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残唐涅盘 第七十六章 宣抚使该做的事

第七十六章 宣抚使该做的事

目录:残唐涅盘| 作者:沈清平| 类别:其他类型

    “呵呵,给个宣抚使,还加权?

    “注定要我夺你们的权啊!”

    拿着唯一填写好的告身,李卓远先是一愣,跟着乐了。

    唐代所谓的宣抚使,可不是明清时期那样,作为封疆大吏的宣抚老爷。

    而是根据需要,向灾区、蕃汉杂居地区派出的,临时性的安抚使者之类。

    故而,也有称作安慰使的。

    品级高低并没有个定制,就看那些地区的受灾程度,以及重要性决定。

    也就是说,对应被派出使者本身的职位、衔级即可。

    这么个使者身份,还用什么“权”,意思也就是代理使者,真服了权宦们的创举!

    不过话说回来,就这么个“权蕃汉宣抚使”,也来得挺是时候。

    鉴于这时期,佛教在陇右地区,乃至西域都有巨大影响。

    正打算弄假成真地将李家堡子后山,建成一座佛山。

    名称都想好了,就叫华法山。

    只是,光是建起佛寺、摆上佛像、请来些个僧人,似乎缺少些什么。

    仔细想想,还真需要这么个宣抚使身份,确立皇家佛山地位!

    历史嘛,总有精彩、有趣的偶合之处。

    唐朝开国进入太宗贞观之治,吐蕃进入松赞干布统一时代。

    大唐出现个武则天垂帘听政,继而改国号为周(690——705)。

    吐蕃则由于赤德祖赞(即尺带丹珠698——755年,也就是迎娶金城公主的那位赞普。)即位时(704年)年幼,由其祖母没卢氏赤玛类临朝听政。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刚刚即位不久的武宗李炎在庆阳节斋宴上,向僧人发难:只赐给紫衣道士,严禁僧人穿着。

    继而推动全国进行灭佛运动,在其在位的六年间,一个个由皇帝签署、发布的敕令,密集砸到僧众头上。

    会昌二年,开始没收寺院财产。

    会昌三年,下“杀沙门令”,单是借口有藩镇细作假扮僧人藏在京师,就打杀长安城内三百余僧众。

    会昌四年,敕令拆除大型寺院、佛堂,勒令僧尼还俗。

    会昌五年,勒令东西二都(长安、洛阳)可各留佛寺二座,每寺留僧尼30人;各节度使治所留一寺,每寺留僧众5-30人不等。其余寺庙一律拆除,僧尼一概还俗。

    此次灭佛的成果是,为唐王室收缴了良田数千万顷,强迫还俗的僧尼26万人,拆寺4600所,可谓“战绩辉煌”,但对僧尼们来说无异于一场少有的浩劫。

    后世称为“三武一宗”灭佛之一的“会昌法难”。(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

    唐武宗灭佛期间,吐蕃几乎同时闹出“朗达玛灭佛”。

    吐蕃虽没有中原政权面临的僧、道宗教择取问题,但他们有佛教与苯教的冲突。

    佛教传入吐蕃,一开始就受到传统的苯教势力的抵制,佛、苯之间的斗争,历200余年而不息。

    松赞干布、赤松德赞与赤祖德赞,三个大力扶持佛教的赞普,在藏文史籍中合称为“三王”。

    赤松德赞(742——797年),对吐蕃佛教起到极大的作用。

    首先迎印度僧人寂护和莲花生入藏,建立了桑耶寺。

    之后特地派人到印度请了12位等人为7位贵族青年剃度授戒。这七位出家青年贵族,是吐蕃人出家之始,被后世尊为“七觉士”。

    并请译师从梵文翻译大批佛典,同时也从汉文翻译一些佛经。因此,佛教三宝——佛、法、僧终于齐备。此时译经事业开始兴盛。这段时期共编著了四部目录:旁塘目录、丹噶目录、青浦目录。

    赤松德赞之子牟尼赞普(797-798年在位)继位后,为了巩固王室集权,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提倡佛教。被反对佛教的贵族废黜流放,继而杀害。

    赤德松赞(798——815在位,第四十代赞普。赤松德赞的幼子。)由在佛教僧人的保护下免于灾难,所以继位后大力发展佛教。

    其第五子赤祖德赞继位后,也是大兴佛教,并在王朝中重用僧人,甚至把国家大权都交给僧人,引起了贵族们的极大愤慨。

    于是,他们积极策划灭佛活动。

    赤德松赞共五个儿子,长子臧玛信佛出家,二子和儿子早死,四儿子就是朗达玛。

    据记载,朗达玛是一个“嗜酒喜肉,凶悖少恩”的人。

    朗达玛本名达玛(也译作达玛),因为他反对佛教,教徒说他是牛魔王下界,因此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一个“牛”字,就成了朗达玛,以示对他的反感。

    朗达玛为首的王室贵族反对佛教,首先把矛头指向出家的大哥臧玛。

    他们攻击臧玛虽出家但不守清规戒律,迫使赤祖德赞将他流放到远方去。

    接着这些贵族又造谣生事,说“作阐布”贝吉允丹和王妃文统萨贝吉昂粗私通,使赤祖德货在盛怒之下把“作阐布”处死,王妃也自尽身亡。

    这些贵族大臣们将他的亲信们清除怠尽以后,发动了一场政变,并乘赤祖德赞喝醉酒时将其绞死。

    朗达玛(公元838-842年在位)于公元838年继赞普之位(吐蕃末代赞普)。

    朗达玛首先停建、封闭佛寺和破坏寺庙设施,把赤祖德赞时期已经开工修建的佛寺都停了工。

    桑耶寺、大昭寺等著名寺院神殿都被封闭,小昭寺被当作牛圈使用,凡是佛教活动的场所都遭到查禁。

    僧人被勒令改信苯教,不愿从命而又戒杀生的僧人被强迫操起弓箭,带着猎狗去山上打猎。佛教寺庙内的壁画被涂抹掉后,又在上面画僧人饮酒作乐的画。

    许多佛像从寺庙里取了出来,钉上钉子扔到河里,大量佛经被烧毁或扔到水中。

    大昭寺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像,据说也打算扔到河里去,但因不易移动而再一次被埋起来。

    又因为文成公主将佛像由内地运来,才使吐蕃有了佛教,所以文成公主被说成是罗刹鬼转世。

    从逻些逃到河西、陇右一带的僧人、喇嘛,都只知道到目前为止他们还回不去。

    李卓远却清楚,武宗刚刚灭佛,宣宗立即兴佛,懿宗接着迎佛骨,旋灭旋兴。

    而吐蕃呢?朗达玛这次禁佛,对吐蕃佛教打击是非常沉重的。

    得百多年之后才从西康地区和卫藏地区再度传入,慢慢复兴。

    因而后世藏文佛教史料,把这段时间(842-987)称作“灭法期”或“黑暗时代”。

    既然知道了,那当然是赶紧抢先办好该办的事啊!@Ya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残唐涅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残唐涅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