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定鼎八极 第四章 重生马氏

第四章 重生马氏

目录:定鼎八极| 作者:短山赵子虫| 类别:玄幻奇幻

    公元164年,洛阳马府,汉末当时大儒马融老来得孙。

    在外面焦急的抓耳挠腮的实在不敢相信这是汉末的绝对的大儒,谁也无法想象这是汉末的大儒,毕竟这还是人之常情就算是我们的大儒在老来得孙,感觉到了自己的香火终于有了传承就算是我们的汉末大儒马融也只能犹如一个普通人一样了。即便是其弟子卢植郑玄也是汉末的大儒之一了,但是这又能如何?、只听见哇的一声婴儿的啼哭,终于在煎熬了这许久的时间以后马融至于听到了这声对于他犹如天籁一样的声音了(马融的孙子是谁小虫没有查清楚,为了我们的小说的合理性就安排到这里了,这个年代的大儒真正有名的就是马融郑玄还有荀家的荀况了,至于孔融??算是品德不错的人了,但是能力但是能力??真没什么能力。马融是伏波将军马援的重孙,而荀家是春秋战国的荀子的后人,荀子也许在儒家的低位不如孔子或者是孟子什么的了,但是绝对是儒家的大儒,这个时候可不是后世那种妄称儒生的人了,绝对都是探索在学问的路上有了自己的学问的儒者,都是真正的学者,不是后世那种捧皇帝臭脚的人物。然后披着儒家的外衣然后自己妄称圣人子弟的败类,当然很多的朝代的名相其实做的都是外儒内法这个治国的方案,但是朱某某就不好说了。)

    从外堂急忙忙的冲来一人,报大人王夫子于门外拜见。

    马迭你急急忙忙的冲进来作甚?、王夫子,哪位王夫子??

    报大人是平原王夫子?

    哦平时我与他从来未有什么交际,怎么这个时候来拜见??不过这位王夫子的学问尚在我之上,倒是不应该怠慢的。请于前堂,待我去更衣相见。儒学最重礼仪,倒履相迎周公吐脯那是上位者做的事。那是一种礼贤下士的表现,汉朝其实不想后代那样臣子就是仆人的感觉。汉朝根本就没有臣子要行跪拜礼什么的,大多数只是只是行一个拜礼罢了。而且很多大儒乃至于三公什么的汉朝的皇帝还要起身还礼的,这个是很人权的一件事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什么的可不是这个时候的学者们应该做的。

    就算是我们的马融毕竟也只是常人罢了,看见自己老来得子自然是高兴不已的。马融的生命在这个时候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感觉到了自己的生命也不过就是这两年的问题了,(马融也就这两年了,马融是公元166年逝世的。)先看看了自己的孙子,我马氏出自于马服君后裔,本姓乃是赵姓(马赵其实都是一家,因为春秋战国的名将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后面才有了马这个姓氏)如今我大汉朝虽然表面上还是雄壮依旧,但是各方的异族其实都是蠢蠢欲动了。我今取名赵武,希望你能够再现我兵圣的辉煌,扶一扶我这大厦将倾的大汉。说罢仔细端详了自己的孙子,虽然只是刚刚出身的孩子,面貌自然不会是多么好看的,满脸都是褶皱什么的。自然不会好看到哪里去了,但是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自己的孙子出身马融自然是开心无比的开心的,自然也觉得就算是这般摸样也是俊俏无比的,而且马融自己就是一个帅哥按照史书上面的说法就是大帅哥一流的因此自然是俊俏无比的。古代的人以貌取人的这个问题一直都是非常严重的,就算是千古一雄曹孟德也是对于自己的相貌自卑不已的,因此要使长相不是很好的哗想要出头也是要付出比常人多出了不知道多少的努力了。

    马融与后堂换了一身衣服就到了前堂见王夫子了,不知道阳明先生到此有何见教啊?没错阳明先生,王阳明本名是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因此世称王阳明,没想到转世到了这里居然还是这个称号了,王阳明自然是先到了这里的,就是为了铺出一片文学的路出来,袁绍为什么能力不怎么样却能够得到这么多的人的支持??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四世三公的这个家庭,这个四世三公说的不是袁家四代人出了三位当三公的人物是其实真要这样说的话其实应该是四世五公的样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才能够有那么大的成就,不论是袁绍还是袁术本来的能力都是不怎么样的,但是为什么都有着那么大的势力??袁绍的的文臣武将可是绝对不在曹操之下的,颜良文丑在真正的武力上是不在典韦许褚之下的,就算弱也不过是一点点的问题而已,而且典韦许褚最大的问题只是武夫,带兵的能力是没有的,只能做一个护卫或者说是冲阵的武将。高览和张合带兵能力哪一个都不在五子良将之下的,张合本来就是五子良将之一的,田丰沮授郭图逢纪也都是真正的有智谋的,只是因为有着矛盾在争权的原因,本来就算是郭嘉什么的都是袁绍的手下,只是因为袁绍自己没有眼光而且没有能力的原因才改投的,赵云本来也是袁绍的人的,后面看出了袁绍是个混蛋才改投的公孙瓒的。真要对比实力,也许在文臣武将什么的就算是差了一点,但是军力财力什么的都在曹操的数倍数十倍以上的,最后失败。这个人的能力不言而喻。能力不强但是能够有着这么多人的相助,靠的就是这个名声。赵劫,不现在是赵武了,家室虽说不能够和这些个比,但是也是绝对的大儒后人了,现在的阳明公貌似比赵武至少是先转生了三十五年左右的样子,现在的门徒至少也是数千人的样子了。。说不上门生故吏遍及天下的样子,但是现在也是海内大儒的样子。现在与郑玄马融并列了,甚至在这学问上,郑玄和马融还自称差了几筹的样子。

    听闻先生近日喜得良孙,因此来此拜服还望先生不要见怪了。

    阳明先生如此有心,季长在此鸣谢了。先生来此不会仅仅是庆祝我喜得孙儿的原因吧??

    呵呵不仅仅是如此了,我奉先师之命代师收徒。近日来就是准备欲收季长先生之孙为徒,当然是代师收徒当为我的师弟了。

    既然是阳明先生之师的命季长敢有不从,现在不论是马融还是阳明先生都是没有官职的,自然就不用考虑当官的那一套套的了,王阳明的学问在马融之上自己的孙子能够在阳明先生的门下学习自然是无有不从的。汉代的学者可不是后面的那些弯弯绕绕的,讲的就是达者为师。阳明先生虽然仅仅是三十余岁的人,但是在那个时候其实也可以称作老夫了,人生七十可就是古来稀了。刘备就在自己四十左右的时候就自称老夫了,这可不是心力交瘁感到自己已经老了什么的因为那个时候活到这个时候的人已经可以自称老夫什么的了。

    与先生相交了这些年,也从不知道先生先师为何人,但是先生之才十倍于我即便就算是先生来教导小孙也是胜我许多的。我自感天年也不是许多了,天年也就是这两年的时间了,本来还在不知道是送小孙拜何人为师,既然先生有这个心思我在这里谢过阳明先生了。想来着京都也是是非之地,留在这里我们也都是如履薄冰啊,如今天朝圣上可不是一个明君啊。今我有意与先生做一个邻居不知道先生可愿意啊??

    敢不从命,有先生为自然是可以让我大汉留下了这一丝的文风的,文人风骨自然是不能够断的。如此我就先行一步做好准备就静等先生的佳音了。

    两月后平原郡郊外二十里,阳明学院。

    老师,先生要寻的几位生员已经到了。哦那就好了,不知道派往西凉的人有没有回应??

    老师还没有他们的消息,而且先生要找的人同名同姓的人极多。因此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何人,只能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寻找很难找到。

    不必介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罢了,想开现在很多人还没有出世吧。

    伯颜你可知道我为什么让你们去寻这些人??

    先生之才经天纬地弟子实在不知,不过想来先生找的这些人多都是些婴儿大小的人。难道先生能够观星之术能够知道我大汉的英才现在何方??

    观星??也差不多吧,只是我心中所想你又能知道多少罢了罢了,这长卿居然让我早到这里这些年等我回去了自然要找他的麻烦哈哈。(古代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字,小虫就给赵劫现在的赵武也取了一个,小虫不是那种研究历史的博士,因此就只能借鉴我们的千古兵圣的字了,长卿可不是仙剑的徐长卿,我华夏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的孙武的字就是长卿,很多人觉得孙武仅仅只是和伍子胥打下了楚国能力什么的更多的是在他的兵法上,而且后面的史官评价的四大名将里面也没有,但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名,这个说法就是最贴切的回答。孙武没有经历过多少的战争,不像其他的名将都是一生之中都是在战争之中。)

    三月后,海内大儒马融举家前往平原广收门徒。海内大儒王阳明与马融郑玄于冀州建立明心书院广收天下贤才。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定鼎八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定鼎八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