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空间重生又一个娘 正文 第 25 章

正文 第 25 章

目录:空间重生又一个娘| 作者:涯| 类别:玄幻奇幻

    安顿好了海子,大嫂子妯娌几个又带着二丫去了村边几家手艺人那里定了家具、皮货。等了三四天看干爹他们只顾着拆迁药王庙、挖井,她则是悠闲的偶尔跑到渣石地里监监工。

    在二丫以为大家顾不上她手中的药方时,柳叶期期艾艾开口道:“姑,你看海子都开始认字了,姑你是不是也顺道学一些?”

    见二丫意味不明的看向自己,柳叶红了脸解释道:“我没别的意思,姑你别多心。你祖上传下来那么多药方,要是自己识字不管是传下去,还是拿出来配制、研究都会方便不少。学好了,以后对海子兄妹的学业也能指导一下。”

    说完语气更加坚定的表明道:“姑你就不想出口恶气,在那没良心的跟前抬头挺胸?女子的思想要解放,不仅是男人能当家作主,出门工作,女人有本事照样可以。有药方在,以后肯定不缺钱,认字学本事把自己慢慢变的有学识、有教养,把海子们也培养出来。不过是拿命拼前程的兵匪罢了,等找到那没良心的,咱先嫌弃的不要他,跟他离婚。”

    二丫闻言失笑,差点忘了这位侄媳妇是位进步新青年。面粉厂家的大小姐,性格倔强的敢兵荒马乱时就一个人回家寻找亲人,面上看着和和善善、温温柔柔,其实也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骄傲性子。

    这个提议正好让自己识字变得理所当然,二丫闻言神情肯定的答应道:“谢谢柳叶你了,你说得对,我自己越来越好,让那没良心的见了羞愧才对。凭什么他做了不要脸的事还挑挑拣拣,我先不要他才对。”

    听到二丫同意,柳叶立马从抽屉里拿出准备好的识字书、笔墨纸砚,催人奋进的鼓励道:“我和娘跟奶奶说过,姑一看就是个上进的。那么多药方,要是没毅力恒心,哪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姑你放心,你记性那么好,认字的事肯定也快。”

    二丫不好意思道:“其实我没嫁人以前跟爹学过用毛笔,可惜就只学了个架势,字却是一个没学。”

    繁体字当初得到空间后,因为里头的古书,二丫无奈努力钻研了几年,加上繁简字对照字典,算是能认个差不离。不过毛笔字实在就是惭愧的鸡爪划拉,不过现在正好符合初学的笨拙。

    二丫一下午学会了二十个字,被柳叶惊呼为记性太好,太适合念书的人。等到下午吃饭时老爷子笑眯眼的鼓励道:“刚才听你干娘她们说你一下午就学会了二十个字,不错、不错,以后好好学多认些字对你好。”

    接着终于提起药方合作的事道:“今早药王庙终于迁好,剩下的就等挖出水来了。你现在已经在村里站稳脚,接下来药方的事你是怎么打算的?”

    二丫想了一下回道:“我祖上的药方挺多的,以前手头药材有限只试着做了两三种。不知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药方?干爹你们商量一下,我背出来大家配好药看看。”

    刘掌柜闻言沉思一会道:“要是最需要的,一是你那个强身健体丸一类消炎恢复元气的,二是内外伤药,三就是止疼药,现在兵荒马乱的那两味药最好卖。还有现在各地来往不方便,药方的药材都的是些普通容易弄到的。”

    二丫参观过四姓族人后其实就有了个想法,光是自己出成药方子,以后的天长日久了总有没招的时候。四姓族人本来就是御医传人,手里精妙的方子不少,如果他们能发掘自家方子的价值,岂不是更加方便。

    结合现代的中西药情况,二丫开口道:“行,这三种药我这里有好几种方子,至于药材是不是容易弄到的,等我背出方子来干爹你们自己看吧。其实,干爹你们自己也能试着做成药呀。”

    刘老爷子来了兴趣催促道:“有什么主意,闺女你快说。”

    二丫不好意思道:“其实也是我想出来的,我家祖传的药方虽好,可我没办法做。以前家里人们受了凉发烧或是热着了、病了,都是一碗苦药汤子或是一大粒丸药,折腾半天才能用了。现在兵荒马乱的,有时候根本等不及找郎中熬药。要是这些常用药都能做成一小颗、一小颗的成药,大家方便的时候买上几瓶,特别是离药铺远的人,以后觉得不对了按药服用,那不是对谁都方便。”

    被二丫一提醒,刘老爷子脑中灵光闪现的觉得这条做成药的路,对四姓族人真是莫大的福音。四姓各家都有祖传的好方子,要是能做成成药,就是一小半,那就足可以和现在流行的西药争个长短。到时看他们谁还敢瞧不起他们这些老古董郎中,只相信穿个白褂子的西医。

    刘老爷子想完没等饭端上桌,就兴奋的要出门去找人商量,老太太赶忙阻止道:“你这老头子着什么急?先吃饭,现在村里谁家不是饭点上,你不吃人家也不吃了?这药的事又不是一下子就能做成的,不管什么事吃了饭再去也不迟。”

    二丫也帮着劝道:“干娘说得对,虽说不太了解,可也知道汤药变成药不是说说就能行的。我那药方子正好都是成药方子,咱们还是先配制他们吧。不然我在村里这么被大家照顾,却一点力都不出实在是不好意思。”

    被两人一阻拦,刘老爷子自己也觉得有点冒失了,想了下吩咐道:“那行,还是你的成药方子保险点先配着。不过明天大家凑齐了这事我的好好说说,不能再吃老本的开始好好动动脑子了,不然以后光靠你的祖传方子撑场面,我们四家御医传人也太没脸面了。”

    吃完饭刘家的几个孩子和海子兄妹三个凑在一起,在院子里嬉笑着绕圈圈。老太太和大嫂子、二嫂子、二丫、柳叶在一旁说着闲话。

    听到她们说起水源的事有了结果,过两天要开始进山的事,二丫好奇道:“干娘,进山得几天,是不是跟我们那一样捡酸枣、摘柿子、枣、核桃那些。”

    老太太带笑解释道:“那用的了几天,那是男人们,咱们女人一般就在村边上的这几个山头。早起背上筐带上干粮和水,下午就回来。运气好的,大人小孩连背都背不动,还得家里人再运一趟。现在山上的野东西正是成了的时候,不赶紧着就坏了。家里有孩子的更是愿意现在多进山几趟采些野果子,回来放地窖里,一冬天孩子们都能有个零嘴。”

    二嫂子闻言笑道:“娘说的对,我小时候最喜欢酸枣面子、沙棘膏子,家里做好没事了吃一口,酸的脑门都疼!”

    然后叹气道:“咱们四姓族人算是好的,家里有其他的贴补不在乎这些,孩子们能时常换口味。村里其他人家这时候一家老小不停歇的进山,采的东西做好了一点都不留的运到山下换成粮食,小孩子们只能趁着进山采的那两天过过嘴瘾。”

    药村的情况和大王庄差不多,进山采的野物都要换成东西。而且相比安生的药村,不时有鬼子、二鬼子来扫荡的大王庄人们是生活要更苦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安顿好了海子,大嫂子妯娌几个又带着二丫去了村边几家手艺人那里定了家具、皮货。等了三四天看干爹他们只顾着拆迁药王庙、挖井,她则是悠闲的偶尔跑到渣石地里监监工。

    在二丫以为大家顾不上她手中的药方时,柳叶期期艾艾开口道:“姑,你看海子都开始认字了,姑你是不是也顺道学一些?”

    见二丫意味不明的看向自己,柳叶红了脸解释道:“我没别的意思,姑你别多心。你祖上传下来那么多药方,要是自己识字不管是传下去,还是拿出来配制、研究都会方便不少。学好了,以后对海子兄妹的学业也能指导一下。”

    说完语气更加坚定的表明道:“姑你就不想出口恶气,在那没良心的跟前抬头挺胸?女子的思想要解放,不仅是男人能当家作主,出门工作,女人有本事照样可以。有药方在,以后肯定不缺钱,认字学本事把自己慢慢变的有学识、有教养,把海子们也培养出来。不过是拿命拼前程的兵匪罢了,等找到那没良心的,咱先嫌弃的不要他,跟他离婚。”

    二丫闻言失笑,差点忘了这位侄媳妇是位进步新青年。面粉厂家的大小姐,性格倔强的敢兵荒马乱时就一个人回家寻找亲人,面上看着和和善善、温温柔柔,其实也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骄傲性子。

    这个提议正好让自己识字变得理所当然,二丫闻言神情肯定的答应道:“谢谢柳叶你了,你说得对,我自己越来越好,让那没良心的见了羞愧才对。凭什么他做了不要脸的事还挑挑拣拣,我先不要他才对。”

    听到二丫同意,柳叶立马从抽屉里拿出准备好的识字书、笔墨纸砚,催人奋进的鼓励道:“我和娘跟奶奶说过,姑一看就是个上进的。那么多药方,要是没毅力恒心,哪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姑你放心,你记性那么好,认字的事肯定也快。”

    二丫不好意思道:“其实我没嫁人以前跟爹学过用毛笔,可惜就只学了个架势,字却是一个没学。”

    繁体字当初得到空间后,因为里头的古书,二丫无奈努力钻研了几年,加上繁简字对照字典,算是能认个差不离。不过毛笔字实在就是惭愧的鸡爪划拉,不过现在正好符合初学的笨拙。

    二丫一下午学会了二十个字,被柳叶惊呼为记性太好,太适合念书的人。等到下午吃饭时老爷子笑眯眼的鼓励道:“刚才听你干娘她们说你一下午就学会了二十个字,不错、不错,以后好好学多认些字对你好。”

    接着终于提起药方合作的事道:“今早药王庙终于迁好,剩下的就等挖出水来了。你现在已经在村里站稳脚,接下来药方的事你是怎么打算的?”

    二丫想了一下回道:“我祖上的药方挺多的,以前手头药材有限只试着做了两三种。不知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药方?干爹你们商量一下,我背出来大家配好药看看。”

    刘掌柜闻言沉思一会道:“要是最需要的,一是你那个强身健体丸一类消炎恢复元气的,二是内外伤药,三就是止疼药,现在兵荒马乱的那两味药最好卖。还有现在各地来往不方便,药方的药材都的是些普通容易弄到的。”

    二丫参观过四姓族人后其实就有了个想法,光是自己出成药方子,以后的天长日久了总有没招的时候。四姓族人本来就是御医传人,手里精妙的方子不少,如果他们能发掘自家方子的价值,岂不是更加方便。

    结合现代的中西药情况,二丫开口道:“行,这三种药我这里有好几种方子,至于药材是不是容易弄到的,等我背出方子来干爹你们自己看吧。其实,干爹你们自己也能试着做成药呀。”

    刘老爷子来了兴趣催促道:“有什么主意,闺女你快说。”

    二丫不好意思道:“其实也是我想出来的,我家祖传的药方虽好,可我没办法做。以前家里人们受了凉发烧或是热着了、病了,都是一碗苦药汤子或是一大粒丸药,折腾半天才能用了。现在兵荒马乱的,有时候根本等不及找郎中熬药。要是这些常用药都能做成一小颗、一小颗的成药,大家方便的时候买上几瓶,特别是离药铺远的人,以后觉得不对了按药服用,那不是对谁都方便。”

    被二丫一提醒,刘老爷子脑中灵光闪现的觉得这条做成药的路,对四姓族人真是莫大的福音。四姓各家都有祖传的好方子,要是能做成成药,就是一小半,那就足可以和现在流行的西药争个长短。到时看他们谁还敢瞧不起他们这些老古董郎中,只相信穿个白褂子的西医。

    刘老爷子想完没等饭端上桌,就兴奋的要出门去找人商量,老太太赶忙阻止道:“你这老头子着什么急?先吃饭,现在村里谁家不是饭点上,你不吃人家也不吃了?这药的事又不是一下子就能做成的,不管什么事吃了饭再去也不迟。”

    二丫也帮着劝道:“干娘说得对,虽说不太了解,可也知道汤药变成药不是说说就能行的。我那药方子正好都是成药方子,咱们还是先配制他们吧。不然我在村里这么被大家照顾,却一点力都不出实在是不好意思。”

    被两人一阻拦,刘老爷子自己也觉得有点冒失了,想了下吩咐道:“那行,还是你的成药方子保险点先配着。不过明天大家凑齐了这事我的好好说说,不能再吃老本的开始好好动动脑子了,不然以后光靠你的祖传方子撑场面,我们四家御医传人也太没脸面了。”

    吃完饭刘家的几个孩子和海子兄妹三个凑在一起,在院子里嬉笑着绕圈圈。老太太和大嫂子、二嫂子、二丫、柳叶在一旁说着闲话。

    听到她们说起水源的事有了结果,过两天要开始进山的事,二丫好奇道:“干娘,进山得几天,是不是跟我们那一样捡酸枣、摘柿子、枣、核桃那些。”

    老太太带笑解释道:“那用的了几天,那是男人们,咱们女人一般就在村边上的这几个山头。早起背上筐带上干粮和水,下午就回来。运气好的,大人小孩连背都背不动,还得家里人再运一趟。现在山上的野东西正是成了的时候,不赶紧着就坏了。家里有孩子的更是愿意现在多进山几趟采些野果子,回来放地窖里,一冬天孩子们都能有个零嘴。”

    二嫂子闻言笑道:“娘说的对,我小时候最喜欢酸枣面子、沙棘膏子,家里做好没事了吃一口,酸的脑门都疼!”

    然后叹气道:“咱们四姓族人算是好的,家里有其他的贴补不在乎这些,孩子们能时常换口味。村里其他人家这时候一家老小不停歇的进山,采的东西做好了一点都不留的运到山下换成粮食,小孩子们只能趁着进山采的那两天过过嘴瘾。”

    药村的情况和大王庄差不多,进山采野物的都要换成东西。而且相比安生的药村,不时有鬼子、二鬼子来扫荡的大王庄人们是生活要更苦一些。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空间重生又一个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空间重生又一个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