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错身三国 第四十一章 缘木求鱼

第四十一章 缘木求鱼

目录:错身三国| 作者:虎啸生风| 类别:历史军事

    直到这个时候张涛才知道,现在他们所在的位置居然就属于传说中的汤官饮监(管理、供给宫中饮食的地方)。

    他们背后的大殿竟然是个仓库,一个类似于后世御膳房仓库的建筑。

    不过,这个仓库只能算汤官监所辖的众多仓库的中的一个,主要就是供应长乐宫的,算是宫里最大的一个,因为怕食材味道太重,才建在了长乐宫外面,。

    也幸亏它建在了长乐宫外面,要不然张涛都没地儿找酒去。

    张涛这时候可顾不得什么保护宫内财物了,他必须得破坏些东西了。

    他走到仓库的那扇大门前推了推,没推开。他发现大门上面安了把大锁,估计是防备侍卫,太监进来偷食的,就吩咐旁边闲着的一个侍郎把锁劈开。

    那名侍郎显然是有点儿不情愿,他并不想破坏公物,所以墨迹了半天才把佩剑拔了出来,还不敢砍。

    不过,张涛可不管这些,看那哥们儿慢悠悠的样子就来气,直接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宝剑,自己劈了下去。

    宫中的锁还是蛮结实的,张涛也是废了不小的劲才把它劈开,不过那把宝剑也废了,边上的那个侍郎拿着那把卷了刃的宝剑一脸的沮丧,看得出来他还是蛮喜欢这把剑的。

    不过,这一切已经与张涛无关了,他推开仓库的大门走了进去。

    屋里很洁净,各种食品用具全都分门别类地放得很整齐,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大部分的肉食显然都不在表面,因为张涛发现了一个地窖入口,估计那才是储藏室。

    好在酒是摆在明面上的,一坛一坛的,码的整整齐齐的,糊着封泥,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不用张涛再去多费心思。

    张涛打开了其中的一坛,试着喝了一口,发现是黄酒类的,粘粘稠稠的,倒是很好喝,甜甜的,口齿留香,可是这酒根本不具备清洗伤口的功能,于是他又赶紧打开了另外一坛。

    可惜,张涛连试了好几坛都是黄酒,他实在是不想再喝了,气得他只好拿出火把来照明,靠视觉挨个检查这些酒坛里装的是什么,他心想不会太后那老妖怪只喜欢饮黄酒吧。

    张涛这还真的是错怪了这位窦太后了,这个年代就是这样的,基本上没有高度酒,不管是民间还是宫廷,大家都更喜欢喝黄酒,也就是甜酒,只是偶尔会有些果酒,真正的高度酒,可以用于医疗消毒的,现在还没发明出来呢。

    所以可怜的张涛在翻遍了窦妙的存货之后,只能用清水和低度的果酒来清洗伤口,如果他再不清洗也不行了,伤口都快结痂了。

    ***************************************

    “五侯之后,最受宠的中官就数管霸、苏康了。当然还有侯览,可是那个家伙已经告病回乡了。管霸、苏康既然能爬得这么高,他们当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了,所以这些年来也积攒了不少好东西。你父亲杀了他们,我估计,至少能抄出个四五亿出来,这么多钱到手,按理说他应该很高兴,并且在一段时间里不再搭理我们才对,可是他不但不放松对我们的打压,反而更加的变本加厉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窦妙还没回答,曹节自己就说了:“唉!!就是因为他实在是太缺钱了。”曹节叹了一口气。

    “朝廷缺钱我知道,连先帝下葬的棺椁都从简了,但是那也不至于想通过灭杀中官来换取金钱吧。”窦妙惊讶地看着曹节。

    “他那也是没有办法了,他既想维持朝廷表面上的繁荣,又想自己的家族过得舒服,以他的脑子实在是想不出其他的方法来了。”曹节说

    窦妙晃了晃脑袋:“这招现在想来倒也挺好的!反正大家都知道中官贪婪,跟过街老鼠似的,人人喊打,灭掉了也就灭掉了,不仅能给国家赚一笔钱,填补上朝廷的亏空,还能在士人们那里落个好名声。”

    曹节苦笑了一下说:“事情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简单,中官贪,难道其他官员就不贪了?陈蕃倒是不贪,可是像陈蕃那样的官员又有几个?以你父亲当大将军以来的做法,如果没有当初查抄管霸、苏康的那点儿钱,你那个家族早就过不下去了!”

    “不会吧!我记得家里还是有点儿钱的,再说了,我们家可是有六个人封了侯呢,该怎么样花钱,才能过不下去呢?”窦妙说道。

    “他怎么花钱,能让你知道吗?你要是知道了,又得制止他了,他大将军的脸面往哪里放啊!”

    “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有必要骗你吗?”曹节很严肃地说:“段纪明(段颎)上的那篇奏疏你看过吧?”

    “看过。”

    “你有什么想法?”

    “花钱真多。”

    “是的,花钱真多,跟流水似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段破羌(破羌将军,段颎的官职)在奏疏里是这样写的:自安帝永初年代中期起,诸部羌人起兵反叛,历时十四年,用费二百四十亿。顺帝永和年代末期,羌人再度起兵反叛,又历时七年,用费八十余亿。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但应该差不多,这么大的消耗,朝廷的府库还能支撑多久?而且这只是以前的消耗,他段破羌又花了多少呢,他并没有说明,只是在后来的奏疏中看到,他率军一万余人,携带十五日粮食,从彭阳直接插到高平,在逢义山跟先零等部羌民决战。”

    “是不是这样?”

    “是。”

    “不过,最近他又来了一份奏章,被我们扣下来了,你可能没看过。上面几乎都是他他驳斥张奂的言语,但是其中有了他这几场仗的花费,他是这样写的:本来规划三年的经费,支用五十四亿,迄今一载,消耗不到一半,然而,残余的叛羌,已象灰烬一样,濒临灭绝。这说明他花了不到二十七亿,但是就算不到,也离此数不远了。”

    窦妙吐了吐舌头,显得很可爱:“真不少啊!”

    曹节没接这个话茬,他接着说::“可是你知道吗?早在(延熹五年(公元162年)我们大汉的府库就已经空了,先帝为了对付当时的武陵蛮叛乱,已经把能找到的钱都花光了,甚至到了用消减百官的俸禄来支付军费的地步,就这样他还向诸侯郡国借了不少钱,才得以支撑下来。”

    “而你父亲最开始的想法是从府库里拿钱!!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错身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错身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