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残唐涅盘 第四十八章 朝廷告身

第四十八章 朝廷告身

目录:残唐涅盘| 作者:沈清平| 类别:其他类型

    “各位,朝廷告身到了!”

    李卓远等团营队主官到齐,开始签发告身,首先是团营主官。

    不一定人人迷恋官位,图的是:承认!

    一个没落宗室,带给归义军屯尉张置那个感人至深的情景,历历在目。

    与其说令李卓远感动,不如说深深刺痛!

    现在该做的就是将这些从“朝廷”手里买来的官衔,发给将要上阵搏命的手下。

    陈怀慎拿到振武校尉,许格洛是振武副尉。

    两人一个从白身,一个从家仆,一跃成为大唐中级武官。

    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

    躬身接过告身、新铠甲,神情肃穆地站立一旁。

    莫言、赵朗(赵厨子),分享翊麾校尉、副尉。

    比一营曹敬辞、王侃的宣节校尉、副尉,还有二营张元光、挈窠德儿的御侮校尉、副尉都高。

    令他们难以抑制兴奋之余,也有点不安。

    他们拿着告身,捧着簇新的明光铠,都嚅嗫着想说些什么。

    “兵强马壮离不开二位,问问他们,该不该给!”

    李卓远让大家子自己去议论,接着签发队官告身。

    六个队,加上两个斥候队,外带列尚迪力这个斥候督导长,一共九个仁勇校尉。

    “这儿还有仁勇校尉告身一张,陪戎校尉告身十张,明光铠十一副。

    “回头告诉你们的部属,明天作战得力者,直接签发!”

    李卓远签罢,挥了挥手上的空白告身。

    “喏!”

    领到新盔甲的主官们还没来得及披挂上,捧着就杀气腾腾应诺。

    跟着跃上战马,回到各自驻地去,准备次日战事。

    长安上来的船只,当然不只是运来这些个武官的告身、新盔甲。

    还有成捆的各色号衣。

    跟那二十八套拿着散官告身购领的盔甲不同,这些号衣是长安程记染坊制作出品的。

    形似麻袋剪出领口、袖口,颜色有绿、白、土黄三色。

    前后都有碗口大的隶书“唐”字。质地全是棉布,每件重量也就三四两。

    一共运来三万余件,其中绿色的二万余,土黄色的近万,白色的三千。

    缴获的盔甲五花八门,虽然经过拆零重组修补,但还是与各部吐蕃家兵装束相近。

    想要有效区分并做到军容严整,这是不得已的捷径。

    一个是朝廷决不允许有那么多的衣甲出长安,一个是还没有阔绰到可以买得起的地步。

    还有航船溯水运载有限,换做沉重的盔甲,恐怕没有三两个月时间也运不齐。

    绿的分发给作战部队、辎重营,可以说是后勤服装。

    白的则是给鄣县带回的那五百多女子,百多个从百姓中挑选的健壮妇女。

    而土黄色号衣,目前还在各处驻地,暂时库存未动。

    不过其用途早有密令,开战之后就清楚了。

    主要军官的告身、盔甲,都可以说是费尽周折,花了大把银钱换得。

    给予其余将士的衔级,自然只能是李卓远自己拟定的。

    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朝廷告身。

    具体如何,朱圉山大营内正在举行“授衔”仪式。

    “都记好啦!

    “胸口空白的是习兵,一横的是中兵,两横的是上兵,三横的是功勋兵。

    “瞧这个,一竖的是火长,两竖的是什长,三竖的是功勋什长。

    “啊,还有这个,一个三角的是见习队正即队副,两个是队正,三个是功勋队正……”

    赵厨子,现在该是赵朗翊麾副尉了。

    一身铮亮的明光铠,站在朱圉山大营的高台上。

    唾沫四溅地向上千名士兵展示、解说号衣左胸口上的圆圈印记。

    他经过节食加训练,形象已经大为改观。

    尽管那张脸还像长了胡须的冬瓜,但整体来说只剩魁梧,没有臃肿感了。

    这一点,如今站在台下的赵夫人最在意。

    花信年龄沦落为女奴,被迫丢给个肉团般的老东西,内心能乐意?

    如今老肉团突然变得英姿勃发,自是不枉此身的感觉。

    “报告副尉大人,我是什长,为何只盖圆圈印记?”

    “啊,这个……”赵厨子正在长篇大论,突然被夫人这么一喊,来了个急刹车。

    “对呀,我是火长……”

    “就是,我是队正……”

    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是齐刷刷的六百多?

    副尉夫人这么一带头,台下顿时叽叽喳喳。

    “这个啊,啊,知军大人说了。

    “你们都是未上过战阵的,只能算习兵。

    “明日战阵罢了,正式授予军衔……”

    赵厨子这个啊之后略微停顿,令女兵们竖起耳朵听下文之后,才说明理由。

    看来自古当官,都一个模子!

    “都上了多少回战阵了,还没上过?”

    赵夫人一时没反应过来,把赵厨子跟她运动时吹嘘成赤膊战阵厮杀的事,给抛出来。

    “休得胡言乱语,此战阵非彼战阵……”

    饶是赵厨子已因自身经历把脸皮磨得厚厚的,也脸红到脖子根。

    “啊?哈哈……”

    他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台下总有些过来人吧?顿时嘻哈一片。

    “肃静!”

    这时候,一身戎装增添不少英武气概的莫言,作为大营防守的最高指挥,不得不出来救场。

    他不善言辞,不苟言笑,一声喝令,全场肃静。

    “赵副尉已将知军大人所制说明了。

    “明早换上我大唐、知军大旗之时,必是开战之时。

    “刀剑无眼,须臾不得。尔等当依照知军布阵、训练之法,奋勇杀敌……”

    莫言的眼神是萧杀的,沉沦的大唐给他难以名状的痛楚。

    他的眼神又是坚毅的,从一个马奴到朝廷七品校。

    要的不是那劳什子俸禄,而是李卓远那句:收拾河山,重振大唐!

    出击的部队能否成功拿下伏羌,关键就是自己这些人要拖住这边的敌军,并守住大营。

    “害怕者,现在可以站出来。知军大人有令,不欲参战者,悉听自便!”

    莫言说罢,深邃的双眼扫视台下。

    没有一个人走出队列,他们要么是奴隶,要么是被强行拉去准备“犒劳”索多嘟噜部的。

    是继续做奴隶,还是舍身一战,他们早想得很明白。

    “备战!”

    “喏!”

    千余男女的应诺,不说响彻云霄,至少震得大营所在的山谷荡气回肠。@Ya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残唐涅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残唐涅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