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墨色战国 第三十八章 鬼谷学艺(下)

第三十八章 鬼谷学艺(下)

目录:墨色战国| 作者:从小不会爬| 类别:玄幻奇幻

    不过,真正看到那些大贤的着录后,聂华却不禁有些失望,尤其是木工之祖公输般的《公输秘录》,里面的知识对于穿越人士聂华来说全都是过时的,唯一的意义只是令他充分了解了目前华夏的科技水平而已。而墨子的着述就更不必细看了,有活着的老师随时可以请教,又何必去研读不会说话的书籍呢?不过聂华倒是可以从那些反映墨子前期思想的简牍中揣摩到夫子的心路历程,这对他来说却是很有用的。正是因为深入了解到墨子的思想,又学了原版的鬼谷捭阖之术,聂华后来才能多次成功地说动墨子,将墨家的改革不断深入下去,避免了历史上的悲剧结局......

    要说鬼谷典藏中最令聂华激动的,那毫无疑问是后世《孙子兵法》的早期版本《孙子》了。虽然现在聂华所看到的《孙子》已经经过王诩的修订增删,但其中的文字词句与聂华在后世看到的《孙子兵法》还是有着很大不同(注1),比如火攻篇就没有,反倒有《水攻》篇,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过大获成功的火攻战例,而水攻的战法却已经相当成熟了,聂华看到这里也不禁留了个心眼,既然现在还没人用过火攻,各种防范措施必然也不成熟,那么自己以后若有机会带兵,岂不是大有机会来一次“火烧连营”?而其他此前尚未有人用过的奇计,聂华脑子里也有一大堆,这可正是穿越者的优势啊,聂华顿时觉得穿到较早的年代也不是全无好处了......

    不过,最令聂华吃惊的,还是《孙子》除了十三篇总纲之外,还有六十九篇细则,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军事制度、地形运用、选兵练兵、临机决断、奇谋诡计等军事学的各个方面,可以这么说,只要将这些东西都学会了,即使是初次带兵,也一样可以打胜仗(心理素质过硬的前提下)。聂华这才明白,为何早期华夏历史上有那么多牛人之前根本没接触过军队,却能立马带兵以弱胜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战争奇迹了......

    但历史上不知什么时候起那六十九篇细则失传了,从此只有十三篇总纲的《孙子兵法》便变得华而不实,因为只有天才人物才能光看纯理论的总纲便能活学活用,但以他们的天分,就算不学理论,自己也能摸索出打仗的办法;而不能活学活用的一般人才就算学了总纲也还是无法带兵,因为它就像是少掉了开头两页刀法的《胡家刀法》,入门的关键内容没了......

    或许这正是大一统以后历朝皇帝所乐见的,天下多一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总比到处潜藏着名将胚子安全得多,有了秦朝灭亡的示范后,“造反篡位非一代人可以完成”的铁律被打得粉碎,而外部又少有能对大一统的华夏构成致命威胁的外敌,君主对于人才的渴望便再也无法战胜他们对篡逆叛乱的恐惧了......

    不管如何,对于当年只能纸上谈兵的聂华来说,《孙子》无疑是其在军事上登堂入室的引路者。而且即使聂华在军事上的天赋只算中上,可他毕竟有着超越这个时代两千多年的见识,只要将两者融汇贯通,就绝非寻常将领所能比拟的了......

    在鬼谷生活的一年里,聂华学习时遇到困难都是找长桑君讲解,若是连他也解答不了的问题,聂华则会先记下,等回乐土以后再问墨子。虽然由于长桑君“不务正业”,对于军政方面的问题,他答不出来的还真不少,但总体来说他还算尽心。甚至出于对聂华的欣赏,长桑君还将自己最得意的医术也传给了聂华,尽管对医学兴趣不大的聂华最多也就学了两三成。而聂华源自后世的一些观念也给他以极大启发,使得这个时空的中医理论得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学了长桑君的武功与医术之后,聂华隐隐有种感觉,鬼谷门的学问说到底可以归纳为一个“骗”字,不但骗别人,也骗自己,但用好了也是相当厉害的。不过连长桑君也承认,鬼谷学派的路子其实最怕的就是墨子这种坚定执着的人,因为这种人心中有着明确的目标,非言语可以动摇。而且骗术再厉害也是阴谋,一旦被人识破,不但会失去效果,很可能还会反伤自身,所以聂华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以墨学为主,鬼谷一门的学问为辅。不过聂华后来突然想起了师兄告不害,那个好逸恶劳却能言善辩的家伙倒是非常适合来鬼谷学习纵横捭阖之术,至少总比继续留在墨门浪费光阴好得多,不过考虑到那厮未必有机会进入鬼谷,聂华干脆一发狠,硬是将近万字的《鬼谷子》全文背了下来,反正这部巨着精深玄奥,有得聂华慢慢消化......

    随着对聂华的日益了解,长桑君发现聂华一点都不像他的夫子,为人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而且其骨子里其实相当自私自利(与墨子相比),不禁暗叹墨子看走了眼(墨子真的看走眼了吗?)。但另一方面,长桑君反倒对聂华更欣赏了,因为他也正是同样的人啊。长桑君甚至动念诱骗聂华改换门庭加入鬼谷门,因为他到现在就几个弟子,还都是关系户,比如孙武的孙子(不是孙膑,历史上孙膑与孙武的年龄相差了两百多岁,此时连他老子都才刚出生不久呢。),各方面都不能令他满意......

    注1:现在的《孙子兵法》中居然提到了比孙武晚几百年的苏秦,而且对火攻这一到三国时期才完全成熟的计谋已经有了很详细准确的概括,显然不可能是历史上孙武一人完成,个人认为现在的《孙子兵法》版本是历史上无数能人反复修改完善的成果,最终定稿人很可能是曹操,六十九篇细则也是被这厮删掉的,因为汉代以后就很少有孙子八十二篇的说法了,都是孙子十三篇。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墨色战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墨色战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