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明残云 第一百五十三章 搁置争议

第一百五十三章 搁置争议

目录:大明残云| 作者:艰难蹦极| 类别:历史军事

    ()    成菁桃的异样引起了宁氏的注意,她笑着说道:“我相信我儿!”

    不料,宁氏的这句话牵动了雅婧,微红的眼眶终于压抑不住,一行清泪,潸然落下。感情这东西是什么,她并不是非常的明白,她只是知道,在她苦苦一人独自支撑着腾冲卫的那些店铺,在遭到张大户等人欺凌对待时,只有段鹏,这个当时都还不知道自己是他家长辈定下亲了的人,站了出来,给了自己以依靠。常言道,千里姻缘一线牵,也许,是在初的那个悦宾楼;也许,是在摆钟制作的时候;可能在久远久远以前,三生石上就刻下了俩人的名字。而段鹏,是在见到段震夫妇及程家一家人的那一刹那,他就明白了,他(她)们是来陪自己走完后一段路的。

    此时战事已基本结束,从两边丛林而出的关隘军士,驱赶着已放下武器的俘虏,逐渐的逼近了隘门,而隘内的将士们也开始照吩咐,重兵列阵排在了隘门周围,准备大开石门,押解俘虏进隘。

    “抛掉武器,赤手空拳,违者斩杀!”隘门上下开始不停的有军士开始喊道,警示这些被俘的缅军,这也是战事的后一步了,自蛮莫城缅军退却,剩下挤在垣基角的这几百个缅军就是大的威胁了。

    站在关隘城楼的段鹏看到此景,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急速对身边军士吩咐道:“传我令!向隘内四处口头传达战胜的消息!”

    军士马上奔跑而出,边跑边大声喊叫着:“大捷了!大捷了!”

    一时间引起隘内各处的军士均齐声呼叫着这条口号。段鹏的本意是考虑到隘前作战,而隘内的其余各处,并不是全部知晓前方的作战情形的,像杨明远的卫军器所就依然没有停歇的,战胜的消息能在第一时间传达,能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此外,为重要的一个目的的,用语言和气势来击溃这些即将入隘俘虏们的信心,能否彻底收容俘虏为己所用,这是很重要的一环。

    “嘎吱。。。。。咣当。”关隘的两扇巨大的石门开始打开。

    “一个接一个!不得说话!不得喧哗!”作为胜者的关隘军士,此时心情是非常之好的。

    至中午时间,俘虏们全部被分别关押到了关隘的多处地方,而除了安排留守放哨的军士外,段鹏给了大家两天的休整时间,允许转出营房大门了,一时间,关隘商业区那块立刻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多日来的紧张日,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压抑,他们需要有个轻松的地方来得以宣泄,可惜的是,商业区里诸多的店铺都是呈关门状态,唯一能够得到消遣的,大概也就是悦宾楼,可那里的物品和人手都不够,后弄得很多军士都不得不扫兴而归。

    而段鹏此时的心情却没有那么轻松,紧接着,他必须理处理关隘胜利所带来的棘手之事。经过简单的歇息后,他带着段兴等心腹来到了陈镇抚等三人的房间,商议战后的善后处理了。

    “陈伯,今日之战,得先谢谢您们三位了。”段鹏谦谨的说道。

    “嗯,还行,后生可畏,也许今后就得看你们的了。”陈伯代表着腾冲卫军方,也自然是关隘的上司级别了,这话说的也是得体的。

    “陈伯您盛赞了,这次我们几个来,主要是想与您商议下下面的事,究竟该如何处理好。”段鹏小心的问道,他很清楚,一旦有胜果,云南都司,腾冲卫,乃至陇巴守备公署,锦衣卫等等部门,都可能会接踵而至的来到铁壁关,而关内的这些现实状况如果不妥善解决好的话,暴露后将会给自己带来很大麻烦的。

    “嗯,这事必须立即解决行了。来之时,我并没有把此事谈清,也没想到战事会如此的结束。你那里俘虏了多少人?”陈伯问道。

    “陈大人,经统计,此战共俘虏缅军八百多人,他们死伤的具体数字还无法统计,而我关隘将士伤亡四百多。”段兴赶紧回答道,这些具体的事,是由他负责的。

    陈伯闻听,先叹了口气,大致与他预计的差不多,打仗没有死伤是不可能的,只是个多少的问题,能以如此小的伤亡换来目前的战果,他已经是相当满意了的。想了想,他继续说道:“我先带三百俘虏走,你们在上报数字时,必须减少,不能实报,会有麻烦的。此外,卫指挥使赵大人应该已经在后面布防了,如果他们得到消息,必定会赶来的,所以,我必须尽动身,设法阻止其前来,待回到腾冲卫城,我也会想办法拖住些时间的,但你们这里的人员必须疏散,这么庞大的军士数量是很让人生疑的。”

    “陈大人,这都需要时间的,而且,假如是都司来人,我们是无法拒绝让其进入兵营的,还有陇巴守备公署,上次我们已经拒绝一回了,这次恐怕再如此,就没有什么理由了。”段兴对此事比较担忧。

    “有些东西是没办法的事!我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帮你们拖着,你们要明白,如果你们打输了这仗,是没有人会来的,但打赢了,必定会有部门有人来的,还不止你说的这些,布政司呢?沐王府呢?这些都是有可能的。”陈伯道。

    段鹏这时间,一直在思考,他也没有太多的办法来解决目前的困局,听了许久,这开口道:“陈伯,您看要不先这样,您先押解人回去,我派八百名军士跟随你去,一旦你能劝解赵大人返回腾冲卫,我马上再把部分人员和火器,转移到段家营去?那里相对这里要安全些,也有理由去解释。”

    “八百名军士?段鹏,你要知道你这里造册的军士花名册只有一千五百名,这一下走了一半多,赵大人会相信吗?况且,你爹的段家营,如果涌入太多的军士,也是终将会成为隐患的。”陈镇抚并不是很赞同段鹏的这个意见。

    “三弟,如果段鹏这里困难,那就放我那里吧。我已经老了,卫里,都司不会拿我怎样的。”段震如此说道。但这话,在场的人哪个不清楚呢?这种大事,上面如果知道了,是不会就此简单轻易放过的。

    “爹!”对于这个问题,段鹏有些想当然了,并没有考虑得太周全,他没有深虑过以此会给家人带来的麻烦,所以听到段震的话,这翻然醒悟。

    段震则只是摆了摆手,没有让段鹏继续说下去。

    “陈大人,八百名军士随行,也未尝是不可以的,铁壁关身处九山十八寨之间,可以解释成他们有人在协助我们守卫关隘,而且事实也确实如此,只要与召罕大头领协商好,由他们承担多点人数就是。”段兴建议道。

    “嗯,这个办法倒是可行,但你们需要先跟他们通个气,以免上面问询时有误差。”陈镇抚同意这种解释。“但是,段鹏,何以你们要收留如此多的陇川多氏人马?”

    “这个。。。。。。陈伯,你知道我与陇川刀岩交好的,目前他处于危难之际,我当然愿意帮他一把的,而且,当时我这里也确实缺人。”段鹏如实地回答道。

    “我先提醒你,陇川之事,你不要介入,这是人家自己的事,他们怎么争,都无关你的事,而朝廷,也只需要他们后的胜者臣服即可的。”陈镇抚对此事有自己的习惯看法。

    “陈伯,陇川之争已经不是那种简单的世袭之争了,而是已经演变成朝廷与缅军之争了,以刀岩为代表的多家是心向朝廷一方的。”段鹏并未放弃自己的观点。

    “你有依据吗?对这些地区,山高路远,偏僻荒凉,朝廷在守护上有困难,历来做法是“取之不足以为利,不取之不足以为害”,放着由它去,直到真需要它了,或者它自己抑或别人利用它加害于朝廷了,朝廷采取积极措施的。”

    陈镇抚的这番话,让段鹏有些沉默,他很清楚,这些话,也是代表了朝廷官员们的治理思路,他们总结了元朝的一个经验教训,就是无端开疆拓土而没多少实际用途和利益机制维系的话,事实上也守不住,会分崩离析的。

    但作为带有前世意识的段鹏,他并不赞同这种做法,有些东西,像疆土之类的,必然是寸土必争的,条件不足,至少要做到防微杜渐行。陈镇抚的这种思路,说白了就是一种绥靖政策,姑息养奸,暂时是可能平稳安定了,但把大的隐患留给了后人去处理,等事情到了无法收拾的时候,什么都晚了。也正是这种做法,大明在嘉靖,万历年间丢掉了孟养司,孟密,木邦等大片疆土。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残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残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