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武襄刀 第二十一章 从善如登(下)

第二十一章 从善如登(下)

目录:武襄刀| 作者:| 类别:玄幻奇幻

    四豺已被淹得够呛,待冒出头来,只觉天旋地转,连东南西北都辨别不清,迷迷糊糊间听到郝汉说了句“树干”,急忙定神一瞧,果然见一棵大树横于水面之上。()但凡溺水之人,哪怕看到一根稻草都会死死抓住,这时四豺见得大树,当真是如见救星一般,心中狂喜,未及去想湖面上为何会凭空冒出一棵大树来,急忙抱住,虽手足无力,却牢牢抱死,不肯放脱,那孩童体型较小,孙阔才便将他横置于树干之上。

    这时半空中又传来一阵呼呼风声,又是一棵松树直飞而来,飞至众人所抱这棵松树的一丈开外,便即力竭,落入水中,又激起一阵剧烈波荡。郝汉的身子在湖中载沉载浮,视野模糊不清,隐约见得岸上有个僧侣模样的人,站在树林外围。只见僧人一掌撼在一棵大树之上,大树咔嚓一声轰然折倒,僧人扛起大树,奔到湖边,将松树向空中平平抛起,抛得足有三丈之高,跟着纵身跃起,待跃到与大树同高之时,一掌击出,拍在大树截面一端,大树如离弦之箭一般,飞射而来,落在第二棵大树的一丈开外。那僧人又返回树林,又是手起一掌,击倒一棵松树,扛到湖边击飞过来,如此反复,渐渐地搭起了一座连到岸边的浮桥。

    浮桥已成,那僧人提身一跳,落在了离岸边最近的那棵树干之上,跟着疾奔两步,足尖在树干上轻轻一点,一个起落,已跃到了第二棵树干上,又是疾奔几步,跃到第三棵树干之上,他这般在这一排树干上不断奔行提纵,几个起落之后,郝汉已能看清他的容貌,却见这人是位老僧,样貌清奇,飞纵之间,僧袍鼓荡,瀑髯飘飞,一副道骨仙风的姿态。郝汉如同见到了故人一般心喜,叫道:“无受大师!”

    这老僧正是郝汉当日在干云庄与之有过一面之缘的无受和尚,他一边飞步奔而来,一边呵呵笑道:“施主别来无恙。”话音甫落,人已跃到了郝汉所抱的这棵大树之上,伸手抱起那孩童,对郝汉和四豺道:“快把手给我,我带你们上去。”

    郝汉道:“先救他们,他们不识水性,我自己游回去便是。”

    无受一口咬住那孩童的后衣领,用牙口将他提住,伸手拉起孙阔才和孙远才,分别挟在左右腋下,转身朝岸边飞纵而去,他年事虽高,此刻又携着两个壮年之人和一个孩童,但身形却丝毫不滞,仍是健步如飞,拔跃飒然,又是几个起落,返回岸边。(请记住我们的网址他将三人往岸上一放,旋即转身,回去又将孙广才和孙长才搭救了上来。

    郝汉自无受携起第一拨人时,便往岸边游来,现下无受将两拨人都救了回来,他却还没游到岸边。游了好一会,终于上得岸来。

    无受在四豺和那孩童腹部天枢穴上轻轻拍打数下,五人肠胃应激,纷纷吐出几口水来,跟着陆续醒转,爬起身,开始大口大口地呕水。直到将胃呕空,五人都觉浑身虚脱无力,又瘫倒在地,半昏半醒。

    郝汉抖了抖湿透的衣襟,说道:“大师好俊的轻身功夫啊!”无受微微一笑,道:“施主,老衲正自赶路,却不期与施主相会,不知施主怎会在此?”

    郝汉正要答话,忽听一阵马蹄声自东面传来,越来越近,少说也有二十骑。孙远才耳力灵敏,颤颤巍巍地爬起身来,道:“官……官兵来了,快……快跑!”说完又跌躺回去。郝汉道:“大师,官兵正在捉拿这四个人,咱们先将他们弄到树林中罢。”两人连挟带拖,将五人移到树林深处,耳听得那二十多骑从林外小径陆续驰过。无受问道:“莫非这四人就是漠北四豺?”

    郝汉笑道:“除了漠北四豺,天下间还有哪四兄弟像他们这般各有千秋?”

    无受指了指那孩童,道:“那这孩子是?”郝汉摇头道:“我也不知,恐怕是在湖边玩耍的孩童,不小心落水了。”当下将方才在在湖边的所闻所见说了,说完又道:“想不到这个四人恶名昭彰,竟会为救一个孩童而涉险。”

    无受合十道:“阿弥陀佛,善与恶只不过是表象,何为真善、何为真恶,又岂是我辈所能定见?人为善,其善可因境遇遭际而造就;人为恶,其恶也可能是为存亡生计所迫。为善者也许会因境遇转折而为恶,为恶者心中也许仍有一片庄严净土,只是尚无从善的契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非善恶皆是缘,不可因一念之观,妄自判断。施主不知,老衲年轻之时,也曾是个打家劫舍的绿林草莽,后经师父点化,方知自身罪孽深重,这才皈依三宝,虔心礼佛。”顿了顿,颂偈道:“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

    郝汉忽然想起那日霍宽说过的一句话:“昔日恩师时常教诲:‘尺余尚可斫,寸短不可接。’说的是为人处世就似砍木头,当有分寸,砍长了尚可续砍,砍短了却没法接了,是以凡事应留有余地,不可只因片面之观便否决一切、不计后果。昔日我便是年少气盛,做事太不留余地,现下心里头时常懊悔,想过几天安生日子都难。”心想:“霍老哥的这番话与无受大师方才之言倒是颇有相通之处。”冲无受一揖到地,道:“多谢大师教诲。”

    无受道:“这四人并非怙恶不悛之人,不如让老衲来点化谕诫,好教他们迷途知返。”

    郝汉拊掌笑道:“这四人方才落水之时,已表露了些许悔过之意,他们若是能从此改恶从善,当真再好不过了。”

    其时正值深秋,几人方才在冰冷刺骨的湖水中浸得久了,难免寒气侵体,郝汉有阳炎真气护体,倒不惧那严寒。四豺方才将内力都用于拔身浮水,再无多余内力抵抗寒气,此时虽都在昏迷之中,牙关却兀自格格打颤,那孩童人小体弱,火力不旺,更是蜷在地上瑟瑟发抖。

    无受俯下身去,拉开他们胸口衣襟,伸指在他们胸口各自捺了几下,将一股柔和真气分别渡入他们体内。五人的皮肤本已被冻得发青,一遇这股暖流,开始微微变色,无受指头捺处,在他们胸口皮肤上印出了一枚枚浅色红斑。渐渐地,五人面色由青转白,又由白为红润,呼吸也渐趋匀称。

    过不多时,孙阔才最先醒来,他见三个兄弟还躺在地上,一一摇醒。四豺茫然望向四周,见郝汉和无受站在几步外,正笑眯眯地望向他们,想起方才在湖水被救之事,总算明白郝汉确是好意相救。

    孙阔才见郝汉以德报怨,心中尤是惭愧,神色更是尴尬,期期艾艾道:“小猢……嗯,你大仁大义,我……我很是佩服,咱们过去那些梁子,就一笔揭过,以后不提罢了,我们兄弟四人日后也不寻你的晦气了!”

    孙广才道:“老二,你啰嗦什么,咱漠北四豺岂是枉受旁人的恩惠之辈,咱欠旁人的,日后自当想法补报,咱们走!”冲无受和郝汉一拱手,道:“告辞了!”

    郝汉却道:“慢着,你们这样就想走了吗?”孙广才道:“你想怎样?划个道来!你虽救了我们,我们却未必买你的帐!”郝汉笑道:“好说,好说,这位无受大师瞧你们四人颇具慧根,想要栽培你们一番,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四豺一怔,孙长才道:“要我们做和尚吗?说什么笑话!我们漠北四豺在道上可也说是响当当的人物,若是做了秃头和尚,这事传到江湖上,岂不是要被人笑掉大牙?”

    郝汉道:“你们别忘了,你们四个的命可是无受大师救的。”

    孙长才道:“就因这老和尚救了我们的性命,我们便也要跟着他做和尚吗?这是什么道理?”

    孙阔才道:“我本就没了耳朵,再剔成光头,那我的脑袋岂不成了一个大光秃秃的大肉球?要多滑稽有多滑稽!”连连摆手,“不干!不干!”

    四豺转身便要走,郝汉一急,上前两步,双手食指急探,点在了四豺腰间穴道之上,四豺脚下一软,跌坐在地,只觉下盘麻木,双腿动弹不得。

    孙长才大惊,喝道:“你要做什么?”

    郝汉哈哈一笑,道:“四位莫慌,这和尚嘛,原是不一定要当的,你们只须跟着这位大师念念经、拜拜佛就成了。”

    孙阔才道:“念经拜佛有什么好?我们若跟着这老和尚,恐怕连酒肉都不能吃了!”

    郝汉心想不能喝酒吃肉确也是件为难之事,须想个法子让他们死心塌地地跟着无受,忽地灵机一动,心头冒出一个绝好法子来,不禁暗自得意,嘿嘿坏笑了起来,直笑得四豺心里一阵发毛,只听郝汉道:“嘿嘿,恐怕你们还不知道罢,便在你们方才昏迷之时,无受大师已点了你们的死穴,这死穴只有无受大师本人能解,不信你们掀开衣襟,看看的胸口上是不是有一枚枚红色斑点?”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武襄刀》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武襄刀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