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目录:重生之太子刘据|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第十章

    无情的时间就像一去不复返的流水,大江东去,永不往复。曾经逝去的不可追,还未发生的事情不可测。人活一世最值得期待的就是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刻究竟会发生什么。而我们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所能做到的不过是尽力二字。

    所以不管刘据如何想法。日子依旧是一天天的过。身为大汉朝的太子,皇好几代子弟。不管刘彻给予了怎样的看重,十岁的皇太子每日最常做的事情依然是读书。

    读书,对于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曾几何时,小小的刘据也是每日呆在自己的书房里听着当代名儒大师滔滔不绝的将自己的理念和想法灌输给他,并且乐此不疲。可是再换了的事情,做的次数多了,难免感到厌烦。

    尤其是当这件事情你重复了几个轮回。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啊!”神游太空的刘据突然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太子少傅石德正神色阴沉的看着他。手中的竹简紧紧握住,用力大的十指隐隐泛白。

    “太子殿下,五年,春,公观鱼于棠。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百金之鲁,公张之。登来之者何?美大之辞也。棠者何?济上之邑也。

    此言何解?”石清看着刘据魂不守舍的样子,淡然问道。

    “此言是说,鲁隐公五年,春天,隐公到棠这个地方去观鱼。《春秋》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呢?是为了谴责隐公。为什么要谴责他呢?因为隐公去观鱼的地方距国都很远。隐公为什么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观鱼呢?因为可以“登来之”。价值百金的鱼,隐公都可以张网捕到,“登来之”是什么意思?这是赞美夸耀的话。棠是什么地方?是济水上游的一座城邑。”刻骨铭心的记忆,熟记于胸的词汇,让刘据脱口而出。

    “天下名著何止万千,太子殿下可知陛下为何要我等教授《公羊春秋》与《谷梁》,而不是别的?”石清并没有在意刘据的解释,继续开口问道。

    “……”刘据听着石清的问话,目光茫然,沉默不语。

    他当然知道刘彻为什么会让他学习《公羊春秋》和《谷梁》。或者更确切的说他曾经认为自己知道刘彻为什么这么做。可是自从经历了巫蛊之祸之后,刘据一直都在怀疑,自己曾经所信任的一切,究竟有没有意义。欣喜,信任,骄傲,期待,最终都在皇权的阴影下渐渐远逝。

    于是欣喜变成了芥蒂,信任变成了猜忌,骄傲变成了眼中沙砾,期待变成了绝望。在经历过那么□裸的背叛之后,刘据怎么能原谅当初发生的一切。思子宫也好,望思台也罢。终究,抵不过皇帝心中掌控天下的**,前世如此,今生……又能有什么变化?

    刘据的沉默,看着石清的眼中,却变成了哑口无言。于是这位德高望重的儒林大家用难以掩饰的失望说道:“太子殿下虽然年少,然则却是大汉王朝的继承者。陛下对于太子的期待很高。还望太子能够兢兢业业,不负陛下所望。”

    刘据闻言,除了冷笑却还是冷笑。这辈子,有些事情,除了自己之外,刘据是再也没有办法和人分享的了。而且这辈子的他,也不会向前世那样的……“单纯”。

    白色的宣纸既然已经被书写了,就再也不能回到从前的霁月风情。

    “石少傅,今日孤心情欠佳,课程就先到这里吧!”刘据突然觉得有些百无聊赖。他不知道自己重生一次是为了什么。总归不会是在这里读书就是了。想到这里,更是觉得心烦意乱,沉重的未来压在他的身上让他完全喘不过气来。既然不知道能不能避免这场祸乱,当然要先行对得起自己的心情。刘据抬眼看了看因为他的话语震惊的无以复加的少傅石清,擦肩离开。

    “这、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抛开身后不停的呼唤,刘据回到建章宫简单换了一身布衣,对着身旁的小舍人说道:“孤要出宫逛逛。你们不必跟着。”

    “太子殿下饶命!”小舍人一听,吓得连忙跪地求饶。“太子殿下饶命,若是陛下知道了不会饶了奴婢的。太子殿下饶命啊!”

    “我只是出去逛逛,不会有事的。以前又不是没出去过。况且我只是想要去大将军府看看而已。更加不会有事。”刘据看着小舍人的模样,皱着眉说道。虽然他的记忆已经远隔近千年,可是刘据依然记得他当太子时进出宫中完全没有后世想象的那样艰难。当然更不会像是辫子戏里那样的变态。

    “太子殿下饶命啊!太子殿下病情刚有好转。此时若是出宫,真的出了什么事情,陛下和皇后娘娘不会放了女婢的。太子殿下开恩啊!”小舍人无动于衷,依然是跪地哭喊着。

    “……”

    最后的结果,是刘据不得不妥协。带着那个求饶不停的小舍人和俩名太子宫的侍卫,悄然出宫。

    此时,只是单纯想要出宫的刘据并不清楚,他将会在宫外遇见什么。而这个简简单单的偶遇,又将会改变什么……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太子刘据》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太子刘据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