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魏晋莞歌 正文 第九十二章 伤口(2)

正文 第九十二章 伤口(2)

目录:魏晋莞歌| 作者:耳东拾玖| 类别:玄幻奇幻

    伤口(2)

    如此……

    “此言一出,举朝哗然,那些自诩清流的老头子虽是不敢明言,可还是当庭奏请圣上清查此事。”她又笑地笑得像个孩子,可是眼里却无半点纯真,“现下又要加上一件,纵容夫人当街草菅人命,哈哈。”

    “你看,当初他和卫氏可是‘同仇敌忾’啊。就是为着娶我,不但是南边的事情竹篮打水一场空,让卫氏得了永平、淮安两地,最后却又让人家反咬上一口,闹得街知巷闻,四面楚歌时,他千辛万苦娶回来的夫人又反推他一下……”

    “他当时握住我的手青筋都起来了,可是面上还是不落分毫,整只手都被我的血浸湿才放开。”

    她还是用那只受伤的手捧起茶盏轻嘬一小口,笑意更盛可些:“他那样,竟是有要拿我抵罪的意思。

    我便拿起那把豁了口的关刀一下一下磨着伤口。”

    “‘侯爷莫要误会,妾身伤重,染了衣襟,以致血痕累累,这关刀却是不大好用,伤的妾身,竟有了豁口。’

    我便是那样和他说的,我看,其实我们都是戏子,不用学,也不用事先说,他便接着问我:‘那百姓何以请求本侯将凶手绳之以法?’

    ‘太祖约法三章,头一条便是杀人者抵罪,这便是公道自在人心。只是妾身也不曾见着真凶,实是爱莫能助了。’”

    她细瘦的指骨摩梭着带血的紫竹扇,扇骨上的血色不知被什么晕开,带起一阵妖异的芒。

    “如此,便是……夫妻了……”

    我发现,其实我从来也不曾见凤凰衣这样的女子,又因着她太过像天边的云彩,故而我也不曾看懂她。

    不曾看懂,有何来看透之说?

    她抬起泪眼,笑得肆无忌惮,神秘地问:“你可知道,他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娶你姑母的宫人?”

    “我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打听到,你想不想听?”

    我看着她近在咫尺的青睫,和她倒影着我眼眸的瞳孔,并不说话,她也不以为意,撅起嘴道:“可不能便宜了你,要是想听,须得哪一样东西来换。”

    “哦,不知夫人所指何物?”

    我来了兴致,挑眉问她。

    “听闻你们王氏的嫡子女皆从小配有一枚妃子血玉佩,听闻那东西极为难得,”她 歪着头问我,“可我从不夺人所爱,借我瞧瞧可好?”

    这妃子血,牵扯到滇国的一场内乱。

    传说在南疆政教合一的滇国,曾有一位貌美的神女,出生即被封作王庭君主的王后,可是待她长大成人,王后之位以被权臣之女夺得,她只能屈居妃位。

    然王后善妒,趁君主巡查边疆不在王庭之际,捏造罪名,把那神女绑在常人难耐暑热的赤山上,割断腕部筋脉,让其生生失血而亡。

    之后,不知是还是去神女庇护,还是王后此举给了本就蠢蠢欲动的权贵们口实,滇国陷入内乱,自此,四分五裂,至今还不得统一。

    传说这妃子血便是滇国神女的血水染红的,触体尚温。

    民间盛传,这妃子血生人佩戴可保青春常驻,死人带之,则可保尸体千年不腐。

    只是这玉种极难采到,采玉人须是阴年阴时阴日出生的纯阴处子,方可寒热相抵,安全寻到璞玉,但是如果把未成型的血玉带离,便失了那奇特功效,也是前功尽弃的。

    故此,采玉人须在那融洞中,费十数年之力,以秘法将血玉打磨成型方可。

    纯阴女子亦是难得,更别说,让人耗费十数年之力在荒芜人烟的深山,日日辛勤打磨血玉了。

    如此一来,妃子血在民间万金尚不可得,即使是在大内深宫也是难得一见。

    我一皱眉,想起昔年一番旧事来,回道:“真是不巧,那玉我送人了。”

    “哦?送人了?……郡主可真大方……”

    她似乎并不是不信,只是抬眸好笑地看着我,闪着深不可测的芒,仿佛一切正如她所想一般。

    我见她起身欲走,忽按住她,以低不可闻的音调,问出我酝酿已久的一问:

    “你是不是王氏的人?”

    凤凰衣好笑的眸光上下打量着我,摇头道:“这样……真不明白他为何那样喜欢你……”

    而后凑近我耳边,悄声道:

    “你猜。”

    一路走回,徒留一地舒笑。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魏晋莞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魏晋莞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