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戏疯子外传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目录:戏疯子外传|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第二十章)

    饥肠辘辘的凌花捧起碗来喝了一口醪糟,甜甜的顿时从嗓子眼到胃里一股热流,好不舒服。不由说了句:“真好喝!”女摊主笑眯眯地瞅着她问道:“有好多年没喝过了吧?看样子你们还真是又饥又渴。”凌花叹了口气:“嗨!一路上别提了。”女摊主也叹了口气:“嗨!在家百日好,出门一时难啊,尤其这饥荒年月。”凌花顿时觉着眼前的女摊主是那么亲切,就像遇到了故知一般,立即接过了话茬:“你真是说对了,大姐,尤其是穷庄户人又赶上这年月真是处处受罪。”女摊主身同感受地点了点头:“就是阿。”仍旧和凌花东一句西一句地搭讪着。

    一人一碗醪糟,俩鸡蛋下了肚,只觉着肚里有了热乎气也有了些力气。凌花从裤腰上抠出五块钱塞在女摊主手里,女摊主说不要,凌花强塞在了她手里。俩人站起来要离开,这是天色都已经发暗了,女摊主担忧地问:“黑灯瞎火的你俩走不了吧,黑下咋办?”凌花有些无奈地说:“只好对付一宿呗。”女摊主却说:“那哪儿行啊,受了一路罪,到了家门口那能还再受罪,这么着吧,上我家去凑合一宿明一早再走。”凌花连忙双手乱摆:“那那儿成啊,哪敢添麻烦。”女摊主把脸一板:“你这人咋这么不实在啊,你也算当地人,你也知道,咱这块人就这么实诚,从来不会闹虚嘴,啥也别说了,跟我走吧。”凌花和长栓对觑了一眼,还推托啥呢,只有恭敬不如从命了。俩人感激涕零的同时又感到十分庆幸,遇到了如此古道热肠的人,免去了一夜之苦。女摊主收了摊子,将煮醪糟的小火炉铁锅及风箱都装在一个木头四轮小车上,小车就是一个木头箱子按了四个小铁轱辘,推起来嘎啦嘎啦直响。拐弯抹角地在胡同里拐了一阵子,来到地处城边的一个小院子,院子不大,也是三间土筑的北房。路上,女摊主和凌花拉呱告诉她,眼下她家里特清静,有个儿子在包头钢铁厂当工人不在家,一个闺女早出嫁了,老头子给旗里一家工厂看大门老值夜班,家里就她一个人。女摊主先安放好自己的东西,然后打开屋门,点亮了煤油灯,把老俩让进了屋。这一霎那,凌花忽然觉得就像回到了自己曾经的那三间土屋,从里到外顿时笼罩着一股暖意。女摊主又舀水叫他俩洗手洗脸,到此时俩人知道一切客气推辞都是多余,只好顺从。女摊主洗过手脸后,便在外屋案板上忙活起来,切了一堆土豆和胡萝卜块。然后便在灶前烧起火来。凌花想帮着做点啥,女摊主却一摆手:“你就踏实歇着,啥也不用你动手”一会儿止住了火,女摊主在外屋地上放好一张小地桌,又盛好了三碗棒子糁掺土豆胡萝卜块熬成的糊糊。然后招呼俩人:“来吧,大姐,你俩入座吧,饥荒年头拿不出好东西招待,喝两碗糊糊暖暖肚子吧。”凌花真不知说啥好了,犹豫了一下还是拽着长栓坐到了小桌前。一人喝了两碗糊糊,胃里有了饱胀的感觉,身子也彻底暖了过来。那一夜,女摊主安排俩人睡在了西里间,也是临窗的炕炕上铺条毡子。俩人都没打开自己的铺盖,该着女摊主拿过来的一床厚被卧,俩人香香地睡了一宿。

    第二天一大早,女摊主又早早熬得了糊糊,俩人又喝了两碗才辞别了女主人上了路。临行,女主人指点给他们,顺着黄河边往西走就到了。凌花也清楚地记得,原来的村子就在离河边不远,于是俩人一个背着行李卷,一个拎着包袱踏着清晨的寒霜找到了河边一路奔西下去了。走在路上放目远眺,收割了庄稼的田野无遮无挡,四处散落着的村庄尽收眼底,还都是那些熟悉的黄土屋。此刻的凌花心里好不激动,终于又踏上了故土。常说,近乡情怯,还真是的,越往前走心里却越不安起来。三十多年了,村子变成啥样了?玉葵嫂她们这拨旧人还在吗?还有人认的我吗?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在七上八下。也幸亏遇到了热心人,吃了两顿热糊糊,又睡了一夜安稳觉,要不然这几十里路是否有力气走的下来还真难说。大约巳牌时的工夫,远远望见了离河岸不远的那座令凌花魂牵梦绕的村子,村子里的鸡鸣狗吠之声都听得到了。凌花却一拽长栓说了句:“累了,先坐下歇会儿。”把行李卷搁到了路边,俩人坐了下来。其实凌花的脑子在一个劲转悠,进了村咋办?去投奔谁?去找玉葵嫂,谁知她眼下境况怎样?冒冒失失地去打扰,人家能接纳吗?她心里不免又一阵惶恐。坐了一阵,她心一横:“既来了,是福是祸就闯吧。”又一拽长栓:“走,进村。”

    凌花的印象中,村子变大了,添了不少房子。又一想,也是啊,三十多年了,自己的孙子都老大了,村里肯定又多了两代人,哪能不变大。路边的树长粗了,许多都枝枝桠桠变的老态龙钟了。村口是好几片打麦场,场边堆着一垛垛麦秸,和一些玉米秸子。这肯定是生产队的,早先没见过这么大的打麦场。依稀还辩得出一些旧模样,她清楚记得自己的家在村子西北角,紧挨着玉葵嫂家。走在村街上,遇到的都是些年轻的陌生面孔,都好奇地瞅风尘仆仆的他俩一眼。

    俩人来到村西北角,望见了那个记忆中的小院,待到跟前,院子还是那个院子,门楼也还是那个门楼,屋子也还是那个屋子,只是早已物是人非易了主人,凌花激动的心几乎要跳出来了,却不冒然踏进院子,只在门口探头探脑往里张望。此刻的长栓也动了情,三十多年前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就是这个小院缔结了一段姻缘,带给了他一生的福祉,此刻重回旧地咋能不激动呢?俩人在门前徘徊了一阵,不敢进院,于是便往东走了几步,停在了紧挨着的另一个院门前,这就是玉葵嫂的家,院里的一切瞅着都那么眼熟,没错,肯定还是玉葵嫂家。凌花捂住胸口,平静了一会狂跳的那颗心,才呼叫起来:“玉葵嫂,玉葵嫂!”连呼几声,只见屋门一开走出一位妇人来。尽管头发已经花白,身子也有些佝偻,但那面容,那身形依旧,没错,就是玉葵嫂。玉葵相门外问了一声:“谁呀?”凌花再也按捺不住往前抢了两步声音颤抖着叫道:“玉葵嫂,是我,凌花。”玉葵嫂一下子愣住了,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地瞅着面前的人,俩人就这么对视着,半晌玉葵嫂终于往前抢了几步一把抓了凌花的手,惊呼了一声:“凌花,真的是你?咋这么多年也不回来,到这昝才想起回来?”凌花眼泪早下来了,已是泣不成声。玉葵嫂手坂着凌花的肩头端详着:“老喽,老喽!”又扭头打量着一旁的长栓:“这是长栓吧,也成老头了。”此情此景长栓也早动了容,眼眶子发热,讪讪地点了点头。玉葵嫂说:“快进屋吧,一路没少受罪吧?”她见俩人满脸憔悴的样子就料到了。仨人进了屋,玉葵嫂从竹皮暖壶里倒了两大碗热水送到俩人面前。

    凌花和长栓并排坐在屋地的板凳上,一人捧着那碗热水,也顾不得烫,连吹带吸地喝了下去,那股焦渴劲才缓过来,玉葵嫂知道俩人是饥渴交加,也顾不得和她们多说话,赶紧又和面,又点火在灶前忙活起来。一会儿工夫,在外屋当地放下了小地桌,盛上三碗热面片汤来,还有几个玉米面饼子外加一碟自家腌的咸菜。当凌花和长栓在桌前坐好时,玉葵嫂有些歉疚地说:“按说,你们来了,得好好招待,可偏赶上这年月,实在拿不出啥好的来,将就吃饱吧。”早已饥肠辘辘的俩人也顾不得客套,端起碗呼噜呼噜就往嘴里呼噜。玉葵嫂在旁边瞅着,吃干一碗赶紧又给盛一碗。长栓两碗下肚又添了一碗,还吃了一个饼子,凌花吃了两碗一个饼子后,觉着瘪着的肚子鼓了起来,把碗一放抹了抹嘴巴,说了句:“哎呀,可吃饱了。”玉葵嫂吃下了一碗加半个饼子,有些心疼地问:“这一路上你俩净挨饿了吧?”凌花叹口气:“别提了,到嫂子这儿俺俩就不客气了。”玉葵嫂说:“这儿就是家,就别说那个了。”她把碗筷收拾起来才又坐下和俩人说话。询问她们这些年的境况,凌花一一如实相告。玉葵嫂听说凌花的孙子都老大了,高兴地乐着说:“是啊,一晃咱都成了当奶奶的人了,我那孙子也快成半拉劳力了。”花记得当年走的时候玉葵嫂有了一个胖小子。想来也有三十多了,正要问,玉葵嫂倒先开了口:“我那儿子如今在队里当队长了,还有个闺女也出了阁,我也当上姥姥了,按说我没啥拖累了,就可惜我你老头子没造化前二年没了。”凌花心里咯噔一下正要问,玉葵嫂又感慨道:“可怜我那老头子,劳累了半辈子,好容易熬到儿女大了,他却叫咽食(食道癌)夺了命。”说着,撩起大襟直抹眼泪,凌花两口子不由都陪着难受起来。沉寂了片刻,玉葵嫂有些歉疚地说:“你们来了应该高兴才对,不该说这些不起兴的话。”于是扭转了话题。凌花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也想起一段曾经的被羞辱,于是问玉葵嫂:“那个丑五咋着了?”玉葵嫂眼睑一抹搭,长出一口气:“嗨!他那样的还能有啥好下场,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溜寡妇门,就差没掘绝户坟了。早先没人管,一解放,一入社还能纵容这号人,不说正经干活,靠偷鸡摸狗,东捋一把,西捋一把集体的庄稼活着,后来给定了个二流子坏分子帽子,可狗改不了吃屎,五八年一成公社专整这号人,开了一次大会,一根麻绳五花大绑一捆送进了劳改队,整天被枪押着不是深翻地就是挖水渠,还不给饱吃,你想想,他哪儿受得了那个,后来连饿带累病死在里头了,一副薄木板钉的棺材就地一埋完事。”凌花听了心里虽然有点称意,但未免也有些悲哀,毕竟也是个人啊,落这个下场!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戏疯子外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戏疯子外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