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明残云 第一百七十五章 货币之谜

第一百七十五章 货币之谜

目录:大明残云| 作者:艰难蹦极| 类别:历史军事

    就在此时,程海和周氏迎了出来,那位周氏,还边走边吩咐下人道:“去!把小姐叫回来!”

    “程叔叔,婶婶!”段鹏马上行了一个晚辈的礼节。

    “程叔叔,婶婶!”刀岩等人也随即如此称呼道。

    “嗯,都先进来吧。”此时的程海,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而他的夫人周氏,则更是笑得有些“灿烂”了。

    于是,一行人随着程海夫妇进了程府的内院,王新社所率亲兵队在院内外看守,段鹏和刀岩俩人进了程家的私人小会客室。

    这一刚进门,两人就霍然发现卫镇抚司的陈镇抚也在这里,这老人家的腿脚还真利索,段鹏这么想着,嘴巴里却称呼道:“陈伯!”

    “陈大人!”刀岩也很纳闷,这陈镇抚怎么这么快?

    “刀大人!”陈镇抚可没敢失礼,刀岩的官品可比他高多了,卫镇抚仅仅是个从五品的官员。

    段鹏和刀岩这才明白程海夫妇为什么如此高兴,原来早有人来送信了。

    “段鹏,刀大人,你们先坐,下官还有要事处理,先告辞了。”陈镇抚说完,赶紧走了,这种私底下通风报信可不是什么好事。

    见此情景,段鹏立刻回复道:“陈伯,您慢走。对了,那八百军士,我明天带走了啊。”

    “行!行!”陈伯摆了摆手,连头都没回就走了。

    四人这才坐定下来。

    “程叔叔,婶婶,这位是新任陇川宣抚使刀岩刀大人!”段鹏介绍道。

    这话刚一开口,刀岩立刻把话接了过去,“鹏哥,一家人,不必如此介绍吧?您们直接唤我刀岩就是。”

    “嗯,行,那我就没讲那么多规矩了。”程海还是拿出了长辈的作风,他之前也听陈镇抚简单说了些情况的,“段鹏,这次你去陇川有什么打算?你爹娘怎么办?现在你与缅军和罕家,都有过节。”

    “程叔叔,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不知道您二老能否出下面,让他们来腾冲卫城住算了,我爹也年纪大了,完全可以请辞了的,这事我不是很好跟他们说。”段鹏道。

    “那我去试试看吧,你段家就你这么一个儿子,而且你现在也在军中,照理说,他应该可以离开段家营了的。”周氏看着自家“女婿”说道。

    四人这才说了这么一会的工夫,雅婧就急匆匆的从外面跑了过来,只是在进门时放慢了脚步。

    “你这孩子怎么回事!跑得没个魂似的!”周氏佯气道。

    刀岩见了雅婧,马上站了起来,口里称道:“嫂嫂!”

    这称呼立刻让雅婧羞红了脸,被周氏拉到了身边坐下,而程海倒没什么反应,但心里明镜着呢。既然刀岩都是如此称呼,那说明段鹏的那些个属下,也都清楚自家女儿的身份。

    “程叔叔,婶婶!我这次来腾冲卫,除了接受任命外,还有个目的,是想把雅婧接去陇川,不知道你们。。。。。。”段鹏赶紧转移了话题。

    “去陇川?!”程海夫妇同时惊呼了起来。

    “是的。我与刀岩合计过了,准备那里开个单一的钱铺,想请雅婧去主理。”段鹏看见程海夫妇有些误解,立刻解释道。

    “哦。”程海松了口气,他确实误会了段鹏,“这事得看雅婧的意思,如果她愿意去的话,我们不反对。”

    “我,我愿意去陇川。”雅婧低着个脑袋,用细弱蚊吟的声音回复着。

    “你这孩子,还没嫁人呢,怎么就想着跑了?”周氏笑着说道。

    这下弄得雅婧更不好意思了,涨红着脸坐在那里。

    “段鹏,你说说看,你们这个钱铺究竟是怎么回事?”程海开始问道,从商多年,他还是希望以自己的经验能帮点什么忙。

    这次段鹏没敢含糊,程家人不比刀岩,他们一直经商的,对经营上的事,眼光要毒辣的多。“程叔叔,婶婶!我们的想法是,开钱铺,自己印制纸钞,用以替代银子,铜钱和海贝。具体说来,就是用官府的力量,强行推行这种纸钞。”

    “纸钞这东西,很早以前就有的,宋朝即有“交子”了的,后来元朝也曾作为交易方式,即使在我大明朝,也曾发行过“宝钞”的,后来都难以为继,而消失了的。”作为一个商人,程海还是了解这些的。

    “不错,无论是“交子”,还是元时期的纸钞,甚至“宝钞”,都有个最主要的问题,那就是发行过多,具有随意性,容易导致伪造和相互欺骗。同时,也没有一个相应的兑换方式,这才导致了消亡的。当然,朝代的频繁更迭也是一个原因,民众无法信任这种纸钞制度,能永久的保存下去,这与纸质较差无关。”段鹏小心翼翼的这么说道,“春秋时期,最早开始使用白银的,唐代白银在个别地方成为通用,宋代虽然仍以铜、铁钱为主,兼用纸币,但白银已经成为一般通货,可以和钱平行使用。元朝实行白银收敛政策,在国内厉行纸币,以银当作钞本,多次禁止金银流通,大量白银用于对外交易。大明朝初,朝廷承元代之制,发行纸钞,禁止金银的流通。但由于种种原因,白银以其优良的自然特性,在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民间主导的流通。隆庆元年,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直至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这才促使白银最终成为了主导。”

    程海想了想,还是点头称是,商家对“银子”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腾冲卫地属偏远地区,周围流通着诸多的不同银钱的,像云南本地,与北方则有着千差万别,百姓主要是靠海贝来交易的,银子只是大宗物件或有钱人方才使用的东西。

    “但是,“纸钞”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印制这东西无需花费太多的成本。都是作为交易之用,银子,铜钱,海贝和纸钞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何以“一条鞭法”要捆住银子?那是因为万历年间还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无意去说“一条鞭法”的好与坏,但就我大明朝本身短缺白银来看,用这种白银作为交易方式就有些问题了。用自己的实物,去向外面换回银子来作为自己交易或存储之用,这是得不偿失的。”当段鹏说出这些时,极为的谨慎。

    “用“纸钞”来作为交易之用,有几个条件。一是,发行的数额必须有相应的银子做储存,出入平衡,最初必须这么做的,否则将难以推行开来。而且,“纸钞”和银钱是可以随时在钱铺里兑换的;其二,要如同“一条鞭法”一样,由衙门强行推开,官衙,市场,店铺都必须允许如此交易,像在陇川,完全可由宣抚司强令,只允许流通我们印制的“纸钞”;其三,要有强大的实力把自己地区的东西,与其他地区交易。”段鹏道。

    “鹏哥,你这“强大的实力”是什么意思?”刀岩有些不明。

    “就是你自身的制造能力!你能造出别人更不一样的物件,就像我弄的摆钟,别人无法做的出来。如果我跟英咭利人说,必须用我们发行的“纸钞”来购置,那他也没办法,因为英咭利人需要这种摆钟。元朝“纸钞”政策的实施,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支撑的,而我们如果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同样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鹏哥,我还是不理解你所说的,我总觉得,这“纸钞”跟银钱没有什么不同,我们没有得到什么益处。”刀岩如实的说道。

    “我,我明白了。”雅婧弱弱的说道。

    “咦?嫂嫂,你说说看。”刀岩有些好奇了。

    “首先,这东西由我们来“印制”,就不会受制于他人。而且,陇川地界的全面流通,百姓和官吏就有可能把这种便利的东西,存到我们的钱铺来拿利钱,由我们来产生快速的周转,这样有很高收益的,刀岩你也能拿来做大事的;其次,存来的“纸钞”或银钱,他们是不会全部取出或用来使用的,总有些会沉淀在钱铺里的,只要陇川的形势越稳定,那沉淀的也就会越多,你也就能用的越多;再次,像,像鹏哥说的那样,卖给人家要“纸钞”的话,那我们发行的“纸钞”就有可能流入到其他地区去,像腾冲卫啊,永昌府啊,乃至整个云南,甚至更远的地方。这样,刀岩,你就可以用这些“纸”,换来人家扎扎实实地东西了,像粮食,铁矿等等这些。”雅婧说这些时,还有些不好意思。

    段鹏听了,没有说话。他前世里的米国人,不是也这么干的吗?他们拼命的印制美金,而世界各国趋之若鹜,纷纷拿自己家里的珍贵资源,来换取这些花花绿绿的“纸”,然后再被米国人给贬值,损失巨大,人家靠的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独一无二的创造力!

    “鹏哥,这东西我实在不明了,这样吧,回去后你们怎么说,我怎么做就是。”刀岩放弃了再继续想这事了。

    “段鹏,这事陇川确实还是有实力做到的,只是风险很大,一旦失败,将会有很大麻烦的。”程海听了半天,这才接上了话。

    “是的,风险与机遇并存!雅婧做事稳妥,不那么浮躁,只要发行的数额与钱铺保有的数量相当,也不会有太大损失的。”段鹏道。

    “那是,段鹏,你这回可说对雅婧了,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实在,不会乱来的。”周氏称赞着自己的女儿,她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了什么,段鹏可能要把未来的财权交给雅婧了。自家女儿比较“弱”,什么事都是自己“死受”,“忍着”,这一点她是知道的,如果段鹏真是这个意思的话,那雅婧今后的日子也就会好过多了。

    “段鹏,刀岩,你们不单要在陇川开这种钱铺,还应该在腾冲卫,永昌府,大理也开的,这样流散的会越快些的。这样吧,我程家先把别的生意给打掉吧,也好筹些银子与你们吧。”程海这么说着,他和段震一样,也只有一个孩子,现在唯一的女儿要走了,自己再经营着店铺也没什么想头了的。

    闻听此言,刀岩则大喜,现在他陇川宣抚司,本身银钱就不多,如果有人愿意一起做的话,他当然乐意了,于是,连声同意。而段鹏则有些不忍了,如此一来,他可就没有什么退路了,人家可以说,是把身家都压在了自己身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残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残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