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错身三国 第十六章 赵忠他兄弟

第十六章 赵忠他兄弟

目录:错身三国| 作者:虎啸生风| 类别:历史军事

    复道的位置离北寺狱的直线距离大概也就是不到两百米,很快就到了,头前探路的是金诚和张涛。金诚带路是因为路熟,张涛则是因为找到了趁手的家伙想过过瘾,可惜这一路上连个巡逻的都没有,让张大流氓的计划暂时搁浅了。

    不过复道那里还真的有人,而且还不只一个,两个人高马大的羽林军穿着一身的铠甲,像标杆一样直直的站在复道入口,除了手里的那杆长枪之外,在每个人把守的地方还斜挂着一把大黄弩。

    复道入口的周围根本没有遮挡物,张涛目测了一下,从他这里到入口处大概得有三十米左右,这么长的无障碍区,要想以偷袭的手段迅速通过,并悄无声息的解决这两个人,不让他们发出声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张涛皱眉的功夫,柿饼子却探出了脑袋,看了看两个站殿金刚:“岑家兄弟啊!”

    张涛又是一皱眉,看来有戏:“怎么着!老金,这俩个人你认识啊?”

    “那当然,世家子弟里我不认识的还真不多。这俩人是勋臣子弟,南阳岑彭岑君然的后代,可惜他们家一代不如一代,家族有些没落了,子弟们在仕途上有所建树的不多,只能在羽林军里待着,混口饭吃,看看有没有机会再上一步。不过,虽然如此,他们家靠着老祖宗的名望,在大汉朝还算是有些声名的。”柿饼子侃侃而谈。

    “岑彭岑君然,我靠,这我当然知道了。”张涛可是从小听评书长大的,像《东汉演义》这么经典的评书,他当然知之甚深了,起码听了好几回呢。

    《东汉演义》这部书讲的就是,刘秀这帮流/氓/无产者是怎么样聚众造反,一步步从无到有,夺得天下,建立东汉王朝的。

    岑彭在这部书里可是个主角,不过历史形象完全被篡改了。

    形象嘛,就是那种人见人爱的小白脸,手使三尖两刃刀,威震武科场什么的,是王莽钦点的武状元,死对头就是蓝脸大汉马武马子章。

    本来状元是马武的,但是马武长得实在是太难看了,据描写比朱元璋长得都可憎,而岑彭则是一副小白脸的样子,最后输了一招的岑彭因为长得好看反而成了状元,马武自然是反了。

    在现在看来满狗血的剧情,在当年那可是绝对的经典,张涛当时可是一集都没落的听完了,后来还温习过两遍。

    张涛最喜欢的是姚期姚次况,马武排在第二位,这岑彭嘛,稍微差点儿,但依然是他小时候的崇拜对象,因此自然对这两个人高看两眼,于是拍着金诚的肩膀问:“老金,能不能劝降?”

    这可能是柿饼子接触张涛以来,张涛对他最和颜悦色的一次了。

    柿饼子筒子自然是备受鼓舞:“没问题,要是别人,我还不敢说这个话,但是他们俩个的话,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不在话下,谁让我们是同乡呢。”

    说着话,柿饼子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远远地冲着岑氏兄弟打招呼:“岑家兄弟一向可好啊,小弟这厢有礼了。”

    表情很怪异,岑氏兄弟看着柿饼子的表情绝对不正常,面部甚至都有些扭曲,稍微沉默了一下,两个人全都哈哈大笑:“老金啊,你难道是被那些没话儿的开了后门,怎么这幅形象啊?”

    刚才张涛看着这两个人一副怪异的表情,还以为他们识破了什么,身体机械的紧张起来,准备随时冲出来援救柿饼子,但是一听两个人的话,他自己也乐了。

    要说柿饼子现在的形象,那确实是不敢恭维。发髻蓬松不说,脸上也不是很干净,衣服全都皱了,偏偏还要摆出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确实是蛮怪异的。

    可是张涛和柿饼子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这就是经验问题了,他们刚才是从大狱里出来,形象自然好不了,但是时间长了自己就习惯了。可柿饼子是个商人出身的官吏,平时非常注重形象的,干净整洁不说,哪怕衣服没脏也是一天一换的,稍微有点儿褶子就不用了。

    现在这样子看起来还真像是刚被摧残过的,和平时反差太大了,不由得岑氏兄弟不乐。

    张涛放松了,显然岑氏兄弟跟柿饼子很熟,要不然也不会叫他老金了,看来他说这事情简单也不是没道理的。

    事实也是如此,柿饼子走到两兄弟跟前,小声嘀咕了一会儿,兄弟俩的面色就开始变得凝重,但是并没有威胁柿饼子的意思。

    又过了两分钟,两个人彼此对视了一下,郑重地点了点头,柿饼子立刻转身冲着张涛藏身的地方一挥手:“成了。”

    “贾侍郎啊。”岑氏兄弟显然也是认得贾诩的,但是在张涛的记忆里却没找到这两个人的资料:“怪不得金兄敢说这样的大话呢,有贾侍郎在,后面的事情都好办多了,想来大将军一定能够获得胜利,我们也不用再吃这帮太监的苦了。”

    张涛也赶紧打哈哈:“哪里哪里,小弟德薄,哪里当得了二位如此美言,此后事多,还是得多多借重二位岑兄。”

    刚才离得远没细看,这回离得近了张涛就发现这两位的不同了,真他妈高啊!

    这兄弟俩位本来长得就蛮威武的,可是最让人惊讶的是他们俩的身高,这两位可能是张涛到大汉以来第一次见到一米九以上的大个子,直观感觉甚至超过两米,而且还都是魁梧型的,再加上那一身闪亮的盔甲,还真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呢。

    可惜他们跟张涛还没有好到勾肩搭背的地步,而且暂时属于降将,所以连回话都很小心:“贾侍郎,我们这里好说,但是上面不好办哪。”

    说着话,两个人齐齐指了指复道上面:“王甫派了一个什的人守在上面,领兵的是赵侍郎。”

    “赵侍郎?”张涛歪着脑袋想了想,好像侍郎里有好几个姓赵的,他还真不敢确定是那个。

    岑氏兄弟显然也看出来了,左手的那个赶紧说:“就是赵威豪,赵忠的那个从弟。”

    这下张涛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个人,比贾诩晚一年被推举为孝廉,是大太监赵忠的堂弟。

    在贾诩的记忆里赵苞是挺鲜亮的一个人,不仅人长得帅,而且跟贾诩的关系还不错,两个人经常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赵苞是个很有主见的人,政治观点很突出,别说太监了,就是对他的堂兄赵忠也不是很感冒,现在怎么会帮着这些宦官做事了呢?

    看到张涛皱眉,金诚和岑氏兄弟也有些不知所措,毕竟现在张涛是主心骨,刚才的狱中脱险,后来的担架都是这个“贾诩贾侍郎”出的主意,如果连他都被难住的话,那可真是前途堪忧啊。

    张涛下意识的摸了下兜,遇到问题就点烟这已经成了他多年来养成的优良习惯了,可惜这次又让他失望了,汉朝根本没那个设置。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错身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错身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