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逐鹿 第四卷 楚军将 第五〇五章 赵地守将

第四卷 楚军将 第五〇五章 赵地守将

目录:逐鹿| 作者:尹三问| 类别:历史军事

    汉王刘邦的突然驾到,打乱了韩信所有的部署和计划,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

    无奈之下,韩信只有暂时放下自己的宏图伟业和远大抱负,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应对好汉王刘邦,从而做到自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话永远都是有道理的

    听韩信说的如此谦虚和恭敬,刘邦的心情稍微舒缓一些,说道:“兵力只是一方面,关键是谁能够抵挡住项羽的进攻樊哙在成皋已经败下阵来,其他人似乎都不行,寡人以为汉军之中恐怕只有韩元帅你可以了”

    刘邦虽然说的好听,还有吹捧的意思,但是韩信心中还是有些掩不住的失落,说到底刘邦还是不放心自己留在燕赵之地对付楚军,夺回成皋,兵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只要有足够的兵力,就足以和项羽继续周旋对抗至于指挥,自己固然是最好的,但并非是必须的,周勃和曹参,夏侯婴等人似乎都有这个能耐,何必非得要自己回去呢?

    剥夺自己的兵权才是真的,韩信的目光向后一瞧,从张良身上扫过不用说这样的计谋又是子房先生的谋划,得一张良,当真是刘邦之大幸什么时候自己身边才能有这样一号人物出现呢?到了那时,何愁大事不成现在麾下有了李左车这样的猛将,最缺乏的就是独挡一面,智谋高远的谋士

    刘邦此行的计策自然是张良的注意汉国在大河之北的土地全是韩信一个人打下来的说到对这些土地的控制韩信可是远比刘邦要强甚至在这些地方,很多人都是知韩元帅而不知汉王这是刘邦和张良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自然而然需要加以遏制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韩信暂时调离这片土地,兵将分离,减少他与河东与河北的关联,想来情况会好很多

    现在就要看韩信怎么回答了,他的态度至关重要说实在的,自从韩信建议开辟北方战线的第一天起,张良就觉得韩信必然是另有心机因此一直对其很是重视,现在这种苗头已经开始显露必须要加以遏制才是所以当刘邦道出当前的两大担忧的时候,他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韩信道:“如此,臣领命,不知何时前往荥阳比较好?”

    韩信心里很清楚刘邦和必然已经商量好了,此时自己是多说无益,根本不可能改变这个事实尽管自己心中很是不情愿,但还是改变不了必须离开河北之地的现实既然如此,索性痛痛快快地答应,免得刘邦进一步猜忌自己

    被君王猜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韩信现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离开或许只是暂时的,不管怎么说至少也保留再次回来的可能

    韩信如此爽快地答应了,这让刘邦和张良都有些突兀,有些意外本以为韩信多少会有些不情愿此此番多少都要有些麻烦才能处理好的结果没想到韩信竟然一口答应,刘邦不禁心念一动,难道是自己想多了误会韩信了?不过对他而言,不管韩信是怎么想的,只要他处在哪个位置上,就必须要多留个心眼

    张良诧异的同时,再次打量韩信以他对韩信的了解,以及现在的这般状况,韩信绝对不会如此心甘情愿,如此爽快地交出兵权对此他竟然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意思怨恨和不舍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韩信真的没有任何的非分之想,对汉王刘邦是绝对的忠诚第二,韩信现在是在隐忍他内心之中实际上很是不满,但是现在的表现都是故意装出来的

    对于这两种可能张良倾向于后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韩信有着为深远的目的,以至于现在必须要位置隐忍不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实在太可怕了张良有些不敢想下去,奈何现在韩信表现的恰到好处,没有任何的把柄和蛛丝马迹,又能说人家什么呢?有些事情只能是加强注意力,多加提防罢了

    刘邦笑道:“如此自然是最好不过,若是能够尽快返回自然最好”

    韩信躬身道:“请汉王吩咐”

    一旁的张良说道:“汉王,韩元帅返回荥阳自然是最好不过,可是韩元帅就这么一走,河北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韩信自然想到了了,对此也有了一些应对之策但是这些事情绝对不能由自己讲出来,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现在张良提出来自然是最好不过,他却不知道张良这样说也是有目的的

    刘邦也似乎恍然道:“是啊,寡人竟然把此事忽略了,燕国和辽东尚未平定,河东与赵地也是行事形势不稳,这可如何是好韩元帅,你对河北诸侯的情况最为了解,此事你以为如何?”

    韩信道:“汉王,此番对西魏国和赵国作战,已经震慑到了河北诸侯至于燕国和辽东不必担心,想必我们按兵不动,停止攻伐之后燕王臧荼只会拍手庆幸,他绝对不敢对我们的土地有任何的侵袭燕国偏远效果,也不会对我们造成任何威胁所以臣以为可以暂缓对河北诸侯的征伐,主要稳定现有土地为主”

    成皋的失守对刘邦的触动很大,他现在已经很清楚一个事实当务之急是应付西楚国的攻势,至于在北方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有所收敛的

    韩信续道:“汉王,北方尚且有匈奴和东胡为祸,暂时留下燕国,也可以帮我们牵制北方的蛮夷”

    刘邦点头道:“韩元帅说的是,燕国和辽东的事情可以暂时放下,只是这河东和赵地……尤其是这赵地,刚刚打下来,只怕是人心未定,该当如何是好呢?”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将韩信调走以作防备,赵国之地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空虚,必须要有人镇守才是只是一时间刘邦竟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有些为难的了

    张良也道:“稳定赵地局势,维护我们已经达到了胜利至关重要”

    韩信迟疑片刻,说道:“汉王,臣有个建议……”

    刘邦和张良都是眼珠子一动,看着韩信,心中的想法却各自不同

    刘邦问道:“韩元帅,你有什么建议?”

    张良也期待着韩信的回答,从而进一步地了解韩信的心思

    韩信说道:“稳定赵地,必须要有一个德高望重之人,足矣让赵地的百姓信服而且因为防备燕国,必须要一个懂兵法的将领才行”

    刘邦知道韩信必然是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才会这么说的,随即问道:“韩元帅以为谁比较合适呢?”

    韩信道:“臣推荐张耳将军他曾经是赵国的元老之臣,常山王,对赵地的情况很是熟悉,有利于掌控形势而且他乃是有经验的老将,定能妥善处置军事和政务上的事情”

    这样做还是要冒风险的,对于赵地的留守之人,韩信自然是想要留下一个自己人但如果是自己主动推荐的话,刘邦未必肯用按照常理是这样,但自己身为北方军的统帅,要是什么建议都没有反而显得有些异常索性不如直接建议,反而还显得心胸坦荡

    至于刘邦是否会启用张耳,韩信多少还是有些信心的,现在想要找到一个比张耳合适的人选还是比较难的

    刘邦心中已经在盘算,单单从现在的需要来看,张耳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对于刘邦而言,最要紧的还是此人的忠诚,不能用一个偏向韩信,或者和韩信有太多瓜葛之人张耳曾经是常山王,身份上币韩信有优越感,未必换衣臣服韩信为主要的是刘邦早年和张耳之间多有交情,张耳和汉王之间本身就关系密切,似乎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赵地初定,必须要有人来稳定和驻守,对于人选的考虑,确实没有比张耳合适的,自己之前也考虑过只是他乃是韩信推荐的人选,是否真的敢用,还真的要捏一把汗刘邦将探寻的目光落到张良身上,希望子房先生能有个提议

    张良本意是想要进一步地试探一下韩信的心意,没想到韩信竟然主动提议张耳来镇守赵地,倒是显得坦荡既然如此,多要考虑的还是启用张耳的可行性和风险

    从现实需要的几个因素上来看,张耳确实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只是他将来是否会完全地忠于汉王刘邦,这才是关键问题

    张良说道:“张耳将军自然很是不错不知道张耳将军可否愿意效劳?”

    对此张耳自然不会推辞,说道:“末将现在是汉国之臣,一切听从汉王吩咐”

    张良道:“如此甚好,对了,听闻将军之子张熬年轻有为,想来可以协助将军”

    如此暗号刘邦自然明白,略微沉吟道:“好,寡人册封张耳为赵王,镇守赵国之地若是张将军不嫌弃,寡人之女鲁元与令郎倒是可以成就一段好姻缘”未完待续)

    s

    </font>

    逐鹿的第一卷 初乍到 第五〇五章 赵地守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逐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逐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