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扛鼎天下 第五十五章 子偃的打算

第五十五章 子偃的打算

目录:扛鼎天下| 作者:嬴放勋| 类别:玄幻奇幻

    宋国国君,子姓名偃,刚过而立之年。生得相貌堂堂,据言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铁钩。虽然没有力能举鼎那么夸张,但也算是勇武之人。

    而子偃登上这国君之位,靠的便是武力。宋国前代国君,乃是子偃之兄,只不过其为人懦弱,登位之后对周边列国都是委曲求全,甚至主动削减兵力。这便使得,宋国到现在,仅有区区五百乘的兵力。

    不过,宋国先代国君也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他委曲求全,换来的是宋国的休养生息。使得在列国纷争的大环境下,宋国百姓生活颇为富足。

    只是,看不惯宋国委曲求全的人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子偃。以前,子偃还未成势,还隐忍不发。但是在一年前,子偃却是一举以武力,驱逐了兄长,自登位为国君。而宋国的先代国君,也逃亡到了齐国。

    然而子偃国君的位置还没有坐暖,他逃亡到了齐国,而且身染重病的兄长还不死心,拖着病躯都要向齐国求了援兵,来伐宋。虽然齐军刚出发,就有传闻他病死了,但他毕竟是宋国前任国君,他的请求让齐国得以名正言顺侵宋。

    床榻之上,子偃辗转反侧,难以入寐。他已经知道,齐国大军包围陶丘,如若陶丘被攻破,宋国亡在旦夕。这时,他也有点明白,为何兄长以前要委曲求全。虽然明白,但他还是不赞同这么做,因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委曲求全没有任何用,唯一所能依靠的,是强大的武力!

    这是子偃所信奉的生存之道!

    不过除了武力之外,智谋更加重要。现在的宋国,缺乏一位可以主持大局的智谋之士,子偃在等。他相信,肯定会有智谋之士不愿意看到立国超过六百年,承殷商福泽的宋国灭亡!

    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等,等这位贤士的出现。子偃知道,如果这贤士出现,很可能他就是自己的子牙、管仲!

    “君上,外面有人,自称庄夫子求见!”

    难以入寐的子偃,忽然听到内侍的禀报,本能地问道:“哪个庄夫子?”

    “隐居南华山的道家庄周夫子!”

    “是他?”子偃“腾”一下坐直了身形,眼含激动道:“好哇,本君的子牙、管仲,终于来了!快请!”

    “君上,他的身份……”

    子偃轻拍脑袋,喃喃道:“差点忘了。”说着脸容一板道:“嗯,他可有什么信物证明自己的身份。”

    内侍递上一枚铜牌道:“这是他给的信物。”

    子偃接过,仔细打量。铜牌打造得很精细,一般工匠难以打造,而且上面还刻有蝶形图案!

    蝶形图案的铜牌?

    子偃眼中狂喜,大笑道:“来人的确是庄夫子,快请!”

    “诺!”

    子偃之所以这么肯定,那是因为宋国国君,对于赏识的才智之士,都会给予一个铜牌。让他们能够直接面见国君。这个规矩,好像是由初代国君微子启定下的。而铜牌每代国君也发下不少,拿到铜牌的人也是贤士,他们会在身故后主动让后人归还。

    至于现在,则只有几枚铜牌流落在外,其中就有庄周,而图案则是蝶形。

    庄周的名气,子偃自小就听闻,如果他能够相助自己,那么……

    想到这里,子偃已经迫不及待地扯过一件外套披在身上,连鞋子也不穿,光着脚便往正殿而去。后面的内侍见到,连忙提着鞋子跟上。

    正殿中,田英看着子偃赤脚而来,惊讶得轻轻张开了口。庄周和惠施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偃闻得贤人至,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礼贤下士,可以说是一个明君的标志,如今子偃的表现,不论是真心还是做作,都完全符合明君的标准。

    这让田英有种,怪异的感觉。如此的宋国国君,会一心降齐?不可能吧!

    “不是不可能那么简单,而且是绝不可能!”半眯着眼睛的庄周,发现自己还是有点小看了这宋国国君。但是,能篡夺大权的,又岂会是轻与之辈。只是庄周没有想到,只是刚到而立之年的子偃,竟然隐忍得这么深,完全具备了一个王者的条件!

    庄周不说话,子偃目光却是落到他和惠施身上问道:“未请教……”

    相对于庄周那爱理不理的模样,惠施脾气好多了,拱手一礼道:“在下惠施,见过宋公。”

    子偃是明白人,听到惠施称宋公而不称君上,便知道他是以魏国相的身份了。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悦,反而执了个弟子礼道:“惠夫子能返故国,实在是宋国之福,偃愿意每日聆听夫子教诲!”

    招揽之意再明显不过,而且还勾搭了故国这一层,用的是动之以情。又执弟子礼,那是暗示,只要惠施能来,地位将会比在魏国更高!虽是招揽,但又不是大方爽朗,实在难得。

    惠施见状,微微一笑道:“宋公客气了,施这次只为陪老友而来。”

    对于惠施的婉拒,子偃并没有在意,对庄周也行了个弟子礼道:“偃久闻夫子大名,今日能够聆听夫子教诲,实在是偃之幸!”

    人家以国君之尊,如此礼遇,若在摆出架子就太说不过去了。庄周连忙还礼道:“君上言重了,此次求见,也是为了解君上之烦忧而来。”

    虽是只言片字,但子偃已经知道庄周不是一个喜欢客套的人,连忙颔首道:“未知夫子如何解本君之忧?”

    庄周目光落到田英身上道:“子玉,此计由你所出,还是你来说吧。”

    听到庄周的话,子偃暗惊。他原本看田英年轻,还以为他应该是两位大贤的弟子,这次是来见识一番的,但事实显然不是他想的那样。

    子偃立即纠正心态,微笑着问田英道:“未请教……”

    “在下齐国田英!”

    “齐国?”即便子偃,也对田英的身份感到疑惑。

    这时,庄周却是解释道:“君上不必多疑,子玉跟孟尝君有杀父之仇。”

    “原来如此。”虽然是了然,但子偃明显对田英看低了一筹。

    对此,田英混不在意,相反还颇为感激庄周。如果自己解释,太过劣拙,怕是难以瞒过这个有贤君之相的子偃。

    田英保持着云淡风轻的样子,含笑道:“英与庄夫子求见君上,乃是希望知道刑大司马的想法。”

    “大司马?”

    见子偃疑惑,田英于是将这个那投石问路之计和庄周后来的分析,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听着田英的说明,子偃的眼神有些变了,能想出这般计谋,田英怕是也不简单。而且,他跟孟尝君有仇,应该是可以拉拢!

    想到这里,子偃亲热地对田英道:“子玉能助我宋国,实在是宋国之幸。至于结果,本君想应该是庄夫子猜对了。刑显乃是陪着本君长大,后来又助本君立下大功,才获封大司马,他对本君绝对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田英不是笨人,这个子偃登位不过一年,也没做什么大事。能立下大功的地方,恐怕只有当初在他驱逐兄长登位的时候吧。

    既然是从龙之臣,这个刑显有反心的可能性极低。纵使他要投齐,恐怕孟尝君也不会接纳吧。

    想到这里,田英心中苦笑。其实如果他得到的消息更完善点,这些事情应该都是能猜到的。事实上,刑显能以阉人的身份成为大司马,这点消息就应该好好打探。只不过,当初因为太过自信,失去了冷静,才没有询问史杵,以至于造成了现在的状况。

    不过怎么说都好,见到这宋国国君,大局基本已定。而且,田英这时也大概明白这位国君的心思,不外乎是国内没有贤人,用以退为进的手法,逼贤人义士出来相助罢了。

    当然,他这赌注也很大,一旦陶丘被攻破,还没有贤人出来相助,那么将错失掉时机,宋国将更加危险。当然,他这么做对贤人来说吸引力也很大。挽大厦于将倾,而且对手还是孟尝君,功成之日必定名震列国!

    名,也是贤士们最所需的。机会,子偃也刻意制造了出来!

    而现在,子偃是赌赢了。

    不过相比于田英,一直端坐着的庄周显然不太关心这些,此时反而冷静地问道:“君上,不知戴侯和大司马可清楚此间内情?”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扛鼎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扛鼎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