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明残云 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尝“改土”

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尝“改土”

目录:大明残云| 作者:艰难蹦极| 类别:历史军事

    翌日清晨,陇巴军“送别”了押解俘虏的杨家兄弟一行人,刀岩也将随他们一道返回陇川城,此时的刀岩部,已经再无军力在章凤了。随后,军中高层再次召开军事会议,最后商议决定,大军合成一股,由段鹏率鸟铳营,丛林山地营突前,段兴领炮营,辎重营断后,急速赶往勐卯,将对罕家的最后守地,做最终的一战。而此时段天宇的骑兵营,人马已损失过半,他将领军中药局部分大夫和轻重伤兵,暂时驻留在章凤看押这四千俘虏。

    “勐卯”,为摆夷语“雾城”之意。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以麓川城为基础,在南淘河西岸筑建而成,城墙用大砖垒砌,于外、内用泥夯压而成,城区周围蕴含有铁矿、硫磺、石灰岩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陇巴大军推进的速度极快,经下棒碗,邦东,穿岗雷,在傍晚时分,先头人马便扎营在了勐卯城的西门前沿。整个晚上,源源不断的后续大军一直在喧杂着,直到次日的上午,孙瑞杰等炮营的将士们方才抵达,并构建好了炮位,随时开始用火炮强攻勐卯城。

    然而,就在陇巴军把这一切都准备就绪时,勐卯城门打开,从中走出了一行人,经反复确认后,段鹏等人这才明白,章凤之战的消息,在昨天就已经传到了这里,城中的那些“主战派”,早已闻风而动,跑到了缅境去了,城中剩下的多是一些老弱妇孺,无力再战了的。

    但当段鹏入城之后才明白,事情并不是他之前想的那么简单。城中商铺全关门,行人稀少,城中之人,多数都如瘟疫般的看待入城明军。而经过与城中土司官衙里“主和”之首衎丰交谈后,段鹏更觉得不是很妙了,自与陇巴军交战后,勐卯已经丧失了全区的大部分精壮劳力,而陷于了一种困顿之中。

    面对此景,段鹏经与众人协商后,马上颁布了一系列的任命和措施,旨在先把人心给稳定住。一直“龟缩”在段鹏亲兵队里,刀岩的大哥刀炳,被任命为勐卯知州,主持民政方面的事;而之前在铁壁关反击战中献身的张仲良的大哥张孟良,则被任命为勐卯的军事主官,负责辖区的安全事项,这些全部都是“流官”的运作方式。对于段鹏的任命,刀炳原本是不予接受的,但当段鹏与他亲谈“大义”过后,他方才愿意接受。只不过段鹏的这种“大义”,可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像勐卯这样的状况,明军与地方百姓存在着隔阂,如果持续如此发展下去的话,明军除了手举“屠刀”外,别无二法,而刀炳则正是看在这上面,方才同意的。

    对于段鹏的这种“强力”废除土司衙门手段,也只有在这偏远的地区,方才能够彻底实施下去的,而对一些其他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措施也是如此的。假如放在昆明周边地区,这是断然不可能执行得下去的,相关牵涉到的利益太重。不仅如此,段鹏还收缴了境内大小土司们的印信和号纸,软硬兼施的逼迫这些土司们,把辖地内的民众尽量迁至城边地区,耕种这些荒芜的肥沃土地。如此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人聚集在一起,有个“集聚效应”的,可以产生出相关的经济效益出来;二来呢,山寨里那种低下的“刀耕火种”方式,浪费人力。而对于印信和号纸,段鹏倒没有任何的担心,“改土归流”,这本是黔国公的意思,不怕这些人去“告状”。

    至于“汉龙”和“天马”两关,段鹏则是在进入勐卯城的第二天,便安排鲍强和李巍,各率两千人马及一百二十门炮,返回了他们以前的驻扎之地。

    唯一令段鹏头疼的是,原本与杨镇宇商量好了的,这些勐卯被革职土司的安置工作,原本是要杨镇宇把他们全部搬迁安置在其他地方的,现在看来,难度较大。后来段鹏采取的办法是,那些已经没有了势力的土司,可以留在勐卯,而对那些依然还具“影响力”的土司,“劝令”他们举家迁去了丽江木土司那里去了,遣散费用,由黔国公及锦衣卫支付。

    待做完这一切后,陇巴军的人马已经开始分散的较大了,兵力不足的情况立刻凸现了出来。段鹏留下段兴等人继续驻扎勐卯后,这才领着毛添福的五百鸟铳兵,转去了章凤,他需要着手解决这批俘虏的问题。

    章凤其实是个非常适合耕种的地区,地势平坦,水利便捷。而对俘虏的利用,段鹏采取了一种“建设”的模式,即把他们分列出来,二百人成一队,由专人看管,派遣他们去开荒,并驻扎在那里。如果这些俘虏的家人愿意迁来的,可以给他们在“田地”周围修建住房,并减少这“俘虏”的看押时间,假如“俘虏”的表现较好,甚至可以直接放回家中,分给田,继续耕种,对于这部分田,勐卯官衙可以颁发给他们专门的地契,属于他们自己所有。

    如此一来,在章凤周边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些“村落”。而且,摆夷人本都是些善良勤劳之人,之所以成为土兵作战,主要是因为土司的“召唤”。现在没了这种“召唤”,成了自己弄自己的“家”,“对抗之心”也就逐渐的消失了。而这种大量人口的涌进,也导致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像景罕就逐渐成了陇把,章凤这三角经济带的另一角。

    除此之外,段鹏还对勐卯做了另一番动作,他首先规定了汉话作为本地的官家语言,然后在一些大的地方开设有专门的学堂,其实也就是几间茅草盖的屋子,由部分懂双语的将士,轮流给有愿意来念书的幼童上课,教他们说汉话。

    平稳接收,平稳度过,这是段鹏比较推崇的方式,只有一个稳定的百姓基础,一切方能有个好的开端。

    。。。。。。。。。。。。。。。。。。。。。。。。。。。。。。。。。。

    指挥,并部署安排了这一切后,段鹏这才安心的带着他的亲兵队,回到了陇川,相比之下,陇川靠近腾冲卫些,也更繁荣一些的,而勐卯所需要的一些物品等等,都需要从这里转运过去的。但时间,已是他领兵进入勐卯的三个月后,一六四二年了。

    对于段鹏的归来,刀岩很高兴,这是他们俩三个月来的第一次见面。虽说这三月来,两人之间一直有书信来往的,从名义上讲,勐卯还是陇川宣抚司的辖地,段鹏也需要把一些民政行文上的东西,报呈到刀岩这里的。在段鹏回来的第二天,刀岩在他的宣抚使府里,宴请了家中几个人,也算是为他的儿子,刀宪,认“干爹”而为。

    陇川宣抚使府,偏厅,刀岩,王定义,段鹏,王家三兄弟坐在一边,而王涵易则和雅婧坐在另一边,刀宪被雅婧抱在怀里。

    “鹏哥,这次你可是终于舍得回来了啊,哈哈哈哈。”此时的刀岩,心境大好,直到现在,他应该才算是真正掌控的陇川“霸主”了。

    “见笑了,你儿子出生时,我都没来得及赶回来,希望现在不晚吧。”段鹏笑着说道。

    “不晚!不晚,鹏哥,你不在,有雅婧姐在这呢。”王涵易也笑着回应着,她也算是个有福之人了,当初婚姻的老大难,如今终于也苦尽甘来了,这中间,段鹏也算是她的“福星”了吧,要不然,她自己又如何能结识刀岩的呢。

    “鹏哥,我和涵易还等着喝你的喜酒呢。”刀岩如此说道。

    雅婧听闻此话,赶紧的故作逗玩刀宪。而段鹏笑着说道:“快了!快了吧。对了,这次来的匆忙,没准备什么礼物给我这干儿子,下次一定补上!一定补上!”

    “鹏哥啊,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整天在外的,这些事啊,好在他干娘给了呢。”王涵易赶紧把这话给岔开了。

    “涵易,你还真别说,这些天来,我看了鹏哥送来的所有文书,看得出,全部都是精心考虑过了的啊。”刀岩想到了他的正事,“鹏哥,这次作战,可以说,我陇川方面应该说,遭到了“浩劫”也不为过的。现在四处缺人,春耕都在成问题了。”

    “差不多,勐卯方面的情况,我都通报与你了,我在那边,不单是遭遇到“漠视”,那边的物质也是非常匮乏的,急需解决。”段鹏说到这里,他试探性的说道:“刀岩,这土司的方式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啊,你应该慎重的考虑下才行了。”

    “嗯,这事我与多家里的一些管事商量过,暂时不再招土兵,先修生养息一阵再说。”刀岩还未明白段鹏的言外之意。

    “这样就好,土司坐大,往往会滋生很大麻烦的,你小心应对就是了。”段鹏顺水推舟道。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残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残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