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山里人家 正文 18、卖参

正文 18、卖参

目录:山里人家| 作者:5妹| 类别:其他类型

    周六带儿子外出,无法更文~~~

    不知是生物钟的原因,还是自己很兴奋的原因,第二天我照样起得很早。

    我打算上午去卖参——其实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刻就去卖参,耐何没有一个装参的匣子。

    我趁着三表嫂可能还没去挑水,先去请她做四五个一尺半长、半尺高宽的匣子,然后回来和哥哥仔细地清洗挖出来的参。三弟和父亲还是帮外婆家挑水去。

    哥哥这时才知道我弄回来的是什么东西。他原先也是相信了我那一套斋戒的话的,这时知道真相,很是沉下脸来讲了我一通——无非是叫我以后不可再这样一去几天没音讯。

    我很配合地一一答应。

    哥哥挑水回来,我们一起在木盆子里把泥巴洗干净,又用干净的布把水吸干——我其实也不知怎样清洗,只注意不把根须弄断。

    我选了五只中等大小的等下去卖,其余的仔细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我倒是想挂房梁上来着,可是一看到个茅草顶,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是应该修一下这个屋顶了。

    三表嫂的速度也快——这种简单的匣子也容易做,我们才刚把参收拾完,她就把匣子送来了。

    我比了一下匣子的大小——匣子做得比较大,又换了几棵更大一些的人参,装在匣子里,用布袋一装,拎在手里出发了。

    我的目标是章氏医馆。凭我为数不多的几次进城的经验,凭我用前世军人的眼神对医馆病人和大夫的观察,再有就是——听外婆说我生病就是他们的神医——就是这家医馆的东家给治好的,虽然我并不认为自己有病。

    我大约在中午11点钟左右进了城。

    城墙之内也不立刻就是商铺林立——属于城市的边缘,待发展区。两旁各有一块大坪,左边上百号人站的站、坐的坐,是“力市”——相当于现在的劳动力市场,有些有手艺,有些纯粹是附近的农民,利用农闲来打些小工——都在这里等着找事做。我曾问外婆这个是不是买卖奴仆的地方,外婆说不是,买卖奴仆有专门的“人市”;右边的坪里停着牛车、马车之类,我一度认为是车马行,但其实也是“力市”——附近哪家有牛车、马车的,到这里等待生意上门——有些是专门以此为生的,有些是附近的人哪家有牛车,趁闲出来挣几个。

    我先去雇了一辆牛车——一是等下要买东西,二是也有人相陪,不至于被人小瞧——不被人欺负。

    我雇了一个年纪大约和父亲差不多大的男子的牛车——这位大伯的牛车收拾得干净。

    他好像比较木讷,只说一天30文,现在已过了半天了,就15文,其余并没多话,却硬是要在牛车上摆个小凳子,让我坐上去。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坚持和他一起走。

    到了章氏医馆的外面,我请他等着——又付了他10文的定金,怕他等久了认为我不租车骗他的——刚才在力市的时候有些车主确实是这样看我来着——当然这是我臆测的。

    进了医馆,我直接跟小伙计说要找她们掌柜的。小伙计热情而又机警地盘问了我几句,又看了看我带的大布袋,婉转地告诉我如果是卖药材的话她们都可以做主的。我不肯,坚持要见掌柜的。

    小伙计到后面去通报。

    我并没有等很久,她就把我带了进去。

    一个大约四五十岁的人接待了我。

    “鄙姓章,是小店掌柜的。”她客气地对着我,“小娘子有何要事找鄙人?”——我头痛,为她文绉绉的用辞。

    “我来卖人参。”

    听到我的话,对面的人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我不多说话,从布袋里随便掏出一个匣子,直接打开放在她的面前。

    “呀!”章掌柜一声惊呼,瞪大眼睛盯着那支比我的小臂还粗的人参。

    一股人参的气息散开来,章掌柜情不自禁深吸了一口气。

    “此人参可是小娘子才采的?要卖多少银子?”她盯着人参问我。

    “我也不知道。”我盯着她,坦诚地告诉她。又对她一揖首,“我是冲着这医馆的名声而来的,人参的价钱全凭掌柜的的公道”。

    “小娘子没卖过药吧!也是,这人参才采的。嗯,采得很好,根须俱全。这样吧,这么贵重的东西鄙人不能做主,要请东家过来。小娘子可否稍候?”

    我当然可以。

    于是,有伙计去请东家,有伙计来上茶——上的还是好茶,估计是掌柜的自己喝的——说实话,到这个世界以来我还没喝过茶呢,所以悠然地品我的茶——那个掌柜的自是不要理她,此刻,她完全无视我的存在,把人参小心翼翼地从匣子里拿出来,左看右瞧,像是在鉴赏一件珍宝。

    一刻钟左右,一位大妈急匆匆地赶来。一见掌柜的手中的人参,也瞪大了眼睛。她把手在自己的衣服上擦了两下,从章掌柜的手中接过了人参。

    过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咳嗽一声,提醒这两个几近痴迷的人。

    章掌柜急忙介绍,“就是这位小娘子要卖人参。”

    章东家一看我——可能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吧,问,“我是不是在哪儿见过你?”

    我如实回答,“两月前随同母亲进山,昏迷不醒,听家人说,是蒙神医所救。多谢神医。”——谢归谢,银子还是要卖的!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又好像才想起这人参的归属似的:

    “不知你这人参要卖多少银子?”

    我于是又将不知道的话无比诚肯地表演了一次。

    章东家一看我这么说,回过头去和掌柜商量。

    章掌柜说:“芦圆长,皮老黄,纹细密,体形美,鞭条须,珍珠节多,肯定是百年以上的老山珍,确是罕见的珍品中的极品啊。”

    我一听,心里那个乐呀!当初你们卖给我家,以片论银钱,现在,珍品在前,肯定要给我一个满意的价格吧!

    这边章东家也一个劲地点头。

    一会儿她就做了决定:“这个人参,可以有两种方式卖给我们。一是一口价,200两银子;二是我们替你代卖,无论卖得多少,我们提20%的成。”

    我一听,简直以为她是老乡——这个时代,也有这样先进的营销方式吗?——后来我知道,这个时代,以物换物很普遍,代买、代卖的中人、商行也是有很多的!

    有时候,民主就是不好嘛!干嘛要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呢?!例如现在,我就在一夜暴富和不久之后更富之中纠结——更富当然是有风险的,人心难测不是古时候的名言吗?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山里人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山里人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