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魏晋莞歌 正文 第二十三章 问候

正文 第二十三章 问候

目录:魏晋莞歌| 作者:耳东拾玖| 类别:玄幻奇幻

    这样内府的八蚕丝衣物,从小童的小衫,到少女的湘裙,总是一年年没有断过,而上面的双面绣牡丹花也跟着衣物的尺寸,活得一般,一年年长大,没有变模样,还是那样鲜妍。

    可那终究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唤母亲了。

    自那时起,娘亲这个称谓,便在奶娘的小心嘱咐中消失了踪影。

    只是我还未开口,奶娘便看着我的口型,皱着眉急急摇头,我也每次低垂着眉,恭顺地唤着母亲。

    那是在看着莼葭腻在回国公府归宁的小姑母身上甜甜地叫着娘亲之后,刻意地忘了规矩,还想在试试。

    看我总是多年没有叫出口,到嘴边的话,还得再三酝酿,等到想要叫出声,却被奶娘一个蹙眉给拦了下来。

    我忘形了,母亲是不喜欢的。

    可是为何,为何呢?

    我是他的孩子啊?!

    总是到这里,奶娘就不说话了,只是轻声叹了口气,叫我别问,还有别怨她。

    经年的分离,终是生成一道莫名的屏障,挡住了我和我的母亲,大庭广众之下,规规矩矩的称谓,连梦境中,也都都是如此。

    终于是无所求了,姑母赞我进退知仪,我也欣然接受。

    接受了母亲,接受了规矩,接受了那华贵的影子。

    思绪由悠远荡回现实。

    心里自嘲着,为何前些年看的那样泰然,出了趟门,就不一样了么?

    千转百回的思绪,也就那样压下了眼中泛起的氤氲,敛了心神,告罪道:“母亲说的是,女儿忘形了。”

    她“唔”了一声,当时揭过这事,讲双手平叠在腿上,淡淡地问:“见过殿下了么?”

    建康王公的妻子,有不少是宗室女子,他们的子媳也随着孙子辈唤她们作母亲,可是唯独只有母亲,仍是以封号代称祖母。

    “先去见过了祖母。”

    “嗯,理应如此。殿下可好些了?”

    “看着气色,不出几日,应该要大好了。”

    “女儿觉得那里的风景是独好,可就是人烟少点,清冷了些,不若母亲也……”

    “陪”尚未出口……

    “殿下在那是避暑静养,人多了倒是聒噪得很。”

    我想,有几个人家的老人不想儿孙绕膝,得养天年呢?

    就这样,一句接着一句,一问加上一答,都是最有礼数的话语了。等到一盏茶喝尽,我想我和母亲的话也像茶水一般消失殆尽。

    正等着母亲发下话来让我告退,就听着小丫鬟来通禀说卫夫人来了。

    我看向母亲,只见她也无异样,只是淡淡问道:“可是把账簿拿来了?”

    “是。”

    “那就让她拿回去吧,说她做事,我放心。”

    帘下的那丫鬟脆生生得应了一声便去复命,可是不一会儿,又转回,在帘下恭声禀报:

    “夫人,卫姨娘听闻大小姐在此,想着近来拜见。”

    “见过夫人,见过大小姐。”

    卫氏,也是国内大家。

    现在的宗主卫熹,官至御史台御史大夫,钦赐开国山阳县公。

    卫氏正支嫡出的小姐,若是给一家当主母也是不难,只是这位卫姨娘,是卫氏的旁支,在她幼年之时,又遭逢家中巨变,主家见他们落难,便接到家中教养,后来见她事事拔尖,便由卫氏家主送与了父亲。

    大家的规矩,主人家的姨娘,算不得正经的主子,她们的娘家,也算不得主子们的亲戚。

    见了主子,还是得见礼,甚至是自己肚子里出去的……

    两年未见,卫姨娘越发出挑了。

    我侧身受了她半礼,唤了她一声姨娘。

    分了主客座,丫鬟们又上了一次茶,她赞了我类似,“就两年不见,大小姐出落得越发像夫人了”之类的话,我也一一谢过。母亲只是默默饮茶,并不说太多。

    “大小姐刚回到家中,可有不习惯的?”

    “一切都好,劳姨娘挂记了。”

    “我前几日开了库,见里面的软烟罗不错,想着大小姐回府了,就擅自做主,用来给小姐糊窗了。”说着一面给我和母亲告罪,“那软烟罗虽是不比贡缎名贵,但最是透气,简陋是简陋了些,就是接下来就是入伏了,住着倒也爽快。”

    我心中一漾,眼睛不定声色。微睃了一下坐在上首的母亲。

    “我看着那窗子糊着不错,原是姨娘的主意,阿茀谢过姨娘了。”

    “都是一家子人,说什么谢呢?”

    “倒是小姐房里的几个粗使丫鬟,都是到了年纪的,这几年也陆陆续续迁到外头配了人,现在的都是新人,怕小姐不习惯。”

    “呵呵,姨娘费心了。”我端起茶盏,亲轻抿了抿,“即是到了年纪,那就按规矩来,她们前几年不也是新人么?”

    “话是这么说,可是怠慢了大小姐,老爷夫人就不答应了,您用着不趁手,就和奴婢说。”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魏晋莞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魏晋莞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