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腹黑三国 正文 第三十三章 一屋不扫,何以天下

正文 第三十三章 一屋不扫,何以天下

目录:腹黑三国| 作者:超级双杀| 类别:历史军事

    “子疾兄请便。”孟东白目送着长长得辎重队伍离去,心里也不断的抽搐,这些辎重对孟东白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过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孟东白也只好忍痛割爱。

    孟东白唤来亲兵,将华县原守军押解过来,华县城墙年久失修,曹德刚刚一句时不我待,正好用在这上面,三国时局风云变幻,指不定哪一天战火就延绵到华县,到时追悔莫及。

    靠这四百人修起挖通护城河,高筑城墙那是痴心妄想,如今已是深秋时节,农忙已过,老百姓却也无事可做,都闲在家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只要许以粮草钱币,自然不愁劳力。

    近些年来,经常干旱洪涝,华县虽然比其他郡县好些,却也深受其害,挖通护城河,不但有利于城防,也可以解决天地灌溉的问题,提高粮食收成,只要陈明其中利害关系,老百姓通情达理,兀自会踊跃帮忙挖通护城河。

    况且巩固城防也是为了保护城中民众的安全,关系自己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华县今日是落在孟东白的手中,要是他日城破,流落于嗜杀之人手中,下令屠城也并非不可能,毕竟屠城的事件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有备而无患,多做些准备,总没有坏处,即便以后用不上,也图一个心安,他日兵败,却也有一容身之所,以图东山再起,不至于亡命天涯,和霸王项羽一样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

    “参将将军。”

    孟东白却见张戎领着四百华县守军前来,转念一想却是张戎亲领县尉,独揽华县军政要务,不容他人染指,临了却被自己一锅端,当真是世事无常,张戎心里怕是恨透了自己。

    张戎的记恨孟东白自然不会放在心上,正如刘芒所言,连一个张戎都收拾不了,如何能够称雄天下。

    华县这四百守军算是俘虏,三国这个时候可没有优待俘虏的说法,完全可以处以极刑,不过他们都是华县人,孟东白就算是要杀他们也不得不担心是否会犯众怒。

    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上曹操占据天时,江东孙氏扼守江东,而大耳贼刘备以仁义自居,最终三分天下。刘备一织席贩履之徒,天下三分而取其一,若非关云长大意,染指天下也未尝不可,可见人之根本。

    孟东白自然不会傻到触犯众怒,强行将他们征做苦力,挖护城河,筑城墙,若是留下他们却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得时刻盯防着他们,却也伤脑筋。思量之间已经有了主意。

    “公明请起。”孟东白上前扶起张戎道:“公明兄领众将士扼守华县劳苦功高,可愿领县丞一职,辅佐东白处理华县政务。”

    “戎,愿意。”张戎喜上眉梢,本以为自己这次彻底载了,没想到孟东白还会启用自己,看来是孟东白知道其力有不逮,还是要靠自己这个华县人来治理华县,只要华县的民心没丢,华县就在自己的手中。

    “恩。”孟东白微微颔首又道:“诸将士,追随公明兄多日,无功亦苦,如不愿跟随东白,东白自会发放诸将士应得之粮饷,让诸将士回家团聚。如愿意留下做屯田兵,东白自不会亏待诸位。

    华县人口富足,耕地有限,派到每家每户的田地并不多,交完赋税也只能保证一年不挨饿,富余粮食,却是天方夜谭,碰上过路兵甲,强征粮饷,那一年到头也只能吃糠度日。

    屯田兵战时作战,闲时可以免七成赋税耕作县府土地,对普通的民众来说还是颇有杀伤力的,不过站在孟东白对面的是一群华县富庶子弟,习惯了吃空饷,找乐子的老爷兵,领回应得的粮饷之后就一哄而散。

    四百人留下的十不存一,都是周围各个乡亭的贫苦出身。看见这种情况张戎心下冷笑,眼前这将军终归还是太年轻,姜还是老的辣,要斗赢自己还是要长些年月。

    孟东白心下唏嘘,这样的队伍焉能守护华县,却不知这张戎怎么带的兵,竟然能带成这番模样,也算是独一无二了,淡淡的看了张戎一眼,一言不发的离开了校场。

    当与孟东白目光相交的那一刻,张戎从脚底心冒起一股寒意,直窜脊梁,张戎这一刻感觉孟东白那深邃的双眸,似乎能够看穿自己的心肺,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呆呆的愣了好一会,才发现孟东白已经走远,快步跟了上去。

    回到县府,孟东白便要张戎找出华县县志和华县城防水利的地图认真研究起来,却是皱眉不语良久。倒不是各届的华县令不愿意修城防水利,委实是工程过于浩大,劳民伤财却不讨好,加之连年无战事,修来亦无用,早已成了顽疾。

    如今自己入主华县,却不能将这个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过这个问题着实棘手,却不是孟东白心急就能解决的。

    揉了揉太阳穴,问一旁的张戎道:“华县可有城防水利的好手?”却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这个……”张戎有些迟疑,孟东白要自己从府库中找来这些陈年旧货,竟然是想新修水利,巩固城防,想当年张戎自己刚刚上任的时候,何尝不是心高气傲,想做出一点政绩,为名谋福利,可是心有余而力不逮。

    张戎迟疑了一会又道:“将军新修水利,造福华县数万民众之心,戎深感敬佩,不过……不过戎还是劝将军尽早放弃这个打算,华县数百年来的结症,却也非将军一己之念所能改变的。”

    “那倾尽我数万华县民众之力何如?”孟东白反问道。

    “那自是能够扭转。”不料孟东白竟然如此回答,张戎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撞了南墙自然会回头。“水利好手倒是有一个,住在城东的郑老头,听说是战国时期郑国的后代,脾气臭的紧。”

    “哦。那倒是要去会会他。“孟东白一听却是喜上眉梢,当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本事的人大多有脾气,脾气越大,对应的本事也就越大,华县的护城河有三分数了。

    唤来亲兵,将郑老头请道县府来,孟东白怕亲兵像是昨日对待张戎一样对待这个脾气硬的张老头,还特意叮嘱说是请,要是惹恼了郑老头,却是不好办。

    “公明兄,稳坐华县令亦有载,不知对这华县的城防水利有何见解?”张戎毕竟是华县的地头蛇,摘了他的官帽,给他换了定顶小的,也不能忽视他再当地的影响力,自然要征求下他的意见。

    “禀将军,说来惭愧,戎主政华县数载,无甚功绩,上任之初,也曾想新修水利巩固城防,却是劳民伤财,终是一事无成,徒增烦恼罢了。”张戎委婉的说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公明兄切莫妄自菲薄。”孟东白哪里听不出张戎个中意思,却也不以为意的道:“华县扼守南北要道,迟早是天下诸侯争夺之要地,切不可居安而不思危,城防水利迫在眉睫,还望公明兄鼎立支持。”

    “这是自然。”张戎惶恐的道。

    “公明兄,是否还在怨恨东白夺尔县令之位?”孟东白突然之间眯起了眼睛道。

    “戎,岂敢!天下有德者居之,何况区区一县守。”张戎心里不知已经将孟东白杀了多少遍,口中却诚惶诚恐的说道,装成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像是惧怕的紧。

    “男儿大丈夫,要目光长远,岂能一世蜗居于弹丸之地,也不怕羞煞男儿身。”孟东白道。华县只是孟东白暂时的落脚点,要找刘备报父母兄弟之仇,自然不能偏居一隅,打出去才是王道。

    要是张戎目光短浅,那也不值得孟东白将精力浪费在他的身上,三国英才数不胜数,何愁没有贤良。

    羞煞男儿身!

    孟东白的言语深深的触动孟东白内心深处,想当年张戎寒窗十年,终学业有成,不远千里之遥远赴东都洛阳,一腔热血满怀报国之志,恰逢东林祸乱,宦官外戚扰乱朝纲,生不逢时,报国无门。

    黄巾一起数十万,天下烽火正是时,张戎一书生,只能回乡,谋得一个里正的职位,摸爬滚打才爬上华县令的座位,终究还是泯然众生,一事无成,想想当真是羞煞男儿身。

    一腔热血再次为孟东白点燃,仿佛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豪情时代,匡扶汉室,为国尽忠,哪怕是马革裹尸战死疆场,亦无怨无悔,张戎也是一个血性男儿,这些年积压在心底的豪情,彻底的爆发,如火山喷涌般,势不可挡。

    “戎,愿为将军效力,身死亦无悔戎心。”张戎快步走到孟东白面前,深深作揖道。

    孟东白微微点头,这张戎还没有腐化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过此时只是听了自己的豪言壮语之后的一时兴起,要张戎死心踏的的归顺自己却还要自己显示出办大事的魄力。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那就从这华县开始吧。

    。。。。。。

    各位书友,收藏,推荐,点击,都砸向双杀吧,更新迟了一小时,双杀有罪!拜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腹黑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腹黑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