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机械时代的农耕师 章节目录 小楼

章节目录 小楼

目录:机械时代的农耕师| 作者:邀日月| 类别:其他类型

    社团的申请一经批准,多比就忍不住想立刻将它的小楼装扮一新。它摩拳擦掌地计划着要将小楼最大的那块空间布置成宽敞明亮的会客室,每天邀请不同学院的学生给它们讲解远古作物的相关知识——虽然在这方面它一窍不通。

    方品一实在不忍心打消它的积极性,不过他最终还是告诉它,他的计划至少要推迟到两天以后才能实施,因为双休日到了。

    多比抬着头,瞪着一双大眼睛望着方品一,只能可怜兮兮地对他告别,“……反正我也已经瞪了好几百年了。”

    方品一摸摸它的头,离开了学校。

    回到实验基地,方品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天例行的植物观测。他现在已经有了自己专用的系统可观测记录板,每次记录数据之后他都会和杨诺德的数据比对,出现差错就重新测量、计算。

    这样下来,才过了几天而已,方品一对整套大型机械的使用已经达到了纯熟的地步。他将那些繁琐的计算公式记在脑子里,经过几百次运算之后,他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忘不了了。

    杨诺德看见方品一放学后自觉地来到培养室换服装做测量,很是欣慰。在他做完每天的观测工作后,他将联邦农作物官方博览会的事告诉了方品一。

    他是一早收到的邀请函,虽然岩城这个实验基地已经被废弃,但是因为种植出了远古作物依然受到了上级的重视。这个官方博览会的与会人员来自联邦十七块大陆,是各个实验基地的负责人。在这个博览会上,每个人都会拿出最近的成果参与展览,成果突出的实验基地会拿到官方奖励。

    这个博览会,他已经很久没参加了。这次岩城实验基地能够受到邀请函,大概是华亚大陆农业部的意思。虽然华城实验基地对于华亚大陆来讲更有代表性,但毕竟从实验成果来说,岩城实验基地更有分量……

    只是,如果这次带着远古作物出席了,那就毕然要带上方品一。这样一来,大概方品一的身份就会正式曝光吧。

    方品一看出杨诺德的忧虑,但是他无暇顾及,因为他捕捉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好的科研成果可以得到官方奖励。他现在非常想建立自己的培育基地,任何的赚钱机会对他来说都是不能放过的。

    如果杨诺德能观察得仔细一点,他一定能看到方品一的两个瞳孔里出现铜钱的影子。他甚至可以看到方品一连两个拳头都捏的死死的,思路明显还定格在“官方奖励”四个字上。

    有梦想的人,真可怕。

    方品一直接忽略了曝光身份的问题,他只想知道如果拿到了这个奖,他将会得到什么。

    “总之是好东西。奖金在其次,主要是荣誉,这是科研人员毕生的追求。”

    杨诺德拍了拍方品一的脑袋,如果这个孩子在十六七岁的年纪就拿到了这个奖,那将在科学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当然,想拿这个奖还是有难度的,因为来参评的科研产品不仅包括植物,还包括高端农具。

    博览会是在下个星期举行,当天不是星期三,方品一需要请一天假。这对成绩不错的方品一来说,并不会影响他的升学。方品一做好了时间规划,便继续手头的测量工作。

    黄瓜长得要快一些,长势非常良好。方品一记得黄瓜的根系不是很庞大,看来这一点到了机械时代也没有改变。黄瓜之前长得缓慢,这几天却快了起来,就仿佛之前将所有的能量都用在了扎根上的缘故。

    这样倒显得葡萄长得太含蓄了。那根嫩藤到现在都还没怎么变化呢。

    方品一见黄瓜开始爬蔓,便在实验室找了两根玻璃棒简单扎成一个支架放进了大一号的培养杯。紧接着,又按照植物需要能量的变化重新设置了环境调节仪器。

    杨诺德一边看他这样做,一边在心里思索,这个孩子的手势怎么这样纯熟。虽然他租的支架形状和其他人不一样,但是从他的表情里又看不出任何不妥。

    杨诺德决定,看看黄瓜生长的结果再说。

    弄完培育室的事,方品一才回到家里。和张志成吃过晚饭后方品一说起自己组建社团的计划。程思思建议他做些自己熟悉的事,因为一栋三层高的小楼,光是展示茄子和白菜……有点太浪费空间了。

    方品一仔细想想,他熟悉的事……难道要单僻一间屋子用来打扑克?

    或者招新团员来解数学题……

    再或者……诗社?

    方品一头顶的灯泡亮了。

    第二天,方品一搜遍全网,找到了一家家具定制店。他看遍了家具样式,选中了一套中古风格的桌椅。

    这套家具是由化学原料压制而成,外表看起来却像是实木,深深的红褐色显得优雅整洁。无论是太师椅还是方桌都有古朴的韵味,简洁大方,有一种低调的华丽。

    难得的是,这套家具最和方品一的心意却也最便宜。店主解释说这是因为没人喜欢这一款,他照着资料上做了,却没有人买,是一套失败品。

    家具的要价是六百万,方品一脑子多转了一圈,换了个对话框问里西欧组建社团学校会不会给经费。

    里西欧的答案是肯定的,方品一顿时乐坏了。不管经费是多少,能用一点是一点吧。钱这种东西虽然很珍贵,但是该花的时候还是得花呀。

    方品一立刻和多比通话,在光屏上,多比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的确有经费这回事。方品一这才反应过来,这家伙一开始不告诉自己有经费的事儿竟然是想私吞?

    机械人还有贪污的毛病?这可不可取。

    多比看出他的介怀,连忙解释说只是怕他浪费,“……不管怎么说,你还未成年呢。这么大一笔钱,要精打细算地花。”

    这句话有点惹恼了方品一,未成年?在大明朝的时候如果不是他家穷,他都能当爹了。

    当然,他确实十七岁不到,跟眼前光屏上这个几百岁的机械人相比,确实太小了些。

    方品一费了一番口舌,终于从多比那儿抠出六百万联邦币把家具订下了。一套家具共十几件,能摆一层小楼了。

    让方品一尤其高兴的是,虽然多比不告诉他经费到底有多少,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买完一套六百万的家具经费还有剩。那就可以继续采购了。

    方品一又找到一家文具用品店,选了一套文房四宝。

    这些东西在华亚大陆已经没有人会用了,都是属于个人收藏一类,实用性非常差。尤其是“纸”根本就不再是宣纸了,而是用丝绸布料做成。

    方品一选的这一套又花了八十万,他好说歹说,又从多比那里划了帐。

    文具店店主的账单一生成,方品一心里有数了,多比那里的经费还没画完。

    他开始思索还缺些什么。而光屏的另一侧,多比都快哭了。它计划的富丽堂皇的装饰,随着方品一的大手大脚,正一点点变得遥远而渺茫……

    方品一又在网上找了一家瓷器店。在机械时代瓷器倒是还很盛行。它制作工艺基本上没发生变化,只是款式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美观。这一点倒是好办,方品一临时花了几张图纸交给店主,叫他按照上面的样式去做。

    简单的器皿也就罢了,店主被一个半人高的柱形器皿难住了,下面是圆柱形底座,上面是直径半米的盆一样的容器。他想了半天也想不通这是做什么用的,最后还是没忍住好奇问了方品一。

    “养鱼的。”方品一随口答道。

    店主那块光屏抖了一下。有钱人,鱼也可以拿来养……

    再加上几个摆着看的插瓶,一堆瓷器也才两万块。方品一想了想,这笔钱还是别和多比要了。不然小机械人真得要伤心了。

    到了星期一,方品一早早地出了家门,因为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这一次他带上了瓦砾。瓦砾好久都没跟着主人一起去上学,这次能出门显得非常兴奋。

    多比见到瓦砾以后也很热情,它还送给瓦砾两张三星级能量卡,“听你的主人说你最常用这个型号的。那天在物资库领东西,看到这东西没人用,我就随手拿了两张。”

    对于多比的馈赠,瓦砾欣然接受。

    方品一见两个机械人聊得很好,便放心地去上课了。

    下午,方品一订好的东西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小楼门口。送货员将东西一样一样拆开让方品一查收,还帮忙将家具搬到了三楼。

    连同家具一起到货的,还有方品一在网上订购的装饰材料,诸如壁纸方砖一类。

    工人们速度很迅速,他们操作着装修专用的小型机械,不一会儿就将整个三层装饰一新。

    小楼的占地面积并不大,只是空有三层而已,每层就只有两百多个平方。小楼的三层格局很简单,就是一个大厅,大厅旁边有两件单独的斗室。

    现在经过方品一的重新布置,三层就俨然变成了一间古色古香的书房。

    淡色的壁纸搭配淡色的青砖,大厅以仿古家具做点缀。书架书桌放在房间一旁,屋里有待客的椅子与茶几,待客区与休息区之间有一扇屏风相隔。

    两间斗室分别被辟成了棋室与茶室。

    文房四宝被摆到书桌上,方品一又在定制的几个卷轴上写下“宁静”、“致远”、“芝兰之室”等字样悬在墙上。这样一来,整个房间的氛围变得令人熟悉起来,像极了大明朝时的书院。

    又过了两天,方品一定制的瓷器到货,鱼缸及一应摆设全部归为,房间就更添了高雅。这时方品一才将实验基地的植物移植到这间房里,又向里西欧讨了几尾做实验用的鲤鱼养起。

    茄子和白菜养在瓷罐里,鲤鱼缸放在房间中央,一下子便有多了绿色和生命。

    小楼变得生机盎然。

    作者有话要说:防抽抽

    社团的申请一经批准,多比就忍不住想立刻将它的小楼装扮一新。它摩拳擦掌地计划着要将小楼最大的那块空间布置成宽敞明亮的会客室,每天邀请不同学院的学生给它们讲解远古作物的相关知识——虽然在这方面它一窍不通。

    方品一实在不忍心打消它的积极性,不过他最终还是告诉它,他的计划至少要推迟到两天以后才能实施,因为双休日到了。

    多比抬着头,瞪着一双大眼睛望着方品一,只能可怜兮兮地对他告别,“……反正我也已经瞪了好几百年了。”

    方品一摸摸它的头,离开了学校。

    回到实验基地,方品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天例行的植物观测。他现在已经有了自己专用的系统可观测记录板,每次记录数据之后他都会和杨诺德的数据比对,出现差错就重新测量、计算。

    这样下来,才过了几天而已,方品一对整套大型机械的使用已经达到了纯熟的地步。他将那些繁琐的计算公式记在脑子里,经过几百次运算之后,他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忘不了了。

    杨诺德看见方品一放学后自觉地来到培养室换服装做测量,很是欣慰。在他做完每天的观测工作后,他将联邦农作物官方博览会的事告诉了方品一。

    他是一早收到的邀请函,虽然岩城这个实验基地已经被废弃,但是因为种植出了远古作物依然受到了上级的重视。这个官方博览会的与会人员来自联邦十七块大陆,是各个实验基地的负责人。在这个博览会上,每个人都会拿出最近的成果参与展览,成果突出的实验基地会拿到官方奖励。

    这个博览会,他已经很久没参加了。这次岩城实验基地能够受到邀请函,大概是华亚大陆农业部的意思。虽然华城实验基地对于华亚大陆来讲更有代表性,但毕竟从实验成果来说,岩城实验基地更有分量……

    只是,如果这次带着远古作物出席了,那就毕然要带上方品一。这样一来,大概方品一的身份就会正式曝光吧。

    方品一看出杨诺德的忧虑,但是他无暇顾及,因为他捕捉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好的科研成果可以得到官方奖励。他现在非常想建立自己的培育基地,任何的赚钱机会对他来说都是不能放过的。

    如果杨诺德能观察得仔细一点,他一定能看到方品一的两个瞳孔里出现铜钱的影子。他甚至可以看到方品一连两个拳头都捏的死死的,思路明显还定格在“官方奖励”四个字上。

    有梦想的人,真可怕。

    方品一直接忽略了曝光身份的问题,他只想知道如果拿到了这个奖,他将会得到什么。

    “总之是好东西。奖金在其次,主要是荣誉,这是科研人员毕生的追求。”

    杨诺德拍了拍方品一的脑袋,如果这个孩子在十六七岁的年纪就拿到了这个奖,那将在科学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当然,想拿这个奖还是有难度的,因为来参评的科研产品不仅包括植物,还包括高端农具。

    博览会是在下个星期举行,当天不是星期三,方品一需要请一天假。这对成绩不错的方品一来说,并不会影响他的升学。方品一做好了时间规划,便继续手头的测量工作。

    黄瓜长得要快一些,长势非常良好。方品一记得黄瓜的根系不是很庞大,看来这一点到了机械时代也没有改变。黄瓜之前长得缓慢,这几天却快了起来,就仿佛之前将所有的能量都用在了扎根上的缘故。

    这样倒显得葡萄长得太含蓄了。那根嫩藤到现在都还没怎么变化呢。

    方品一见黄瓜开始爬蔓,便在实验室找了两根玻璃棒简单扎成一个支架放进了大一号的培养杯。紧接着,又按照植物需要能量的变化重新设置了环境调节仪器。

    杨诺德一边看他这样做,一边在心里思索,这个孩子的手势怎么这样纯熟。虽然他租的支架形状和其他人不一样,但是从他的表情里又看不出任何不妥。

    杨诺德决定,看看黄瓜生长的结果再说。

    弄完培育室的事,方品一才回到家里。和张志成吃过晚饭后方品一说起自己组建社团的计划。程思思建议他做些自己熟悉的事,因为一栋三层高的小楼,光是展示茄子和白菜……有点太浪费空间了。

    方品一仔细想想,他熟悉的事……难道要单僻一间屋子用来打扑克?

    或者招新团员来解数学题……

    再或者……诗社?

    方品一头顶的灯泡亮了。

    第二天,方品一搜遍全网,找到了一家家具定制店。他看遍了家具样式,选中了一套中古风格的桌椅。

    这套家具是由化学原料压制而成,外表看起来却像是实木,深深的红褐色显得优雅整洁。无论是太师椅还是方桌都有古朴的韵味,简洁大方,有一种低调的华丽。

    难得的是,这套家具最和方品一的心意却也最便宜。店主解释说这是因为没人喜欢这一款,他照着资料上做了,却没有人买,是一套失败品。

    家具的要价是六百万,方品一脑子多转了一圈,换了个对话框问里西欧组建社团学校会不会给经费。

    里西欧的答案是肯定的,方品一顿时乐坏了。不管经费是多少,能用一点是一点吧。钱这种东西虽然很珍贵,但是该花的时候还是得花呀。

    方品一立刻和多比通话,在光屏上,多比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的确有经费这回事。方品一这才反应过来,这家伙一开始不告诉自己有经费的事儿竟然是想私吞?

    机械人还有贪污的毛病?这可不可取。

    多比看出他的介怀,连忙解释说只是怕他浪费,“……不管怎么说,你还未成年呢。这么大一笔钱,要精打细算地花。”

    这句话有点惹恼了方品一,未成年?在大明朝的时候如果不是他家穷,他都能当爹了。

    当然,他确实十七岁不到,跟眼前光屏上这个几百岁的机械人相比,确实太小了些。

    方品一费了一番口舌,终于从多比那儿抠出六百万联邦币把家具订下了。一套家具共十几件,能摆一层小楼了。

    让方品一尤其高兴的是,虽然多比不告诉他经费到底有多少,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买完一套六百万的家具经费还有剩。那就可以继续采购了。

    方品一又找到一家文具用品店,选了一套文房四宝。

    这些东西在华亚大陆已经没有人会用了,都是属于个人收藏一类,实用性非常差。尤其是“纸”根本就不再是宣纸了,而是用丝绸布料做成。

    方品一选的这一套又花了八十万,他好说歹说,又从多比那里划了帐。

    文具店店主的账单一生成,方品一心里有数了,多比那里的经费还没画完。

    他开始思索还缺些什么。而光屏的另一侧,多比都快哭了。它计划的富丽堂皇的装饰,随着方品一的大手大脚,正一点点变得遥远而渺茫……

    方品一又在网上找了一家瓷器店。在机械时代瓷器倒是还很盛行。它制作工艺基本上没发生变化,只是款式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美观。这一点倒是好办,方品一临时花了几张图纸交给店主,叫他按照上面的样式去做。

    简单的器皿也就罢了,店主被一个半人高的柱形器皿难住了,下面是圆柱形底座,上面是直径半米的盆一样的容器。他想了半天也想不通这是做什么用的,最后还是没忍住好奇问了方品一。

    “养鱼的。”方品一随口答道。

    店主那块光屏抖了一下。有钱人,鱼也可以拿来养……

    再加上几个摆着看的插瓶,一堆瓷器也才两万块。方品一想了想,这笔钱还是别和多比要了。不然小机械人真得要伤心了。

    到了星期一,方品一早早地出了家门,因为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这一次他带上了瓦砾。瓦砾好久都没跟着主人一起去上学,这次能出门显得非常兴奋。

    多比见到瓦砾以后也很热情,它还送给瓦砾两张三星级能量卡,“听你的主人说你最常用这个型号的。那天在物资库领东西,看到这东西没人用,我就随手拿了两张。”

    对于多比的馈赠,瓦砾欣然接受。

    方品一见两个机械人聊得很好,便放心地去上课了。

    下午,方品一订好的东西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小楼门口。送货员将东西一样一样拆开让方品一查收,还帮忙将家具搬到了三楼。

    连同家具一起到货的,还有方品一在网上订购的装饰材料,诸如壁纸方砖一类。

    工人们速度很迅速,他们操作着装修专用的小型机械,不一会儿就将整个三层装饰一新。

    小楼的占地面积并不大,只是空有三层而已,每层就只有两百多个平方。小楼的三层格局很简单,就是一个大厅,大厅旁边有两件单独的斗室。

    现在经过方品一的重新布置,三层就俨然变成了一间古色古香的书房。

    淡色的壁纸搭配淡色的青砖,大厅以仿古家具做点缀。书架书桌放在房间一旁,屋里有待客的椅子与茶几,待客区与休息区之间有一扇屏风相隔。

    两间斗室分别被辟成了棋室与茶室。

    文房四宝被摆到书桌上,方品一又在定制的几个卷轴上写下“宁静”、“致远”、“芝兰之室”等字样悬在墙上。这样一来,整个房间的氛围变得令人熟悉起来,像极了大明朝时的书院。

    又过了两天,方品一定制的瓷器到货,鱼缸及一应摆设全部归为,房间就更添了高雅。这时方品一才将实验基地的植物移植到这间房里,又向里西欧讨了几尾做实验用的鲤鱼养起。

    茄子和白菜养在瓷罐里,鲤鱼缸放在房间中央,一下子便有多了绿色和生命。

    小楼变得生机盎然。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机械时代的农耕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机械时代的农耕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