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情续红楼画眉蹙 正文 第090回 暗潮汹涌(一)

正文 第090回 暗潮汹涌(一)

目录:情续红楼画眉蹙| 作者:梅灵| 类别:玄幻奇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国大将军徐若凡力战群匪,救六王爷于危难,斩杀匪人一百零七,且功在社稷,特封为外姓镇国大将军王,正一品将军夫人林氏女册封为镇国郡王王妃,钦此!”一道突如其来的圣旨,亦打破了镇国将军府的宁静。

    徐若凡夜间发烧,尚且昏睡之中,故黛玉亲来接旨,倒是不由得一呆。

    封王?好生可笑,一番出生入死,几乎送命,只为了救他的兄弟,一个王位就能平复所受的伤痕了么?

    黛玉微微一福,神态淡然地道:“外子重伤,臣妇接旨。”

    前来下旨的戴权笑容满面,殷殷切切地道:“虽说朝中有不少外姓王爷,可手内掌天朝兵权的,也就只有大将军王一个,奴才在这里恭喜大将军王,恭喜大将军王妃了。”

    黛玉淡淡地道:“有劳戴总管了。”

    微微侧身,吩咐李婆送上一封银子,轻声道:“一点儿意思,戴总管赏小公公们吃茶罢!”

    天生清贵,黛玉从来打赏都极阔绰,这些小钱她亦从不在意。

    拿着圣旨回到房中,徐若凡犹在熟睡,黛玉也便不叫醒他了,径自沉默。

    小婉因回镖行去了,故王嬷嬷与李婆轻声问道:“姑娘(夫人)愁什么呢?”

    黛玉摇摇头,叹道:“倒不是愁什么,只是不解这皇上是什么意思,虽说是若凡拼命救了那位暮云王爷,到底也不至于封个王爷来。”

    李婆乃笑道:“将军赤胆忠心,又救了六王爷,皇上自是感慨在心的。”

    感慨在心么?虽然不过寥寥数面,可是那位皇上的行事作风,黛玉亦已深明在心。

    他封王,又封自己做王妃,想必是有深意的。

    寒风不止,暴雪仍旧,展眼已是忠顺王妃寿日,忠顺王府贵为诸王之首,自是人流如潮。

    黛玉生性不是张扬之人,更不是仗势欺人之人,原不欲以王妃阵仗而去,偏生小婉虽不在这,却特特嘱咐雪雁春纤与李婆王嬷嬷,竟依然以王妃的身份前往贺寿,一色仪仗等物都是宫中配制,鲜艳夺目。

    忠顺王府中贺寿诸位王妃,譬如南安太妃北静太妃与北静王妃等人,原是旧识。

    北静王妃更爱黛玉生性高洁清贵,且当日里便是对黛玉刮目相看的,故笑着与她同坐,婉转而笑道:“倒是没想到,你虽没进了我们王府,倒果然成了一位王妃呢!说起来,大将军王原是头一代,我们都世袭了好几代了,你可比我还金贵些。”

    黛玉清然一笑,启唇生香:“什么金贵不金贵的?王妃倒是来笑话我了,我也不过就是打着外子的旗号,白白得来的虚名罢了。”

    “话虽如此说,到底身份也还是要紧的。”北静王妃意味深长地道。

    黛玉不觉一怔,就见到忠顺王妃过来,一路与诸位王妃诰命寒暄不断,满面笑容。

    忠顺王妃年纪虽称不上极老,到底今年也是五十岁的整生日,皇上亲自命礼部赏了重礼,便是宫中诸位嫔妃也都吩咐贴身大太监送了贺礼来,如此一来,来往贺客亦是极多,络绎不绝,与当日里贾母大寿,不可同日而语。

    待得忠顺王妃瞧见了黛玉,穿着王妃凤袍,更显得高贵典雅,仪态万方。

    忙几步走了过来,握着黛玉的手,面色欢欣,亲热地道:“上一回南安太妃认女儿,我们还念叨着你呢,今日你却来了。人来就是对我极大的脸面了,还送了那样贵重的礼,让我如何担得起?”

    黛玉清婉地道:“王妃原是先母旧识,黛玉身为晚辈,自当来贺,王妃何谈受用不起?”

    目光盈盈,如玉生晕,似珠莹光,吴侬软语,不卑不亢,更是透着浑身气派。

    北静太妃原也是见过黛玉之人,当日里听说贾府王氏要送她到忠顺王府为妾的时候,一时感叹,又有贾母亲自来求,涕泣不已,她方答应了愿娶黛玉为水溶侧妃,也算是替这个标致女孩儿解围,却不想事后又有皇上赐婚,此事便也搁置了。

    她今日见到黛玉举止款然有度,高贵淡丽,虽有纤柳之弱,却亦有春柳之韧,生平所见,竟无一人可比,不觉有些后悔没有早些娶过来,只是也罢了,如今是水溶的师嫂,倒也是有些亲戚的,便笑道:“这话也是,忠顺王妃倒是生分了。”

    叙了些寒温之语,北静王妃方对南安太妃笑道:“忠顺王妃的好日子,怎么箁晓郡主不见?”

    听到北静王妃这话,又看了黛玉一眼,想起探春与黛玉原是姐妹情分,南安太妃便笑道:“可不是也要来的,因她自封了郡主,倒是头一回出来,我便吩咐人好生与她收拾一番,总不能失了南安王府郡主的体统。”

    说话之间,一群丫鬟媳妇簇拥着探春款款而来。

    但见探春穿着崭新的百蝶穿花樱红洋绣袄儿,系着柳翠弹墨银鼠皮裙,双横血玉佩压裙,梳着极精致的五凤朝阳髻,五支点翠嵌宝石的金凤吐珠而下,耳畔鬓边各簪着两朵赤金硬红小鬓花,祖母绿的耳坠子如同秋千一般,越发衬得她雍容华贵,美艳万方!

    “箁晓见过各位太妃王妃,见过母妃,恭祝忠顺王妃平安如意,万寿无疆。”一番莺声呖呖,清脆爽朗,霎时夺了个满堂彩!

    忠顺王妃看着探春彩绣辉煌,越发显得神采飞扬,含笑对南安太妃道:“可是给你认了个好女儿?这样规矩又嘴甜的女儿,便是我见了,心里亦是喜得慌,更何况还是在你膝下承奉,你便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

    南安太妃点头微笑称是,招手让探春坐在身边。

    探春初封郡主,毕竟又不是正经的亲生郡主,也不敢有什么颐指气使之态,故在南安王府极讨南安太妃欢心,处处小心在意,万般讨喜,真格儿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尽孝顺心,因此更不知道黛玉刚封王妃之事。

    见到黛玉竟与诸位太妃王妃同席而坐,不觉心底暗暗称奇。

    忽听南安太妃笑道:“你还不知道罢?这原是大将军王妃,从前与你是姐妹,如今你是我的干女儿,她却是大将军王的王妃,你虽是皇上亲封的郡主,又进了王府玉牒,可大将军王妃却是超品的正经王妃,论起来,你也该给她见礼的。”

    一席话婉转动人,爱怜横溢,话中之意,却是让探春一怔,心中隐然不敢置信。

    她一介庶出之女,得封南安王府郡主,地位便在贾府诸人之上,郡主或许品级不及正一品诰命夫人,可是体面却犹有胜之,正一品夫人见了,亦要半礼三分,她亦要还礼,她原想自己终得扬眉吐气一番,胜过昔日姐妹,却没料到,黛玉竟贵为王妃!

    虽然心中颇有些不愿,可是早有丫鬟抱着红毡锦垫过来,众目睽睽之下,探春只得下座对黛玉展开大礼参拜,浅笑道:“探春见过林姐姐,乍闻如此喜事,在此恭喜林姐姐了。”

    似是瞧出了探春眼底深处的一抹不甘,黛玉此时方恍然大悟,原来暮霭是因探春之故,方封自己为王妃,就是不用屈居探春之下!

    又怪道小婉谆谆嘱咐了雪雁等人,一定要以王妃架势而来,却是早料到如此了。

    往时麻雀今日成凤,亦难怪对旧日知她身世之人不喜,唯恐旧识揭破昔日不堪!

    “今日逢忠顺王妃寿日之喜,你我皆来贺寿,箁晓郡主就无须多礼了。”黛玉受过了礼,方淡然而笑口呼免礼,素手轻轻一抬虚扶探春,皓腕上的玉镯随着手势滑动,莹然闪光,忠顺王妃见了,不觉眸光轻轻一动。

    探春听了,银牙暗咬,道谢毕方款款起身,落座南安太妃身畔。

    偏生那北静太妃亦携带了清和郡主水清前来,浓眉长睫,肤光如雪,容颜如花,红润润的嘴唇如同新开的石榴花,越发显得好看,只是面色却有些憔悴,想是昔日流言亦伤她颇深,安安静静地坐着,也不敢对黛玉不敬。

    此时见到探春亦与自己同坐,她便捡些没要紧的话语探春闲聊,竟是沉稳了许多。

    忠顺王爷也有两个庶出郡主,一个名唤穆桂,一个名唤穆英,曾与探春宝钗都是在北静王府里结过梁子的,今日见探春风光无限,便心生不忿,娇笑道:“倒是没想到,世间倒是真有麻雀变凤凰一说呢,箁晓郡主可不就是如此,可见也不光是传说。”

    探春面色登时一变,满心里不甘,却不敢发作,只是含笑道:“探春原是母妃恩典罢了!”

    穆桂豪气,穆英婉柔,娇滴滴地道:“若没了恩典,想来箁晓妹子也没福分坐在这里。不过论起福分来,倒是大将军王妃更有造化。昔日你们都瞧不起徐将军一介莽夫,却不想如今封了大将军王,倒比谁都金贵些!我倒是喜欢林王妃的性子,徐将军未封王时,她也如此清贵淡丽,如今做了王妃,也没见骄纵傲慢,倒是果然让我们心里爱敬,哪里如那些不过跳上了枝头,就显摆起那几根孔雀翎毛来!”

    她生娘原是江南人氏,她自也有几分江南口音,娓娓道来,似玉珠缓缓倾泻玉盘之中,竟是格外清脆明亮,满室里都听得一清二楚。

    穆桂不由得掩口轻笑,眼光一转,倒是瞧着黛玉,黛玉却只是静静地品茶闻香。

    室内流香浮动,四个角落里的兽头金炉里焚着沉香,热气拂来,吹红了黛玉的粉腮。

    梨花白,泛桃晕,明眸流转似灵泉,红唇微启如鲜菱,浑身灵气逼人,愈发清婉妩媚。

    见四面注目自己,黛玉莞尔一笑,淡然生香:“英郡主却是严重了,我原是个有造化的,不过就是依附着外子才得了这些身外之名罢了,位高不忘出身低,虽是锦衣玉食,也难忘昔日衣食不济之时,说起来,倒也没什么值得爱敬之处。”

    穆桂击掌赞道:“好一个位高不忘出身低!英雄不问出处,这才是巾帼英雄本色!”

    斜睨了探春一眼,穆桂忽而启齿一笑,如花盛开:“哪里如那些攀龙附凤之人,一旦飞上了高枝儿,就忘却了自己的出身了!”

    虽未曾指名道姓说的是谁,可是许多王妃诰命又都是来往言语之人,不觉底下吃吃而笑。

    探春不觉有些尴尬,咬了咬丰润的红唇,默默不语。

    忠顺王妃毕竟为王府之主,也唯恐谁失了体面,便笑道:“戏班子也唱上了,宴席也摆好了,多谢各位太妃王妃郡主亲来,正正经经的,赶紧入了席,我得好生敬各位一杯才是!”

    一番言语,已经屏设芙蓉之华丽,宴摆珍馐之美味,各人都入了席,坛启酒香,热闹喧哗。

    忠顺王妃一辈的老王妃太妃等人坐了第一席,黛玉北静王妃等王妃则坐了第二席,余者郡主便依着自己性子,爱与谁同坐便与谁同坐,倒也热热闹闹,没什么出错,探春亦与水清一同坐了。

    黛玉脾胃不好,不喜吃酒,只是薄抿了两口桂花酿便罢了。

    忽听到一道清清脆脆的声音,穿透了层层叠叠的人声,道:“听说忠顺王府中少王爷送了一笔珠宝给王妃贺寿,托付给了大将军王麾下的镖行,言明今日必定送到,却为何王妃至,而珠宝未见呢?”

    ----------

    今天打雷下雨,抢救瓦家玉米,晚上又停电了,所以更得晚。。。。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情续红楼画眉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情续红楼画眉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