贵的堂兄弟。

    康熙帝听见门闩落下,转头看着日渐憔悴的堂兄,眼中陡然生出了一丝落寞:“杰,你最近身体可好些了?”

    “多谢皇上惦记,怕是不中用了。”康亲王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皇上不必太放在心上,当年三藩之事是为国效力,这是杰应当应分的。”

    “你一贯如此。”康熙叹了口气,还是换了个话题,“这几天朝廷上发生了大事。当初跟着你投军的戴梓与东洋人勾结,竟然企图将火器图纸私下交易,其心可诛!”

    康亲王脸上一径的平静,说话的声调亦是十分平稳,却也显得有几分飘忽:“皇上,杰斗胆请问一句,是何人告发文开的?”

    康熙帝一说出南怀仁的名字,康亲王便报以一个冷笑:“果不其然。人说一山难容二虎,文开与南怀仁俱为皇上研究火器制造,文开屡次建功让他下不来台,这次又是在荷兰使者访京后出的告发事件,一切未免太过巧合了些。”

    顿了顿,康亲王的语气柔化了不少,冲着康熙帝露出一抹疲乏的笑容:“相信以圣上之智,应该早已洞悉南怀仁的险恶用心,之所以至今不摆明态度,不过是想警告文开收敛恃才傲物的性子。杰愚鲁,若是揣摩圣意有误,还请圣上勿怪。”

    康亲王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话,康熙帝在微讶过后掠过心头的是疑虑。杰对戴梓的事情并不诧异,难道是郭络罗氏之前已经提到?再者,杰句句偏帮戴梓,莫非与戴梓有什么私下往来?

    这个念头刚转过脑畔,康熙帝又立马否决了。杰闭门在府上已有一年之久,据奏报而言也并没有和任何人走得很近,老八与戴梓也没有交情,看来还是自己多疑了些。

    事实上,真正让康熙帝迟疑的还是他自己。他从内心而言也并不想处置戴梓,当初周培公的事情还历历在目,一个功勋卓著的汉臣已经发配到盛京,难不成将所有有用的汉臣打发到西北苦寒之地?

    他不是昏君,更不是庸碌无能之辈,因而本质上还是求贤若渴。还有一个原因,当然是看在缠绵病榻的杰面子上,他与福全一样没有争位之心,所以才能让康熙帝安心。

    “杰所言甚是,这件事朕会让刑部的人详加调查。”康熙帝同样微笑,一语定乾坤。

    最终,这件事还是在胤禩的预料之内,由胤禛着手调查。胤禛现在在刑部人称冷面阿哥,这种案子落在他手里自然是小菜一碟,不多久就将南怀仁咬了出来,同那些诬陷戴梓的人一并处置。

    事情到这里本是极好,但谁也没料到就在入夏之前,康亲王毫无征兆地发起了热症。这病一来如山崩之势,不出五日人便过世了,一颗将星就此陨落。

    他的离世给康熙帝带来的打击不小,后者在悲痛之余颁诏辍朝三日。这三日,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包括二品命妇以上齐集举哀,胤禩和漱玉虽是新婚不久也是要参加的。

    不过这一次哀悼又让她意外地遇见了一位故人,一位足以让她恨得钻心蚀骨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近十天没更新,对不住大家。工作和毕业设计的事终于办妥,基本可以恢复更新了。

    下一章要开始向大家解释上辈子为何漱玉没有孩子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泼皮福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泼皮福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