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山里人家 正文 15、干旱

正文 15、干旱

目录:山里人家| 作者:5妹| 类别:其他类型

    15、干旱

    端午节节后,夏天就开始放肆展示她的火热了。

    夏天对于农家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季节,一年的收成都要靠着夏季打底子。

    植物生长需要温度,而且夏天雨水了也多。还是古语说得好,阳光雨露哺育人哪!

    可是这个夏天,一开端就有些不妙——阳光很强大,雨露根本没有。

    不对,不是从夏天开始的,好像自从我穿越过来,雨露就根本没有——可怜见的,这个时代的雨长的什么样?

    庄子里倒处都是旱得开拆的地,和同样旱得开拆的田。连人也像被晒干了一样,焉焉的。

    要说这个王家庄怎么会这么穷,就我这个21世纪的灵魂来看,首要的原因是没有水利——后来,我活动的范围宽一些了,就发现这个结论不对。应改为:

    这个时代的农村怎么这么穷?——没有水利。

    别说水库沟渠之类,就是池塘——那我也没有见过。所以,小豆子连鱼也没吃过呢!我家的少年就不知道吃没吃过了。

    收成完全靠天。

    年成好的时候是这样的——夜里下雨白天晴,穷人做得富人赢。

    但这个机率非常之少。大部分的年景倒也不好不坏,或者有点好、有点坏。

    不像今年——

    秧苗下田就没见着雨,见天都是白晃晃的太阳。才几天田里就抗不住了,家家都去挑水——我常去的那条小沟早就断流了,过去两三里地有一条小溪,难得的是它的下游是一片沙滩地,无主,因而庄子里的人还可以去那儿挑水浇田。

    连生活用水都很紧张——庄子里就族长家田头有口井。族长说了,她自家都不用井水浇田,先以族人中喝水、用水为重。

    我家没有田,生活用水的废水用来浇门口的地也够。于是,大哥和父亲就自动地去帮外婆、大舅和三表哥家挑水——可怜见的,挑一担水要一个时辰,就是白天晚上都挑又能起多大的作用?

    外婆家有四亩良田一亩旱田。挑了不几天,外婆发话了,其余三亩都放弃,死保两亩良田!十几口人要吃饭呢!她说。

    我很感动。这十几口人,算了我家四口。

    我倒是想从小水库挖一条水路来庄子里来着,可一查看地形,立刻放弃了——我一直感觉是从小湖到我家全是下坡,但那是我的感觉,事实上中间还立着一个山头,不高,但也有好几米,而且很宽,想绕都不成。

    长芋头的小沟旁倒是应该有水源。我拿着锄头,利用打猎的业余时间转悠了几天,倒是清理出一眼细细的清泉。我大喜,又拓宽了清泉所在位置的面积,想要使得水流更大一些,但是失败了,它总只有那么大。不因我的努力而改变。

    而且,我用锄头引导它,使它往下流,不一会儿就断了流——倒是便宜了芋头,好像专门给它们引了自动浇灌的水一样。

    我还试着想用竹节把它引下去,耐何距离不是一点点远,水也少了一些——我不认为值得我付出那么大的努力。

    家里每一个人都派了任务。

    三弟年纪小,负责带小豆子和三表哥家的小婴儿,有时在我们家带,顺便替家里守门——虽然家里有院墙,而且真的还没什么可以让别人掂记的,但父亲总记得要留人看家。如果小婴儿——暂时还没有取名,大家叫他毛坨,我很不喜这个小名,叫他小婴儿或小不点——吵得厉害,三北就抱着小不点,带着小豆子,去找外公。外公年纪稍大,没有去挑水,但工作一点也不少——打扫,洗衣,做饭,挑家用的水,伺候地里的青菜,一天也没个歇工的时候,所以连看顾小豆子的功夫都没有。

    我进山打猎,其余全去挑水。哥哥固定是给外婆家挑的,父亲则在这三家中轮流着帮忙——特别是三表嫂才生了孩子不久,家里田又比较多,更需要帮忙。

    由于家家户户都要挑水浇灌,一时路上来来往往的全是挑着水的人,有的人家还特地多做水桶——不几天,挑水的地方就要排队了——水流越来越小了,担水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的人家甚至排了班,昼夜轮流着挑。

    家里没人固定地做饭。有时在外婆家随便吃点什么——大部分时间都是喝芋头稀饭,有时父亲或哥哥也赶回来做——当然是我这个很重要的人回来了的情况下。

    我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一次山。

    上午打猎。一般是打来卖的。以大一点的猎物如山羊和野猪为主。我总是找最近的、最大的。由于天气热,肉类放不了久的,要赶紧卖掉,所以上午必需回来。

    我时我自己去卖——当然外婆带着我走了一次;而且卖的是山羊之类的只要开腔就可以的小动物——有时什么也不要做,直接拖去,也就是单价稍低一点儿。

    有时外婆帮我去卖。如果打的是野猪之类的大家伙,就需要清理,必须外婆出手。而且外婆总担心我把油留着,把肉留着——这么个大家伙藏匿一点肉太小菜了——所以她总是要亲自出马。

    但如果外婆承担了清理和卖肉的任务,我就有足够的时间,再进山一次。

    下午一般都是打些自己吃的小猎物。我自己家也好,外婆、舅舅、表哥家也好,都要补充营养。有时,庄子里的族人也分一点——半只山鸡,几尾小鱼、或是上午的什么大猎物的内脏什么的。

    采的菌类吃不完,我把它们随便摊在院子里,第二天一准干得透彻。——我没有时间、也不愿意花水去洗它们,所以给自己做心理暗示——没关系,真正纯天然产品,不洗不仅容易干,也不会破坏它!一天一背篓——有时两背篓,又没拿去卖,很快收集了几大麻袋。

    有时,我往返几趟,把采摘了母芋的芋头苗间稀,把间出来的芋苗拿回来种到外婆的田里。——这个需要的水少,十天半月的淋一回就不管它——再说,即便是死了也算了。——不久后我还知道它有一个更大的优点:就是下几十天的雨也不碍事。——倒是把一亩良田都种上了,另外还给左邻右舍每家一背篓芋头苗——秋收的时候还给来了个大丰收,光外婆家就收回四五百斤芋头,害得我有一段时间总为自己的小心眼生气:早知如此,就把所有的芋苗都弄回来好了。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山里人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山里人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