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山里人家 正文 29、逛街

正文 29、逛街

目录:山里人家| 作者:5妹| 类别:其他类型

    累得睁不开眼睛。明天报到,更忙更累!=========================================================

    下大雨的时候,再也没办法进山,成日窝在家里,这个家就越发显得空荡起来。于是,倒是越发地想进城购物了。

    一说起这个,全家人除了外婆——她就是一只想进不想出的抠门——其余人人热衷——连小豆子怀里都揣了几十文我平时给他买零嘴积攒下来的铜钱,兴高采烈地在那里计划着要去买这个那个——实则是,小一辈或两辈的除了表姐和我,连表姐夫都没进过城,所以都想去看看热闹;而长一辈或两辈的,则是手里有了几个钱,要添置的东西就自然多了。

    我家的钱,外婆大致还是有底的——只一样,她虽说知道我卖了一些药,但却不知我卖了多少钱,也一直没问我——可能以为只是一笔小钱,也可能是由于我必竟是外孙女,不好全部都问着管着,不过依我对她老人家的了解,恐怕是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她可从没把我家当成别人家,当然我家落魄的时候也是如此。

    此时,看我才砌完房子,又才给了她家砌房子的钱——这可是巨资——她倒底忍不住问了:“青草,你采的那个什么药卖得金贵吧?多少钱?”

    我伸出一个手指头。

    “100文?”我摇头。

    “1000文?”“10两?”我还是摇头。

    “莫不是卖了100两银子?!”外婆大惊。

    我含笑不说话——不敢让她更惊讶——毕竟她的年纪也有那么大了哈!

    “难怪你这么败家!”外婆喜滋滋地拧了下我的胳膊,同意了我们进城逛街,“想买啥的都去买吧!”

    于是,第二天,虽然是倾盆大雨,可是依然浇灭不了我们购物的热情。我们全家都倾巢而出,一齐上阵——逛街去也,连表姐夫都在犹豫中被我们拉进了队伍。

    我们先去外婆家汇合,在她家,我给每人一个小荷包——里面清一色一个一两的小银锞子,并告之是今天的零花钱——按我的实力可以给更多一些,但咱也得学会低调是不?

    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三弟,听说可以随意支配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真难为他穿着那么重的雨具。

    要说古代的这身防雨的设备,着实是笨重,但也着实实用——估计农民大妈与农民大伯们经常须要冒雨工作,因而作了不断的改进。

    由于雨下得比较大,一路倒是很难交流逛街的心情。大家走得都不是很快——小豆子也全身穿得严严实实的,走不动,但开始又不要人抱着,所以只好迁就他,不过他平日里野惯了,虽然还只三四岁,倒是走得动——只不过速度实在不快。

    平时一个时辰的路,足足走了一个半时辰——这还是由于大家“都很喜欢小豆子,都想抱抱小豆子”,用各种小零食作为代价,换抱小豆子一程的结果。

    我们在城门口雇了两辆牛车。等候的牛车并不多,我原先雇过的中年汉子和他的牛车也在,不过今天不归我决定——外婆经验很丰富,只见他掀起盖在板车上的棚布,自己猫着身子往里一瞧——看里面是否地是干的,很快就定了两辆。

    我的意见呢,是大家兵分几路,一拨人买卧室用具,一拨人买厨房用具,一拨人买粮食。这几样主要的买好了,再去那个我称之为小商品一条街的地方逛。或者反过来先去逛也可以,回去时再把大件的东西买好带回去。

    可是,大家都不同意——特别是几位家长。

    每一个人都认为,所买的每一样东西都必须由他把关——连三弟都嚷嚷,“不行不行,我的被子我作主!”

    我头都大了,无比郁闷自己这么愚蠢的安排——这么多人,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统一意见?

    果然,当我们这么多人带着一身的水进到金芷城内最大的布行时,小伙计本来就有些不快了。当争论开始,小伙计的脸就有些沉了。

    这个布行说是布行,其实还卖各种由布衍生出来的或与布相关的东西——身上穿的、床上用的都有,而且档次、式样还比较多,虽然我并不认为这些东西怎么样,但其他人肯定不会这么认为——这是金芷城里最大的布行!总行在京城的!——在家人的眼里,京城就是天一般的存在!

    才一进门,各种意见就纷纷强势地表达出来:

    “青草,买这个被面,又结实,又便宜。”——这是外婆。

    “不要,一点也不好看!姐,买这个,绣了兰草呢!你看多漂亮呀!”——三弟。

    “这个不经洗。”

    “这个颜色不好看!”

    “那个也好呢!”

    “那么贵!买那么贵的干什么!”

    哎哟!我的头都疼了,问题远没有解决。

    “青草,买布,自己做更划得来。”——外公。

    “青草,要多少床?四床就够了吧?”

    “好啦好啦!”我赶紧制止这种自由式的表达,否则再也进入不了下一环节。

    “每张床上都买两床——连被单、枕套一起,包括小豆子和表姐的,各自去挑自己的——买好一点的,我来出钱,可别买差了后悔!”

    这下可以看出来了,全是男人们在作决定——

    外公、姑父和表姐夫共挑了三匹布就不肯再要了,还在那里商量这个颜色和那个搭着配——买布确实更划算一些,对于出钱的我和他们来说都如此,三匹布,就相当于同样材质的六套床上用品的价格,但至少可以做十套有余——古时对布匹使用的计量单位是分、寸、尺、丈、匹,一匹等于十丈,有30多米长——这样一算,就算是给小豆子做个小被子之类,也够了。

    我们家挑的全是成品——因为没人做。

    伙计看我们买了这么多,才又欢喜起来,一个劲地跟我们推荐棉絮——可惜这个时候倒是不用盖,被外婆和外公坚定地否定了。

    我发现这个时代的衣、食、住相比现代贵,例如大米5文一斤,在现代也可以买上好的了,这床上用品,我读大学以后倒是全用学校的,因读的是军校,不花钱。读高中时是360元两套,还包括棉絮什么的,印像十分深——因为当时觉得贵,想不用学校的来着。后来我看网店卖的,两、三百块也能买着很漂亮的呀!

    但这时用人民币换算就显得很贵——一般的都要500多文一套,稍好一些的,甚至有超过1000文的——这还都是棉布的,不是丝绸的!8套床上用品加上3匹布,就花了8两多银子。

    买好了用作床上用品的布,我们又去买做衣服的布——这两个布稍有不同。

    现在的布还是论匹卖——特别是对于做衣服来说,一匹又可以做好多身——做多了又显单调,整匹平常人家又买不起,我倒是不知道这商家是怎么想的。

    布匹大都是单色的,但可以绣花,倒是让好多人有了养家的小差事——帮绣庄绣花。

    我的想法是每人至少做两身衣服——我不知道一匹可以做多少件,外婆告诉我一丈大概可以给我做两件上衣,或三条裤子。我晕了,我们这么些人,那不是买得两匹就够做的了?我看三弟这里摸摸那里摸摸,又看哥的目光也在不停地穿梭,心里发了宝气:干脆每人都挑一匹,再和别人交换着做。伙计(这边也有专门的伙计,不是前面那一个)正露出欣喜的表情,就被外公无情地打破——

    “又不要开布店,买这么多干什么?!小孩子买一匹颜色嫩一些的,我们老的买一匹颜色深一些的,其余各去买一身成衣,就行了。”

    这也是大买卖,伙计赶忙引我们去卖成衣的地方——在楼上。虽然喜欢的很多,但三弟和大哥倒是很快挑好了自己的——也不能试,就在身比划一下,不合适的话还得自己回家改。又帮我挑了两身——理由是因为我要进山,容易挂破,所以多买一身。表姐夫和姑父合计了一下,还是决定不买成衣,买布匹——他们家四代共7口,每人一身的话,价格比一匹布还贵得多——一匹布大约5身成衣的价格,所以,他们决定都不买,准备挑一匹布回家自己做。表姐正在挑一身蓝色的衣服,听了赶紧放下来。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丝丝心酸,加一丝丝感动。他们在给我省钱呢!我自己却藏着掖着——真是的,白给他们,都还算三算四的!

    “要买布的话多买两匹好了——正好也给大舅他们置一些。成衣也买——喜欢的就多买一身——不要替我省钱!我带着呢!”

    又争执了一番,直到我叫伙计不用理他们,一人配一身,才又返回去挑。

    又到下面选布匹。这回我不叫他们拿主意,自己捡着那上好的细棉布(做里衣的)和粗棉布(做外衣的),各挑了四五匹不同颜色的——父亲倒还没说什么,外婆外公都在使劲数落我。

    布料什么的倒是买好了,但怎么才能不受雨的影响把它们放到车棚的牛车上去?

    我正担心这个问题,只见一位牛车的主人已经机灵地把板车卸下来,拖进布行里——果然我这古代的现代人见识少啊!

    我们接着又去了粮店、铁器店、瓷器店之类,把锅碗粮食之类林林总总买了两大车。——主要的采购任务也就完成了。

    这个主要的采购任务一完成,外婆就主动申请带着牛车先回家,我们则先去经常送野物的客来饭管狠吃了一顿,又把小商品一条街的各类店铺——无论是卖糖类糕点的,还是卖胭脂首饰的,都进去逛逛——此时,各人才有花钱的机会呀!直到下午三四,大家都觉得累了,才尽兴而归。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山里人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山里人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