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残唐涅盘 第六十七章 刘秀才的决心

第六十七章 刘秀才的决心

目录:残唐涅盘| 作者:沈清平| 类别:其他类型

    正争执,外城守卫飞马来报,唐军派信使来。

    卢都罗拔接过信,溜溜几行神色大变,将帛书恭恭敬敬递给刘秀才。

    算计来算计去,自己被人给算计了!

    什么贺公子!压根就是大唐宗室,且是亲勋翊卫校尉、陇右东道知军!

    索多嘟噜部,就是被这位知军给灭的。

    实力财力雄厚的伏羌千户,居然都率兵降了!

    “……本知军素知卢都、涵颡、莫里三部归化向唐。故而函告:三部宜严密防备,待本知军择日来访,付重任与尔等,平诸部日,便是三部得朝廷厚赏时……”

    李卓远在信中,有详有简、亦真亦假地透露一些信息,但这几句是真切的。

    不论是刘秀才,还是心存疑虑的卢都罗拔等三人,都清楚、相信。

    大唐至此时,已无力大举规复疆土,往往都是局部突破,稍定则裂土封赏。

    当年河陇归附如是,此番想必亦无例外。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打一批、拉一批。

    平了吐蕃诸千户,立一批小部族。

    这样战损不大速战速决,符合朝廷日渐枯竭的兵力、财源情况。

    占木末、莫里济济合立即各自派出心腹奔回各自部族,免得族人不明就里站错队。

    他们二人自己,则带了大部援兵继续驻扎卢都城,协助卢都罗拔防备唐军出尔反尔。

    防范于未然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否则,刘秀才这位私塾先生的教化之举,也太失败了不是?

    情形果真再次发生变化!

    大批唐军风驰电掣般掠过卢都城外,向北扑去。

    尽管路过时,领军的程怀慎下令,让部属友好地向城内挥手致意。

    还是让占木末高耸的鼻尖冒汗,莫里济济合不安地揪着虬髯胡,使得一贯笑眯眯的卢都罗拔满脸阴云。

    “三位公子,依老朽之见,不等那知军大人来访,由老朽自往之……”

    刘秀才瞿瘦的脸上也挂不住了,带着忧虑探询。

    “父亲……”

    刘丰神情惊惧地喊了一声,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个火爆小子自从知道唐军发动,几乎是一言不发,心情复杂啊!

    一看刘秀才居然要在情况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去拜会那个什么知军,自然着急。

    想起“贺公子”那纨绔无赖、没出息样,面色更加抑郁,伸手想要拦住父亲。

    “先生此去,二弟不必担心!”

    卢都罗拔却长舒一口气,神情渐渐安然。

    安慰罢刘丰,转身朝刘秀才长揖道:“先生此番去,不妨带上二弟、三弟……”

    “住口!”

    刘秀才大声怒斥,并不伟岸的身躯忽然一震,似乎高大了不少。

    真唬得卢都罗拔目瞪口呆,也镇住在场所有人。

    虽是先生兼长辈,但有主仆之别!

    刘秀才一贯温和对待卢都罗拔等人,从不敢摆师尊架势。

    大家都暗想:刘先生今天怎么啦?

    “吾视汝等为骨肉,即便朝廷欲不利三部,老朽岂有弃而求归之理?

    “若欲言反,老夫且反啦!

    “这就去面见知军,若得全三部则罢。

    “不得全,吾以死明志……”

    刘秀才轻捋长须,还是颇有愣劲的。

    什么才是真正大唐读书人的风骨?

    日夜盼着,跨过并不遥远的距离回归大唐。

    如今大唐王师来了,其根深蒂固的正统思想,却为这些年积累下的亲情而崩溃。

    宁可冒死进言,也不独善己身!

    十数骑缓缓越过山梁,奔向李家堡子。

    刘秀才所带的这些人,没有一兵一卒,全是文士。

    文士?是的!

    全都穿着文士衫,要是不明就里,还以为一群士子结伴进京赶考呢!

    可惜,这些文士不是进京赶考!

    他们都与刘秀才一样,是沦落为奴的难兄难弟。

    所不同的,只有被掳的地点各异。

    大唐西域陷落,遗民不少。

    有些原属士族的,自发形成抵抗力量,坚持了几年甚至几十上百年,至今仍然坚持。

    虽然没能像归义军那般,复土献表于朝廷。

    但是他们保持着大唐,以另一种形式在西域的存在。

    只是在与吐蕃部族,突厥、回鹘的抗争过程中,不断有湮灭的唐民部落。

    一些具有文士素质的大唐遗民,就像如今各边镇被掳文人一样,被高价买来卖去。

    刘秀才利用自己在卢都、涵颡、莫里三部的影响,收留、买下这样的文士。

    现在,他们十几个虽没有披坚执锐,但个个都在怀中揣了一柄短忍,预备用来死谏。

    他们不是独孤云这样的大唐诸侯级别人物,看不到朝廷对宗室领兵的忌惮。

    更想不到一个没落宗室,压根没有什么代表朝廷的能量。

    都简单地认为,既然是宗室领兵,那么足够代表朝廷,就必须有足够胸怀采纳谏言。

    大唐江山姓李,你李家人要是继续放任西域万里河山游离,忍看翘首以待的遗民湮灭,那就来一出以死相谏吧!

    不曾做过离散人,不知河山破碎苦。

    他们觉得自己飘零这些年来,几番生死才悟出的道理,足以助朝廷重振河山、规复疆土。

    李卓远的一番征伐,让他们看到希望,让他们迸发出壮怀激烈的感慨。

    都恨不得立即得到会见,迅即引朝廷兵马奔赴西域,恢复昔日盛唐。

    卢都城到李家堡子不过十来里地,望见那面迎风飘扬的大唐杏黄旗时,他们都不由自主地快马加鞭。

    “大唐知军大人麾下翊麾校尉莫言,奉命恭候刘先生一行!”

    李家堡子外,昔日马奴莫言一身明光铠,威风凛凛地骑在大宛马上拱了拱手。

    随同李家所购的马匹,莫氏父子曾在卢都营帐呆过一段时间,对刘秀才和他身后那些文士都不陌生。

    “莫、莫、莫大人……敢问知军大人可在?”

    刘秀才以为自己经历几番生死,就算达不到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境地,至少也达到淡看功名利禄的程度。

    可是乍一看前不久还是个马奴的老头摇身一变,成为朝廷七品官,还是懵了懵,说话都磕巴了。

    那些随行的文士,更是一阵眼热,一阵沉默。

    都在想,这位曾自称贺公子的宗室知军大人,还真是不一般!

    “呵呵,刘先生,知军大人往上邽城拜会独孤云经略。

    “本欲明日亲往卢都城,拜会先生及诸位。

    “但知军大人料先生等今日必至,故令莫某在此引路前往伏羌。

    “请……”

    莫言说罢,做了个请的手势,拔马便走,前边带路。@Ya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残唐涅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残唐涅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